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高压电线施工组织设计(全)

跨高压电线施工组织设计(全)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4.9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跨高压电线施工组织设计(全)

无锡轨道交通1号线06标项目部

跨高压线安全防护施工专项方案

跨高压电线安全施工防护方案

一、越线架搭设基本规定

1、竹料材质:要求生长期为三年以上的。如有青嫩、枯黄、麻斑、虫蛀以及其裂纹长度超过一节以上的[广州]商住楼工程消防施工方案,则严禁使用。

2、绑扎材料:一般采用10#铁丝,黑白铁丝均可使用。

4、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的间距一般规定如下:

5、立杆纵面排数见下表:

低压线、通讯线、一般公路、活动平房等

城市主干道、跨342省道、两侧一般建筑物

多排(10kV不少于四排)

6、立杆深度:架体立杆均应垂直埋入地下、杆底部应夯实,埋深不得少于50cm,且大头朝下,回填土后夯实。遇松土或地面无法挖坑立杆时应绑扫地杆。跨越架的横杆应与立杆成直角搭设。

7、毛竹搭接:采用有效毛竹根接梢的办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l.5m,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应错开搭接,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扎不得少于3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2道,再绑3道,不得一扣绑3根。

9、绑扎要求:首先将10#铁丝剪断加工成形后再进行绑扎,绑扎用铁丝单根展开长度不得大于1.6m,绑扎铁丝与竹杆不能呈“八”字形,应大体象“U”形。大小横杆和斜拉杆都应绑扎在立杆上,如材料弯曲斜拉杆无法绑扎在立杆上时,可绑在大横杆上,交合处都应绑扎,绞紧时不能用力过猛,而绞断铁丝,一旦发现铁丝被绞断应重新绑扎,切不能留有后患。

11、操作顺序:搭设应由下而上,立杆要竖直夯实后再进行绑扎,大横杆应设在被跨越物立杆的外侧,高压线搭设跨越架时要专人监护,传递毛竹不能接触带电线路及被跨越物。拆除时应由上向下逐根拆除,拆下的材料应有人传送,不得向下抛扔。拆除前应检查薄弱部位,加固后先拆除封顶大横杆、连接杆、扳线两侧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斜拉杆和立杆时,做到一步一清,严禁个人分段或上下同时拆除,严禁将越线架推倒拆除。拆除下来的绑扎铁丝不得乱扔,特别是跨越电力线的越线架,必须做到工完场地清。

13、各种越线架与被跨越物最小安全距离〈米〉

备注:跨越多排轨路、宽面公路时以及房屋不能封顶,应增加顶高度。

14、各种高压、低压线路越线架与被跨越物最小安全距离(米)(要考虑最在风偏)

无地线封顶与带电体垂直距离

有地线封顶与带电体垂直距离

15、跨越架架面或拉线与被跨越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水平距离如下:

公式:D=Zx+Dmin

式中:D——跨越架架面距被跨越电力线路带电体的最小距离,m

Dmin——发生风偏后尚应保持的最小距离,m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特殊工种对各种越线架的搭设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施工中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跨越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跨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案。

越线架的型式应根据被跨越物的大小和重要性确定。重要的越线架及高度超过15米的越线架应由施工技术术部门提出搭设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搭设或拆除越线架应设安全监护人。

搭设跨越重要设施的越线架,应事先与被跨越设施的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应请其派员监督检查。

越线架的中心线应在线路中心线上,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2.0米,且架顶两侧应设外伸羊角。

越线架与铁路、公路及通信线的在考虑最大风偏后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安规的规定及有关部门的特殊要求。

越线架上悬挂“高压危险,严禁攀登”的醒目警告标志。

重要越线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强风、暴雨过后对越线架进行检查,确认合格方可使用。

2、不停电跨越与停电跨越的要求

不停电跨越施工使用的绝缘设备、器材应满足规范要求,且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绝缘网、绳的外观经检查有严重磨损、断丝、断股、污秽及受潮时也不得使用。

请运行单位配合:被跨越的带电线路在施工期间,自动重合闸装置必须退出运行,发生故障时严禁强行送电。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作业人员不得在越线架内侧攀登或作业,并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

搭设不停电线路跨越施工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遇雷电、浓雾、雨、雪,以及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应将已展放好的网、绳加以安全保护,避免造成意外。

跨越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将带电线路上方的封顶网、绳拆除。

导线、地线通过越线架时,应用绝缘绳作引绳;引渡或牵引过程中,架上不得有人。

参加搭设不停电线路跨越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器具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额定负荷,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在带电体附近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满足下表规定:

工器具、安装构件、导、地线与带电体的距离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

停电作业前,向运行单位提出停电申请,并办理工作票。

停电、送电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严禁采用口头或约时停电、约时送电的方式进行任何工作。

在未接到停电工作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

在接到停电工作命令后,必须首先进行验电;验电必须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验电器。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逐相进行;验电必须设专人监护。同杆塔设有多层电力线时,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

工作间断或过夜时,施工段内的全部工作接地线必须保留;恢复作业前,必须检查接地线是否完整、可靠。

施工结束后,现场作业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待全部作业人员(包括工具、材料)撤离杆塔后方可命令拆除停电线路上的工作接地线;接地线一经拆除,该线路即视为带电,严禁任何人进入带电危险区。

绝缘网、绳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并应经常检查,防止受潮、受污和机械损伤。还应有防虫蛀措施。

绝缘网、绳受潮烘干时,不能用明火,且应分多次进行,每次时间不得过长,防止水份进入绝缘绳内部,干燥后方可入库。

绝缘绳、网的报废条件应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经常进行检查,不合格者即可报废。

商住楼工程塔吊、高压电线防护方案

  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图以及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勘踏,东面江西北路和南侧天潼路以及西侧河南北路一侧均有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约10000V的高压电线,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JGJ46—88要求,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等。最小安全操作距离:10000V电压水平距离不小于6米,垂直距离不小于7米,对于达不到该标准规定的距离时均需搭设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其中河南北路一侧与高压输电线的距离比较近,并且又处于主干道一侧,又在塔吊旋转范围内,所以必须搭设高压线防护架,以及在现场塔吊旋转范围内临时设施需搭设双层隔离防护棚。

  高压线防护架采用竹脚手架,竹脚手架立杆横距为1.2米,纵距1.8米,防护架横向每三跨间隔设置双向剪刀撑(防护架两端部均需布设双向剪刀撑,)。竹脚手架采用竹篾绑扎,不得采用金属铁丝之类材料进行绑扎加固。竹脚手架的底部做150厚C10砼地坪,为确保架体的稳定性,立杆埋地深度不小于0.6米,并将立杆四周土体挤压密实。竹脚手架的高度高出最高处高压线不小于1米,架体与高压线水平安全距离符合有关的规定,塔吊旋转半径加限位,操作人员严格控制使用半径,每天对于操作的塔吊司机和塔吊地面指挥人员上班前要进行专项交底,增强操作人员思想意识,确保施工期间高压线不受干扰,保证安全。高压线防护架应由专业人员搭设,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在醒目的位置张贴警示标志,警示标志要符合规范要求。

  本工程高压防护架采用毛篙搭设,架体宽度3.6m,三排立杆,立杆横距1.2m、立杆纵距为1.8m,立杆步距1.8m,篾片或藤条绑扎;防护架端部和中部每隔12m设一道垂直支撑,两侧立面设剪刀撑;塔吊覆盖面下方人行通道,临时设施均按规定搭设安全防护设施。

  场地要求:防护架底部做150厚C10砼地坪,立杆埋地深度≥600mm,设排水沟,预防防护架下沉。

  立杆应做到纵橫通线、杆身垂直。相邻两杆的接头应错开一步架。接头搭接长度不小于1.5m,4点绑扎。搭接头的方向应互相错开,保正上下杆一线。

  大横杆应绑扎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大头上。横杆最短应跨两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2m,绑扎不少于三道。接头位置要上下里外错开,即同一步架里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跨间内,上下相连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一立杆。

  小横杆绑扎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绑扎在立杆上,两端生出不少于30cm。

  脚手架体搭设过程中,剪刀撑要同进跟上,且应与立杆和水平横杆之间绑扎牢固。

  竹篾绑扎(或藤条),在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相交处,在相对角绑扎两个扣。三根杆交汇在一处时,采用三箍绑扎法——二二三绑扎法。每处绑扎为4—6圈。

  铺设的笆片必须与下部的大、小横杆绑扎牢固。上下层笆片接缝错开。

  严把毛篙质量关,横杆、立杆的有效长度不得低于4—6m,小横杆有效长度得低于4m(以最小直径≥7.5cm确定有效长度)。购置的毛篙要严格挑选,按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的要求分类堆放。

  按方案组织施工,现场需要改动时,要得到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人员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搭设人员要持证上岗,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穿好绝缘鞋。进入现场时,安全员要逐一检查,做好记录。

