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支架模板施工方案2.1地库一、三区工程概况 2
2.2地库二区工程概况 2
第三章高支模体系设计 3
某住宅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1地库一、三区设计重点和关键技术 3
3.2地库一、三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选型 3
3.3地库二区高支模方案支设的规定要求 7
3.4地库一、三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验算 8
3.5地库二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验算 42
3.6地库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剪刀撑设置以及拉连杆的设置 63
第四章地库一、三区高大模板的施工 64
4.3支撑架搭设 65
4.4搭设和拆除技术措施 66
4.4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67
第五章地库二区高大模板的施工 68
5.1高支模支撑体系的一般规定和施工要求 68
5.2支撑架搭设规定 68
5.3高支模板拆除 69
第六章施工安全措施 70
7.4高空坠落事故 7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本项目位于…………………………………………………….,建筑面积为……………….万㎡,地上部分建筑面积约为…………万㎡,地库土建工程,按设计文件划分为四个区。现进行一区、二区、三区施工,其高支模部位主要为地下一层,层高8.5m。
2.1地库一、三区工程概况
地库一、三区高支模板楼板厚度主要为180mm;梁截面尺寸主要为350mm×600mm、600mm×600mm、800mm×1000mm、600×1600mm。本方案对以上主要梁截面进行分别验算。
2.2地库二区工程概况
地下一层~地下一夹层结构层高为4.50m,板厚为150mm,梁截面最大为800×1200mm(KLPA1)。
根据施工部署及施工材料等实际情况,各区模板支设方式不同。地库工程二区高支模共采用如下两种支设方式:
3.1地库一、三区设计重点和关键技术
地库一、三区工程是以9m×9m柱网为单元组合的跨度空间、以350mm×600mm、600mm×600mm、800mm×1000mm、600×1600mm的设计主要梁截面作为计算模型,选用整体稳定性较好的普通碗扣式脚手架体系,满足高支模的施工要求。
1)为了避免架体承载力偏心受压而降低,在架体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使立杆成为典型的轴心受压构件,充分发挥立杆的作用。严禁采用钢管搭接作为梁底、板底立柱支撑。
2)在每根立管下设置50mm厚通长脚手板,并在立杆下部350mm处设置扫地杆。
3)沿架体高度连续设置水平和纵向剪刀撑,以加强支撑架体刚度。
4)采用立杆支撑楼板、横杆支撑梁,以2.4米碗口管为主搭设,由于设计层高的原因,底部使用3米碗口管配合搭设,且梁板支撑整体连接的合支方法,保证模板支撑架形成整体几何不变体系。
3.2地库一、三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选型
本工程高支模体系满堂架选择碗扣式脚手架,14mm木胶板面板,45×95mm木方龙骨,具体见下表:
高支模支撑体系设计选型表
②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
③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作用于水平管,再转递给梁两侧立杆。
④梁底设置顶撑:一道支撑立杆,梁两头退约600mm设置起步顶撑,中间间隔约1200mm设置顶撑;每个顶撑自下而上间隔2400mm设置水平拉杆与满堂架拉结,立杆上端包括U托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700mm。
②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
③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作用于水平管,再转递给梁两侧立杆。
④梁底设置顶撑:支撑立杆横向间距300mm,纵向梁两头退约600mm设置起步顶撑,中间间隔约600mm设置顶撑;每个顶撑自下而上间隔2400mm设置水平拉杆与满堂架拉结,立杆上端包括U托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700mm。
②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
③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作用于水平管,再转递给梁两侧立杆。
④梁底设置顶撑:一道支撑立杆,梁两头退约600mm设置起步顶撑,中间间隔约1200mm设置顶撑;每个顶撑自下而上间隔2400mm设置水平拉杆与满堂架拉结,立杆上端包括U托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700mm。
②立杆下端垫木采用50mm通长脚手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
③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作用于水平管,再转递给梁两侧立杆。
④梁底设置顶撑:支撑立杆横向间距300mm,纵向梁两头退约600mm设置起步顶撑,中间间隔约600mm设置顶撑;每个顶撑自下而上间隔2400mm设置水平拉杆与满堂架拉结,立杆上端包括U托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700mm。
同时立杆顶部均设微调顶丝进行标高调节,严禁采用钢管搭接作为梁底、板底立柱支撑。所有碗口立杆最底部一道扫地杆,形成满堂脚手架。
梁底钢管小楞与立杆用扣件扣接。
3.3地库二区高支模方案支设的规定要求
