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上构施工方案

连续梁上构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5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连续梁上构施工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丹昆特大桥无锡西桥段工程

跨上舍河连续梁上构施工方案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pdf(DK1190+042.36~DK1190+180.06)

XX股份京沪高速铁路土建X标段X工区第二作业区

第三章施工总体规划 9

一、上构总体施工方法 9

二、施工场地布置 10

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10

第四章连续梁上构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14

二、支架系统施工 19

八、支座、支座板以及临时支座安装 45

八、箱梁线型控制 45

十、常见质量缺陷控制及处理方法 48

第五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2

一、质量保证措施 52

二、安全保证措施 54

第六章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67

一、文明施工措施 67

二、环境保护措施 67

跨上舍河连续梁上构施工方案

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3、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无碴轨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度:40+56+40)(直、曲线);

4、建设单位、六标段项目经理部下达的工程施工安排要点、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及质量、环境保护要求;

5、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6、现场实际考察情况;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高速铁路要求工程达到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确保每个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的要求,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实现质量国际一流的目标。

2、“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3、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

跨上舍河连续梁桥位于无锡西梁场的先架方向,工程工期非常紧,紧紧围绕业主提出的工期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做好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配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及交叉施工作业对工期的影响,在有关工程施工安排上注意时间的前后调整,以一流的管理来确保工期。

本方案为跨上舍河(DK1190+042.36~DK1190+180.06)40+56+40m连续梁上构施工安排,包括悬浇连续梁的施工、资源计划以及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等。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段一工区承建范围:起于常州东特大桥,止于无锡西桥段,里程范围为DK1171+750.00~DK1199+750.00,工程正线长度29.01km。跨上舍河连续梁位于无锡市长安镇,连续梁中心里程DK1190+111.21,里程范围为DK1190+042.36~DK1190+180.06。连续箱梁墩号为559至562;箱梁全长137.7m,计算跨径组合为40+56+40m。

上舍河现为七级通航运河,规划为五级航道,线路跨越运河处河面宽约50米,连续梁与运河夹角80度。最高通航水位为2.543米,百年水位为3.62米。

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

一般7000m,困难5500m

Ⅰ型板式道床、跨区间无缝线路

按《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执行

本段工程线路主要通过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通过剥蚀低山丘陵区。三角洲平原区,地势平坦宽阔,河渠纵横,水塘密布,地面高程2~6m,由西向东微倾。

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均为第四系地层覆盖,系江河、湖泊、海相沉积形成,为黏土、粉质黏土夹粉细砂层,苏锡常地区由于常年超采地下水形成区域地面沉降现象,本地区存在沉降漏斗区。

在桥位处地质从上至下,依次为黏土、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黏土、黏土、黏土、粉砂、黏土、粉土、黏土。

本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寒暑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在十月110~130天左右。全年无霜期230天,气温1月最冷,月平均0.4°C~4.9°C,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3m以下,气温7月份最高,极端最高气温为40℃,月平均气温25.6°C~33.2°C,年平均气温在11~16℃。全年以东南风居多,西北及东北风属次,西南风最少,最大风力可达12级。

既有京沪铁路纵贯南北,与本线走向大致平行,可作为施工运输的铁路主干道。另有沪杭铁路与既有京沪铁路相连,可作为远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

线位附近除有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等公路与本工程并行交叉外,各地区省级公路、县级公路以及乡镇公路形成了完善、发达的公路交通网,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场内修筑施工便道作为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输通道,并于外部公路网相连。施工中可通过锡澄公路为运输主干线,可直接到达施工现场。

本工程所需进口设备及材料可通过水运到达常州港。另外,本段工程所需砂主要通过水陆联运为主。

7、钢筋加工及混凝土供应

我作业工区在DK1189+000处设有120型拌和站一座、钢筋加工厂一个。该处连续梁的混凝土均由该搅拌站提供。钢筋加工厂与本施工点相距1000米,材料运输可通过施工便道直接运输至施工现场。

在桥位处地质从上至下,依次为黏土、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黏土、黏土、黏土、粉砂、黏土、粉土、黏土。559#墩、562#墩桩基采用10Φ1.25m桩基,559#墩桩基桩长44.5米,562#墩桩基桩长45.5米;560#墩、561#墩桩基采用10Φ1.5m桩基,桩长59.5米。

