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钢结构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

湖北省钢结构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0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湖北省钢结构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

河北省第建筑工程公司项目部

一、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点

钢结构的加工制作、组装是关键控制点,其施工过程可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施工准备→钢结构加工→成品运输→现场安装

1.1.1施工前组织好图纸的自审工作,检查图纸设计的深度能否满足施工的要求,核对图纸上构件的数量和安装尺寸,检查构件之间有无矛盾,构造是否便于施工,并及早与设计单位联系,将问题解决在施工前。

1.1.2从施工图中摘出零件DB44/T 1617-2015 计量器具送检样品收发管理规范.pdf,编制工艺流程表。

1.1.3根据执行的标准编写成品技术要求,并为确保成品达到规定的标准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并明确关键零件的精度要求、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及主要构件的工序质量标准。

1.1.4根据设计图纸算出各种材质、规格的材料用量,及早提出材料计划,落实货源,根据生产进度安排合理的材料进出场计划。

1.1.5核对来料的规格尺寸和重量,仔细核对材质,根据来料尺寸和材料要求,统筹安排合理配料,确保拼接位置。

1.1.6根据施工总体计划,编制钢结构生产计划。

1.2.1加工场地布置

1.2.1.1综合考虑产品的品种、特点、批量;工艺流程;进度要求;每班的工作量和所需生产面积;生产加工设备,运输能力;结合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场地。

1.2.1.2生产场地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按流水顺序安排生产场地,尽量减少运输量,避免倒流水。

b.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安排操作面积,以保证安全操作,并要保证材料和零件有必需的堆放场地。

c.保证成品、半成品能顺利运出。

d.便利供电、供气、照明线路的布置。

1.2.2机具准备:根据产品的加工需要,提前做好必需机器和工具的调拨或添置。

1.2.3劳力准备:选调公司具有大型钢结构施工经验,并且经过专业培训获得特种作业上岗证的技术工人组成专业队。按工序划分流水段,按工序定机定人。

1.2.4根据工作量和进度计划,安排作业计划,同时做出劳动力和机具平衡计划。

2.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

2.1.1放样工作包括:核对图纸的安装尺寸和孔距,以1:1的大样放出节点;核对各部分的尺寸;制作样板和样杆作为下料、弯制、制孔等加工的依据。样板一般用0.50—0.75mm的铁皮或塑料板制作,样杆一般用钢皮或扁铁制作,长度较短时可用木尺杆。

2.1.2放样号料用的工具及设备有:划针、冲子、手锤、粉线、弯尺、直尺、钢卷尺、大钢卷尺、小型剪板机、折弯机。计量长度的计量器具必需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1.3样板、样杆上应注明工号、图号、零件号、数量及加工边、坡口部位、弯折线和弯折方向、孔径和滚圆半径。

2.1.4放样时工件要考虑加工余量,焊接构件要按工艺要求放出焊接收缩量。加工边一般留加工余量5mm。焊接收缩余量依情况不对,而参照有关资料的经验数字。

2.2.1号料的工作内容包括:检查核对材料;在材料上划出、切割、弯曲、钻孔等加工位置;打冲孔;标出零件位置。

2.2.2号料应注意以下问题:

a.据配料表和样板进行套裁,尽可能节约材料。

b.应有利于切割和保证零件质量。

c.当工艺有规定时,应按规定的方向取料。

2.2.3号料公差和切割余量见下表:

2.3钢材下料方法有氧割、机切、冲模落料、锯切等,气割与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分别为:

气割的允许偏差(mm)

0.05厚度且不大于2.0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mm)

钢材的矫正有冷矫正和热矫正,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

2.5边缘加工:除图纸要求外,下面几个部位一般需要边缘加工;

c.尺寸要求严格的加劲板、隔板、腹板和有孔眼的节点板。

2.7拼装和连接:把制备完成的半成品和零件按图纸规定的运输单元装成构件或其部件,然后连成整体。

2.7.1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应清除干净。

2.7.2焊接连接组装允许偏差符合GB50205-2001的规定。

2.7.3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确定。

2.7.4为减少变形,尽量采取小件组焊,经矫正后再大件组装。

2.7.5组装好的构件应用油漆在明显部位编号,写明图号、构件号、件数以便查找。

2.7.6布置拼装胎具时,其定位必需考虑预放出焊接收缩量及齐头加工的余量。

2.8焊接和焊接检验,焊工应有合格证,焊接检验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2.9成品矫正检验:构件组装完毕,按GB50205-2001进行检验。超出允许范围的用各种矫正方法矫正,直至合格,检验合格后,对加工过程中造成的焊疤、凹坑应予补焊并铲磨平整。对临时支撑、夹具应予割除。

2.10成品表面处理、油漆、堆放

2.10.1钢构件在涂层之前应进行除锈处理,锈除得干净则可提高底漆的附着力,直接关系到涂层质量的好坏。

2.10.2除锈方法为:喷射除锈或手工或动力工具除锈。

2.10.3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当无要求时,宜涂装4—5遍,涂装厚度一般应大于125μm。

2.10.4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配制好的涂料不宜存放过久。

2.10.5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坠,附着应良好。

2.10.6涂装完毕,应标注构件原编号,大型构件应标明重量、重心、定位标注。

2.11.1堆放场地也应平整干燥,并备有足够的垫木、垫块,构件应平稳。

2.11.2侧向刚度较大的构件可水平堆放,当多层叠放时,必需使各层垫木在同一垂线上。

2.11.3大型构件的小零件,应放在构件的空档内,用螺栓或铁丝固定在构件上。

2.11.4同一工程的构件应堆放在同一地方。

3.吊装作业前,从构件堆放地点运至吊装区域,如吊装区域有足够场地,大型构件尽可能在吊装区域加工,避免二次搬运,运输过程注意成品保护。

4.1吊装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

4.1.1钢结构和连接件数量统计,大型构件重量重心位置确定吊点位置,选用合适的钢丝绳、卡环。

4.1.2选择吊装机械:主体施工完毕,利用汽车吊吊装。

4.1.3确定吊装进度计划、确定劳力。

4.1.4规划钢构件堆场,堆场要有利于吊装。

4.1.5确定吊装程序,划分流水段,关键构件反映到单件,竖向构件反映到柱列,屋面部分反映到节间。

4.1.6确定吊装方法。

4.1.7确定质量标准、安全措施。

4.2复测轴线在支座支承面上标出主要构件的纵横轴线,复核支承面水平度与标高。

4.3吊装就位后DBJ/T61-34-2016标准下载,调整偏差,满足GB50205-2001的规定。

1.钢结构在存放、试拼装、组装时必需有效支护,防止倾倒伤人。钢结构和支撑杆件吊装就位后,未进行可靠连接前,不得摘除吊钩。

2.吊车作业范围内地面必需平整坚实。

3.高空作业必须设安全护网或护栏。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4.各类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在吊臂和吊物下方停留,并均须戴好安全帽。

5.钢结构起吊前均要进行试吊赣定高速公路B5-1合同段路基试验段(填石)施工方案,即:将钢结构吊离地面30cm,持续五分钟检查吊车、钢结构、吊索、卡具等无异常后再正式起吊。

6.吊车不得带“病”运转,吊重钢丝绳与钢构件尖锐部位接触要用方木和旧轮胎衬垫。

7.吊装现场设安全监护人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