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项目 A12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项目A12合同段
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水界公路项目部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某大酒店主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五、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七、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体系
八、工程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九、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十、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本建议书根据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高速公路A12合同段招标文件,及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标准、规范、规程,并经过施工现场的认真勘察,经反复讨论后,编制此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水江至界石高速公路是重庆至长沙公路重庆境内的最西段,紧邻重庆市区。属重庆市南川市和巴南区管辖。路线起点为南川市水江镇,止点在巴南区界石镇,与已通车的渝黔高速公路相接,全长84.8km。
设计标准: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行车速度:100km/h。
路基宽度:26m(分离式13m×2)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第二节A12合同段简介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K52+800~K56+025,路线长3.225km,主要结构工程有二蹬岩小桥,大黄桷树1号大桥,大黄桷树2号大桥,石龙隧道出口,人行天桥两座,涵洞一座,改沟895米,改路886米。
1、路基工程:挖土石方275997m3,挖除非适用材料(含淤泥)340.8m3,利用土石混填346360m2,结构物台背回填6181.9m3,换填石灰土548m3。
2、桥梁工程:二蹬小桥长40m,大黄桷树1号大桥长269.104m,大黄桷树2号大桥长256m,共计长565.104m,两座人行天桥长102m。
3、隧道工程:石龙隧道属特长隧道,本合同段施工出口段,左、右线隧道长均为1956m。
4、防排水工程:涵洞1座,长132延米;M7.5级浆砌片(块)石挡土墙6393.9m3;C20片石砼挡土墙4237.1m3,M7.5级浆砌块石护面墙423.6m3,挂网锚喷砼防护边坡10770m2;M7.5级浆砌片石护坡868.6m3;三维土工网3206m2。M7.5级浆砌片石边沟1787.2m3,M7.5级浆砌片石排水沟5200.6m3,M7.5级浆砌片石急流槽64.1m3,M7.5级砂浆砌片石改沟、铺砌60m3。
5、路面工程:石灰土碎石垫层11181m2。,水泥稳定土碎石(改路)2043m2,水泥砼面板(改路)1588m2,泥结碎石路面1361m2。
6、主要工程数量见下一页表1。
第三节气象、水文、地质
沿线属于重丘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由于受南北向地质构造控制,地形呈南北向山槽相间态势。项目区地形起伏较大,按其地貌类型,地质成因,可分为三个地貌单元:低山区、丘陵区、河谷平坝区。
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年平均日照1123.1小时。多年平均温度16.8℃~18.0℃之间;最热7~8月,日极端最高气温43℃,1月最冷,日极端最低气温-3.1℃。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1~1141.8mm,年最大降雨量1615.8mm,降雨量多集中于每年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
沿线地质构造较复杂,构造体系为新华夏系第三隆起与沉降之间,属四川沉降褶皱带东沿,川东褶皱带与川奥汀黔隆起带交接区域,褶皱及断层发育,地层产状变化大。主要由一系列北东至北北东向近于平行的褶皱组成。背斜成山较狭窄,向斜成谷较开阔,有隔挡式褶皱之特点。断层均沿背斜方向发育,各背斜核心部及断层附近节理较为发育。
地震烈度为Ⅶ度区设防。
本合同段道路交通较方便,可利用原国道、省道及乡村道路作为施工道路,只需修0.8Km便道与原道路相接,再修场内便道0.5km就可满足施工需要。沿线所需石料、集料等储量较丰富,可在附近料场购买,块、片石也可利用路基
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表1
边坡开挖石料;碎石可购买,也可利用隧道弃碴中石方轧制而成。本区水源丰富,水质无腐蚀性,可供施工用水(而生活用水,需要净化处理)。电力从接龙镇变电所架线至工地以满足施工需要。
贯彻执行ISO9002标准及招标文件,各项目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做到施工一次成优。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工期24个月,我公司按23个月安排工期。开工日期2004年7月1日,竣工日期2006年5月31日。用23个月时间优质完成本合同段内全部工程,确保工期提前1个月。