559#墩、562#墩承台设计采用8.3×12.2×2.5m方型,560#墩、561#墩承台设计采用9.6×14.3×3.5m方型。

559#墩墩身高7米,560#、561#墩墩墩身高8米,562#墩墩身高7.5米,墩身形式为异形墩,具体墩身结构见图纸。

1、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底宽6.7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至8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至80cm,按折线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2、桥面宽度:防撞墙内侧净宽9.4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3.2m,桥面板宽13.4m,桥梁建筑总宽13.8m。

3、梁全长137.5m,计算跨度为40+56+40m,中支点处梁高4.35m,跨中10m直线段及边跨17.75m直线段梁高为3.05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4、曲线上梁按曲线梁布置,梁体沿线路左线中心线布置,相应的梁体轮廓尺寸均为沿线路左线中心线的展开尺寸,位于曲线段时,梁体轮廓、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束及管道等均以线路左线中心线为基准线沿径向根据曲率进行相应的调整,支座亦按径向布置。

5、本桥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体系、横向预应力体系、竖向预应力体系。

跨上舍河连续梁桥主要工程数量如:表1跨上舍河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跨上舍河连续梁上构工程数量表

Rjy=1860MPa钢绞线

根据施工地区地形和施工经济效益核算,故确定本连续梁上构采用挂篮施工方案。

三、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六标段共设十个工区,本施工段(DK1148+522.48~DK1199+750.00)属于一工区。一工区下设三个作业工区。,第二作业工区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全段实现全面开工作业的原则,根据路线特点,下设四个作业队。跨上舍河连续梁桥由第二作业工区(DK1171+750~DK1199+750)第三作业队负责组织施工

根据桥型特点,为本连续梁上构施工专门配备1个连续梁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

为本桥配备足够技术力量确保本跨上舍河连续梁施工按时、按质完成。主要技术人员见:跨上舍河连续梁施工主要技术人员表。

表3跨上舍河连续梁主要施工技术人员表

总负责六标段技术质量工作

总负责六标段一工区技术质量工作

负责六标段一工区的技术工作

负责六标段一工区的质量工作

负责六标段一工区的安全工作

总负责六标段一工区第二作业工区的技术质量工作

第二作业工区质量工程师

负责六标段一工区第二作业工区的质量工作

第二作业工区安全工程师

负责六标段一工区第二作业工区的安全工作

总负责连续梁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总负责连续梁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总负责连续梁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负责六标段一工区试验、检验工作

负责六标段一工区测量工作

第二作业工区试验室主任

负责连续梁施工的试验、检测工作

负责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其它技术员、资料员共8名

负责连续梁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向局申请科技立项,把本连续梁的上部构造施工作为科研课题。同时和我局设计院签订技术协议,对施工中的方案进行验算并进一步优化方案设计,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同时,为施工配备有挂篮专业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保证施工队人员、设备的充足。

具体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

表5跨上舍河连续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表

电脑全自动恒应力压力机

标准室温度湿度自动控制仪

水泥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

150*150*150

施工进度计划参见下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第四章连续梁上构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DK1190+180.06跨上舍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墩号为559至562,跨越上舍河,箱梁全长137.7m,计算跨径组合为40+56+40m。

1、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箱梁底宽6.7m,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40cm,底板厚度40至80cm,按直线线性变化,腹板厚48至80cm,按折线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2、桥面宽度:防撞墙内侧净宽8.8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1.9m,桥面板宽12.0m,桥梁建筑总宽12.28m。

3、梁全长137.5m,计算跨度为40+56+40m,中支点处梁高4.35m,跨中10m直线段及边跨17.75m直线段梁高为3.05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4、曲线上梁按曲线梁布置,梁体沿线路左线中心线布置,相应的梁体轮廓尺寸均为沿线路左线中心线的展开尺寸,位于曲线段时,梁体轮廓、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束及管道等均以线路左线中心线为基准线沿径向根据曲率进行相应的调整,支座亦按径向布置。

5、本桥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预应力体系、横向预应力体系、竖向预应力体系。

由于本桥跨越上舍河,上舍河现为七级通航运河,规划为五级航道,线路跨越运河处河面宽约50米,经综合比较支架施工与挂篮施工两种施工方案,挂篮施工比较适合本桥的实际情况,故本桥上构施工采用挂篮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本连续梁上构采用挂篮悬浇施工工艺。其施工顺序见下图:施工顺序图

