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四川]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1《华能四川涪江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1.2有关现行水工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和验收标准
1.1.3我公司同类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经验,以及现有可以利用于本工程的各类施工资源。
1.2.1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
1.2.2充分考虑本工点的场地、交通、水文、料源、水电供应等实际情况江西某桥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力争做到经济合理;
1.2.3以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为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2.4做好环保、水保、防治噪声污染的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1.2.5严格按照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实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创优规划。满足合同及业主的工期要求。
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平武县境内,系涪江干流上游铁笼堡至南坝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级,为低闸引水式电站,其上游为铁笼堡梯级,下游为高坪铺梯级。闸址位于平武县龙安镇长桂乡长石坝,上距平武县城3km。厂址位于涪江左岸平武县镇上游李家沟下游侧的Ⅰ级阶地上,距闸址公路里程约10km。
平武县位于嘉陵江支流涪江上游,四川盆地西北部,盆周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东经103°50′38″~104°58′13″,北纬31°59′37″~33°02′41″之间。东接青川县,南临北川县,西与松潘县接壤,西北靠九寨沟县,北连甘肃省文县,东抵江油市。
本项目引水隧洞为圆形,内径9.5米,采用钢筋砼衬砌和固结灌浆的支护方式。Ⅲ2和Ⅳ类围岩洞段衬砌厚40厘米,Ⅴ类围岩洞段衬砌厚80厘米。施工支洞断面均为城门洞型,断面尺寸5.0m*5.5m(宽*高)。施工支洞主要参数见下表:
涪江上游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由于地形起伏变化大,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逐渐降低。
涪江上游的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其次是地下水和冰雪融水的补给。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雨的年内分配基本一致,每年4月起径流随着降雨增大而增大,7、8、9三个月水量最丰,10月份相对较小,11月以后降水大为减少,径流开始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稳定退水至翌年3月。
根据平武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120m3/s,年径流量为37.8亿m3,多年平均径流模数27.8L/(s(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877mm。丰水期(5~10月)多年平均流量为183m3/s,占年径流的76.9%,枯水期(11月~翌年4月)多年平均流量为56.1m3/s,占年径流的23.1%。
工程所在区域隶属于摩天岭及龙门山脉,涪江水系上游。区内地形较为复杂,总体山势北西高南东低。涪江上游山高谷深,海拔多在2000m~4000m之间,相对高差多大于1000m,属中、高山区。
左岸引水线路沿线山体浑厚,地表高程875m~1145m,隧洞顶板埋深13m~280m。沿线发育7条规模较大的冲沟,沟谷深切,沟底地势较平缓,沟内堆积物少,大多基岩裸露。
左岸全隧洞引水线路地层单一,岩性组合为志留系通化组绢云英千枚岩、千枚状板岩,夹薄层变质砂岩,局部见灰岩透镜体。洞室围岩强度低,岩层走向与设计洞轴线夹角较小,岩体中片理、节理裂隙及挤压破碎带较发育,结构面起伏光滑,存在线状流水现象。总体上围岩类别以Ⅳ类为主,少部分洞段属Ⅲ类和Ⅴ类,经必要的支护,具备成洞条件。但Ⅴ类围岩中开挖洞径达10m以上,应配合使用格栅钢架或钢拱架支撑,必要时进行超前加固处理。
项目区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之摩天岭构造带及龙门山构造带的结合部位。工程区围限于北部的文县弧形构造带、西部的岷江~雪山~虎牙断裂带及东南部的龙门山断裂带所组成的楔形地块之间。其中龙门山后山断裂(清溪断裂)从水电站之厂房部位镇通过。
本工程引水隧洞位于涪江左岸,九环线公路作为水电站场内施工主干道,在主干道的适当位置接线至各施工支洞及料场。
为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本项目需修建去各施工支洞和砂砾料场等场内临建道路3.0km。场内施工道路规划如下表。
2.6本合同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本合同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主要有:
