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模板施工方案营口**区**服务中心工程
营口经济技术**区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巫峡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大连市**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1.工程及模板施工概况……………………………………………………………………...……….............4
2.基础模板........................................................................................................................................................6
2.1概况...............................................................................................................................................................6
2.2地下室砖胎膜...........................................................................................................................................6
2.3后浇带模板...............................................................................................................................................7
3.剪力墙模板...................................................................................................................................................9
3.1概况...........................................................................................................................................................9
3.2剪力墙模板设计.......................................................................................................................................9
3.2.1模板设计.................................................................................................................................................9
3.2.2对拉螺栓 10
3.2.3模板验算 11
3.3.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3
3.3.2模板安装 133.3.3模板拆除 15
4.楼梯模板 164.1概况 164.2模板施工 16
5.柱模板 175.1概况 175.2模板设计 175.3模板施工 185.3.1施工工序 185.3.2模板拆除 20
6.梁板模板 216.1概况 216.2模板设计 216.2.1梁底立杆的设置 216.2.2梁模支撑水平杆的设置 216.2.3梁底模木方的设置 226.2.4梁侧模的支设 226.2.5板模板的满堂脚手架支撑 246.2.6板模板下的龙骨间距 246.2.7扫地杆及垫木 246.2.8梁板模板验收 266.3模板施工 286.3.1梁板模板支设工艺 216.3.2节点做法 286.3.2.1主次梁节点 286.3.2.2梁柱节点 306.3.2.3梁墙节点 336.3.2.4板墙和板柱节点 346.3.3施工注意事项 346.3.4模板拆除 35
8.安全与环境措施 388.1施工安全管理 388.1.1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388.1.2木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398.2施工环境管理 40
