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烟囱施工组织设计XX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XX工程项目部
工程名称:国电电力XX第二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DB13/T 5015-2019标准下载措施编号:DT—JZ—C—(2003)—008
措施名称:烟囱施工组织设计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
烟囱基础部分由圆形平板式基础底板、钢筋混凝土环壁、基础高垫层组成。施工方案详见烟囱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2钢筋混凝土内外筒:
外筒采用C30混凝土,壁厚自下而上为710mm(0.0~9.15m)、700mm(9.15~27.0m)、693mm(27.0m~40)680mm(40.0m~100.0m)、670mm(100~120)、650mm(120.0m~130.0m)、620mm(130.0~140.0m)、580mm(140m~150m)、550mm(150m~160m)、520mm(160m~170m)、480mm(170m~180m)、450mm(180m~190m)、420mm(190m~200m)、380mm(200m~210m)、350mm(210m~220m)、320mm(220m~230m)、280mm(230m~240m)。上部和下部都为圆锥体(下段坡度8%、上端坡度为0.33%)。顶部外直径11.180m,根部外直径31.172m。共计混凝土工程量约为7447m3。
内筒采用C30混凝土,壁厚自下而上为500mm(0.0~2.4m)、490mm(2.4~9.5m)、470mm(9.5~25.2m)、440mm(25.2~35m)、420mm(35~45m)、390mm(45~55m)、370mm(55~65m)、350mm(65~75m)、320m(75~85m)、300mm(85~95m)、270mm(95~105m)。从底到顶坡度为0.866%。底部外径为13.0m,顶部外径为11.18m。共计混凝土工程量约为1500m3。
设置标高分别为105、170、233.75m。
采用釉面耐酸砖,用耐酸胶泥砌筑。耐酸砖工程量为2013m3,填充保温材料为850m3。
从零米标高开始垂直设置,直到烟囱顶部平台。
航空信号灯。航空信号灯共两组,每组4个。一组设置在105m平台的外壳窗孔中,另一组设置在233.75m顶部平台上。
沉降观测标。钢筋混凝土外筒外表面在标高0.5m和105.0m处分别设置四个间隔相等的沉降观测标。
避雷针。在顶部平台以上砖内筒的钢筋混凝土外壳上设置2×8根避雷针(φ50T3.5),采用四条接地引下线(—50×8)与接地极相连。
根据施工平面图附设水电专用管线,修筑临时道路,保证组装机械、设备进场能顺利进行。划分材料堆放场地。划定距筒身30m范围为危险,设警戒线与外界隔离。危险区内一切人员活动场所均搭设防护棚,防护棚为两层5cm木板加两层2mm厚薄铁皮一层,卷扬机棚为一层5cm木板上钉2mm厚薄铁皮一层。
将烟囱施工区用临时栏杆或铁丝网与场外隔离,场区内谢绝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平整完毕后,及时组织卷扬机、搅拌机等大型机具进场就位,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修、调试。
组织液压提模系统进场,安排专人进行检修调试,需加工部分提前委托加工。
2.2.1施工用水计算
∵q=K1×ΣQ1N1×K2/8×3600=1.15×(50×250+50×400)×1.5/8×3600=1.95(L/S)
∴D=√4Q/Πv1000=√4×1.95/3.14×1.5×1000=0.0407m
考虑水头损失及现有材料,选用φ50焊管,自然地面下80cm埋设。
考虑现场用电情况和场地布置,分别从#1\2#配电室各引一条95mm2电缆到烟囱施工区内布置的配电盘,南北两侧各一条,具体见总平面布置。
设值班室一间、工具房一间,可采用集装箱式活动房。
搭设卷扬机棚两间(60m2),用一层5cm厚脚手板做棚顶上铺2mm厚铁皮一层。安全通道防护棚360m2,上铺5cm木板两层,铁皮两层。场区平面布置图附后。
沿烟囱安全半径30米周圈用安全围栏进行围护,留6米宽车辆通行口一个。非烟囱施工车辆不准进入该区域。
土方开挖前应先将场地平整,并确定运土车辆的行驶路线。措施详见土方开挖技术措施。
