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康泰路三期沥青混凝土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1
1.3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2
造价员全能图解.pdf1.4路面结构设计 4
3.1施工准备工作 5
3.2人员配备,机械配备 6
4.2主要施工工艺: 8
4.2.1混合料的拌和 8
4.2.2混合料的运输 9
4.2.3混合料的摊铺 10
4.2.4混合料的压实 11
4.2.5接缝的处理 13
5.2施工阶段的质监管理 15
康泰路道路工程为鱼复片区市政道路,西接两江大道,东接规划道路康顺路,道路总长约2.312km,其中康泰路三期为K1+600—K2+311.947,长711.947m。康泰路为城市次干道Ⅰ级,设计车速40km/h,采用双向四车道。
1.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路面用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
根据重庆市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下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所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性能要求: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粗集料的磨光值,不小于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
1.3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
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应满足下列要求:
②在基层养生结束并清除基层表面松散颗粒的尘土后,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沥青洒布量0.8~1.32Kg/m2,洒布透层沥青的基层上应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在其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在其上调头,转弯,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待满足相关要求后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③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洒布前,应认真检测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
④粘层油的洒布量0.3~0.6L/m2,并不能污染环境。
①透层油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应立即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
②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
③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
④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凝土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算精度,在确认计算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
⑤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
⑦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
⑧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施工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
⑨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重复碾压宽度不应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
⑩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本次结合龙盛片区道路的实际功能,考虑到区域路网通行车辆以集装箱车、滚装箱车等较为大型物流车辆为主,重车为主,路网内道路采用柔性路面。
路基施工完成后,路床顶回弹模量需检测大于30MPa以后,方可进行路面基层的施工。具体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基层:20cm5.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4.0%水泥稳定碎石
1《康泰路三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5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环境。
6本公司的综合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技术准备: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了管理组织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场摊铺时必须有项目部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在场,控制各使用材料及配比。
(2)机械准备: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清洁、保养、调试、检查和维修。并配齐了生产施工过程中部分机械的易损备件,保证各类机械运转处于良好状态。
(3)材料准备:摊铺前7天对沥青混凝土供应单位现场备料数量进行现场核实确认,原材料的采用需经项目部自检及监理组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把好材料的源头关。
(4)运输车辆:我部已落实运输车辆20辆,车辆外观整齐,性能良好,车厢清洁。同时制定十不准以加强驾驶人员的督导,按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装料、运输、卸料,为提高摊铺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①在铺筑下面层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以前应清洁沥青混凝土基层表面,浇洒下封层后再施工。对于沥青面层各层如果施工时间间隔较长,下层受到污染,摊铺上一层前应清洁表面后浇洒粘层油后再铺筑。
②确保做好路面原地面测量,宽度放样,架设好钢丝绳。摊铺点的松铺系数按试铺段确定的数值进行控制。
3.2人员配备,机械配备
3.2.1人员配备及职责
全面负责沥青施工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质量、安全、进度等各项目标的顺利全面完成。
负责搅拌站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国家有关沥青混合料方面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案的制定、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编制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协调现场管理工作.对现场沥青摊铺质量负责。
配合施工队长对现场沥青摊铺人员和机械调配负责,主要控制路面的碾压工作。
配合技术负责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管理工作。
对路面的铺筑全过程实施监督并指导,严格控制压实遍数.检查施工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的实施,并给予纠正;检查现场混合料质量,确保混合料质量、人员操作、设备运行、方案执行等各方面全面满足现场质量要求。
对砼生产全过程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并给予纠正;检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情况,机械安全,用电安全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配合试验室现场检测及取样工作。
封层→下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油→上面层(SMA改性沥青马蹄脂)
本工程拌合站及料场设置在离现场6km远处,根据工程既有情况,下面层施工计划采用一台摊铺机;上面层采用两台摊铺机间距10米梯队式施工。