  8m以下操作,竖立杆时要有专人监控,严防碰撞电线;8m以上操作,要提前请甲方通知供电局停电操作。

  及时检查搭设质量,确保横平竖直、绑扎方式正确、牢固。

  正对公路面,要悬挂警示标识。

  搭设和拆除,在配备一切所需的安全设备的同时,确保操作人员吃好、休息好。

  项目经理总负责、工地安全员现场指挥、工程处安全负责人亲自监督。

  对操作人员逐一过关,审查上岗证,身心状况、对交底内容的领会程度、以往的工作态度,做好审定记录。

由安全员对搭设、拆除的全过程作好记录。

  由安全员建立防护架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维护记录和风、雨、雪天气检查、评估记录。

  搭设完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高压线防护脚手架搭设及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永嘉县爱丽娜制衣有限公司新厂区生产车间二工程,本工程位于洋湾工业区,总建筑面积:工程高度为:23.900m。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随主体工程上升而搭设。本工程南侧街边紧靠工地围墙处设有高压电缆,高度约计10米,长度通过本工程所建范围。根据安全防护措施中规定需对该部位搭设毛竹脚手架进行防护。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部位进行脚手架的搭设施工方案。

A、茅竹、篙竹等材料。

C、φ4(8号)铅水线、码钉。

D、钢管、扣件、安全网等

搭设路基内侧挖一道水沟50×50排水,路基用C15混凝土硬化。

项目部成立安全小组,以安全员为组长,全面负责高压线防护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脚手架搭设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上岗操作前项目部将有关高压线防护作业规程及安全事项以书面的形式交底;另外配备电工参与搭设。

三、搭设操作工艺及流程

⑴主柱,包括外主柱(排栅柱)、内立柱(平桥柱)、角柱和平台柱,应选用直径合适、顺直的茅竹,尾径不得少于8cm。

⑵主柱的纵向间距一般不得超过2m,三排脚手架的柱间距为1.5m。

主柱的弯曲面应在脚手架的纵向平面内背靠背设置。

角柱的弯曲面应向脚手架结构本身的纵向内侧面。

⑶脚手架的外排主柱设副柱(俗称“针柱”),副柱从第一度大横杆(即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间距一般不大于1m。如采用茅竹作大横杆时,副柱的间距可适当加大,但最大不得超过2m。绑扎副柱时,首先要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

⑷柱的驳接分搭接和顶口接两种方式。搭接用于副柱,其搭接长度不少于1.5m,绑扎不少于三度横杆,如柱料稍弯曲,应采用靠搭接方式,接长后的柱重心应在一垂直线上。顶口驳接一般用于主柱,顶口处上下两端应各有不少于三条大横杆连接,采用不少于两度索篾和一度扎篾绑扎。如茅竹驳柱要加厚2cm的木板垫在驳柱端上,并用笏扎牢固。

驳柱要垂直、贴服。顶口柱的对接端部接触面平正。相邻立柱接头要错开不少于一步架。

⑴大横杆一般采用茅竹。大横杆用于连接脚手架纵向各排列的立柱,绑扎要牢固、平直,与立柱互成90°。

⑵大横杆的垂直间距(从找底梁起)为:大横杆垂直间距为1.8米。⑶大横杆一般用搭接,接口长度为不少于2m,而且应以牵杆头接牵杆尾。如果是牵杆头接牵杆头,可以接在一条柱的位置上,杆尾的竹篾扎牢(痴篾)。

⑴小横杆主柱部位要用小头直径不少于9cm的茅竹GB/T 37458-2019标准下载,副柱(针柱)部位可用结实的篙竹头。小横杆用于连接内、外排架,以及承托脚手平桥。

⑵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为1.5m。

⑴脚手架的斜撑包括风撑、十字撑(拍身撑)、吊鱼撑和挑撑等。

⑵风撑和挑撑的撑头应埋入土内,一般入土深度为15~20cm。如遇浮土则应夯实后用厚板或短杉作垫块,必要时挖至实土。支承在石、混凝土结构、柏油路面上的外露撑头,必须绑扎地脚牵杆。在水边淤泥面上打撑,当撑力要求不大时,可在撑头扎25~30cm的短杉(即“一字蟹”或“十字蟹”)垫脚如撑力较大须另定处理方案。

⑶十字撑的设置分为间断式和连续式两种。十字撑设在脚手架外侧。每组间断式十字撑的跨距应不少于四条立柱(约7─8cm)从底到顶连续搭设,并在脚手架的转角,尺端及沿纵向每隔15cm左右设置一组。连续式十字撑,是在脚手架外侧全面设置十字撑。

S 市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盾构第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⑷斜撑的斜度(俗称“标流”)按以下规定搭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