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基床表层水泥处治级配碎石施工方案致:沈阳铁路局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监理站
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路基基床表层水泥处治级配碎石工程的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与审查。
附:路基基床表层水泥处治级配碎石施工方案
TCEA 0012-2020 电梯操纵箱及按钮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pdf一、路基基床设计概况 3
二、 材料及配合比 4
3、测量基线制……………………………………………………………9
4. 级配碎石的摊铺 12
5、稳定碎石的碾压 13
6、 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 14
七、水泥稳定碎石基床表层的质量控制 14
八、水稳碎石施工管理 16
路基基床表层水泥处治级配碎石施工方案
1、基床结构形式: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厚度为0.6m,底层厚度为1.9m,总厚度为2.5m;
2、路堤基床表层采用0.4m厚级配碎石+0.2m厚砂卵石填筑,基床底层顶面全段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
3、路堑基床表层采用0.4m厚级配碎石+0.2m厚砂卵石填筑,基床底层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并于砂卵石下面全段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
复合土工膜:采用二布一膜(上下为土工布,中间为土工膜)的复合土工膜,纵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20KN;CBR顶破强度不小于2.5KN。
DK163+788~DK163+930(142m)、DK164+242~DK164+275(33m)、DK165+270~DK165+400(30m)、DK169+650~DK169+760(110m)、DK170+150~170+195(45m)、DK174+770~DK174+840(90m)、DK175+580~DK175+670(90m)段采用复合防水板。
4、车站范围内路堤基床表层采用0.5m厚级配碎石+0.1m厚中粗砂填筑,基床底层顶面全段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路堑基床表层采用0.5m厚级配碎石+0.1m厚中粗砂填筑+0.2m的砂卵石,基床底层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并于砂卵石下面全段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
施工时选用初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为使级配碎石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选用富皇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用人工集配碎石,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石料的磨耗值不超过35%,石料的压碎值不超过30%。按下述比例组成:75%(0~30mm碎石)、25%(0~5mm机制砂)。
经化验无腐蚀性水即可。
采用施工配合比为:75%(0~30mm碎石)、25%(0~5mm机制砂)、水泥掺量为级配碎石重量的3%,每立方按51kg控制,4%的施工用水。
本段施工由中铁十八局集团达成铁路工程指挥部前线第四指回所负责组织实施。
计划2008年4月10日开工,2008年7月20日完工,计划工期70天。计划每天完成150m施工任务。计划平地机司机2人、装载机司机2人、压路机2人、自卸汽车司机16人、领工员1人、测量员3人、试验2人、清扫路面20人、负责土工布、养生等12人、指挥车辆1人、,合计61人。
斯太尔自卸车10台;YZ18振动压路机2台;3Y18/21光轮压路机1台;东风洒水车2台; WCB300稳定土拌和站1套;平地机1台;ZL50装载机 2台。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干砌路肩 清扫及洒水湿润 拌合 运输 摊铺 碾压 路肩清边养生 检验
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场拌、自动卸料车运输、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压路机碾压、塑料薄膜保湿养护的施工流程。
(2)采用施工配合比为:75%(0~30mm碎石)、25%(0~5mm机制砂)、3%(非早强性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4%的施工用水。
(3)试验段的选定及试验
根据我单位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DK171+510~DK171+710段进行工艺试验,并已将试验成果上报,本施组基于试验段成果而确定。
(5)级配碎石拌合站场地准备
对于集料区长50m、宽17m的范围内进行混凝土场地硬化,C15混凝土厚20cm;中间设隔料墙,采用M7.5浆砌条石2.5m高、厚60cm;场地内设蓄水池一个、控制室一间、配电室一间,房屋采用砖瓦结构。
搅拌混合好的成品料经皮带输送机,输送到成品储料仓内,然后成品料通过气缸开启卸入装载车内,送往工地。拟计划采用10台“斯太尔”自卸车运输,长距离运输为避免集料水分散失,需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1) 为了节省倒车及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时间,一律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并要求车况良好。自卸汽车的数量根据运距来定。 (2) 每天上班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排除故障,防止装好料后汽车不能自卸,使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凝固造成浪费。还要考虑运输距离的长短及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用蓬布覆盖。 (3)装车时,要不停地移动位置以使拌和楼拌卸中流出的混合料不离析。 (4)严格控制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3小时。否则,将全车料废弃。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5)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须对底基层进行车载弯沉试验,当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路基基床表层施工。
