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华口下穿地道工程模板施工方案

年后华口下穿地道工程模板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79.4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年后华口下穿地道工程模板施工方案

五、各部位模板实施方案 3

六、模板及支架检算 7

七、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9

八、模板工程安全控制措施 20

DB51/T 2633-2019标准下载九、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22

华口下穿地道工程模板施工方案

(1)佛山市顺德区小黄圃至华口村公路跨线桥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①《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

③《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程》(JTJ025-86)

④《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⑤《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076-95)

⑥《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⑦《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

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华口下穿地道工程位于顺德区容桂镇容里村与华口村交界,地道中线与碧桂路中线重合。

D9~D12节段为闭口段,单箱双室砼框架结构结构,每节段长度30m,共120m,侧墙内净宽2*13.35m,底板厚度110cm,中隔墙厚度80cm,顶板厚度100cm,侧墙高度610cm,每节段浇筑砼数量2482m3,距底板40cm处设置第一道纵向施工缝,距底板580cm处设置第二道施工缝(顶板倒角下部)。

开口节段主体结构分两次浇筑,距底板40cm处设置第一道纵向水平施工缝,在节段交界处设置2cm沉降缝;闭口节段分三次浇筑,设置二道水平施工缝,底板与侧墙基础40cm一起浇筑成型;浇筑后侧墙外侧回填,拆除上部支撑;施立顶层横撑下部侧墙模板,浇筑侧墙并回填,回填后拆除顶层横向钢管支撑与中间H型钢,进行闭口段中隔墙浇筑,中隔墙浇筑后顶板一次性浇筑成型,具体方案如下:

(1)开口段侧墙模板及支撑:采用双侧支模无穿墙拉杆支模体系,内外模均采用120*150cm钢模板,内侧背楞采用100*48*5.3mm槽钢,间距60cm,内模支架采用16b(160*65*8.5mm)槽钢制作,支架高*宽为6m*3m三角形;外侧(回填砼一侧)采用100*100cm方木支撑,在模板上口设置对拉筋;

(2)闭口段侧墙模板及支撑:采用双侧支模无穿墙拉杆支模体系,内侧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支架结构,支架布置形式为:90cm(断面方向)*60cm(纵向)*90cm(步距),外侧模与开口段外侧支撑方式相同。

(3)闭口段腹板(中隔墙)模板及支撑:采用双侧钢模板无穿墙拉杆支模体系,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均采用120*150cm钢模板。

(4)顶板模板及支撑:利用侧墙及中隔墙支架拼装顶模,底部模板采用122(宽)*244cm(长)18mm厚竹胶板,背楞为100×100mm方木,支架布置形式如下:

立杆横距:900mm(脚手架相邻立杆横向间距)

立杆纵距(跨):600mm(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步距:900mm(上下水平杆轴线间距离)

(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做的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其规格型号必须与钢管相配,不得使用脆裂、变形或滑丝的扣件。

(3)钢模板、竹胶板、松木方、松木板、脱模剂、山型卡等应符合有关验收规范要求。

五、各部位模板支设方案

底板以上40cm边墙基础与底板一次性浇筑,外侧模板采用竹胶板,背楞采用100*100mm方木,竖向间距40cm,顶撑用50mm×100mm木方支撑于支护桩侧面。内侧模采用40*150cm定型钢模板(下部带10×10cm倒角),支设方法为:在底板钢筋上放出墙的边线,测设出板面的标高,并做好标记,在底板钢筋上焊接一排Ф20钢筋支架,钢筋的上表面标高与底板板面标高相同,用于控制模板标高及位置。

在底板钢筋表面放出侧墙槽钢支架位置,在底板钢筋上焊接二排Ф22地螺栓作为支架固定支点,预埋钢筋长度60cm,外露砼面10cm,纵向间距2.0m。底板模板安装见图1《底板模板安装示意图》。

图1底板模板安装示意图

①开口段:侧墙内、外均采用120*150cm钢模板,内侧模背楞采用100*48*5.3mm槽钢,支架采用160*65*8.5mm槽钢制作,宽高为6m(高)*3m(宽)(支架形式为三角形),纵向间距2.0m设置一榀,榀与榀之间采用钢管焊接连接,通过预埋Φ22地脚螺栓固定,详见图2《开口段侧墙模板支设示意图》。