本工程为营口****区**服务中心,建筑分为高层主体以及裙房两部分。结构形式:高层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2901.33平方米,裙房局部地下一层,地上二—三层,高层主体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裙房部分建筑总高度为20.650m,高层部分建筑总高度为57.400m。地下一层主要由车库、厨房、游泳馆及设备用房组成,北侧裙房三层其中阶梯式大会议室贯通二、三层,南侧裙房三层其中礼仪大厅贯通二、三层,东侧裙房两层财务大厅贯通一、二层,五层为政协办公用房,六层为人大常委办公用房,其余各层为各部门的办公用房。地下游泳馆、阶梯式会议室、礼仪大厅的楼板采用预应力梁,跨度26米。地下一层层高5米,地上一层层高6米,二、三层均为6.6米,四—十二层(标准层)4.2米,因此该工程层高较大,而且具有大跨度、大空间的梁、柱。地下室楼板厚180㎜,特殊地游泳馆楼板厚160㎜,地上各楼层板厚均为120㎜。该工程模板采用10㎜厚竹胶板及5cm×10cm木方施工,梁、板支撑体系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
该工程南、北两侧裙房无地下室,因此承台和地梁的模板采用竹胶板施工;高层主体及东、西两侧的裙房有地下室,集水坑、电梯井的基础墙外模及承台、地梁的模板均采用砖胎膜。
砖胎模使用MU10实心砖、M10水泥砂浆,内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待卷材防水施工完后,再抹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底板保护层为50厚细石混凝土。其中,底板外侧、地梁及承台梁按设计要求均为120㎜,承台、集水坑及电梯井为240㎜(局部承台砖模为370㎜)。砖砌块上墙之前必须充分润湿,表面抹灰必须找平,不准有棱角,转角部位须作成圆角。
地下室大部分外墙厚350mm,游泳馆处外墙由于支撑楼板预应力梁而加厚为500mm,且外墙相应预应力梁的位置设置暗柱。核芯筒处的剪力墙厚度有250mm、300mm、350mm、400mm。
墙模板采用竹胶板,要求各边均刨光刷漆,所用木方均按统一尺寸刨光。竹胶板厚10mm,外墙第一道为竖向背楞,使用5×10㎝标准白松木方,第二道为横向背楞,使用Φ48x3.5mm双钢管。模板加工前对竹胶板进行排版放样,先加工关键节点的模板,再加工大面模板。光面竹胶板模板规格为1220mm×2440mm,厚10mm;背楞为5×10cm规格白松木方,木方净距为150mm,要求尺寸准确;支撑为φ48x3.5mm双钢管,钢管间距由对拉螺栓间距确定。墙体第一排模板使用A型模板,其余模板使用B型模板,如下图:
墙模板对拉螺栓采用M12对拉螺栓,水平间距610mm,竖向间距610mm,在二分之一墙高以下竖向间距加密为450mm,最上面一排模板必须有螺栓连接。扣件用3形扣件和自制钢筋扣件配套使用。螺帽下钢筋垫片用3mm钢板制作(可与钢筋扣件焊在一起),大小为50mm×50mm。如下图所示:
外墙对拉螺栓加工:因外墙直接为迎水面,为确保外墙的防水效果,防止墙外地下水沿螺栓孔进入室内,需要在对拉螺栓的中间,焊接50×50㎜钢板止水片,钢板片在与螺栓接触的部位,必须满焊。另外,在墙体外侧模板的内侧螺栓杆上,穿一50×50㎜木垫片,在拆除模板之后,凿下木垫片,从根部割掉对拉螺栓钢筋,用防水砂浆将凹槽补平。对拉螺栓的加工图如下所示:
地下室外墙墙高5.25m(基础顶-5.300~-0.050),墙厚350mm,取一面墙体进行验算。
a.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to=5h,β1=1.2,β2=1.15,V=1m/h,H=5.25m
F1=0.22×24×5×1.2×1.15×10.5=36.43kN/m2
F2=24×5.25=126kN/m2
取两者中小值,即F1=36.43kN/m2
b.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36.43×1.2×0.85=37.16kN/m2
⑵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依据规范为2kN/m2
荷载设计值为:2×1.4×0.85=2.38kN/m2
F1=37.16+2.38=39.54kN/m2
木背楞间净距150mm,竹胶板取1m宽,按多跨连续梁考虑:
I=bh3/12=1000×103/12=8.3×104㎜4
