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混凝土拌和站冬季施工方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暂行技术标准》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JGJ19-2010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pdf《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适应于白石拌和站混凝土生产冬期施工。
为保证年度投资计划和工期目标,白石拌和站必须进行冬季混凝土生产。为确保拌和站冬季生产质量,保证冬季混凝土顺利生产特制定本方案。
5.1成立质量安全专检小组
成立拌和站冬季生产质量安全专检小组,由项目总工牵头,拌和站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冬季施工质量专检小组名单如下:
白石拌合站冬季生产质量安全专检小组
组 员:杨喜信田延宁 卢晨程 刘涛会
1、进入冬季施工前,对掺外加剂人员、测温保温人员、锅炉司炉工和火炉管理人员,应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2、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3、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内气温,砂浆、砼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1、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2、搭建加热用的保温设施,对各种加热的材料、设备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3、计算变压器容量,接通电源。
4、工地的临时供水管道及白灰膏等材料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5、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5.3人员配备及机械设备配置
遵循满足需要、便于管理的原则;白石拌和站人力配备有各相关工种,齐全、合理,预计20人左右。拌和站具体人员配备见下表:
5.3.1机械设备配置
白石拌和站混凝土供应区段:DK216+839.27~DK221+500.15之间的桥涵、隧道、路基所需的混凝土,共26.6万m3。
遵循满足需要、节约用地、便于管理的原则,站内布置两套THZS120AJ型全自动称量强制式混凝土拌和系统,配置12个150t的储罐,骨料储仓设10个,拌和站设计储料量完全满足冬季施工要求。
白石拌和站冬季施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6.1混凝土冬季施工原则
1、保证砼在初凝及强度增长早期过程不受冻,且砼受冻时临界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2、砼在低温条件下强度能继续发展,并能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以及设计强度的要求。
3、在杜绝砼早期受冻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施工期限内,以最低的冬季施工费用,获得优良的施工质量。
根据施工工期的要求及本项目所在地季节气温情况,并根据施工季节气温的不同,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砼冬季施工,即:拌和用水加热+高效减水剂+细骨料加热保温。冬季砼养生过程中要对砼温度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堆放砂石骨料的骨料仓全部进行包裹,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骨料仓内煤炉进行加温。并根据气温和原料温度条件,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是否对骨料升温。
拌和用水加热采用热水锅炉在蓄水池加热的方式进行,采用燃煤高压热水锅炉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保证拌和站的正常用水。
严格遵守指挥部的规定,选用甲控物资。
采用级配良好的硬质、洁净的中砂,不含有冰块、雪团,含泥量不大于3%。贮备场地,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
采用级配良好,硬质洁净、强度较高、抗冻融的石料,含泥量不大于1%。并存放在骨料保温棚内,进行加热保温。
砼搅拌站严格按照试验室发出的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生产,不得擅自修改配合比,同时搅拌混凝土前,拌和站试验人员要先进行热工计算,并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尽可能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
需要对水进行加热处理时,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80℃以上,搅拌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10min,搅拌时间为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35秒。
搅拌时投料顺序为石→砂→水,搅匀后再投入水泥和掺合料→外加剂,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少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按现行标准规定制作标准养护试件,并多做3组试件与结构物同条件养护,一组按规定时间试压以确定拆模强度。
混凝土运输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混凝土运输罐车罐在外面包裹帆布,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
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措施,在混凝土罐车外面包裹帆布保温防寒。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罐车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宜慢速搅拌混凝土。搅拌速度应以2~4转/分钟为宜。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拌和站原材料根据施工工期的要求及本项目所在地季节气温情况,并根据施工季节气温的不同,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冬季混凝土生产,即:拌和用水加热+高效减水剂+细骨料加热保温。
6.3.1、骨料加热保温