(1)放样前,主管测量人员要对工段技术员进行控制点、水准点交底,控制测量资料必需是监理认可的资料,并对测量、放样数据进行抽检。 (2)路基两侧间隔10m设置控制桩,控制桩采用钢钎(或钢筋),钢钎必须埋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期间应有专人看管,严禁碰标高控制线,发现异常时立即恢复。
(4)测量人员利用仪器现场控制,及时复核标高及中线、路肩线。
4. 级配碎石的摊铺
(1)在摊铺前必须优质砂卵石顶面清扫干净并且洒水保持湿润,
(2)当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现场,应马上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摊铺中如有离析现象(尤其两侧边缘),应用人工进行找补,同时注意含水量大小,及时反馈拌和场进行适当调整。 (3)开始摊铺3—6米长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适当调整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合格,再进行摊铺。每前进10米,检测人员应检测一次摊铺的标高、横坡。并做好虚铺厚度记录。摊铺面上的泥块及大颗粒的石块应人工拣除。 (4)摊铺过程中要保持摊铺的速度,应考虑拌和场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避免中途不必要的停机。 (5)摊铺混合料时,因故中断然2小时或一天的工作段结束时必须设置横缝。 (6)横接缝的处理方式是将已压密实且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未端拉成一横向(与路中心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所有不满足压实度高程和平整度的端部混合料应予以铲除。
(7)摊铺时为了确保路肩部位的压实度,外侧加宽30cm,待碾压后人工将剩余集料收走并利用。
5、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
(1)压路机的选择:采用配备较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YZ18)一台。
(3)碾压速度:稳压阶段应控制在1.5KM/H。压实速度控制在2KM/H,光面阶段行走速度应控制在2.5KM/H,起步和制动应做到慢速起动,慢速刹车,杜绝快速起动,紧急刹车现象。
(4)碾压方式:遵循先外后内侧的原则,外侧碾压必须压在土模上10CM以上。纵向应压成锯齿状(最小错开一米),不能在同一条线上压齐,压路机要在已压实的路面上开启振动碾压到稳压处前三米时返回,错半轴,碾压接头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形状;稳压和微振前后错一米,微震和重震错一半,光面和重震错一米,水稳碎石两侧应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也不准停放在未压实的路段上。
(5)横向硬接头处理: 每天开始施工前先在横向硬接头上洒水,在碾压前必须先处理硬接头,横向硬接头必须横压来保证平整度,硬接头横压也必须分稳压和微震,稳压和微震前后要错半米。
(6)平整度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必须控制在0.8cm以内,在碾压过程中及时检查(设专人负责)及时处理不合格地方。
6、 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
养生工作设专人负责,监督洒水车经常洒水,使水稳表面保持潮湿状态,不受遍数和用水量的影响,另外洒水时要注意洒匀洒足,特别上边缘一定要注意洒到位,养生7天后,为避免水分蒸发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1、 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要由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制,制定奖惩制度,检查制度。具体管理点如下: (1)、原材料试验:①水泥 ②碎石集料。 (2)、施工中矿料级配偏差控制。 (3)、施工中水泥用量偏差控制。 (4)、拌和站及料场管理。 (5)、水稳集料出厂拌和均匀性控制。 (6)、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试验。 (7)、路面清扫控制(包括做土模或支方木)。 (8)、中线平面偏位控制。 (9)、各种所用机械日检查情况及保养加油情况,特别是关键机械如拌和站、发电机、摊铺机、压路机等。 (10)、材料供应保证控制如:水泥、油料、矿料等。 (11)、水泥稳定碎石运输过程中控制(要求有出厂时间、吨位、到现场时间),分前台、后台,到现场时间的控制。 (12)、天气预报收听。 (13)、摊铺机操作时钢钎、拉线、标高控制。 (14)、摊铺前的底基层洒水和清扫工作及横向接头洒水泥浆处理。 (15)、摊铺过程中的虚铺厚度检查和记录、摊铺过程中的离淅处理。 (16)、摊铺过程中含水量的控制,现场压实度控制,厚度检查及记录。 (17)、碾压控制、碾压过程中平整度检查。 (18)、平整度的处理及复检(特别是硬接头平整度处理)。 (19)、养生及交通控制。
(1)、水稳碎石各项基本试验:碎石含水量、含泥量、压碎值,筛分、针片状、0.5mm以下土含量及塑性指数;含水量在变化时测定,(收料部以此为依据折算进场每车材料实际吨数.)碎石检测频率每2000m 检测一次,材料发生变化时随时检测。
(2)、水泥各项常规试验:安定性。凝结时间,3天、28天胶砂强度试验,达到规范要求;且水泥初凝宜大于3小时。水泥每200吨或每批号检测验一次木地(楼)板施涂清漆打蜡施工工艺技术 安全交底.doc,品种变化检测。
(3)、根据含水量变化调整施工配合比,作好记录台帐。
(4)、记录好各项材料试验原始记录,当天出结果当天整理资料,填写结果通知单,通知相应部门,需要监理签认的及时签认。
(1)、拌合站掌握现场各种材料数量,日计划消耗量,根据生产情况确保材料供应满足需要。
(2)、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制定加工计划及时反映材料数量种类的动态变化。
(1)、摊铺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清除泥土杂物,浮石。洒水保持其湿润状态。对下层垫层出现的翻浆弹簧等缺陷,面积小于10平方米的用水稳料换填处理,面积大的该处重新施工。其宽度、标高、弯沉等项指标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处理完成要通知水稳段。接头要用水泥浆处理后方可摊铺。
(5)、设专人负责平整度处理。在摊铺过程中,出现摊铺不平整,凹凸不平处,需人工拉线找平。平整度逐尺检测。在两个作业段接头处公馆消防施施工组织设计 .doc,在与桥头搭板、板涵两侧接缝处,用平整度尺重点检测。不合格及时人工耙平补细料找补,用6米直尺检查处理达到要求。在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拥抱,在碾压接头处,用六米直尺检测,人工耙平,低洼处,用耙子将底部耙松洒少量水后找补较细混料。路面全部碾压完成后,用六米直尺在逐尺检测,下基层平整度控制在8mm,上层严格控制在7mm内。以上工作人员配备致少6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