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模板支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8.2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模板支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工程项目部

模板支撑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⑴《博物馆新馆工程设计图纸》

DB34/T 3047-2017标准下载⑼《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0430m2,由6层主体及裙房组成,其中地下室1890m2。地下室高6.50m,底层5.0m,标准层6.3m。建筑物总高度37.7m。其中地下室工程已经施工结束,对于主体结构工程其主要特点是高支撑体系施工、高强混凝土施工、大模板施工以及预应力引桥的施工。本工程主要的施工难点是高层高、大跨度、大截面。

2.2模板支撑工程概况

本工程中需要支撑加固的部位柱、梁、板、剪力墙以及楼梯等部位的施工,如何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结构的安全性就需要对各种截面进行验算。对于模板支撑体系来说需要结构验算的部位如下所示:

⑴柱截面尺寸最大为1000×1000mm,详见模板结构计算书1;

⑵最大层高为6.30m,剪力墙最厚600mm详见模板结构计算书2;

⑶二层结构及标准层板厚400mm、150mm详见模板结构计算书3;

⑷标准层梁最大断面为400×1700mm详见模板结构计算书4。

3.1结构剪力墙体、柱模板支撑设计:

图1墙模板支撑示意图

图2柱模板支撑示意图

3.2梁、板模板支撑设计:

梁、板模采用九合板及木方。模板支撑体系为钢管满堂脚手架,标准层结构立柱间距纵横为1.20×1.20米,立杆步距为1.5米,钢管采用φ48×3.5,梁两侧立杆间距为1.2米。梁侧模采用Ø50方木做背楞,梁高大于600mm时,间距宜≤400mm,且沿梁长度方向设Ø50方木做水平线背楞,梁中部设Ø12对拉螺栓一道,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对拉螺栓间距为:梁>600mm时,水平间距为600mm。梁中部拉杆外加塑套管,可以使拉杆拆卸后周转使用。梁侧向加斜撑,以确保梁模稳定,间距为900mm。具体详见表1。

表1几种代表梁板类型支撑做法参数

梁底(板底)支撑木方数量

梁截面400*1000

梁截面400*1600

梁截面400*1700

梁截面600*1200

梁截面400*1700

梁截面600*1000

3.3门窗洞口模板设计:

采用12mm多胶板,50*100mm木方及钢抱角加工成型。门洞模板内侧横向支撑视门洞高度不少于三道,上部加八字撑,大于1.2m宽的洞口模板还需要加竖向支撑,窗洞模板视洞口大小加十字支撑,四个角加斜撑加固,洞口下部模板设排气孔,孔径10mm,孔距450mm。

楼梯侧帮及踏步采用5cm厚木板,表面刨平刨光,根据图纸尺寸现场加工。楼梯底板所用材料12mm厚多层板,50*100mm木方,架管、卡扣。

模板工程所需用的材料,选用材质较好的进场,钢管、扣件必须要求作相应的检测,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允许使用。松木方、松木板、PVC塑料穿墙管、穿墙对拉螺栓、脱模剂、山型卡等应符合有关验收标准规定。

为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本工程将根据施工进度的要求,柱、墙竖向模板配备能满足两层结构施工的要求,梁、板配足能满足三层结构施工的要求。楼梯模板每座二套,模板支撑配足三层结构施工用量。具体详见表2。

模型统一按配模图在加工房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合格刷脱模剂后按规定顺序堆放。

本工程模板主要采用九合板。龙骨采用35×88木楞;每层层高都较高(5m或6.3m),采用工具式钢管顶柱结合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以上主要采用工具式钢管顶柱做支撑。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作业面覆盖了整个楼层,浇筑顶板混凝土时不需要水平运输。

5.2模板安装前的施工准备

①熟悉审查图纸。根椐工程结构情况和施工设备及料具供应等条件,编制模板施工设计。施工设计包括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和特殊部位的详图。并注明预留孔洞的位置。

②根据配模图编制配模表,进行备料。

①事先做好模板拼装的准备,并支设拼装操作平台。

②按配模表准备模板、连接件和支撑件,做好脱模剂、封边材料的准备以及操作工具的准备工作。

③拼装的墙体模板,应进行编号,分规格堆放。

④测放好轴线、模边边线、水平标高控制线,模板底部应做好找平层,预埋好固定墙体模板的地锚。

⑤支搭操作用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设施。

⑥墙体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⑦施工前,所需各种材料及人力必须全部进场到位。

①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检查并校正柱子用的地锚是否已预埋好。

②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检手续。

③在支首层顶板模板前,地面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即房心土应夯实,并有有效的防雨措施,防止因雨下沉。