基础由砼高垫层、钢筋混凝土圆形底板和钢筋混凝土环壁组成。基础施工见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3.2.1施工总体工序:
考虑本烟囱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熟练程度及经济效益,决定采用液压提模施工工艺(即液压提升施工平台,人工倒模施工方法)。根据烟囱筒身直径及提升系统构造特点,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决定本工程施工总体工序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筒身倒模施工。采用内外搭设脚手架、普通组合式钢模板施工。内筒施工到27m,外筒施工到33m,上人搭设之字形脚手步道;
第二阶段:组装操作平台,首先组装内筒砼施工用操作平台(暂时不用,到第四阶段再用),然后组装外筒操作平台;
第三阶段:使用外筒的操作平台施工筒身至240米,(中间仅穿插10米高内衬施工、,即230米至240米);
第四阶段:利用内筒操作平台,施工内筒钢筋混凝土结构至105米;
第五阶段,再利用内筒操作平台进行内衬施工,首先施工110米至230米,然后,施工0米至110米;
第六阶段:操作平台拆除。(中间穿插航标涂刷施工,考虑在第四阶段进行,或在第五阶段进行)
3.2.2具体施工方案:
3.2.2.10∽33m筒身施工
本段采用搭设内外脚手架,普通钢模板施工工艺、钢筋的绑扎、模板支设按照图纸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
3.2.2.1.1脚手架搭设及计算
外部搭设双排环向脚手架,至标高33.00m,每一作业层外侧设临时围护并满挂安全网,三层作业层均铺设双排脚手板,间距每10m应在双跨内设置剪刀撑增加其稳定性。内部搭设满堂脚手架,内架的搭设应考虑平台的组装,组装时中心钢圈将座落于内架子上,并找中就位,因此内架子的搭设除满足中心钢圈的几何尺寸和荷重外,还应便于找中。内架子的搭设需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外架子计算:采用立杆跨距1.8m,间距1.2m,大横杆步距1.5m
施工荷载3.0KN/m2
脚手板0.4KN/m2
风荷载0.3KN/m2
脚手管自重0.25KN/m2
合计3.95KN/m2
立杆受力:N=3.95×1.2×1.8/2=4.27KN
I=0.35×(51+44)/2=24.3,λ=1500/24.3=61.7
f=4270/0.797×522=10.3≤fC=215N/mm2
内架子计算:烟囱内部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为1.2m,横杆步距1.5m。由于筒身施工时内架子受力较小,故只考虑液压提模系统组装时的受力情况。
中心钢圈及辐射梁转化均布荷载2.2KN/m2
脚手架自重0.25KN/m2
施工荷载2.5KN/m2
组装荷载1.5KN/m2
合计6.45KN/m2
立杆受力:N=6.45×1.2×1.2=9.29KN
I=0.35×(51+44)/2=24.3,λ=1500/24.3=61.7
f=9290/0.797×522=22.33≤fC=215N/mm2
M=0.125×6.45×1.22=1.161KN*m
查表W=5.14cm3
σ=1.161×106/5.14×103=225≈fC=215N/mm2
3.2.2.1.2钢筋工程
竖向钢筋的连接Ф16以上采用直螺纹连接,Ф16以下采用电渣压力焊,环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长度及错头位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3.2.2.1.3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新的定型钢模板。为保证烟囱外观质量,筒身上下节应采用同一模板组合。外筒每层模板分为24组,内筒每层模板分12组,每一组模板由P4015、P3015、P2015、P1515、P1015定型钢模组成,上下收分处由楔形木条与钢模连接,以保证筒身的锥度。模板通过内外架子来支撑,内外模设Ф12对拉螺栓片,每节模板设上下三道或四道钢性围檩(Ф22钢筋)。
3.2.2.1.4混凝土工程
烟囱工程为清水薄壁砼构筑物,混凝土浇筑至关重要,除材质和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外,施工操作时人应下到浇注部位进行振捣以确保砼密实,杜绝出现狗洞、蜂窝,保证强度和外观工艺。本段混凝土浇筑采用泵罐车。
