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厦楼面管材吊装施工方案

国际大厦楼面管材吊装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42.9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国际大厦楼面管材吊装施工方案

xx国际大厦楼面管材吊装施工方案

xx国际大厦毗邻浦东陆家嘴金融区,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大楼总高为180米(35层)。建成后又为陆家嘴金融区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

xx国际大厦土建建楼工程正在顺利进行。目前新大楼已升至12楼,为此我公司为了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进度不脱节,准备对该大楼的管道安装工程进行全面而有计划地展开。

由于各楼面的管道安装量较大,规格也多(每根管长均在6米以上),如单靠人力运输至楼面已无法做到。如借用土建现有的塔吊进行吊运又有相当的难度。现经公司有关技术人员多年来对高层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纳我公司传统的吊运方法(即人字把杆DB33/T 2154-2018 浙江省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规范.pdf,配卷扬机)进行管道吊运至各楼面最为理想。(详见管材吊运示意图)。

根据土建建楼进度,考虑分四个阶段进行管材吊运。第一阶段人字把杆安装在主楼12楼进行,12层以下楼面吊运。吊运完毕即开始安装。第二阶段,待土建大楼升至20层后把原12楼的人字把杆移至20层,进行20层以下12层——19层楼面管材吊运工作。第三阶段待大楼升至了31层后,把原20层的人字把杆移至31层。进行31层以下至20层楼面管材吊运工作。第四阶段,待大楼封顶后把原31层人字把杆移至顶层吊运完余下楼面的管材吊运工作。

本次吊装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工程由项目经理蹲点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吊装指挥组,并由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有关人员对本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进行全面把关。组织机构方框图如下:

以设计院提供建筑结构图纸和安装平面图作参考。

吊装所需要的机械用具尽可能地选取我施工单位常用的施工现场已有的机械设备以及吊索用具以减少专用机具的费用。

3.2施工(总)进度计划

详见C修改版总进度计划,管材及部件吊运由2006年10月底开始进行至2007年8月15日止。

4.1参与管材吊运的全体人员应熟悉施工方案以及与吊运管材有关的重量和建筑结构的外形尺寸。

4.2根据施工预算供应部门应发足吊运工程中的所需材料及机具。

4.3各施工人员必须遵守起重吊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树立甘当配角的思想,搞好相互配合和协作关系。

五、管材的吊运施工工艺

5.2在我方设置安装把杆和卷扬机及浪风的区域内,吊装时请有关方面暂时拆除安全维护措施,并在当天吊装施工结束后安装复原。

5.3人字把杆用二根Φ159*6的无缝钢管制作而成,其把杆长5m人字把杆间距2.5m,顶部夹角约为29°左右。把杆两脚之间用钢索绳连接固定,以防把杆受力时二脚向外滑移。在把杆底部用12#槽钢制作成把杆底座,以减少把杆受力后对楼板产生的应力。底座应用钢丝绳固定,或用膨胀螺栓固定锚牢,以避免把杆受力后根部向后移动。注意在安装把杆底座时,应受力于楼面下的砼结构大梁之上。

5.4人字把杆后面二侧浪风绳用6*37+1—Φ17.5—170钢丝绳围护。主吊卷扬机与人字把杆安装在同一楼面上。主吊卷扬机选用起重量为3t一台,配6*37+1—Φ17.5—170钢丝绳250m,起吊滑车配H8*1L,起重最大荷载保持在1200kg以下。

5.5为防止管材在起吊提升过程中,因管材产生转动、摆动而引起碰擦建筑物,故特设一根导向防护钢丝绳。从地面到把杆设置处的高度上,在起吊中心处把杆上敷设一根距建筑面约600mm,左右且上下垂直用一只3t神仙葫芦拉紧的钢丝绳与吊运管材滑接。

5.6在管材吊运时除单根单独吊运外,超过二根以上捆扎在一起吊运时应在管材底部采取防脱滑措施。即在管材底部套上防脱滑罩(见示意图)与捆扎钢丝绳连接确保吊运安全万无一失。

5.7各类管材起吊前要事先检查起吊钢丝绳和捆扎钢丝绳及卸扣等机具的完好程度,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

5.8卷扬机运抵到场后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和加油调试工作,使其盘车灵活、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5.9管材在起吊前,必须捆扎牢固,并做好管材之间的防滑措施,起吊钢丝绳应采取适当长度,选用时应经过计算确定。

5.10捆扎管材时要掌握重心,如无法确定重心位置时可试吊确定。

5.11在起吊作业中,要做到信号指挥,如信号不清应严禁起吊,重量不明不应起吊,超荷载不应起吊,视线不明不应起吊。

5.12起吊信号要使用高效灵敏的对讲机发信号,对讲机在使用前要检查电量是否充足可靠。

5.13起重作业要有专人指挥,使用统一指挥信号,指挥人员应由有经验的起重工担任并要持证上岗。

六、保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6.1参加吊装工作的各施工人员应遵守国家及企业所颁发的各项安全法规和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吊装拖运工艺要求。