下面层施工步骤:在下面层施工之前必须清扫基层,并组织稀浆封层施工。首先施工康泰路起点K1+600到终点K2+275段右幅两车道下面层的施工任务,接着再施工康泰路起点K1+600到终点K2+275段左幅两车道下面层施工任务段。
上面层施工步骤:下面层施工完毕准备养生1天,并进行检查井加固施工,在上面层施工之前先组织喷粘层油。上面层施工首先安排两台摊铺机对康明路与康泰路三期平交道路上面层施工,并安排工人对平交路口接缝剔除处理;然后安排两台摊铺机由起点向终点方向前后10米梯队摊铺施工。
4.2.1混合料的拌和
(1)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工程师批准。
(2)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验证三个阶段进行试拌、试铺后,进行大批生产。
(3)每种规格的集料、矿料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4)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55~165℃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60~175℃,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45~165℃,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195℃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5℃。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155~165
矿料温度:160~175
混合料出厂温度:正常范围145~165超过195废弃
摊铺温度:不低于135~150
碾压温度:不低于130~145
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80
开放交通的路表面温度:不高于50
(5)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
(7)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8)出厂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
(9)拌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成品贮料仓贮存,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4.2.2混合料的运输
(1)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
(2)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10℃时,运料车用篷布覆盖。
(5)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的可靠的照明设施,白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4.2.3混合料的摊铺
(1)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砼。
(2)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35~150℃。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
(3)摊铺机一定要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要立即跟上,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车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摊铺室内料要饱料,送料应均匀。
(4)摊铺机的操作应不使混合料沿着受料斗的两侧堆积,任何原因使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应予除去。
(5)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6)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施工气温低于5℃时,都不得摊铺混料。
(7)混合料遇到水,一定不能使用,必须报废,雨季施工时千万注意,中面层、表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摊铺。
4.2.4混合料的压实
初压一般采用追随式碾压,即紧跟摊铺机均匀行驶的碾压方式。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温度较高时进行,压路机从外侧向中间碾压,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得突然改变,压路机启动、停止时必须放慢速度。对于摊铺温度较高的沥青混凝土初压可稍后进行,等其散掉一部分热量再压,以免沥青料过热,流动性较大,压路机过早开上去破坏平整度。相反,对于来料温度较低的混合料初压压路机一定要紧随摊铺机,必要时采用小振幅的振动碾压方式进行,以克服温度下降粘度增加而产生的沥青混凝土的内部阻力,一般碾压不鼓励采用振动方式,适合温度下的静压能解决问题时,尽量不采用振动。初压(稳压)一般2遍即可,即一进一退然后就错位横移。一般来说,初压光轮后退停机返向的位置尽可能要退到复压基本完成的位置,不能在初压表面停机返向,以免增加较深的停机痕迹。
复压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不适于SMA)或振动式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它是获得密实度最主要的手段,一般采用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进行碾压。复压一般4~6遍即可完全达到密实度的要求。
胶压路机开上稳压后的表面时,不能产生过深的轮迹,破坏平整度和以后成型的外观,这表明沥青混凝土料内在温度太高,需等待,相反复压胶轮压路机开始复压时,其轮下的沥青混凝土料不能没有蠕动能力。不蠕动表明沥青混凝土料温度太低,阻力太大,胶轮压路机克服阻力困难。复压应在这个温度界限内进行并完成。
复压完成达到密实度要求的现场肉眼判定标准是:
①沥青脂上浮;②表面发亮;③胶轮作用下沥青料基本不蠕动。
达到复压标准的表面应尽快采取收迹碾压的措施,以免温度过低无法消除复压痕迹。复压压机的前进后退的标准是,前行不超过光轮稳压的表面,后退不进入已收迹的最终路面,碾压顺序应与稳压的顺序相一致。收光碾压由光轮压路机静压完成,其作用仅仅是消除各种施工痕迹,最终形成满意的外观。
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时速5Km/h以内,碾压2遍,使轮迹完全消除,终压结束时,温度不低于700C。
碾压工作除上述的原则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光轮初压需洒水,但既要尽可能少用水,避免过多的水进入空隙尚大的沥青料面内。又要保持光轮绝对不能粘料。必要时由工人持拖把及进擦洗钢轮表面。
②胶轮压路机一般不洒水,保持胶轮压路机轮胎不粘料的关键是胶轮的清洁和温度,一般来说,已经跑热了的清洁的胶轮面不会粘料。注意防止自然风吹凉胶轮和让工人及时将碾压过程中散落在现场的杂物、粒料清扫出去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中将派之2~4名工人持扫帚专门应对此事。
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③绝对禁止任何压路机直接接触沥青粘层油。
④稳压和复压的压路机前后停机返向时的速度一定要慢,尽量减少停机造成路面的凹凸不平。
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0.8m以上。横向接缝有斜接缝和平接缝两种。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在上面层宜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一般为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
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接,充分压实,连接平顺。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铁路】铁路工程大桥冬季施工方案.doc,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横向接缝时,在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要求时应予清除。在摊铺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路面平整度。
上下层的纵向热接缝应错开30cm;冷接缝应错开80cm。
摊铺机采用梯队法作业,施工时已经摊铺的沥青混合料预留10~20cm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全部摊铺完成后跨缝碾压,以便形成良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