混凝土工程外观工艺控制措施:
材料方面:采用业主指定产地、品种的砂石水泥(沙石级配必须合格)及外加剂。控制含泥量在3%以内;不掺加粉煤灰;外加剂用同一品种的减水剂(水剂);水泥采用同一批号水泥。
模板方面:采用对拉螺栓片;采用新购置的组合钢模板;施工缝严格控制其和模板面的水平;钢模板U形卡子作成梭形以提高水平施工缝处砼外观质量;钢模板缝采用海棉密封条处理;收分木条表面抛光,刷清漆一道,用砂纸打磨后,再刷清漆一道晾干后使用。
3.2.2.233∽240m筒身施工(外筒)
3.2.2.2.1工艺流程:
3.2.2.2.2液压提升系统
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以装在外提升架上的减速电动机为动力,强度已达1.2Mpa以上的混凝土筒壁为受力基点,通过油缸伸长或缩短带动提升架上下动作,使外架中的提升架和操作架交替上升,从而起升施工平台,完成筒身的施工。
液压提升系统由随升平台、竖井架(10m/5孔)、内吊栏、电梯、小扒杆、外架子、模板和电气控制系统等几大部分构成。
外筒中心钢圈直径Ф4715mm(内),高6m,结构形式:上钢圈[22a,下钢圈[20a,立檩为环向24根[10,辐射梁支座沿上钢圈外周24等分设置,辐射梁由2×[24a组成。下钢圈沿外周与辐射梁支座对称设置24组中心钢圈斜拉绳支座及硬支撑支座。辐射梁与两道内钢圈、一道外钢圈共同组成平面,上铺厚5cm脚手板成为施工平台。中心钢圈上钢圈中设置[16a制作的井架托梁,通过井架管座与上部10m/5孔井架相连。
井架由定型钢管构成,分立杆(Ф89×4.5mm)、横杆和斜杆(Ф51×3.5mm),杆件之间的连接除立杆与底座(Ф102×6mm)采用焊接外均采用螺栓连接。井架顶部为施工电梯的天轮系统(井架顶帽2×[14b,电梯双轮八组,导索双轮四组]。辐射梁的外端部设置6根井架撑杆与井架顶端相连,以保证井架的稳定性。
辐射梁靠筒壁内侧下方悬挂内吊栏(∠50×5,24件),用以完成内侧筒壁的结构施工。
本系统的垂直运输由四部电梯和一部小扒杆完成。施工电梯即可上人亦可上料。电梯以双滚筒卷扬机(慢速)作动力,通过两根Ф19.5(6×37+1)钢丝绳来完成上下运行。小扒杆主要用来钢筋上料及其他施工用材的垂直运输,必要时可协助安装钢扶梯,通过Ф15(6×37+1)钢丝绳由一台3吨卷扬机带动。电梯设置安全抱刹及上下限位器。
每榀外架子由提升架和操作架构成,24榀外架子沿筒壁外周均分布置,支撑辐射梁传递的重力。系统顶升时,先松开提升架的挂钩,开动油泵电机使之起升一个行程(1.5m),然后挂紧其挂钩,再使油缸缩收,达到提升操作架的目的。
本系统由锚固插销、挂钩、滑道及持力板组成。
烟囱的电气控制系统分电梯、小扒杆、提升架、照明四部分。后两部分为防止触电,都装有漏电断路保护装置。照明系统主要采用36伏安全电源,局部采用220伏普通电源。电梯以30KW电动机作动力,配置信号电铃、急停按钮、导索上下限位开关,井架上设置一总限位开关。电梯及小扒杆的控制系统应在施工平台上面及烟囱0m布设,保证上下方施工人员都能控制其运行。
3.2.2.2.3钢筋工程
竖向钢筋的连接Ф16以上采用直螺纹连接,Ф14以下采用电渣压力焊,环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长度及错头位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筒壁内部的避雷针引下线不可漏断,并且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3.2.2.2.4模板工程
本施工体系由内外各24个模板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两层1.5m高的模板构成,两层模板交替上倒。各单元之间的接缝用楔形木条连接,木条须经压刨、刷清漆处理,保证表面光滑。
模板系统的环向围檩采用Ф22螺纹钢筋,竖向采用L=1.5米,Ф50脚手管围檩,以保证上下坡度一致。内外模设Ф12对拉螺栓片,模板通过专用丝杆钢管与外架子连接固定,并且通过专用丝杆调节模板的弧度。
3.2.2.2.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采用集中搅拌,罐车运送至安全通道口。然后由195翻斗车或小斗车运送,用电梯料斗送上烟囱顶部操作平台,用小斗车送至浇灌部位。
烟囱为高耸构筑物,混凝土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筒壁是作业平台的受力点。因此一定要保证其早期强度,尽可能控制水灰比(不大于0.5)。外加剂的选用应根据不同季节提出相关的要求。