模板用10mm厚竹胶合板、15mm厚多层板。
小楞木:用60×90mm松木方。
大楞:用Ф48×3.5mm焊接钢管,对拉螺栓用M14、M16高强螺杆。
支撑架:用Ф48×3.5mm钢管和扣件连接,钢制螺丝上托及下座。
2.层高5.35米和8.5米楼板模板及满堂红支撑架构造做法
、楼板模:用10mm厚竹胶合板
、小楞木用60×90mm松木方,间距≤300mm。
、大楞用:Ф48×3.5mm钢管支于支撑立杆上托。
、支撑架立杆:立杆用Ф48×3.5mm钢管,间距600mm,纵距1200mm,步距1.5m;用Ф48×3.5钢管作纵横的水平拉杆,离地下室底板面250mm,设扫地杆。靠边跨均设剪刀撑(Ф48×3.5钢管),剪刀撑做法按规范规定。
3.梁模板及支撑架构造做法
用15mm厚胶合板,沿梁长向铺钉于小楞上。
小楞:用60×90mm松木方,垂直于梁截面方向铺设于大楞上,间距240mm。
大楞:用Ф48×3.5mm钢管,沿梁宽度方向设置于支撑架立杆的上托面。
支撑立杆:用Ф48×3.5mm钢管,于梁两侧距梁边100mm各设1根顶杆,中部设置2根顶杆。沿梁长方向间距600mm(即:共两排立杆),步距≤1.5m,纵横设Ф48×3.5mm钢管水平拉杆,Ф48×3.5mm钢管扫地杆。梁两端及梁跨中设剪刀撑,梁两侧设交叉斜撑,均用Ф48×3.5mm,钢扣件连接牢固。
侧模板:用15mm厚胶合板。
竖向木方楞:用60×90mm(受力截面高度)水平间距200mm。用钉与侧模板钉牢固,上端用60×90mm枋木条钉牢在楼模板上及梁模小枋楞上,枋木条紧贴顶牢固竖向小枋楞,使起到支点作用。
大楞:用Ф48×3.5mm钢管,梁每侧沿梁底上及板底下300mm各设一排,设置2根Ф48×3.5mm钢管,沿梁长方向每间距≤600mm用M14对拉螺杆,每端双螺母进行拉结紧贴,固定竖向小楞,使梁模板满足梁的截面尺寸。
用15mm厚胶合板,沿梁长向铺钉于小楞上。
小楞:用60×90mm松木方,垂直于梁截面方向铺设于大楞上,间距250mm。
大楞:用Ф48×3.5mm钢管,沿梁宽度方向设置于支撑架立杆的上托面。
支撑立杆:用Ф48×3.5mm钢管,于梁两侧距梁边100mm各设1根顶杆,中部设置2根顶杆。沿梁长方向间距600mm(即:共两排立杆),步距≤1.5m,纵横设Ф48×3.5mm钢管水平拉杆,Ф48×3.5mm钢管扫地杆。梁两端及梁跨中设剪刀撑,梁两侧设交叉斜撑,均用Ф48×3.5mm,钢扣件连接牢固。
侧模板:用15mm厚胶合板。
竖向木方楞:用60×90mm(受力截面高度)水平间距200mm。用钉与侧模板钉牢固,上端用60×90mm枋木条钉牢在楼模板上及梁模小枋楞上,枋木条紧贴顶牢固竖向小枋楞,使起到支点作用。
大楞:用Ф48×3.5mm钢管,梁每侧沿梁底向上300mm、700mm、1000mm各设一排,设置2根Ф48×3.5mm钢管,沿梁长方向每间距≤600mm用M16对拉螺杆,每端双螺母进行拉结紧贴,固定竖向小楞,使梁模板满足梁的截面尺寸。
3.4地库一、三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验算
一、350x600梁验算,沿梁长度方向跨度1200mm,梁底不增加竖向支撑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75KN/m2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1.1KN/m3
框架梁1.5KN/m3;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产生荷载标准值2KN/m2
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产生荷载标准值4KN/m2
木胶板(14mm厚):
抗弯强度[fm]=13N/mm2;
顺纹抗剪[fv]=1.5N/mm2;
弹性模量E=9500N/mm2,
抗弯强度[fm]=13N/mm2;
顺纹抗剪[fv]=1.5N/mm2;
弹性模量E=9000N/mm2,
脚手架:Φ48钢管:面积A=489mm²;钢管回转半径i=15.8mm;
λ=L/i=1200/15.8=75.9;查表得Ø=0.47;[f]=205N/mm²。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3;
梁侧主楞间距(mm):1000;次楞根数:3;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2;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1000;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分别计算得89.24kN/m2、14.4kN/m2,取较小值14.4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次楞的根数为3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
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1×14.4=17.28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2=1.4×1×4=5.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26×105/3.27×104=3.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3.9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ν=0.521ql4/(100EI)≤[ν]=l/250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81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0.84mm,满足要求!
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q=6.006/1.000=6.006kN/m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45mm,高度95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W=1×4.5×9.5×9.5/6=67.69cm3;