①施工流程:放线→焊限位→安设洞口模板→安装内侧模板→安装外侧模板→调整固定→预检

②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厚度主要为350mm和600mm厚,采用整拼整装木胶合模板体系,M14对拉螺栓和双钢管加固,模板表面必须平整,光滑,脱模剂涂刷均匀且不流坠。外墙墙壁采用焊有止水环的对拉螺栓,并有加固圆台型胶木垫。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不大于900mm,竖向离地面300mm,距顶面300mm,中间600mm均匀布置,模板拼装后,先立竖向主杆,后上水平横杠,坚杆为50mm×100mm方木,间距不得大于350mm,每道横杆由2根Φ48×3.5钢管组成,间距不得小于,水平钢管长度不够时可以搭接,接头长度应超出两个对拉螺栓固定点,加固用的斜支撑应沿墙长每1.5m加设一道,整个支撑系统必须满足刚度要求,保证模板不变形。

①按图纸设计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并刷好脱模剂;

②柱底基层(立模板部位)用1:3水泥砂浆薄薄抹一层进行找平,以防基层不平整而产生漏浆和接缝,将柱底基层清理干净;

③在基层弹好轴线和柱框线,并按放线位置用短木坊钉好压脚板,在压脚板内再安装侧模板,柱截面大的方向上模板夹住柱截面小的方向上模板,将柱模竖起来,然后用垂球校正,使其垂直,柱侧模板竖直方向外壁附加木方(钢管)骨架,柱侧模板中部四周垂直方向各加一根钢管斜支撑(与地面的角度≤45度)以使柱模有良好的稳定性,校正垂直度、柱对角线及截面尺寸,同一条直线上的柱模应先校正两头的柱模,在柱模上口拉中心线来校正中间的柱模;

④安装柱箍和穿心螺杆:采用短钢管沿柱每50cm左右高度安装柱箍,较大柱截面的纵横高度每40cm设一根Φ12的对拉螺杆(穿心螺杆穿插在PVC套管内),安装后检查钢管柱箍和穿心螺杆是否连接牢固,柱模板上端根据梁截面开设与梁板模板相连的缺口;

⑤柱模板之间用水平撑和剪刀撑相互撑牢,保证柱子的位置准确且牢固。

顺序:脚手架(支柱和龙骨)搭设→梁底模→梁侧模→支撑加固→搭设楼板龙骨→在楼板龙骨上铺设木楞→在木楞上铺钉楼板底模板。

①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②现浇板模板采用1830mm×950mm×18mm多层板作模板,搁栅和背楞均采用5cm×10cm方木,顶撑采用Φ48×3.5钢管间距控制在沿梁方向700~900mm、板方向1200mm。扫地拉撑距地20cm设一道,支撑步距不得超过1.6M,剪力撑按三步四跨设置角度为45°~60。。其上层支柱与下层支柱应对准在同一中心线上,且在支柱下铺设垫板,便于荷载的均匀合理传递,减轻支柱对基层产生的巨大的集中应力而坡坏基层,为了能使支柱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宜在支柱底加上楔形木塞,同时支顶的排列和间距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在支柱上架设大龙骨,再往大龙骨上铺设小龙骨,通线调节支顶高度,将龙骨找平。

③梁板模板下支柱距基层200mm处在纵横向均设置一道扫地杆,然后自下而上在支柱纵横向每2m左右设置一道水平杆,同时支柱纵横向均设置剪刀撑;从而形成牢固的网架整体,提高抵抗外力的能力。

④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在支架上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自跨中梁底处向梁两边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⑤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侧模竖好后,在梁侧模板水平方向外壁附加木坊(钢管)骨架、压脚板、压头板,在梁侧模板竖直方向,即梁侧水平骨架外边每500mm设一道竖向支撑和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⑥搭设楼板龙骨,在龙骨上铺设木楞,然后在木楞上铺钉楼板底模板,铺楼板底模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⑦铺模板时可以从一侧开始,对拼缝不足50mm的,可以用木板代替,单拼缝要严密,木板要牢固。

⑧梁板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柱、龙骨等支撑系统是否牢固,模板之间连接的钢模卡是否脱落、漏卡,然后将梁板模板上木渣等杂物清扫干净。

楼梯踏板模板采用木模板。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外帮侧模,外帮侧模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模的档板,在现场装钉侧板。