混凝土拌制时的计量工作尤为重要,应坚持控制用水量,确保配料的计量准确。
3.2.2.2.6控制中心点
中心点的控制采用45kg大线锤、激光经纬仪配合找中。激光经纬仪安装在设置于烟囱0m中心的激光小室内,垂直向上投光。井架中孔、操作平台上设置一块300×300mm的有机玻璃激光靶,接收中心光点,并依据此点控制筒壁半径,确保筒壁的施工。
3.2.2.2.7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每节砼应留置现场试块一组,以检验拆模和持力强度。一般要求砼强度1天达到5MPa,2天砼强度达到9MPa,3天砼强度达到12MPa。
铁件埋设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保证位置准确。铁件制作要求用剪板机下料,拆模后刷漆编号。首节筒壁爬梯暗榫的埋设须经经纬仪找正。
螺栓拆除后,爬升靴孔用C40细石混凝土填堵密实。
沉降观测自零米开始,每30m进行一次,做好记录。
筒身施工中应注意航空信号灯孔及百叶通风孔的留设,避雷接地线切勿漏装。
施工水源应安装在上人爬梯附近,以便日后拆除。
3.2.3液压提升系统组装
0~33m外筒壁施工时,在标高30.0m、31.5m、33.0m安装滑道,每层24组,每组2孔,沿圆周均匀分布,并注意上下在一条垂线上。
3.2.3.1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电机测试空载电流和每分钟转速,做好记录,并按此分类配套组装。
检查主油泵、液压缸空转运行情况及加工件的尺寸,焊缝检查。
各部位螺杆、支撑分类堆放。
检查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
3.2.3.2安装就位
内外脚手架改造。外脚手架空出操作空间,装好爬升靴。
吊装中心钢圈。内脚手架上垫好道木,将钢圈吊放在上头,使钢圈比设计标高高出约200mm,用线锤找中,临时固定。
外架子吊装就位。采用K7150履带吊吊装就位,并挂好挂钩,将压板固定。
安装辐射梁及联系钢圈。将下部各道拉索打紧,铺上平台板。
安装10m/5孔竖井架和天轮系统,打上井架拉索。
拆除内外筒之间脚手架。
安装小扒杆,电梯绳就位。
安装电梯、料斗和电气控制系统。
完善各系统的安全围护设施,试调试运。
拆除脚手架,进行负荷试验。
3.2.3.3主要受力构件力学计算
构件重量中心鼓圈29KN
合计752KN≤24×40KN=960KN
考虑最不利状态,即非提升状态施工
施工人员及工具、材料1000N/m2×450=450KN
手推车、电气焊及设备库10KN
合计460KN/24榀
换算成均布荷载q=460/24×12m=1.60KN/m
井架上储料砼0.6×24KN/m3=9.6KN
吊笼满载刹车荷重(10+0.1×24)×4×2.5=124KN
导索张力10×4=40KN
合计418.2KN/24=17.43KN
集中荷载作用下,取L=6m,则F=17.43×12/6=34.86KN
M1=FL/4=52.29KN
均布荷载作用下,M2=ql2/8=7.20KN*m
辐射梁抗弯强度计算:选用槽钢24a*2,截面抵抗矩W=2×265=630cm3
w=(M1+M2)/f=276cm3≤630cm3满足要求
I=2×3181=6362cm4
ω=Fl3/48EI+5ql4/348EI=34.86×103×
(12×103)3/48×206×107×6362
+5×1.60×(6×103)4/384×206×6362×107=6.65+3.86
=10.51mm≤l/250=24mm
吊笼刹车荷重(10+2.4)×2.5=31KN
选用双Φ19.5钢丝绳,安全系数k=10
S=αPg/K=0.82×2×197.5/10=32.4KN≥31KN
NbNa/Nb=4.7/3.5,
Na故Na=4.7×27.6/3.5=37KN
选用2*Φ17.5钢丝绳,
S=αP/K=0.82×2×156.0/6=42.64KN≥Na
3.2.3.4电动提升系统负荷试验
平台的受力特征可分为:1)提升状态;2)非提升状态两大类,施工荷载按《烟囱施工》手册中规定在状态1)时取500N/m2,在状态2)时取1000N/m2,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施工平台必须按额定负荷的1.2倍进行负荷试验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a.提升状态的试验负荷:
施工人员和机具:500N/m2×200m2=100KN
手推车,电气焊设备重15KN
每块陶粒耐酸砖重3.30kg
则均匀分布:3485块砖
超载:11.5×20%=2.3t