2.6.1引水隧洞(引1+000.000~引6+050.000)土建工程
主要施工项目为:引水隧洞(引1+000.000~引6+050.000)的土石方明挖、石方洞挖、支护、砼浇筑、钢筋制安、回填灌浆、固结灌浆等。
2.6.22#、3#、4#施工支洞土建工程
2#、3#、4#施工支洞的土石方明挖、石方洞挖、边坡及洞室支护、砼浇筑、钢筋制安、回填灌浆、固结灌浆、支洞封堵、洞口钢制栅栏门制作安装及支洞洞口围堰填筑与拆除等。2#、4#支洞检修门的安装。
2.6.3主要辅助工程项目
①为本合同施工服务的临时道路(包括工程区已有临时道路的维护)。
②为本合同施工服务的砼拌合系统。
③为满足现场施工所需的临时供电、通讯、施工供水设施、施工供风设施、钢筋加工、模板加工、机械修配加工、汽车保养、仓库、办公及福利设施等临时设施。
施工重点之一是支洞的开挖与临时支护,只有尽快完成支洞的施工,才能展开引水隧洞工作面,保证隧洞施工进度。
施工重点之二是Ⅴ类围岩的开挖与临时支护。保证Ⅴ类围岩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是加强临时支护,Ⅴ类围岩稳定性决定开挖的进度,而开挖又制约着围岩的稳定性,为此,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及时封闭”的施工原则。
2.7.2.1不良地质段的开挖
不良地质段主要是夹持于F26断裂破碎带与F42断裂破碎带之间的洞段和部分浅埋Ⅴ类围岩的洞段,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包括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坍塌、涌水或涌泥等。由于洞室穿越层位的岩体强度低、岩层走向与设计洞轴线夹角较小及结构面性状差等因素制约,施工中将高度重视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及时跟进,重点部位进行超前支护,避免出现较大规模的坍塌。
2.7.2.2隧洞较长、独头掘进深,施工通风排烟较困难
本标段引水隧洞长5050m,独头掘进最深达1858米。由于隧洞长度较长,通风排烟困难,保证掌子面及隧洞内的空气新鲜、能见度高,是洞内施工的有力保障,是加快施工进度的先决条件,是施工难点之一。
①生活区、生产临时设施、施工道路的布置均按招标文件和发包人指定的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布置。
②生产临时设施的规模按施工总进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力求布置紧凑合理、管理集中、节约土地。施工风、水、电供应,在布置上综合考虑施工强度、安全、均衡生产等因素。
3.2施工场地规划及布置
本工程施工用风为石方洞挖、锚喷支护、灌浆及煅钎等工作,为满足施工用风需要,同时为方便施工管理,根据各工作面用风设备耗风量及不同时系数计算供风站容量,并配置相应的供风设备。系统配置集中式供风站,配以6台20m3/min空压机。供风站布置2#、3#、4#支洞口附近,建筑面积120m2。压缩空气通过φ150mm无缝钢管向隧洞接至洞内距工作面30~50m左右,然后采用ф3"高压胶管接至工作面。
工程区内冲沟较多,沟内来水水质较好,经简单处理后可作为施工生产、生活用水水源。
工地生活及生产用水拟修建高位水池,将河水或沟水通过水泵抽至高位水池,抽水管路沿施工便道边沿铺设,再用引水管路引至各生活及施工用水点,满足工地用水的需要。
2#支洞口工作面、生活区
3#支洞口工作面、生活区
4#支洞口工作面、生活区
3.2.3施工排水系统布置
本标段施工排水主要包括洞内排水、施工废水及生产区污水,对施工区排水和生产区排水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3.2.3.1施工区排水
施工期的洞内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和施工废水,地下水主要来自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2.3.2生产区排水
主要是砼拌合站的冲洗废水,通过排水沟排至污水沉定池内。
发包人负责提供一个10KV施工电源接入点,接入点位置在牛腩沟S205公路内侧(拟建厂房和4#支洞之间)。承包人负责接入点后侧施工用电线路、各工作点变压设施等设备的采购、安装、接地网及维护工作。并配备足够的备用电源,以满足线路停电时照明、排水、临时施工和安全需要。
按各类施工作业区照明度的要求,设置照明灯具。现场施工、辅助企业生产、道路和停车场、项目部办公以及职工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灯光照明。为了节约能源,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厂等处施工安装功率为20kw的管形氙灯进行大面积照明,同时局部辅以日光灯、水银灯进行补充;生产辅助车间内的照明采用节能灯进行照明;住房、办公室内照明采用日光灯进行照明;停车场、道路照明采用光控开关控制的自镇流荧光高压水银灯进行照明。洞内照明选用36V低压照明灯沿线架设。
3.3施工辅助设施的布置
3.3.1混凝土拌和系统及喷混凝土拌合站的布置
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初步计算采用2座拌和站生产混凝土,负责混凝土的生产,能够满足混凝土施工需要。拌和站分别布置在2#、4#支洞口附近,拌和站布置详见附图。
本工程钢筋制安量较大,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施工工期,钢筋加工厂布置在2#、4#支洞口附近,建筑面积160m2,占地面积450m2(含钢筋堆放场地)。钢筋加工厂设一工棚,内设钢筋切割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等。在其外侧设钢筋成品堆放场。
3.3.3模板木材加工厂