安全生产,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杜绝火灾及交通意外伤亡事故,全年重伤率控制在0.5‰以内,全年轻伤率控制在3‰以内。
整个施工过程采用流水作业,确保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机械配套原则,以减少浪费,提高人工、机械效率,达到成本控制目标。
以“快速、优质、安全、高效”为施工指导思想,本着“科学组织、机构精干、设备精良、精兵强将”的施工组织原则,严格施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科学优势,狠抓重点工程,兑现合同承诺,确保计划工期内交工,交精品工程,令业主满意放心。
为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本合同段施工任务,全面贯彻总体指导思想,坚持施工原则,本合同段的总体方案确定原则为“珍惜时间,管理科学;纵向分段、试验先行;平行作业、总体推进;机械作业、队伍精干;主附结合、及时清场;注重施工环保安全,施工资源保障有力。
按照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总体思路为:以备料为前提,以下挡,涵洞施工为先导,以桥梁、隧道施工为重点,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及作业顺序,及时上足施工劳力及设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流水作业,保持均衡生产,确保各阶段目标与总体目标的实现。
路基工程全长703.896m。挖方共276338m3,其中土石方275997m3,挖淤泥340.8m3;填方353090m3。按设计图纸土石方调配方案及结合沿线土源情况,确定路基、涵洞施工方向,由路基施工队负责施工,计划施工时间为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
特殊路基处理及下挡优先施工,为路基施工创造条件;K55+110~K55+316段路基填挖优先施工,该段准备布置各桥梁预制场,保证路基有足够的沉降稳定,为预制场及早开工提供充足的时间。
土质路堑施工以机械为主,采用台阶纵挖或通道纵挖。石质路堑采用浅孔或光面爆破,预留适当厚度的光爆层,土石方调运采用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输。
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桥涵台背薄层填筑,采用蛙式打夯机压实。
本合同段有2座大桥(大黄桷树1号大桥,大黄桷树2号大桥),1座小桥,3座桥共长1130.208m(单辐)。大桥下部均为桩基础柱式墩柱、U型桥台扩大基础,小桥桥台为U型桥台基础桩基础。上部为20、16米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人行天桥两座,均为箱型梁,共长102m。由2个桥梁队担负施工,计划在2004年8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完成。
砼集中在拌合站拌合,砼运输车运输,用砼输送泵垂直输送。
基础开挖,土质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石质采用风动凿岩机开挖。
挖孔桩采用人工挖孔、卷扬机吊装。钻孔桩采用冲击钻机。
台身、墩柱采用整体(组合)钢模板,一次浇筑完成。
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在预制梁场进行预制,采用架桥机进行吊装。
本合同段石龙隧道出口段,左、右线隧道在本合同段长均为1956m,石龙隧道是重点工程。由2个隧道队负责施工,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无轨运输,衬砌台车整体衬砌拱墙。计划施工时间2004年7月1日至2006年4月15日。
4.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
路基防护及路基防排水工程由1个附属工程施工队施工。首先安排施工坡顶截水沟及下挡墙施工;路堑开挖成型一段防护一段,防止雨水冲刷造成边坡坍塌;排水沟、侧沟及早施工,防止雨水侵泡路基而影响施工。
根据本工程特点,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成立“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水江至界石高速公路A12合同段项目部”,设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各一名,下设五部二室(即工程部、计划部、财务部、设备物资保障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综合办公室、调度室)。
项目经理部下属6个队:有路基施工队1个,桥梁施工队2个,隧道队2个,附属工程施工队1个。组织机构设置详见表1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二、施工队伍及任务划分
施工队伍组成及任务划分表
负责本合同段路基工程的施工任务
负责石龙隧道左线出口的施工
负责石龙隧道右线出口的施工
负责大黄桷树1号大桥,二蹬岩小桥和K55+100人行天桥的施工
负责大黄桷树2号大桥和K56+025人行天桥的施工
机械设备、仪器、主要材料、投资计划表
1)、本工程投入机械设备见下表
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
1.6m3/134KW
1.0m3/128KW
GTCC-051-2018标准下载15m3/h/25KW
ZZ3322M9240
3.5m3/161KW
GBT 50081-2019标准下载3.0m3/128KW
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