再均匀分布:697块砖
b.非提升状态的试验负荷:
施工人员及工具、材料:1000N/m2×200m2=200KN
手推车,电气焊设备库:15KN
则均匀分布:6515块砖
井架上储料砼:0.3×24KN/m3=7.2KN
吊笼自重及砼重:(10KN+0.1M3×24KN/m3)×4×1.3(动载系数)
导索张力:10KN×4=40KN
钢丝绳重:(1.327KN/100m)×1400=18.6KN
吊笼刹车荷重:(12.4KN×2.5)×4=124KN
沿鼓圈外围集中荷载:254.48KN
则沿鼓圈外圈1000mm范围布置:7709块砖
超载:均匀荷载:21.5×20%=4.3t
再均匀分布:1303块砖
集中荷载:25.44×20%=3.05t
再在1000mm范围分布:924块砖
d.对于非提升状态情况下加载后应静止观察8小时。
对外架子的支撑,平台拉索,辐射梁及平台面等部件出现的变形,下降等情况应作详细记录,卸载后的恢复情况也要作出记录。
e.电梯吊笼负荷试验:
起动电梯,进行全程上升、制动、下降等运行运作,反复三次,检查机械、电气控制各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将515块(额定荷载1.7t)砖整齐地码放于吊笼内,进行全程上升、制动、下降等动作(中途停车数次),反复三次,检查机械系统,卷扬机电机和电气各方面动作是否正常,并作出记录。
(3)超载试验(定载的1.2倍):
将618块砖放于吊笼内,进行全程上升、停车、下降等运作,反复三次,检查各系统及地轮轴锚固等处的情况,作出记录,确认没问题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4)安全装置抱刹试验:
将Φ28*9m长环筋12根绑在一起(521kg),用小扒杆做全程提升试验,并改变小扒杆角度,观察地轮锚固情况,以及扒杆本身的压弯和颤动情况,挠度过大或颤动过急应采取加固措施。
按1.2倍超载,加荷至15根钢筋,再重复上述试验。
3.2.4涂刷航空标志漆
3.2.5105、170、233.75m信号平台施工
施工方法按33∽240m外筒身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采用内筒操作平台,外筒施工用电梯滑轮系统,竖井架采用5米*5孔井架,平台详见内平台组装图。施工时注意在240米筒首予埋5吨双滚筒卷扬机顶轮,提升动力用两台5吨双滚筒卷扬机。105∽110m防腐材料、保温材料、耐火砖砌筑工作在105∽110m砼完成后进行施工。
3.2.7安装避雷针、信号灯、照明灯具等
3.2.7.1105.0m平台围栏在筒身航标漆涂刷完毕后便可进行。
3.2.7.2各种材料、器具的上料采用小扒杆卷扬机。
3.2.7.3施工完后临时构件应一并拆除。
3.2.8拆除液压提模系统
烟囱整体施工完毕,另编制拆除措施。
认真执行项目部的创精品目标,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规范和验标施工,严格执行分级验收和检查制度,对每道工序和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杜绝不合格品出现。
4.1保证施工用的各种材料的可靠性。
4.2钢筋的绑扎接头应在中心和两端用20#绑丝绑牢。
4.3底板筋的搭接长度取35d,竖向筋的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同一截面的接头率不大于50%。环向筋的搭接长度取40d,且同一截面的接头率不大于25%,相邻接头间距应大于1m。
4.4高出模板的纵向钢筋应予以临时固定。每层混凝土浇筑后,在其上面至少应保持有一道绑扎好的环向钢筋。
4.5避雷针引线要保证质量。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应≥6d。
4.6钢筋表面应平直、洁净,不应有油渍、损伤、漆污等。
CC市某工程水电安装施工组织方案4.7筒身清水砼工艺保证措施:
4.7.1模板全部采用新购置的钢模板。
4.7.2收分木条用60mm厚烘干板材配制,保证其厚度和钢模板相同。
4.7.4每1.5米模板水平围檩用四道Ф22以上钢筋,以保证其弧度。
4.7.5钢模板、收分木条竖向缝隙全部用海绵密封条以防止漏浆。
4.7.60米标高处用水泥砂浆找平。
4.7.7两节模板水平缝模板卡子作成梭形DG/TJ08-2313-2020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技术标准.pdf,以保证卡子与模板孔无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