f=0.7ql4/100EI=0.7×39.54×1504/100×8.3×104×5000=0.34mm﹤1.5mm
每根木方按三跨连续梁考虑,支座间距610mm,由于木方间距为200mm,所以木方上均布线荷载
q=F×0.2=39.54×0.2=7.91KN/mm
W=bh2/6=50×1002/6=8.3×104㎜3
δ=M/W=0.125ql/W=0.125×7.91×103×610/8.3×104=7.27N/㎜2﹤11.0N/㎜2
I=bh3/12=50×1003/12=4.17×106㎜4
f=0.7ql4/100EI=0.7×7.91×6104/100×4.17×106×9000=0.20mm﹤1.5mm
按最大间距考虑,每根螺栓对应的混凝土压力面大小为0.61m×0.61m,螺栓直径12mm,,混凝土压力面压强39.54,则螺栓内的拉应力值:
δ=N/A=39.54×0.61×0.61×103/3.14×62=130.16N/㎜2﹤215N/㎜2
3.3.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模板加工好以后在地上检查模板的各部尺寸是否合适,模板的接缝是否严密。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待解决后才能正式安装。
2.楼板或底板混凝土施工时预埋上下支撑钢筋头。钢筋绑扎完后,准确焊好模板定位筋。
3.安装模板前必须做好抄平放线工作,要放双线(模板线和20CM控制线),据放线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就位。模板承垫底部必须预先座浆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找平用1∶3水泥砂浆,宽度为50mm,沿模板边线抹。必须保证找平面的水平,否则将影响整个墙壁表面的模板拼缝。
4.所用模板要涂刷脱模剂。
支模板的时候,应按以下顺序考虑。
有扶墙柱的先考虑扶墙柱的位置,中间的墙体配板从两侧柱边向中间排,对面的模板位置和大小与之对应。
先支设观感要求高的一侧,因为这一侧可以观察模板表面的拼缝和平整度。两侧都装好后将对拉螺栓、套管、“3”形卡和自制钢筋扣件穿好,拧紧螺帽。
模板装到预定高度后,安装支撑并初步调整垂直度。先在柱脚处预埋钢筋头与背楞间塞上木方,用楔子楔紧。上部用钢管作斜撑。
安装结束对模板进行精确调整,包括平整度和垂直度,完成最后固定。
1、当墙砼达到1N/mm2时,可以拆除模板。按照规范要求,则是同强度要求达到不因拆模而使砼表面及棱角受损为准。
2、每块模板的拆模顺序是:先将连接件如螺帽、“3”形扣件等拆除,放入工具箱内,再松动柱脚楔子,使模板与墙面逐渐脱离。
3、门洞模板的拆除,要防止将门洞过粱部分砼震裂。
4、角模及门洞模板拆除后,突出部位的混凝土应及时进行剔凿,凹进部位或掉角处应用水泥砂浆及时进行修补,跨度大于1m的门洞口,拆模后要加设支撑或延迟拆模。
本工程楼梯按照楼梯与结构构件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楼梯包括1~4#楼梯位于核心筒内部,第二种楼梯包括5~12#楼梯,设置TZ及PTL。
第一种类型的楼梯均在核心筒内部,楼梯施工比墙体施工滞后一层,墙体施工时,在楼梯梁位置放一个同截面的木盒,墙模拆除后取出木盒,再支设楼梯模板。木盒子加工尺寸要根据梁截面、及墙厚制作。木盒作成一端大一端小,拆除时从另一端打出,如图
该工程框架柱均为方柱,随着框架柱的升高竖向荷载的减小从四层开始柱截面尺寸各层均有缩小。现以一层框架柱为例,其柱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方柱模板采用10mm厚竹胶板拼装,先根据柱边长制作成4片,现场互锁式拼装。背楞为5cm×10cm木方立放,间距不大于200mm;柱模板的加固采用柱箍,柱箍采用φ48x3.5mm普通钢管,在二分之一层高柱下部钢管间距450mm布置,柱上部钢管间距500mm—600mm布置;钢管连接处采用扣件连接,柱箍内侧打木楔子撑紧;当柱截面尺寸小于1000mm时在柱中部用M12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间距600mm,当柱截面尺寸超过1000mm时(包含1000mm)在柱的同一截面均匀布置两道M12对拉螺栓,间距600mm,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弹控制线:首先根据柱子周围弹出双线(模板线和20CM控制线)。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柱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放双线控制以保证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如图示:
第二步、拼装就位:方柱现场互锁式拼装。四面模板拼接缝应相互错开,避免同一横向水平面有两道接槎。四片拼好后加上钢管抱箍。模板拼缝用带单面胶的海绵条贴好。模板安装前要在柱底四周用1∶3水泥砂浆座浆找平。
第三步、截面的校正:柱钢筋绑扎后在根部预先焊好柱定位钢筋。柱模就位后调整柱子的轴线位置,调整过程中保证柱子的根部截面满足要求,达到要求后方柱加固下口螺栓。柱底校正以后把木楔子打紧。方柱上口截面的校正:调整柱子上口的截面,加固好上口螺栓,接着把柱模中间的螺栓也加紧。
第四步垂直度的校正:柱模板支设完毕,校正柱整体垂直度,并用钢管支撑于楼板上,以增强柱模板的稳定性,如下图所示:
1、拆模时间按照规范要求,同强度要求达到不因拆模而使砼表面及棱角受损为准。
2、每块模板的拆模顺序是:先将螺栓等连接件拆除,放入工具箱内,再松动脚楔子使模板与柱面逐渐脱离。
本工程梁、板模板使用10mm厚的竹胶板作为模板,使用5×10cm木方作为龙骨,支撑体系使用φ48×3.5mm钢管及配套扣件。
梁宽度为250mm、300mm、350mm、400mm、500mm、550mm等,高为400mm、500mm、550mm、600mm、700mm、800m、900mm、1000mm、1200mm等;地下室楼板厚180㎜,特殊地游泳馆楼板厚160㎜,地上各楼层板厚均为120㎜。
6.2.1梁底立杆的设置
支设梁模板时,梁底两侧延梁方向应各有一排立杆,间距600mm,延梁方向立杆间距宜为600mm且不应超过900mm;当梁截面大于等于400mm或梁高大于700mm时,梁底立杆间距要缩小到400mm,或不改变梁底立杆水平间距在梁底增加一排立杆,即在梁下有三排立杆作为梁底模的竖向支撑。
6.2.2梁模支撑水平杆的设置
梁底模板的水平杆件间距随立杆间距走,梁下的立杆10cm处支撑要设水平杆,以减少杆件自由长度,保证其稳定性,对于地下室及地上一至三层须在立杆2米处、4米处及5.2米处加设水平杆,对于其他标准层须在2米处、4米处加水平杆件,该工程层高较大,所以一定要保证整个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梁底的支撑系统要与楼板的满堂脚手架连成一个整体,并与已浇筑好的柱子进行抱箍加固。梁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宜为全跨的2/1000,如下图所示:
6.2.3梁底模木方的设置
梁底木方的放置根据梁宽的不同而不同,梁宽不大于250mm时,梁底两侧放置两根5×10cm木方,当梁宽大于250mm且不大于400mm时,梁下均匀放置三根木方。对于梁宽大于400mm梁下木方间距不大于200mm,两边的木方要分别长出竹胶板边一个竹胶板的厚度,以放置梁侧模,如下图所示:
6.2.4梁侧模的支设
在正常支模以后立即将所有的梁模的一侧侧模加木楔子进行顶紧处理。如下图:
6.2.5板模板的满堂脚手架支撑
支撑间距采用900×900mm布置,其水平杆设置要求与梁底水平杆的相同,并双向隔跨加设剪刀撑,剪刀撑角度为45°,剪刀撑的着力点布置合理,使上部荷载能有效传递至下部结构受力构件。满堂脚手架要与柱子抱箍联接成一个整体,防止架体失稳。
6.2.6板模板下的龙骨间距
板厚大于150mm时竹胶板下所衬的木方净间距不大于150mm;板厚不大于150mm时竹胶板下所衬的木方净间距不大于200mm。
6.2.7扫地杆及垫木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每根立杆底部都要设置垫板。
梁板模板支设的具体方法如下图:
6.2.8梁板模板验算
1.梁底模板抗弯强度验算
取框架梁截面尺寸550mm×900mm矩形大梁。
底模荷载:底模自重:(8.33+5)/2×0.59×0.11=0.43kN/m
砼自重:24×0.55×0.9×1.2=14.26kN/m
钢筋自重:1.5×0.55×0.9×1.2=0.89kN/m
施工荷载:2.5×0.55×1.2=1.65kN/m
合计:q=17.23kN/m
乘以折减系数0.9,.则q=q1×0.9=17.23×0.9=15.51kN/m
底模下底楞支撑间距600mm,是一个等跨多跨连续梁,考虑背楞及竹胶合板长度有限,故按四等跨计算:
则M=KM·QL2=0.121×15.51×0.62
=0.676kN·m=6.76×105N·mm
δ=M/W=6.76×105/bh2/6=1.08N/㎜2﹤11.0N/㎜2
2.梁底模板抗剪强度验算:
V=KV·qL=0.620×15.51×0.6=5.77KN
τ=3V/2bh=3×5.77×103/2×590×110=1.33﹤1.4N/㎜2
N=(15.51+1.65×(1.4-1.2)/1.2)×0.6×1/2=4.74KN
