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4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

1.1编制依据、技术标准及要求 11

1.2.1工程内容简介 11

XF/T 1289-2016标准下载1.2.2设计简介 11

1.2.3主要工程数量 14

1.2.4地质水文情况 16

1.3工程特点、重难点及主要对策措施 17

1.3.1工程特点分析 18

1.3.2工程重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措施 18

1.4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1

1.4.1总体施工指导思想 21

1.4.2总体施工目标 21

1.4.4施工队伍及任务划分 32

1.4.5施工总平面布置 33

1.4.6总体施工组织措施 38

2、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39

2.1.1施工调查 39

2.1.2技术准备 39

2.1.3组建中心试验室 40

2.1.4技术交底及人员培训 40

2.1.5资源准备 40

2.2.1施工方案 40

2.2.2基本策略及精度要求 41

2.3试验与检测 42

2.3.1组织机构设置 42

2.3.2岗位职责 42

2.3.3试验室工作制度 45

2.3.4试验室管理制度 46

2.3.5资料、报表工作制度 47

2.3.6试验、检测项目 48

2.4“三电”及管线迁改施工方案及方法 51

2.4.1地埋光缆迁改施工方案及方法 51

2.4.2电力迁改方案及方法 57

2.4.3给排水管迁改方案及方法 60

2.5隧道明挖段施工方案 61

2.5.1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61

2.5.2降水施工方案 78

2.5.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85

2.5.4明挖段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87

2.5.5明挖基坑施工监测 94

2.6隧道矿山法施工方案 94

2.6.1矿山法隧道施工原则 95

2.6.2各断面开挖支护方案 95

2.6.3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96

2.6.4竖井及横通道施工方案 119

2.6.5专项施工方案 123

2.6.6正洞施工通风及通讯 124

2.6.7洞内施工运输组织 125

2.6.8洞内供电照明及排水措施 125

2.6.9火工品管理 126

2.6.10隧道监控量测 126

2.6.11隧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127

2.7防水施工方案 130

2.7.1防水原则 130

2.7.2防水要求 130

2.7.3防水设计 130

2.7.4防水施工 131

2.7.5防水施工成品保护及质量保证措施 139

2.8路基施工方案 140

2.8.1路基工程概况 140

2.8.2施工方案 140

2.8.3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143

2.9无砟轨道道床施工方案 162

2.9.1概述 162

2.9.2施工方案 162

2.10施工监测量测方案 174

2.10.1监控量测 174

2.10.2施工测量 181

3、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 186

3.1质量目标 186

3.2创优规划 186

3.2.1创优目标 186

3.2.2创优要求 187

3.2.3创优措施 187

3.3质量保证体系 188

3.4质量保证措施 188

3.4.1思想保证措施 188

3.4.2制度保证措施 190

3.4.3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90

3.4.4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214

3.4.5接受质量监督及施工监理的承诺 216

4、安全管理体系和措施 216

4.1安全管理目标 216

4.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17

4.3安全生产保证组织机构 219

4.4安全防范重点 219

4.5主要施工技术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221

4.5.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21

4.5.2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222

4.5.3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23

4.5.4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23

4.5.5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224

4.5.6模板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225

4.5.7钢支撑架设及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225

4.5.8暗挖施工开挖、初支安全技术措施 225

4.5.9暗挖衬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26

4.5.10竖井口土方吊运安全技术措施 226

4.5.11爆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27

4.5.12CFG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29

4.5.13管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29

4.5.14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30

4.6周边环境安全技术措施 230

4.6.1保证周边管线安全的措施 230

4.6.2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 231

4.6.3地面及地下构筑物安全施工措施 231

4.6.4隧道下穿三茂铁路安全施工措施 231

4.7治安、消防体系及措施 232

4.8.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目标 234

4.8.2应急预案的方针与目标 234

4.8.4应急准备 236

4.8.5应急响应 238

4.8.7媒体机构信息发布管理 239

4.8.8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239

5、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240

5.1环境保护目标 240

5.2环境保护体系 241

5.3环境保护方针 241

5.4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 242

