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湘桂铁路扩改工程柳南段1标百朋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修改)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4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5
2.1.1工程简介 5
2.1.2地形地貌 7
变电气施工方案2.1.3水文地质特征及地震动峰参数 7
2.2主要工程数量 7
3、施工总体方案 10
3.1施工总体方案及原则 10
3.2施工组织安排 11
3.2.1施工组织机构图 11
3.2.2架子队主要人员职责 11
3.2.3劳动力配置 13
3.2.4施工机械配置 14
3.3施工现场规划 15
3.3.1场地布置 15
3.3.2施工便道 15
3.3.3施工用水 15
3.3.4施工用电 16
3.3.5混凝土供应 16
3.3.6弃碴场布置 16
3.3.7洞内通风、排水方式 16
3.3.8洞内照明和施工用电 16
3.3.9洞内施工管线布置 17
3.4施工工期安排和进度计划 17
3.5不同围岩类别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 17
3.6风险评估及处理措施 18
3.7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19
4、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20
4.1明洞及洞口段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20
4.1.1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20
4.1.2施工工艺 20
4.2洞身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29
4.2.1洞身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29
4.2.2洞身开挖钻爆施工工艺 32
4.2.3出碴及进料运输 35
4.3超前及初期支护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5
4.3.1超前支护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5
4.3.2初期支护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5
4.4防排水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1
4.4.1洞外防排水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1
4.4.2洞内防排水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2
4.5洞身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9
4.5.1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9
4.5.2拱墙混凝土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 50
4.5.3水沟及电缆槽施工方法及工艺 53
4.5.4泵送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4
4.7围岩监控量测 55
4.7.1监控量测内容、方法和仪器 55
4.7.2洞内外观察 55
4.7.3周边位移 56
4.7.4拱顶下沉 56
4.7.5地表下沉 56
4.7.6量测频率与结束标准 56
5、岩溶地段涌突水、突泥辅助施工措施 60
5.3探测方法的基本要求 61
6、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64
6.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4
6.1.1质量目标 64
6.1.2质量管理机构 64
6.1.3质量保证体系 66
6.2工期保证措施 69
6.2.1工期保证体系 69
6.2.2工期保证措施 69
7、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70
7.2安全保证体系 71
7.3安全保证措施 71
8.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和要求 75
8.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75
8.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及实施责任制 75
8.3.3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责任制 76
9.安全应急预案 78
9.2灾情预警和报告 78
9.3应急反应机构 78
百朋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⑴招投标文件的施工和工期要求。
⑵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要求。
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安全规程、施工指南以及水保、环保行业标准等。
⑹现场详细的施工技术调查资料。
百朋双线隧道(DK558+250~DK558+420,长170m)。
⑴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编制及时、指导施工,一经制定,就要严格按其实施,不得随意更改,维护其严肃性,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⑵根据现场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气候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⑶满足建设工期、安全、质量目标,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和风险管理等要求。
⑷体现科学性、合理性,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⑸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质量、先进技术和经济合理的协调统一。
⑹充分考虑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少占土地,保护农田;安排好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工作。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隧道穿越一座孤峰山体,进出口基岩破碎,坡面危岩落石分布;洞身基岩为灰岩,节理发育,水质无侵蚀,埋深较浅。进出均采用接长明洞(进口明洞长30m,出口明洞长27m)和洞顶设置0.4×0.6m的M10浆砌片石截水天沟,边仰坡采用锚喷和骨架护坡进行防护,在天沟外侧5米处采用SNS柔性被动防护网进行山体危岩落石防护。
进口采用双耳墙明洞洞门,出口采用斜切式洞门,洞身衬砌为复合式衬砌。开挖采用明挖法、台阶法+临时仰拱和台阶法,其中D1K558+250~D1K558+280、DK558+393~D1K558+420V级围岩明洞采用台阶明挖法;D1K558+280~D1K558+335、D1K558+375~DK558+393段V级围岩洞身采用台阶法+临时仰拱施工,拱部设ϕ108mm大管棚(每环39根、长25m/根)和全环采用I20bz型钢钢架进行超前、辅助支护,喷锚、锚杆进行系统支护;DK558+335~DK558+375段Ⅳ级围岩洞身采用台阶法开挖,拱部设ϕ42mm超前小导管(每环39根、长4.5m/根、3m一环)和全环采用格栅钢架(1m1环)进行超前、辅助支护,喷锚、锚杆进行系统支护。
全隧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拱墙设EVA防水板和无纺布防水,拱墙环向(10m一道)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仰拱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2道)施工缝设界面剂加膨胀止水条;明暗分界处设变形缝,宽2cm,填充聚苯板并加设钢边缘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内缘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嵌缝。洞内采用双侧沟加中心沟的方式排水,每隔10m中心沟与侧沟设置一道横向引水管。二次衬砌背后设ϕ50mm环向盲沟(10m一环),两侧边墙脚设ϕ100mm纵向透水盲沟,环纵向盲管每5~10m直接弯入侧沟。预埋接地端子18个,接触网基础2处,综合洞室兼电缆余长腔1个,预埋过轨管14根。
全隧采用自然通风,顺坡积水井排水。开挖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风钻钻眼,光面爆破,软弱围岩地段采用弱爆破、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或人工持风镐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喷锚采用湿喷机湿喷混凝土工艺,锚杆采用风钻钻孔,人工安装锚杆、钢架和钢筋网;注浆采用注浆机灌浆或注浆。衬砌采用液压模板台车衬砌,全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和站生产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泵送混凝土入模,平板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全隧采用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超前钻探为主、结合综合物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进行地表沉降、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收敛等监控量测项目。
隧道位于柳州盆地南侧,隶属峰丛地貌,地形起伏大,高程117~278m,相对高差10~160m,山体陡峻,自然坡度10~40度,基岩裸露二次结构施工方案,隧道穿越一座孤峰山体,存在地形偏压。隧道进口均有便道通过,交通较方便,最大埋深20m。
2.1.3水文地质特征及地震动峰参数
隧区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为孔隙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隧区山体基岩裸露、垂直节理发育、地层单斜、切割成块状、质坚硬、连通性较好、表面溶蚀现象发育、多发育小溶孔;洞身为中厚层至厚层的灰岩,隐伏岩溶中等发育;进出口段岩体破碎,危岩落石分布,缓坡地段覆盖0~3m的粉质粘土具膨胀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DB11/T 1591-2018标准下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EVA5FP1.5/300
φ50mm/φ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