骨料保温只考虑对细骨料进行加热保温,细骨料仓前开口处预留6m×5m仓口挂棉布门帘进行封闭,剩余部分用彩钢板进行围挡。在保证人员、设备安全和骨料不被污染的前提下,料仓内采用煤炉加热方式进行骨料升温。由于我项目部有细骨料棚4个,每个细骨料棚设置4个煤炉加热保温,共用16个煤炉进行加热保温。
根据细骨料棚所需的体积可知其加热至5℃所需的热量为
Q=cm△t=1.4×103J/kg·℃×20124kg×13=366×106J
则16个煤炉同时加热放热量Q1=qm=3.34×106J×16=53.44×106J
由于在此过程中,须考虑一定的热量损失,热量有效利用率为0.6
则实际利用的热量为Q2=53.44×106J×0.6=32.1×106J
所以将细骨料棚加热至5℃每个煤炉所需的煤的质量为
m=Q/Q2=366×106J/32.1×106=11.5kg
所需煤的总质量为:m=11.5×16=184kg
根据实际1kg煤燃烧的时间为0.4h,则将细骨料棚内温度加热至5℃所需的时间为t=11.5×0.4=4.6h
由于在加热期间有热量损失,则每小时损失的热量为Q3=53.44×106J×0.4=21.4×106J
为使细骨料棚内保持恒温,则需保持燃烧的煤炉为
n=Q3/c=21.4×106J/3.34×106J=6.5
考虑到实际细骨料棚为4个,如果选择7个煤炉将无法分配,
所以为保持骨料棚的恒温,需使8个煤炉保持燃烧状态。
6.3.2、拌合用水加热
拌合用水采用燃煤锅炉在外加剂室加热后,通过水管接入拌合机内,以供应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所有用水。
锅炉的供应能力必须达到每小时供应9t的热水。
要使每小时供应两吨的热水需要的热量为
Q=4.2×103×2000kg×80℃=672×106J
则需要燃烧的煤的质量为:
m=Q/c=672×106J/3.34×106J=202kg
由于热量损失,取热量折算系数为0.9
则实际燃烧的煤的质量为m=202kg/0.9=224kg
6.3.3、拌和站上料系统保温
为了消除上料过程中加热后骨料热量散失,对拌和站上料系统进行包裹保温。上料系统包括配料仓和上料斜皮带;配料仓采用棉布门帘悬挂使配料储料仓与外界环境隔离以达到保证温度和减少热量散失;拌和站上料斜皮带属于拌和站外露配置,为使骨料温度达到预先设置的投料温度,对上料斜皮带进行保温篷布包裹以减少骨料上料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少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生产期间,派专职负责骨料仓的下料,以清除砂石冻块。
1、设专人及时与气象局联系,掌握天气动态。只有确保2~3天好天气时再进行大方量混凝土施工。
2、试验室加大对原材料、半成品抽检频率,保证所用材料及加工件符合规范要求。
3、试验室每天观测室外实际气温,并在施工中定期观测加热水、水泥、砂、石料等温度,并且做好记录。
5、成立温度测控小组,定期观测混凝土各环节温度,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动态控制,并做好记录。
6、做好施工过程责任档案记录、交接检记录。
7、完善责任体系,将责任细化、明确到作业班组和作业人身上。
8、机修部门保证施工期间机械正常运转,不能因机械故障出混凝土温度过低等质量隐患。
7.2环镜保护措施、水文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达标排放原则,妥善处理施工用的废水,生活污水,利用临时排水系统及永久性排水设施排至污水坑内,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3、工程用料根据具体情况,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不影响农田耕种和污染环境。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整洁。
八、冬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1冬季施工安全生产要点
冬季施工时期,气温逐渐降低,加之可能出现的雨雪天气,是各类施工生产事故的高发期,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冬季施工安全要做好如下工作:
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冬季施工的特点,认真分析冬季施工易发事故类型、原因,辩识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狠抓各项措施的执行和落实,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突出重点,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冬季施工安全管理应将“防火、防冻、防滑、防中毒”作为重点工作,认真制定针对性强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防火意识。并根据冬季气候干燥易燃的特点,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仓库等场所的消防检查,并对照《现场火灾应急预案》确认消防器材、人员配备及救援物资的准备情况,对已经过期、失效的消防产品进行及时更新、补充,以确保消防器材充分、齐全、有效。
(3)加强动态管理,狠抓事故隐患整改
根据冬季雨雪天气多的特点,认真落实冬季施工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遇有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施工现场应停止室外作业,并安排专人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检查,确认安全无冰冻易滑情况,方可安排工人上岗操作,以防止人员失足滑跌造成事故。平时应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围栏、走道的搭设质量和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规范施工用电,严禁私拉乱接
施工临时用电和生产用电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架设,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漏电保护器参数选择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应杜绝私拉乱接现象的产生。现场职工所需的热水、烧饭等生活问题,由施工队伍统一供应或由持证电工在指定地点安装用电插座和漏电保护器,集中使用管理。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素质
可通过专题会、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使广大职工自觉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观念,以提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8.2冬季施工安全教育及培训