5.4.1水土保持措施 242

5.4.2防止水污染措施 242

5.4.3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243

5.4.4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管理措施 244

5.4.5防噪声扰民控制措施 244

5.4.6防振动扰民控制措施 245

6、施工进度计划 245

6.1工期计划总说明 245

6.2施工进度指标及主要节点工期计划 246

6.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 247

6.4工期保证措施 247

7、工程用款计划 253

8、资源配置计划 254

8.1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配置计划 254

8.1.1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配置原则 254

8.1.2拟投入本标段的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 254

8.2劳动力配置计划 254

8.2.1劳动力配置计划说明 254

8.2.2劳动力计划表 255

8.2.3劳动力计划保证措施 255

8.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255

8.3.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255

8.3.2主要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256

9.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56

9.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256

9.3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257

9.4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57

10、雨季、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262

10.1雨季施工措施 262

10.1.1准备工作 262

10.1.2机电设备防护措施 262

10.1.3材料防护措施 262

10.1.4其他具体防护措施 263

10.2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263

10.2.1准备工作 264

10.2.2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264

11、其他事项 265

11.1施工及接口界面配合 265

11.1.1与业主单位的协调配合 265

11.1.2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 266

11.1.3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 266

11.1.4与当地政府、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协调配合 267

11.1.5与管线、园林、交管及文物等单位的协调配合 267

11.1.6与相邻标段、其他专业承包商的协调配合 267

11.2“三电”及管线迁改措施 268

11.3岗前培训和教育 269

11.4监督检查措施 269

11.5项目信息管理和项目监控 270

11.5.1工程信息数据采集系统 270

11.5.2与业主的信息交换 271

11.6标准化管理 271

11.6.1标准化施工管理措施 271

11.6.2提高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 271

11.6.3实行管理制度标准化 272

11.6.4实行人员配备标准化 272

11.6.5实行现场管理标准化 273

11.6.6实行过程控制标准化 273

11.7质量缺陷责任 274

11.7.1施工期间对工程质量的保障维护措施 274

11.7.2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质量的保障维护措施 274

11.7.3质量保修 274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编制依据、技术标准及要求

⑴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项目初步设计xx隧道设计图纸;

⑵广东省西北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项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⑶现行有效的国家及广东省有关城际轨道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

⑷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⑸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⑹现场施工调查所获得的资料。

二、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⑴国家、地方及行业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要求等;

⑵我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职业环境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等。

⑶合同文件中明示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1.2.1工程内容简介

本项目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段XX标,本标段起讫里程为DK50+274.7~DK55+434.83,线路全长5.16km。该标段工程内容为xx隧道和部分路基工程,其中xx隧道矿山法施工段长3790双延米,明挖段长940双延米,路基长430米,同时还包括无砟轨道道床、双块式轨枕运输、铺装、道路改移、道路绿化、沟渠改移、“三电”及管线改移(不包含大于10kv的高压线路迁改),建设其他费用(指大型临时工程),以及其他系统中需要纳入土建施工的预埋管道及滑道、综合接地贯通线(至接线端子)、声屏障基础及安装、接触网立柱基础(至预埋基础)等。

本标段位于佛山市xx区城市北侧,自东向西,从瓷砖市场进场,然后穿过xx路,进洞后一直西延,沿途穿过xx别墅区、沿xx高速布线、下穿在建的二广高速及xx铁路,在三水西站货场东侧出洞,标段止于xx西站货场。

本标段地理位置详见《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项目施工总承包XX标地理位置示意图》。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佛山至肇庆项目施工总承包XX标地理位置示意图

本标段分xx隧道及隧道两端的路基段。xx隧道全长4730双延米,分为明挖段940双延米(含过渡段、敞开段)及矿山法施工段3790双延米;路基段长430米,路基段地基处理CFG桩75567m、管桩处理119355m、碎石垫层5327m3,路基填筑50693m3,双块式轨枕施工10.32km。