I=1×4.5×9.5×9.5×9.5/12=321.52cm4;
E=9000.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601kN·m,最大支座反力R=6.607kN,最大变形ν=1.429mm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6.01×105/6.77×104=8.9N/mm2;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8.9N/mm2小于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000/400=2.5mm;
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1.429mm小于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2.5mm,满足要求!
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6.607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
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2×5.078=10.16cm3;
I=2×12.187=24.37cm4;
E=206000.00N/mm2;
主楞弯矩图(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495kN·m,最大支座反力R=7.928kN,最大变形ν=0.149mm
(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
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4.95×105/1.02×104=48.8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48.8N/mm2小于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0.149mm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50/400=0.375mm;
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49mm小于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0.375mm,满足要求!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两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200×14×14/6=3.92×104mm3;
I=1200×14×14×14/12=2.74×105mm4;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
q1=1.2×[(24.00+1.50)×0.60+0.75]×1.20=23.112kN/m;
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
q2=1.4×(2.00+2.00)×1.20=6.720kN/m;
q=23.112+6.720=29.832kN/m;
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如下:
Mmax=0.125ql2=0.125×29.832×1752=1.14×105N·mm;
RA=RC=0.375q1l+0.437q2l=0.375×23.112×0.175+0.437×6.72×0.175=2.031kN
RB=1.25ql=1.25×29.832×0.175=6.526kN
σ=Mmax/W=1.14×105/3.92×104=2.9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2.9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ν=0.521ql4/(100EI)≤[ν]=l/250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175.00/250=0.7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521×23.112×1754/(100×9500×2.74×105)=0.04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43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0.7mm,满足要求!
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
TBT3215-2009标准下载强度及抗剪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梁底支撑小楞的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6.526/1.2=5.438kN/m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5×9.5×9.5/6=67.69cm3;
JT/T 1366-2020 潜水作业应急医疗保障要求.pdfI=4.5×9.5×9.5×9.5/12=321.52cm4;
最大弯矩M=0.1ql2=0.1×5.438×1.22=0.783kN·m;
最大应力σ=M/W=0.783×106/67687.5=11.6N/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