支设踏步模板时应注意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高度与装修高度的关系。

本工程电梯井井筒模板选用便于组装和可周转的墙体木模板。根据具体的井筒尺寸和通用的墙体木模板,配置定型的角模。其横肋、加固方式和支撑均同墙体模板体系。电梯井筒内的操作平台用钢管脚手架搭设。

吊模模板采用胶合板,其横肋、加固方式和支撑同普通墙体模板,安装之前应预先根据对拉螺栓安装的位置,在钢筋上焊接上对拉螺栓,然后再在模板的预定位置钻孔,拼装模板。其模板下口悬空,悬空高度与板厚相同。

5.4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梁、板模板安装前应用水准仪抄平弹墨线控制标高,安装固定后复查轴线、标高、几何尺寸、模板平整度及支撑系统稳定性。其允许偏差不大于表3的要求。墙体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4;门洞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5;拼装模板支模质量检查标准见表6。

表3模板工程允许偏差表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表4墙体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表5门洞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表6拼装模板支模质量检查标准

6.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⑴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所有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⑶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正确佩带安全帽(特别要系好帽带),着装要便于施工,不得汹酒后进入施工现场,高处临边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按操作机具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模板施工工具,避免施工用电和施工机具伤人;

⑷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⑸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架。

⑹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

⑺废烂、芥疤过多的木板不能用作脚手板,脚手板两端的支撑必须稳定、牢固。

⑻模板安装高度超过2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高空临边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⑼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

⑽正在施工浇捣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不准拆除。

⑾安装外围柱及梁板模板时,应先搭设防护架、挂好安全网;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

⑿水平拉、撑杆不能固定在不稳定的物体上。

①操作平台要稳固,锯片不得连续缺齿和缺齿太多,螺丝帽要上紧。圆锯应有防护罩,不得使用倒顺开关,应使用点动开关。

②操作人应站在锯片一侧,禁止站在与锯片同一直线上,手臂不得跨越锯片操作。

③进料必须紧贴靠山,不得用力过猛,遇硬节应慢推,接料要待料出锯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

④加工旧料时,须先清除铁钉、水泥浆、泥砂等。

⑤锯短料时应用推棍,接料使用刨钩。禁止锯超过圆锯半径的木料。

⑥锯片未停稳前不许用手触动,也不要用力猛推木料的方法强迫锯片停转。

⑦电动机外壳及开关的铁外壳应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且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①使用前要先检查电源绝缘是否良好,有无破损,电线须架空,操作时要戴绝缘手套,使用时要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②按铭牌规定,正确使用手电钻,发现有漏电现象或电动机温度过高、转速突然变慢和有异声,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交电工检修。

③在高空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危险处作业要挂好安全带,工作中要注意前、后、左、右的操作条件,防止发生事故。

④向上钻孔时,只许用手或扛杆的办法顶托钻把,不许用头或肩扛等办法。

⑤电钻在转动中,只准用钻把对准孔位、禁止用手扶钻头对孔。

⑥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收好导线以备再用。

⑴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⑵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措施: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缩短;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⑶柱模板: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措施: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c.四周斜撑要牢固,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转角部位应采用连接角模以保证角度准确;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连接要牢固。

⑷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措施: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c.板模按规定起拱。

⑸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工长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拼装应位和设置支撑,板底的标高差应严格控制,模板制作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标高,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规范规定。

⑹梁柱等节点部位施工应注意接头、拼缝的平直和严密,应安排专人施工。

⑺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⑻模板的支柱应选用整料,若不能满足要求的,支柱的接头不宜超过2个,并应采用对接头方式,且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得采用搭接接头。

⑼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浇筑时应安排专人跟班,严禁跑模、涨模。

⑽楼面支模时,支柱、斜撑等落地端应加设垫木、斜撑与地面的倾角大于60°,并应设扫地杆撑与支柱边成一体。

⑴模板拆除必须满足拆模要求,报监理单位拆模申请批准后方能拆除,待砼自身强度能保证不变形、不缺棱掉角时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停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⑵模板制作时,与混凝土接触面应刨光,拼缝严密。模板每次使用前均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⑶拆模前,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重要通道应设专人看管,禁人入内。

⑷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加设临时支撑。

⑸模板的拆除应遵循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原则。模板拆除日期,应按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不允许未到拆模期限便过早拆模。