工程划分详见《佛山至肇庆项目施工XX标工程段落划分图》。

佛山至肇庆项目施工XX标工程段落划分图

xx隧道矿山法暗挖段断面为马蹄形断面,开挖断面约74m2。Ⅴ级围岩初期支护设计为:拱部150°范围内施做L=4.0m、环向间距0.3m、纵向间距8/3m、Φ42超前小导管,格栅钢架每2m设3榀,在边墙位置梅花形布置L=3.5m的Φ22的砂浆锚杆,喷射砼为C25;二次衬砌设计为:模筑钢筋砼结构厚400mm。Ⅵ级围岩初期支护设计为:拱部150°范围内施做L=4.0m、环向间距0.3m、纵向间距2m、Φ42超前小导管,格栅钢架间距为0.5m,在边墙位置梅花形布置L=3.5m的Φ22的砂浆锚杆,喷射砼为C25,模筑钢筋砼结构厚400mm。Ⅴ、Ⅵ级设计参数详见下表:

各级围岩隧道断面设计参数

L=4.0m,拱部150°范围布置,环向间距0.3m,纵向间距8/3m。

双层φ8,网格间距150×150mm。

35cm厚C25喷射早强砼

40cm厚C40模筑钢筋砼

L=4.0m,拱部150°范围布置,环向间距0.3m,纵向间距2m。

双层φ8,网格间距150×150mm。

35cm厚C25喷射早强砼

40cm厚C40模筑钢筋砼

矿山法马蹄形隧道断面设计图详见《xx隧道Ⅴ、Ⅵ级围岩马蹄形隧道横断面图》。

明挖段进口端设计详见《xx隧道明挖段典型断面横断面图》。

xx隧道出口端明挖段采用放坡开挖,边坡支护采用网喷砼+砂浆锚杆支护。敞开段因抗浮需要,在主体结构底板下设抗拔桩。主体结构设计为一层矩形框架结构,底板厚700mm、900mm,侧墙厚600mm、800mm,顶板厚600mm。

明挖段出口端设计详见《xx隧道明挖段典型断面横断面图》。

防水设计:结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防水材料主要采用防水砼、自粘式防水卷材、中埋式止水带。

1.2.3主要工程数量

详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1.2.4地质水文情况

1.2.4.1地形地貌

本项目线路主要经过西江、北江冲积平原,局部为岗丘地区及零星剥蚀残丘,平原地势平坦,水网交错,河塘密布,地面高程2~10m,残丘地面高程20~120m,相对高差20~120m。本标段位于佛山市三水城区北侧,处于岗丘地区,相对高差约60m。进出口端地势较平坦。进口端水渠两条,出口端有鱼塘。

1.2.4.2气象条件

一般最大风速出现在7月、8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每年4~9月雷雨天气频繁。

根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沿线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1.2.4.4工程地质

本标段隧道所处的地层为Ⅴ、Ⅵ级围岩。隧道埋深为6.5~56m。

1.2.4.5水文地质

DK50+370~DK51+300: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的孔隙水,埋深0.9~2.3m,为承压水,存赋于砂层中,地下水丰富,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向低洼处排泄,由于隧道路肩标高较高,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较小。DK50+370~+440、DK50+625~+670、DK50+820~+980段有水塘,注意做好防水工作。

DK51+300~DK54+130:地下水主要为全风化层中孔隙潜水和强风化层中的基岩裂隙水,埋深1.00~8.00m,地下水贫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径流、排泄。DK51+405~+780、DK53+050~+150(右侧)、DK53+835~+855段水塘位于隧道洞身上方,地表水入渗易软化围岩。

DK54+130~DK54+400: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径流排泄,地下水贫乏。

地下水对砼及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1.3工程特点、重难点及主要对策措施

1.3.1工程特点分析

⑴工程内容单一,专业多,涉及面广。

本标段主要工程为xx隧道,其余工程内容少,工程内容单一。但涉及的施工工法多、工程专业多,既有隧道矿山法开挖,又有隧道明挖基坑施工,同时还包含路基工程、地基处理、绿化工程、防护工程、无砟轨道道床、道路改移、沟渠改移、“三电”迁改等工程内容,涉及的工作面广。

本标段经过三水城区边缘,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高,施工中注意取、弃土场的选址,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原则上不在敏感区域内及附近设置取、弃土场,加强对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的控制,降低噪音,控制粉尘及废气浓度,做好废水及废气的治理及排放。