连续梁0#块采用支架施工,支架可直接搭设在承台和墩顶,不须进行地基处理。支架搭设完成后安装0#块底模,在模板上模拟模板受力进行预压试验。待支架沉降等完成以后,重新调整支架顶高程。在模板上安装侧模,完成后开始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等。待钢筋安装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安装内模,在内模上安装顶板钢筋,安装顶板钢筋时须注意安装防撞墙等的预埋钢筋。待顶板钢筋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待其同步养生的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松动模板,即可开始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用水泥浆封锚。待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即可对预应力管道压浆。待水泥浆试块强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调运并在0#块安装挂篮,进入挂篮施工。

现浇段采用支架施工。现浇段施工须先进行场地平整,对需搭设支架的场地进行地基处理。在软基位置或者泥浆池位置必须先换填然后再在其上浇筑20cmC20混凝土,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支架施工要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进行支架的搭设。支架搭设完成后安装现浇段底模,在底模上模拟模板受力进行预压试验,待支架沉降完成以后,

重新调整支架顶高程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在底模上安装侧模,完成后开始绑扎底板、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等,安装腹板钢筋时须注意安装边跨合龙段的临时刚性连接构造,待钢筋安装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安装内模,在内模上安装顶板钢筋,安装顶板钢筋时须注意安装防撞墙等的预埋钢筋。待顶板钢筋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待其同步养生的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松动模板,即可开始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用水泥浆封锚。待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时,即可对预应力管道压浆。

3、1~6#块挂篮施工

挂篮安装完毕以后,移动挂篮至1#块,并调整至设计标高。在挂篮底模上用沙袋根据模板实际受力情况做预压试验。预压试验完成以后根据预压结果重新调整标高,开始安装底板、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等。钢筋的纵向钢筋须深入下一节段的中部,预应力管道须露出本节段30cm以上,并设置保护措施,以便于与下一阶段预应力管道相接。待钢筋验收合格后,即可移动内模,调整内模标高,安装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浇筑混凝土。待其同步养生的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松动模板,即可开始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用水泥浆封锚。待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即可对预应力管道压浆。待水泥浆试块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移动挂篮至2号块,进入2#段施工。2#块不必再进行预压,可根据1#块的预压结果来调整模板标高。以此类推,循环往复,直至6#块。6#块施工时须注意安装中跨跨中临时刚性联结构造并预留合龙段挂篮施工孔洞。

TB 10414-2018标准下载本连续梁采用先边跨合龙后中跨合龙的施工方法。

待6#段完成后,即可拆除边跨的两个挂篮以及中跨的一个挂篮。调整合龙段的支架系统标高,安装底模,在底模上安装底板及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临时刚性联结构造,同时安装侧模模板。待钢筋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装内模,并调整至设计标高,安装顶板钢筋,并提请监理验收。测量边跨合龙段两端的高差,设计要求合拢段两端悬臂标高允许偏差2cm,轴线允许偏差1cm,若不满足要求,对两端6#块进行预压。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须在一天中温度最低时进行,可保证合拢段新浇注混凝土处于气温上升的环境中,在受压的状态下达到终凝,以防混凝土开裂。待其同步养生的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松动模板,即可开始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用水泥浆封锚。待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即可对预应力管道压浆。待水泥浆试块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拆除边跨现阶段模板以及560#、561#墩顶与0#块的临时固结。

边跨合龙段施工完成后,移动中跨挂篮至中跨合龙段。测量中跨合龙段两端标高,设计要求合拢段两端悬臂标高允许偏差2cm,轴线允许偏差1cm,若合龙段两端不满足要求,须对两端6#块进行预压。两端高差满足规范要求后,锚固挂篮底模及外模,安装底板及腹板钢筋、临时刚性连接构造、预应力管道等,检验合格后即可移动内模,并锚固,安装顶板钢筋、预应力管道等。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中跨合龙段的混凝土浇筑对温度要求较高,须在一天内温度最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待其同步养生的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松动模板,即可开始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用水泥浆封锚。待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时,即可对预应力管道压浆。待水泥浆试块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挂篮,进入桥面系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