查表得φ值取0.588
δ=N/φA=4.74/0.588×4.89=1.65N/㎜2﹤7.515N/㎜2
小于设计值,满足要求。
板模荷载:板模自重:(8.33+5)/2×0.9×0.9×0.11=0.59kN
砼自重:24×0.9×0.9×0.18=3.50kN
钢筋自重:1.5×0.9×0.9×0.18=0.22kN
施工荷载:2.5×0.9×0.9=2.03kN/m
合计:N=4.31×1.2+2.03×1.4=8.01kN
查表得φ值取0.588
δ=N/φA=8.01/0.588×4.89=2.79N/㎜2﹤7.515N/㎜2
小于设计值,满足要求。
6.3.1梁板模支设工序
施工放线→梁底支撑搭设→满堂脚手架搭设→梁底模支设→梁侧模支设→楼板模板支设
6.3.2.1主次梁节点
次梁模板在临近与主梁接头处,下面的木方要提前截断10cm,使主梁侧模的龙骨通过,保证堵头模板的平整牢固。次梁的底模直接伸到与主梁相接触处,而次梁侧模则要比底模短一个竹胶板厚的长度,即此处模板是次梁的侧模顶着主梁的侧模。次梁模板如下图:
主梁侧模在与次梁相交的位置要预留出次梁宽的缺口,次梁下面的空缺用堵头模板封堵,并使主梁最下一根龙骨整根通过,如果主次梁高差在100mm以上,则需在堵头模上口再加一根龙骨固定。次梁的侧模要顶在主梁的侧模上,因此主梁上口的龙骨要在离开接口边缘一个板厚处断开,以给次梁侧模留下位置,具体如下图:
在支设此节点时,要先支设主梁模板,并先固定好堵头模,然后再将次梁底模搭在堵头模的加强龙骨上,并用铁钉固定,然后再进行次梁侧模的安装。
主梁与次梁的接头如下图:
6.3.2.2梁柱节点
对与一些超过700的超高粱和方柱梁头,按下面的方法处理:在梁与柱节点上使用预先加工好的柱头模,即将柱子四面的模板按照梁截面的尺寸切割出凹槽,与梁模板衔接,浇筑砼时与楼板一起浇筑。
柱头模加工时,要将相对的两片作为一组加工,其中一组的宽度为(柱截面+2倍竹胶板厚),另一组宽度与柱截面相同,这样可以将柱截面误差所引起的模板与柱间的缝隙减到最小,使模板尽可能的贴近柱面,减小柱子浇筑时所产生的界面误差带来的影响。
在支设柱头模时必须在柱与柱头模及梁模接触处粘贴海绵条,并用模板顶紧,防止漏浆污染柱面。
柱子砼浇筑高度应为较高梁梁底向上2cm处,柱头模底至少要低于柱砼表面250mm以保证加固柱头模时其表面与已浇好的砼表面不发生扭曲、异面的现象。
梁柱节点模板的支设顺序应为先支梁模,再支柱头模,最后封平台模板。如果颠倒顺序,将导致当梁模板到柱位置时,要先在接触面上贴好海绵条,再将梁的底模侧模均紧紧的顶在柱子上,而不能让梁的侧模顶在柱头模上,因为这样可以使柱头模更容易拆除,这一点与主次梁节点的处理方法不同,在施工中应注意。
加固柱头模时,先用钢管抱箍的方法在柱头模底部进行加固,箍紧后还需用木楔子打紧,在抱箍以上的部分每侧用四个可调头撑紧,然后通过调整可调头的松紧来调整住上口的尺寸。支设方法如下图:
6.3.2.3梁墙节点
当凿完毛清理干净施工缝后,要在墙面与模板相交处粘贴海绵条,将梁底模与侧模均要顶到墙上,压实海绵条,并在梁底模、侧模周围用竹胶板条围堵缝隙,避免漏浆污染墙面。如下图:
6.3.2.4板墙和板柱节点
为防止漏浆污染墙面和柱面的事发生,在已浇筑好的墙体、柱与楼板模板连接处要粘贴海绵条,并用沿墙体、柱方向的木方及竹胶板将其挤紧,并用扣件固定。如下图:
6.3.3施工注意事项
1、所用木方都必须按统一尺寸压刨。
2、支设竹胶板模板时,任意两块竹胶板的拼缝要用海绵条塞实,板平面处还要用无色透明胶带封好,防止漏浆。
3、支设模板所使用5×10cm木方不得随用随锯,尺寸不合适时,要尽量使用已经锯过的木方,而不能随手将整根木方锯短,造成严重浪费。
4、每次竹胶板切割后,要马上用油漆封边,防止模板从边角处进水膨胀而缩短使用寿命。
模板拆除应符合以下规定:
⑴拆除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⑵承重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表规定。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
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不承重的侧模板应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面受损时方可拆。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成都XXX公司民用燃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八章安全与环境措施
8.1.1施工过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