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室脚手架施工方案1.3施工组织设计 1
3、脚手架体系的选择 2
5、方案设计及搭设施工工艺 4
5.1、地下室脚手架的搭设参数 4
某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招标)5.2施工工艺流程及构造要求 4
6、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0
7、成品保护措施 11
8、安全、环保措施 11
9、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12
9.1、双排架的计算 13
9.2、单排架的计算 24
张仪村定向安置房工程南区
《张仪村定向安置房项目施工图》,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出图;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张仪村定向安置房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丰台区张仪村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项目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张仪村,东至张仪村路,西至张仪村路七号路,南至张仪村四号路,北至张仪村二号路。
丰台区张仪村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项目南区工程
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恒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银建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745日历天,总包施工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3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3年3月28日
268928.63平米
本工程边坡形式为南侧、西侧及东侧局部为护坡桩,其中内侧环岛肥槽宽度约为1000mm~1500mm,外侧局部肥槽狭窄造成施工困难。
地下室施工:随地下室施工进度,肥槽内搭设落地式单立杆双排脚手架,高度搭设至首层顶板,高度约为16m,其中,肥槽宽度不满足800mm的施工期间搭设单排单立杆脚手架辅助施工,搭设至结构正负零。详见附图《地下室脚手架搭设平面图》。
4.1.1仔细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熟悉结构形状、尺寸,做出架体布置详图、搭设技术交底。
4.1.2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布置图,编制各种材料的备料计划、进场时间安排,确保脚手架及时搭设使用。
4.1.3熟悉相关施工规范,对问题进行预判,确保脚手架实施过程中的安全。
4.2.1钢管:Ф48×3.5mmQ235钢管,钢管长度1.5m、2m、3m、4m、6m。钢管使用前应先除锈再涂刷桔黄色防锈油漆,用于剪刀撑的钢管涂刷艳蓝色防锈油漆。
4.2.3脚手板:采用松木脚手板,每块重量不大于30kg,厚度不小于50㎜,材质要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二级材质的规定。
4.2.4防护网:阻燃型绿色密目安全网1.5m×6.0m(网目3.5mm×3.5mm)、安全平网3.0m×6.0m网眼不大于5cm。
4.2.5其它:扳手、安全带等。
4.3.1材料准备充足,满足搭设进度要求。
4.3.2肥槽内脚手架基础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施工完毕并进行抄平。
4.3.3现场杂物已清除,并完成排水措施施工,排水畅通。
人员培训、方案交底、技术协调
施工总安排、人员组织、现场协调、现场指挥
书面技术交底、检查、验收
安全文明施工指挥、交底、检查、验收
材料供应、使用状况检查
轴线、标高控制、偏移观测
施工队明确分工,各行其责,准备充足的劳动力,确保随施工进度架子及时搭设,不可由于架子问题而影响关键施工,每个班组人员的组织配备如下:
组长:由各队项目经理担任,负责组织进行脚手架施工;
技术员、质检:各一名,负责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检查施工质量,并且搭设施工前,施工队技术人员必须对本队架子工进行现场操作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安全员:各一名,负责配合项目部安全员,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架子搭设、改造时,安全员必须在现场指挥、监督,确保安全;
架子工:各50名,进行架子搭设施工,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搭设前项目部安全员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配备好安全帽、安全绳,并在施工中正确使用。
5、方案设计及搭设施工工艺
5.1、地下室脚手架的搭设参数
(1)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至首层顶板,地下室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约为16米,采用单立杆双排脚手架;
(2)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1.5米,立杆的横距为0.9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5米;局部肥槽单立杆单排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杆步距1.5m。
(3)内排架距离墙边长度为0.30米,立杆下铺设50mm厚通长脚手板;
(4)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mm;
(5)连墙件在肥槽内采用杆件支顶的形式,间距按照两步三跨设置,竖向间距3米,水平间距4.5米,呈梅花形布置;尤其是单排脚手架,辅助采用U托支顶在地下室结构外墙及基坑护坡之间,固定牢固。
(6)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5.2施工工艺流程及构造要求
基础清理→铺50mm厚脚手板→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道大横杆扣紧)→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
5.2.1基础清理:搭设脚手架前,将地基夯实找平;
5.2.2根据外架的位置线在地面上铺50×250mm通长的脚手板作为立杆的垫板;
5.2.3脚手架的搭设选取一个角部为开始点,向两边延伸搭设;
5.2.4根据测量放线布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
5.2.5根据测量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内排立杆距结构外边线距离按照上述搭设参数搭设,不得随意改变,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间采用扣件连接牢固;
5.2.6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立柱接头除在顶端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相邻立柱对接头位置应设在不同的大横杆步距内,沿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大于500mm以上,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立杆顶端高出施工操作面1500mm以上;