6.2在项目组的安排下,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参加吊装作业的人员了解方案内容,掌握各自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要领。吊装中必须服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有意见不得自作主张,应征得总指挥同意,由总指挥统一安排。

6.3设置专职的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施工机具以及在施工准备和吊装过程中的安全作业全面进行监督管理。

6.4可能滑动的部位应予固定,防止滑动、碰撞。

6.5设提升、把杆及设备下严禁停留和行走。

6.6在设提升期间,塔吊及一台人货两用电梯备用,以便利联络工作。

6.7每次吊装前,各操作人员将锚点、卷扬机等情况向吊装总指挥汇报,在确认没有问题后方能正式提升设备。

6.8当指挥信号明确或不清晰的情况下,严禁开动卷扬机。

6.9在每次管材吊装结束后,应重点检查滑车组、导向开口和主吊钢丝绳的外观情况与滑轮的孔、轴磨损情况。

6.10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均需身体健康,凡患有不适应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员均不得参加高空作业。

6.11在设备提升期间,为保持现场安静、便于通讯,尽可能关闭一些噪声较大的施工机具,如直流电焊机,风动工具,电锤等。

6.13每天安排专人收听和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了解气候状况。在设备提升区域内的风力小于五级(风力小于等于10m/s),从楼顶到地面的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起吊。天气若下中至大雨,严禁吊装。

6.14管材的吊装应从正式提升开始就连续不停的一次吊装到位,吊装提升中除发现情况必须暂停检查外,一般不停止操作。如因故中断,须采取措施不得使设备长时间悬空。

6.15所有吊装用钢丝绳、缆风绳、机具、吊具不得与电线、电焊线接触。

6.16在管材提升前,将准备好的白棕绳系于管材捆扎下放一头牢固处,然后放置于取用时既顺手又不飘飞的地方。当管材到达楼面时停止卷扬机准备脱去卸扣时,随层人员应将白棕绳取到手,对管材进行控制,随着管材的再次上升,将绳子转移到楼顶的操作人员手中进行控制。听从指挥信号徐徐进入楼面。

七、保证施工健康安全及环境的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机构方框图

7.1.1加强安全施工管理:

7.1.1.3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并达到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加以落实,各工种、各施工班组进场施工前,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交底,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意识;并落实专人负责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对新的施工队伍进入工地,要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制止违章操作。

7.1.1.4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施工,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操作证上岗作业,严禁无证上岗作业;各工种,各工序施工前均应由施工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7.1.1.5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要求;

7.1.1.6认真推行以安全为突破口的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每日上岗交底,上岗记录要有针对性;

7.1.1.7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带登高作业扣好保险钩,要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六大纪律”,正确使用好各种劳防用品;

7.1.1.8认真执行各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项目体各管理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负责检查项目体的安全生产职责制落实情况。

7.1.1.9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各项安全技术,对分部分项工程必须派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违章指挥生产。

7.1.1.10作业场所的孔、洞、坑、井道应有牢固可靠防护措施,标有警告标志,严禁随意拆除;

7.1.1.11施工作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性能和防护设施必须完好,禁止带病使用,作业人员应经常加以维修保养;

7.1.1.13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健全和贯彻实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7.1.1.14施工现场任何人严禁擅自拆除施工现场的脚手、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如需拆除,须由项目负责人会同技术员商议后,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由有关专业工种进行操作;

7.1.1.16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施工负责人不得强令违章冒险作业;

7.1.1.17各类登高设施(脚手架、移动平台、登高竹、木梯等)都要验收挂牌方可使用,并尽量做到定型化、标准化。

7.1.1.18脚手架搭设标准:横平竖直,连续牢固,底脚着实,支撑挺直,畅通平坦,安全设施齐全、牢固;

7.1.1.19施工现场夜间施工时,现场电工加强值班,及时修复损坏的灯具,确保施工部位的照明需要;选择作为上下通道的楼梯,应在每层休息平台上设36V低压安全照明灯,确保楼梯通道的使用安全;移动照明灯具,必须用手持式专用移动行灯。

7.1.1.21现场的四边、五临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井架通道口、井通道二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不准堆放材料。

7.1.1.22施工使用的工具应定期检查性能状况,特别是用力工具应完整,以防因滑脱、打滑等意外造成伤人、伤已。

7.1.1.24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操作人员的证件必须在规定时期内进行复审。

7.1.1.25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专职安全监督人员经常检查工作面的安全设施,杜绝、灭有关的违章行为。

7.1.2认真贯彻执行的安全有关规章制度:

7.1.2.3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条例》(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2004年12月颁布)。

7.1.3加强高处作业和起重吊装安全管理:

7.1.3.1施工人员在高处(无安全防护措施)作业时,应遵守“施工现场六大纪律”,高处作业人员都应佩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7.1.1.3.2高处作业人员要加强对工具(榔头、扳手等)、材料(螺丝、螺帽、配件等)的管理,防止落下发生意外;

7.1.3.3使用的登高设施(竹、木梯高凳、脚手),每日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检查,不符安全要求的严禁使用;

7.1.3.4在高层楼面施工作业时,严禁往楼外或孔、洞、井道内乱扔零废料;

7.1.3.5在吊装管材时,严格按“十不吊”作业施工并应设立警戒区域,无关人员严禁入内,且有人监护施工人员应配合密切、专人指挥,统一指挥信号。参与吊装人员站位适应,有避让余地;

7.1.3.6吊装作业使用的起重机具,安全性能良好,吊索选用符合规定要求,有断丝的钢缆严禁使用

7.1.4加强安全用电管理:

7.1.4.1现场用电应符合市建委和市供电局的有关规定,各类电气设施由专职电工配置,严禁非专职电工接、拆、拉作业;

7.1.4.2各类配电箱、拖线箱设置正确,并持清洁。动力、照明分开控制,不得混用。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必须齐全完好,熔体按规定合理选用;

7.1.4.3各种手持移动电动工具及照明灯具,要有良好的接地,使用时一律进入漏电保护开关,达到二级保护要求。架空线路用扎线,不得用铁丝绑扎;

7.1.4.4专职电工和施工人员应经常检查,各类电气、线路发现损坏,及时更换,严禁无插头直接插入使用。

7.1.4.5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及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电气设备及装置的金属部位和可能由于绝缘损坏而带电的必须根据技术条件采取保护性接地措施。

7.1.4.6设备及临时电气线路接电应设置开关或插座,不得任意搭挂,露天设置的电气装置必须的可靠的防雨、防湿措施,电气箱内须设置漏电开关。

7.1.4.7施工现场各种电器具及有关机械设备,都必须按安全规定设置二级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查每次使用前,尤其是受潮淋雨后,都必须由电工检查,确认性能可靠安全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7.1.4.8楼层竖向及水平的输电电缆都必须严格按用电设备的机械性能及供电要求进行选择电缆规格;同时必须时刻注意好电缆的安全保护工作,严防破损、漏电。

7.1.4.9现场机电维修人员应该经常检查设备触电、漏电保护是否完好有效,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接线。

7.1.4.10电气设备的线路必须符合规定,导线截面与设备容量必须匹配,导线型号选择要合理,接地、接另线的截面要适合。

7.1.4.11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设施必须实行有效地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必须安排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应采取绝缘保护以及安全距离等措施;

7.1.5加强安全防火管理:

7.1.5.1在现场施工作业,必备严格执行各级和建设单位的防火规定,做好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7.1.5.2电焊、气焊作业时,应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达到“二证、一机、一监护”的要求;及时清理明火作业场所周围易燃物质;乙炔瓶应装上干式回火防止器方可使用。

7.1.5.3每旬不少于一次定期召开由承包队长或班组长参加的安全工作会议,并检查各班组的班前安全活动记录。

7.1.5.4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迅速如实上报,并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提出和落实改进措施,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各项整改工作。

7.1.5.5自觉接受上级安全生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7.1.5.6除指定吸烟区外,施工中的油漆间、木工棚及易烧易爆场所及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7.1.5.7非电工严禁擅自拉用电器具,拉设电线;禁止擅自使用非生产性电加热器明火器具。

7.1.5.8专职安全员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结合安全生产制度和有关规定,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如发现严重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停止施工,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7.1.5.9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以及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在对施班组进行操作交底时,必须同时进行安全交底做好书面。

71.6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7.1.6.1本工程实行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确保本工程获得“市级”文明工地称号。

7.1.6.2工地现场做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保持洁净。

7.2.1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严禁违章操作。

7.2.2遇有五级以上的大风和大雨时,必须停止起吊作业。

7.2.3吊装管材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参加人员做到清楚、心中有数。

7.2.4吊物进入各楼面时,下放要慢,扶持吊物人员不得把手方入吊物底下以防手指伤害。

7.2.5指挥人员应站在视野开阔,能全面观察的地点,所发出的信号要统一、准确、清楚。

7.2.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扣GB/T 7920.8-2018标准下载,高空2m以上必须系好安全带。

7.2.7各施工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作业和吸烟。

7.2.8施工现场要派专职安全员、监控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7.2.9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有关安全“六大纪律”和有关起重十不吊规定。

7.2.10管材进入各楼面后要及时分开,避免楼板承受集中载荷。

7.2.11吊装作业区域要用安全红白绳圈围,无关人员严禁入内,把杆及吊物下面禁止站人或行走。

八、劳动力需用计划及峰值图

电视台新大楼施工组织设计8.1管材吊装劳动力分配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