⑹拆模的顺序应按自上而下,从里到外,先拆掉支撑的水平和斜支撑,后拆模板支撑,梁应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模人应站一侧,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几人同时拆模应注意相互间安全距离,保证安全操作。

⑺拆模时不得用铁撬撬开模板,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砼边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砼。

⑻拆除檐口,阳台等危险部位的模板,底下应有架子、安全网或挂安全带操作,并尽量做到模板少掉到架、安全网上,少量掉落在架、安全网上的模板应及时清理。

⑼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堆放或清理归垛,防止钉子扎脚伤人。现浇构件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的要求如表4所示。

表4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8.模板的运输、维修和保管

⑴模板运输、装卸时,要轻拿轻放,不能从车上往下摔,更不能利用自动翻斗车翻斗卸车。

⑵模板拆除后,应将弯曲变形的修理好,刷好隔离剂存放。

⑶模板应分规格码放整齐,高度不能超过1.5米,并设钢管护栏,防止模板倾倒。

⑷严禁用钢模板垫道或做临时脚手板用。

采用内部振捣器振捣新浇筑砼侧压力标准值,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两式中的较小值:

F1=0.22γt0β1β2V½

式中:γ—砼重力密度,普通钢筋混凝土取24KN/m³;

t0—新浇筑砼初凝时间,t0=200/(T+15),T为砼温度;

T—常温下取25℃,t0=5

V—砼浇筑速度3m/h

β1—外加剂影响系数,加外加剂时取1.2

β2-砼坍落度修正系数,泵送砼取1.15

h—有效压头,当浇筑速度V较快时,t0V>H,则应取h=H

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0.80KN

梁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0.77KN

木模板自重标准值:0.3KN/m2

楼板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3

梁钢筋自重标准值:1.5KN/m3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0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KN/m2

①新浇筑砼对模板侧压力计算:

F1=0.22×24×5×1.2×1.15×3½=63.10KN/㎡

F2=24h=24×6=144KN/㎡

②振捣砼对垂直模板所产生的荷载为4KN/㎡

③垂直模板侧压力设计值为:

F=63.10KN/㎡+4KN/㎡=67.1KN/㎡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400㎜,垂直间距400㎜,对拉螺栓所承受的拉力为:Nt=0.4m×0.4m×67.1KN/㎡=10.74KN

选用M14对拉螺栓,An=105㎜²,fb=215N/㎜²,

则对拉螺栓承载力为An×fb=105×215=22.575KN>Nt=10.74KN

竖背肋是支承在横背肋上的连续木方。

q=67.1KN/㎡×0.4m=26.84KN/m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考虑荷载是最不利时,Mmax=Kmql²

式中Km为弯矩影响系数,最不利情况下取0.125,查表得50mm×80mm木方WX=53.33㎝³,IX=256㎝4

Mmax=0.125×26.84KN/m×0.25²=0.2096KN.m

δ=Mmax/WX=0.2096KN.m/53.33㎝³=3.93N/㎜²<[f]=5.13N/㎜²

Vmax=qh4/8EIX,h为竖背肋最长悬臂长度取200㎜,q=26.84KN/m

Vmax=26.84×2004/8×9000×213.33×104=0.28㎜

许用挠度[V]=200/500=0.4㎜

Vmax<[V],刚度满足要求。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

Vmax=qh4[5-24(a/h)²]/384EIX

=26.84×2504(5-24×0.25²)/384×9000×213.33×104

其中:a/h=70/400=0.175

许用挠度[V]=400/500=0.8㎜

Vmax<[V],刚度满足要求。

横背肋是支承在横背肋上的连续钢管梁。

q=67.1KN/㎡×0.4m=26.84KN/m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考虑荷载是最不利时,Mmax=Kmql²

式中Km为弯矩影响系数J15G207标准下载,最不利情况下取0.125,查表得Φ48×3.5钢管WX=5㎝³,IX=12.19㎝4

Mmax=0.125×26.84KN/m×0.4²=0.5368KN.m

δ=Mmax/WX=0.5296KN.m/5㎝³=107.36N/㎜²<[f]=215N/㎜²

Vmax=qh4/8EIX,h为竖背肋最长悬臂长度取200㎜,q=26.84KN/m

Vmax=26.84×2004/8×206×103×12.19×104=0.214㎜

许用挠度[V]=200/500=0.4㎜

GB/T 38819-2020 绿色热处理技术要求及评价Vmax<[V],刚度满足要求。

依据《建筑施工手册》,

Vmax=qh4[5-24(a/h)²]/384EIX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