5.2.7装设第一步纵向和横向水平杆,随校正立杆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顺序依次向上搭设;
5.2.8大横杆步距为1.5m,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且不大于50mm。相邻步架的大横杆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
5.2.9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
5.2.10剪刀撑设置:
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每道剪刀撑跨越5根立杆,共4跨,宽6m,斜杆与地面呈45度夹角。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和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搭接处增加2~4个扣结。
5.2.11安全网挂设:随外脚手架的搭设,外架外侧挂好绿色安全立网,立网挂在外排立杆脚手架内侧,保证外脚手架全封闭。每个作业层下,挂设一道双层安全平网。
5.2.12外立杆及横杆刷桔黄色油漆,剪刀撑刷深兰色油漆。
5.2.13脚手板铺设:脚手板规格为50×250×4000mm木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两端应采用直径为8mm的镀锌钢丝各设两道箍,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为150mm,板长两端与支撑杆可靠固定。根据施工部位和进度,在施工层脚手架上满铺好脚手板;
5.2.14护栏和挡脚板:作业层采用Φ48×3.5钢管设两道护栏和挡脚板。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2m,中栏杆居中设置;脚手板挡板宽度不小于180mm。栏杆和挡板均应布置在立杆内侧。
5.3.1外架拆除顺序:拆除安全防护网→清理水平网上的杂物→拆除水平网→逐步拆除剪刀撑→拆除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拆除立杆→构件清理与堆放
5.3.2外脚手架拆除大的原则是由上而下,先绑后拆,后绑先拆。先拆栏杆、脚手板、安全防护网、水平网、剪刀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5.3.3所有的钢管采用人工传递倒运。
5.3.4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⑵由各班组技术员对工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⑶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3.5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3.6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进行拆除;
5.3.7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各构件严禁直接抛掷至地面;
⑵运至地面的构件应按规定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码堆存放整齐。
5.4.1马道出入口、安全通道的搭设:马道出入口尺寸为2.5m*4.5m*4m。在出入口上方设置安全宣传标牌。
5.4.2根据出入口的位置线在硬化地面上铺50mm厚、250mm宽的脚手板作为立杆的垫板。
5.4.3两侧立杆间距1.5m,横杆步距1.5m,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所有杆件探头长度为伸出扣件边缘不小于100mm。
5.4.4马道剪刀撑设置在立杆外侧,斜杆与地面间的角度为45度,在整个高度及长度内连续设置并紧贴立杆外侧与立杆连接牢固。
5.4.5侧面必须满挂密目安全网,顶部满铺双层50mm厚脚手板,在脚手板上面再挂一道安全平网。脚手板两端采用铁丝绑扎牢固。
5.4.6搭设构造见下图所示:
5.4.7马道立杆均采用单立杆,立杆排距1.2m,立杆间距1.2m,横杆步距1.5m。休息平台处立杆间距1.5m。之字型斜道利用3跨立杆搭设,斜道宽度1.2m,斜道坡度1:3,拐弯处设置平台,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1.5m高两道护身拦杆。沿马道斜向铺设50*250*4000mm脚手板,脚手板5块为一组,并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和φ14钢筋穿绑为一个整体,固定在支撑杆上,坡道及休息平台设挡脚板,高度180mm。脚手板纵向铺设,在脚手板下设置横向水平杆,水平杆间距600mm。脚手板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采用三角木顺填。脚手板上每隔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尺寸为20mm*30mm(宽*高)。脚手架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网。
5.4.8马道搭设具体见下图所示:
5.4.9马道仅作为施工人员的上下安全通道,不作为材料的运输通道。
5.4.10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开始搭设双排施工脚手架,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在休息平台处搭设安全通道,用钢管和脚手板将马道与脚手架连通起来,形成马道与脚手架之间的通道。
6、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6.1为保证水平杆件的平直度,搭设第一道大小横杆后,必须用水准仪调平一次;
6.2为确保外架立杆的垂直度,转角处的立杆必须用经纬仪调直;
6.3随时校正杆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过大;
6.4按脚手架的横距,纵距要求放线定位,脚手架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要放平稳,底座不得悬空;
6.5设专人进行材料检验,保证各种材料符合要求;
6.6扣件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7.1在外架施工时不得在基础结构上随意乱扔钢管,防止砸伤;
7.2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拆除外架立杆、横杆、安全网和脚手板,有局部妨碍施工的部位必须经过安全员同意并另行加固后再行拆除;
7.3安全网悬挂整齐、美观、牢固,不得随意破坏。如发现损坏应及时跟换新网,采用安全绳进行固定。
8.1.1项目安全员要积极监督、检查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安全责任制的贯彻和执行情况;
8.1.2外架施工前项目安全员必须对所有架子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并对安全知识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严禁上岗。搭设脚手架必须由经过安全技术教育的架子工承担,做到持证上岗。同时做好教育记录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8.1.3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穿防滑鞋工作,袖口、裤口要扎紧。工作期间不得饮酒、吸烟,要严格遵守工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8.1.4在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周围必须设警戒线,在警戒线以内,严禁其他人员施工、行走,外围有人指挥,安全员全过程在现场监督,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8.1.5至下班时间架子未施工完毕的,必须得到项目部安全、技术验收后,确保稳固方可离开,第二天按照相同的施工组织程序继续进行搭设。搭设好的架子必须经过项目部验收方可使用;