②闭口段:侧墙内、外模仍采用120*150cm钢模板,内侧背楞采用100*48*5.3mm槽钢,外侧采用方木支撑,中隔墙采用双侧钢模板。侧墙及腹板模板均采用扣件式满堂支架固定,支架布设形式为:90(横向)*60(纵向)*90(步距),搭设总宽度10.9*2m,中墙处采用短杆连接,详见图3

《闭口段侧墙模板支设示意图》。

图2开口段侧墙模板支设示意图

图3闭口段侧墙、腹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顶板底板模采用竹胶板,利用侧墙满堂扣件式脚手模架支模,搭设总高度5.8m:立杆纵距为0.6m,立杆横距为0.9m,立杆步距为0.9m,立杆顶部设置可调顶托,支架四周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力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详见图4《满堂脚手架及顶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图4满堂脚手架及顶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立杆间距误差不得超过±5cm。水平横杆竖向间距误差不得超过±5cm,立杆垂直度15mm,施工步骤如下:

按满堂架设计要求定出立杆位置线,将底座、垫板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厚度不大于30mm的木垫板。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派专人检查钢管架的结构情况和螺栓的松紧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脚手架搭设人员应持有效的上岗证上岗,且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施工。

(1)开口段侧墙模板及支架检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D普通模板荷载计算,并取下列二公式较小值。式中P——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γ——混凝土的容重(kN/m3),地道主体按体积计算含筋量<2%,钢筋砼按25kN/m3计;t0——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计算时取8小时(h);

T——混凝土的温度,计算时取2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按0.5米/小时计算;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加外加剂时取1.0,掺加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按掺外加剂计算取1.2;k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计算按1.15。

h——有效压头高度(m),地道最大一次性浇筑高度3.8m。

混凝土的侧压力计算为:

P=0.22×25×8×1.2×1.15×=42.9KN/㎡;P=25×3.8=95KN/㎡

根据计算结果,取较小值,F=42.9KN/㎡。

P=1.2×42.9+1.4×4=57.08KN/㎡;

按挠度要求计算支撑系统时,不考虑振捣砼施工荷载:

P=1.2×42.9=51.48KN/㎡;

②侧墙模板检算(钢模板)

侧墙内模模板验算按简支进行强度验算,模板尺寸:120*150cm,模板截面特征计算为(计算简图如下):W=38.046×103mm3I=167.803×104mm4:

每块模板承受的线荷载(模板高度120cm,背楞间距60cm)为:

q1=57.08×0.6=34.248KN/m

M=1/8q1l2=1/8×34.248×0.62=1.541KN·m

σ=M/W=1.541×106/(38.046×103)=40.504N/㎜2<145N/㎜2

刚度验算时不考虑荷载组合,则每块模板承受的线荷载为:

q2=51.48×0.6=30.888N/mm

ω==(5*30.888*6004)/(384×167.803×104×2.1×105)=0.148mm<【ω】=1.5㎜满足要求。

刚度检算:q=51.48×0.40=20.592KN/m=20.592N/mm

开口段侧墙分二次浇筑,考虑一次性最大浇筑高度3.8m,支架承受均布线荷载,qmax=57.08*1.5m(支架纵向间距)=85.62KN/m。支架主杆受力简化分析如下:

采用节点法计算,受力分析如下:

检算:16b槽钢截面面积为25.15cm2

3)求杆a内力及检算,受力分析如下:

4)钢支架AE段应力检算,16#槽钢截面特性见附图,Wx=117×103mm3Ix=924×104mm4,AE段按承受均布荷载考虑:

q=57.08×1.5=85.62KN/m=85.62N/mm

AE段强度满足受力要求

5)钢支架EC段应力检算:

∵上部EC段浇筑高度最大为2.2m,小于下部检算高度3.8m,AE段已经检算合格。

实际施工采取锚固深度500mm,外露100mm。

隧道主体结构顶板厚1000mm,采用竹胶板,模板尺寸122*144cm。

钢筋砼自重:25×1.0=25.0kN/㎡;

模板自重:0.5kN/㎡;

砼振捣产生的荷载:4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

强度检算荷载组合:(模板自重+钢筋砼自重)×1.2+(振捣产生的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4。