本工程考虑由当地木材加工厂将原木加工成板枋材,现场只考虑精加工。由于本项目以钢模施工为主,木模量相对较少,所以加工厂仅考虑施工其它用材,加工厂布置在2#、4#支洞口钢筋加工厂旁。在木材加工棚外侧分别设木材堆放场和模板堆放场,模板、木材加工厂建筑面积160m2,占地面积300m2。
本项目计划总工期为42个月,拟于2010年4月1日开工,2010年9月1日进入主洞施工,2013年8月31日完工,比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提前一个月。
1.施工准备:2010.4.1~2010.5.31
2.2#施工支洞开挖支护:2010.6.1~2010.8.31
3.3#施工支洞开挖支护:2010.6.1~2010.9.30
4.4#施工支洞开挖支护:2010.6.1~2010.8.31
5.引水隧洞开挖:2010.9.1~2013.2.28
6.引水隧洞衬砌:2010.10.1~2013.3.31
7.洞身回填与固结灌浆:2011.12.1~2013.4.30
8.2#施工支洞封堵:2013.3.1~2013.4.30
9.3#施工支洞封堵:2013.4.1~2013.5.31
10.4#施工支洞封堵:2013.5.1~2013.6.30
12.收尾及其它:2013.7.1~2013.7.31
13.试验及验收:2013.8.1~2013.8.31
14.完工时间:2013.8.31
工作范围及内容包括隧洞地下洞室的变形、地下水、应力应变及水位等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埋设、施工期观测等。如因工程条件变化,按项目监理提出的设计变更修改监测仪器设备的实施计划进行。
7.3仪器选型及技术参数
根据我们施工经验及国内外同等类型工程实例,本项目投标我们采用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钢弦式仪器。
7.4前期准备及技术措施
7.4.1观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措施计划
在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前45天,提交一份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和埋设措施计划,报送监理审批,其内容包括引水隧洞建筑物埋设观测仪器设备的安装项目、安装方法、安装时间与建筑物施工进度的协调、施工期观测安排和设备维护措施等。
7.4.2施工期观测规程
在观测工作开始前56天,编制一份施工期观测规程,报送监理审批,其内容包括:
(1)观测点的位置和埋设时间;
(2)各种观测仪器设备的观测要求及观测程序和方法;
7.5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和检验
7.5.1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和验收
按监理指示采购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耐用、精度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在采购合同签订前84天向监理提交拟采购的仪器设备详细资料,经批准后进行采购。其仪器设备资料包括:
(1)仪器厂家名称、地址、资格证明。
(2)仪器使用说明书,内容包括:
A仪器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及工作原理;
B仪器设备安装方法及技术规程;
C仪器测读及操作规程;
E仪器维护、保养方法;
(3)要求生产厂家在仪器设备出厂前,检验全部仪器设备,并提供检验合格证书。
(4)仪器运至现场后,会同监理对厂家提供的全部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5.2观测仪器设备的检验
按产品说明书对全部仪器进行全面测试、校正、率定。测试报告在安装前28天报送监理审查。
7.6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
(1)按施工图纸和制造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和埋设。若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错误或表达不清楚时,以书面方式及时通知监理。
(2)按合同规定的内容和时限,提交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和埋设措施计划,报送监理审批。
(3)仪器埋设中使用经过批准的编码系统,对各种仪器设备、电缆、观测剖面、控制坐标等进行统一编号,并建立档案卡,绘制竣工图。在整个施工期直至竣工验收,负责保护仪器标号数字的清晰。
7.6.2主要仪器设备的埋设要求
(1)多点位移计的安装埋设
A多点位移计钻孔孔径、孔位平面位置、误差、角度偏差按设计或监理的要求进行造孔,孔内光滑,孔口保持稳定平整。
B钻孔结束后冲洗干净,检查钻孔通畅情况,测量钻孔深度、方位、倾角。
C按照确定的测点深度纸面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墙面施工工艺.doc,将锚头、位移传递杆、护管和传感器等组装后运至埋设地点。
D将组装好的多点变位计和灌浆管、排气管逐段捆扎好,护管连接处用胶密封,并对每米护管做出标志,然后缓缓送入孔内。
(2)锚杆应力计的安装埋设
A锚杆应力计的施工,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符合设计或图纸要求。钻孔平直,钻孔结束后冲洗干净,防止孔壁沾油污。
B按锚杆直径选配相应规格的锚杆应力计JTGT D64-01-2015标准下载,并确保所选用的锚杆计量程满足锚杆抗拉强度要求。
(3)测缝计的安装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