冬期施工应遵守安全法规和规程对全体职工定期进行技术安全教育,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由安全员对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的培训,对变换工种及临时参加生产劳动的人中,也要进行安全教育。
特殊工种(包括:电气、锅炉、机械、车辆等工种)须经有关部门专业培训,持有上岗证后方可操作。
所有工种的都必须有安全员的详细安全措施,否则不许施工。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制定可靠的规则、办法,切实予以执行。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2、及时排除施工范围及便道积水,以免结冰路滑存在安全隐患。
3、高空(如拌合楼梯等)设置安全网、安全走道、安全梯,安全梯上用防滑布,确保行走安全。
4、提前对所有电器、电线等进行检查,磨损严重的及时更换,同时应确保每个电器都使用漏电保护器。
5、现场使用明火,注意预防火灾。
6、避免明火接触结构物表面,引起结构物破坏。
7、禁止用电炉取暖,注意安全用电。
8、施工现场配备足量消防器材,并组织人员学习使用方法,做到有火情时能够及时扑灭。
9、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安全总监要负起全责,工班设安全员,责任到人,挂牌作业,及时发现工地安全隐患,并有权制止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各种操作。
10、锅炉由厂家安装调试,并经国家权威部门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11、锅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12、锅炉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品,以免发生危险。确实作好锅炉房内的安全防火工作,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等有关物品。
13、锅炉必须定时进行检查与保养,保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
14、锅炉工在上班时间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严禁喝酒、嬉闹,不准擅自离岗。
15、冬天气温低,各种钢制构件韧性差,应每日例行检查爬架用固定螺栓等是否有裂缝或变形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处理,防患于未然,并记录在案。
16、进入冬期前,提前做出防寒保暖工作方案,将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根据方案备足材料、设备、工具及劳保用品。
17、冬季施工作好构筑物、人员、设备的防冻防滑的工作。作业前,场地清除积雪冻冰,模板人行道板及道路加设围拦、防滑条等防滑措施。
18、罐车及时放水、更换燃油、添防冻液,加强零部件的检查和调换。班前仔细检查劳动工具的完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19、定期进行防火、防冻、防煤气中毒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20、雪后派专人对施工场地、道路积雪及时进行清理。严防机械冻坏,运输车辆安设防滑链,雪后在坡道上进行防滑处理,防止车辆发生事故。
8.4现场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霜雪天后要及时清扫。大风雪后及时检查拌合楼围栏和走道,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并应保证消防道路畅通。
将现场的积水或积雪应及时清理干净,不应使场地造成积水现象而导致因温度过低时而结冰,造成安全隐患。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
冬季施工人员要加强劳动保护,上班穿棉衣,戴安全帽和棉手套。
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高空向下抛掷。
工地临时水管应埋入土中或用草包等保温材料包扎,外抹纸筋,水箱存水,下班前应放尽。
在冬季施工中,现场应设电工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严禁非电工人员随意拆改。
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裸线。电线铺设要防砸、防碾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冰雪之中。大风雪后,应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电闸箱。强电源与弱电源的插销要区分开,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3)解除冬期施工后的安全管理
随着气温的回升,连续七昼夜不出现负温度方可解除冬施。但注意以下几点:
材料堆放场、配料机上料等方面必须进行彻底检查。防止材料垛堆、上料斗骨料凝结冻融中倒塌。
施工现场及临时工棚内严禁用明火取暖,应订出具体防火安全注意事项,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电气设备,开关箱应有防护罩,通电导线要整理架空,电线包布应进行全面检查,务必保持良好的绝缘效果。
现场的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应有专人保管,妥善安置。.明火作业应实行动火证审批制度,并配置必要的安全防火用品。
遵循平时施工的安全、防火等各项管理制度,做到“预防为主”。
1、混凝土入模温度热工计算
根据现场气温,拟砼的出机温度不小于18℃,采用的配合比(范例)如下:水泥:细骨料:粗骨料:粉煤灰:水:=368:678:1105:49:147(kg).
水的温度计算依热工计算公式导出:
式中:T——混凝土出机温度,18℃;
C、S、G、F——分别为水泥、砂、石、粉煤灰的重量(kg);
tw、tc、ts、tf、tg——分别为水、水泥、砂、粉煤灰、石的温度,ts为5℃,tc、tf、tg均为1℃;
代入(1)式得:tw=69.9(℃),取tw为70℃。
因此将拌和用水加热至80℃完全可以使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达到18℃。
从出机到入模浇捣前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由热工计算公式:
式中:T0——砼的出机温度,取18℃;
t——砼出机到浇捣过程的时间,取0.33h;
n——砼的运转次数,n为1;
α——温度的损失系数DB37/T 3384-2018标准下载,取α为0.25(砼泵车运输)。
计算得:Ts=10.47℃。
由(3)式计算得:T=7.53℃。温度满足入模要求。
2、冬季施工保温材料需求表
注:如遇特殊情况,冬施材料再做酌情增加。
混凝土拌和用水所需加热温度
细骨料不加热拌和水所需温度
GB/T 41785-2022 磁光电混合存储系统通用规范.pdf细骨料加热到5℃拌和水所需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