F1=(0.3+25.0)×1.2+(4+2.5)×1.4=39.46kN/㎡。

q1=39.46*0.6=23.676kN/m

挠度检算荷载组合:(模板自重+钢筋砼自重)×1.2。

F2=(0.3+25.0)×1.2=30.36kN/㎡。

q2=30.36*0.6=18.216kN/m

每块模板尺寸为2440×1220×18mm,次楞布置间距为300mm,主楞间距为600mm。

σ=M/W=KMql2/W=0.1×0.02368×3002÷54=3.946N/㎜2〈[σ]=13N/㎜2满足要求。

ω=KWql4/100EI=0.677×0.01822×3004×300÷100÷10000÷486

=0.22<[ω]=l/400=1.5mm满足要求

次楞布置间距30cm,采用方木顺线路方向纵向布设,按承受的均布荷载计算:

q3=0.03946×300=11.838N/㎜(强度要求);

q4=0.03036×300=9.108N/㎜(刚度要求)。

ω=KWql4/100EI=0.677×9.108×6004×l÷100÷10000÷8333333.3=0.095mm<[ω]=l/400=1.5mm满足要求

q5=0.03946×600=23.676N/㎜(强度要求);

q6=0.03036×600=18.216N/㎜(刚度要求)。

ω=KWql4/100EI=0.677×18.216×9004×l÷100÷10000÷8333333.3=0.97mm<[ω]=l/400=1.5mm满足要求

顶板支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立杆间距为60*90cm(纵*横),横杆步距间距90cm,采用Φ48*3.5mm钢管。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及表5.1.6取值,钢管强度设计值: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惯性矩:I=12.19cm4,截面模量W=5.08cm3,回转半径i=1.58,截面面积A=489mm2。

a模板自重:0.5*(0.6*0.9)=0.27KN

b钢筋与砼重量:25*(1*0.6*0.9)=13.5KN

c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0*(0.6*0.9)*2=1.08KN

单根立杆轴心荷载(不组合风荷载):

N=1.2*(0.27+13.5)+1.4*1.08=18.036KN

a立杆长细比:λ===56.95;根据《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查得折减系数φ=0.832

b立杆承载力:[N]=φAƒ=0.832*489*205=83.4KN

顶板模板支架与侧墙支架共用,两者布设相同(立杆间距为60*90cm(纵*横),横杆步距间距90cm,采用Φ48*3.5mm钢管)。

钢管强度设计值: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惯性矩:I=12.19cm4,截面模量W=5.08cm3,回转半径i=1.58,截面面积A=489mm2。

单根管钢承受荷载为:F=(1.2×30.9+1.4×(2+1))×0.6×0.9=22.29KN;

a立杆长细比:λ===56.95;根据《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附录C查得折减系数φ=0.832

b立杆承载力:[N]=φAƒ=0.832*489*205=83.4KN

七、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钢模板委托专业模板加工场制做,进场后根据模板拟用位置分类堆码,表面重新打磨,涂刷脱模剂。竹胶板外购板材自制成型,存放时下垫上盖,防雨、防潮,防止表面扭曲变形及碰撞。

(3)侧墙下脚口接缝严密上海某工程地热泵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砼振捣密实,防止漏浆、“烂根”及出麻面。

(4)模板底面找平:立模前模板承垫底部预先找平,防止模板根部漏浆,同时保证模板位置正确。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底部采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在侧墙、腹板部位,继续往上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并用仪器校正,使其平直。

(5)模板标高控制:用水准仪将标高点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底部,采用红油漆画点(不准在垫层上打钢钉,防止破坏防水层),垂直用卷尺控制模板施立高度。在模板安装完毕校核位置无误后,在模板内侧画控制点控制砼浇筑高度,浇筑过程中复核模板标高变化情况。

(6)模板位置控制:在基底垫层及防水施工完毕后,根据施工图用全站仪引测出底板中轴线及边线,然后用墨线弹出底板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7)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各种连接件、支撑件必须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模板拼缝要严密,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要准确。

(8)为了保护模板和保证拆卸模板的方便,与砼接触模板面在支设模板前必须刷脱模剂某方形蓄水池施工方案,保证模板与砼能良好分离。

(9)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