8.1.6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高温、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要采取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
8.1.7脚手板要铺满、铺平,不得有探头板。作业层的挡板、防护栏杆及安全网不得缺失。严格控制施工荷载,确保较大的安全储备,同时施工的操作层数不得大于2层,施工荷载不大于3kN/m2;
8.1.8搭设脚手架起步时应设临时抛撑,同时设一道随架子搭设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8.1.9拆除脚手架的过程中,凡已经松开连接的配件必须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的连接杆件。拆下的杆配件必须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吊下,严禁向下抛掷。严禁搭设和拆除脚手架的交叉作业;
8.1.10架子搭设完毕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1.12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杆以及连墙件。
8.2.1按照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的标准施工,重点控制现场的布置、文明施工、污染等;
8.2.2保持场容整洁,材料分类码放整齐,拆下的钢管、卡子按照规格码放,有防雨防潮措施,保持场地的整洁;
8.2.3钢管、脚手板、扣件运至现场后,如用起重机械提升就位,应有专人指挥,专人负责,放置在指定地点;如工人卸车摆放,应轻拿轻放,排列整齐,严禁打开车挡板后任其由车上滚落到地下,制造噪音;
8.2.4施工时操作工人不得在架子上打闹、大声喧哗、敲打钢管,严格控制噪音、粉尘以及光污染,夜间施工禁止大声喧哗;
8.2.5脚手架外侧钢管,钢管上的混凝土及时清理,按照规定涂刷油漆,不得乱涂乱画;
8.2.6保养卡子用的机油等材料不得乱放,更不得污染其它成品。
9、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单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6.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90米,立杆的步距1.50米。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米。
横向杆计算外伸长度为0.20米。
小横杆在上,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1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4.50米,采用扣件连接。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栏杆、挡脚板自重为0.11kN/m2,安全设施及安全网、挡风板自重为0.010kN/m2,
同时施工2层,第一层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其它层施工均布荷载为2.0kN/m2,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双排脚手架搭设剖面图详见附图所示。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不计入悬挑荷载)。
(1)作用小横杆线荷载标准值
qk=(3.00+0.30)×1.50/2=2.47kN/m
(2)作用小横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50/2=3.420kN/m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Mmax=qlb2/8=3.420×0.902/8=0.346kN.m
σ=Mmax/W=0.346×106/5080.0=68.16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V=5qklb4/384EI=5.0×2.47×900.04/(384×2.06×105×12.19×104)=0.84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考虑活荷载在大横杆的不利布置,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需要考虑悬挑荷载)
1.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
(1)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
Fk=0.5qklb(1+a1/lb)2=0.5×2.47×0.90×(1+0.20/0.90)2=1.66kN
(2)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
F=0.5qlb(1+a1/lb)2=0.5×3.420×0.90×(1+0.20/0.90)2=2.30kN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
M=0.175Fla=0.175×2.30×1.50=0.6038kN.m
σ=M/W=0.6038×106/5080.0=118.85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
V=1.146×Fkla3/100EI=1.146×1.66×103×1500.003/(100×2.060×105×12.19×104)=2.6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1.0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的竖向设计值:
R=2.150F=2.150×2.30=4.9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R<=8.00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gk:查规范本例为0.1405
NG1=H×gk=16.00×0.1405=2.248kN
(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0.30
NG2=0.300×2×1.500×(0.900+0.200)/2=0.495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1
NG3=0.110×1.500×2/2=0.165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及安全网、挡风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和挡风板自重标准值(kN/m2):0.010
NG4=0.010×1.500×16.000=0.24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构配件自重:NG2K=NG2+NG3+NG4=0.900kN。
钢管结构自重与构配件自重:NG=NG1+NG2k=3.148kN。
(5)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6)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W0=0.300
脚手架底部Uz=0.74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Us=0.8000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底部风荷载标准值Wk=0.740×0.8000×0.300=0.178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1.2×NG+0.9×1.4NQ=8.969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1.2NG+1.4NQ=9.546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
MW=0.9×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值(kN/m2);
la——立杆的纵距(m);
h——立杆的步距(m)。
经计算得,底部立杆段弯矩Mw=0.9×1.4×0.178×1.50×1.502/10=0.076kN.m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卸荷吊点按照构造考虑,不进行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546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μ——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基本参数确定,μ=1.50;
h——立杆步距,h=1.50;
λ——计算长细比,由k=1时,λ=kμh/i=142;
λ<=[λ]=210,满足要求!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μh确定,l0=2.60m;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k=1.155时,λ=kμh/i=164的结果查表得到0.262;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
经计算得到σ=9546.000/(0.262×489.000)=74.51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8.969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μ——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基本参数确定,μ=1.50;
h——立杆步距,h=1.50;
λ——计算长细比,由k=1时,λ=kμh/i=142;
λ<=[λ]=210,满足要求!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μh确定,l0=2.60m;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k=1.155时,λ=kμh/i=164的结果查表得到0.262;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076kN.m;
σ——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
经计算得到σ=8969.000/(0.262×489.000)+(76000.000/5080.000)=84.97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
七、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NG2+NG3+NG4=0.900kN;
NQ——活荷载标准值,NQ=4.120kN;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0.141kN/m;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115.157/(1+0.001×115.157)=103.265米。[H]=103.265和50比较取较小值。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m。
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16m,小于[H],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NG2+NG3+NG4=0.900kN;
NQ——活荷载标准值,NQ=4.120kN;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0.141kN/m;
Mwk——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0.060kN.m;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105.999和50比较取较小值。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m。
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16m,小于等于[H],满足要求!
(1)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计算:
其中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1.4×Wk×Aw
脚手架顶部Uz=1.000
连墙件均匀布置,受风荷载作用最大的连墙件应在脚手架的最高部位
脚手架顶部风荷载标准值Wk=0.7Uz×Us×Wo=0.7×1.000×0.8000×0.300=0.168kN/m2。
Wk——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值,Wk=0.168kN/m2;
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2.00×1.50×3.00×1.50=13.500m2;
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3.000kN
经计算得到Nlw=3.175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Nl=6.18kN
(2)连墙件的稳定承载力计算:
连墙件的计算长度lo取脚手架到墙的距离
长细比λ=lo/i=30.00/1.58=19
长细比λ=19<[λ]=150(查《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满足要求!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查表得到Φ=0.949;
Nl/ΦA=6.18×103/(0.949×489)=13.31N/mm2
连墙件稳定承载力<=[f]=205,连墙件稳定承载力计算满足要求!
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土石方开挖、爆破专项施工方案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计算p=N/A
其中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kN);N=9.55
A——基础底面面积(m2);A=0.25
p=9.55/0.25=38.18kN/m2
DB44/T 1638-2015 自镇流LED玉米灯.pdf(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fg=Kc×fgk
其中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