隧道所处地层为Ⅴ、Ⅵ级围岩,围岩破碎,稳定性差,施工难度高,安全威胁大。

1.3.2工程重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措施

⑴工期紧、施工任务重,保证工期是本标段的重点

本标段招标工期是22个月,其中xx隧道要求19个月完工,该隧道总长4730m(双延米),施工任务繁重,工期异常紧张。

②制定目标计划,根据总工期目标,对各单项工程进行目标分解,层层抓落实,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最后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③积极组织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超”的施工场面。

④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对完成月度目标和各工序节点目标的单位进行奖励,未完成工期目标的,进行严惩。

⑤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预控地质情况,开展技术攻关,优化施工方案,完善工序组织,加快工序进度,确保工期的实现。

⑵基坑开挖深,隧道围岩差,埋深浅,保证安全施工是重点和难点

本标段基坑开挖深,局部达到22m,竖井最大开挖深度达到35m,基坑端头开挖宽度达到28.6m;隧道围岩级别为Ⅴ、Ⅵ级,围岩类别差,岩体破碎、松散,易坍塌。如何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同时保证工期进度实现,是本标段施工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②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工地农民工培训学校、夜校这两个载体,对所有员工在进场前进行三级教育和定期教育,在上岗前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定期组织安全再教育,增强农民工安全意识,强化其杜绝违章作业的意识。

③实行安全施工群防制度,除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外,每个作业班组还配备群众安全监督员,采取群众监督的形式,加强安全检查。

④制定严格的安全奖罚办法,鼓励全员监督安全,全员举报违章作业的行为。对违章作业的行为做到“六亲不认”,一旦发现坚决查处。

⑤针对本标段工程内容及地质条件,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采取强有力的技术措施,确保方案的万无一失。

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组织施工,不蛮干、不违章作业,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⑶路基、结构工后沉降要求高,是本工程的一大难点,也是工程质量的重点

本项目是设计时速为200km/h的城际轨道交通,为保证线路开通后路线的平整和平顺,确保运行安全,线路工后沉降要求高。

①公司成立专家组,项目部成立沉降控制QC攻关小组,研究确定具体的沉降控制方案、方法和措施。

②加强地基基础处理的质量控制,对路基段,应尽早完成路基施工,以满足沉降观测期要求,必要时采用堆载等处理措施。

③对xx隧道矿山法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加强隧道初支、二衬背后注浆,加强隧道工后沉降观测,观测期不少于3个月,若不能达到沉降要求,延长观测期。

④可设置沉降观测试验段,以指导后续施工。

⑷如何保证xx隧道下穿三茂铁路时不对三茂铁路造成影响、保证行车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查看,在DK54+600处下穿三茂铁路,施工期间若采取的措施不到位或者措施错误,将对三茂铁路的路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如何采取措施消除这种影响是本标段的一个重点。

①思想上重视。一旦中标,我公司将把下穿三茂铁路段隧道施工作为一个重点来抓,由公司科技部、工程部牵头成立课题小组,认真分析各种资料,通过科技手段研究解决施工难题,消除施工对三茂铁路的影响。

②开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对三茂铁路路基与隧道拱顶的关系进行实际测量,必要时在三茂铁路前后里程20m位置处进行地质详勘,掌握准确的地质情况,以便研究具体的施工对策,指导调整隧道开挖、支护及衬砌等施工参数。

③加强地质预报,必要时进行水平地质勘查,取得详实准确的地质资料,及时修改各项施工参数。

④严格按照设计组织大管棚、超前注浆加固,对通过段拱顶地层进行加固,若通过地质详勘,现有设计的管棚措施不能满足要求,应加强措施(如采用双层管棚,型钢支撑、加大注浆量等)。

⑤加强施工监测,增加三茂铁路段地层分层沉降观测等项目,并增加观测频率,对施工提出指导意见,若相关监测指标超过限值,应及时采取限制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⑸保证结构防水施工质量是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结构防水是地下工程施工中永恒的主题,任何一个环节的防水出现差错,都将可能导致工程的整体防水失败。因此出现的渗漏问题,不但会对结构内部装修、设备等造成损坏,更严重的是还会危及到结构本身和今后的正常运营和安全。因此对于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质量,要从多方面予以控制和管理。

①加强防水材料的管理,严格控制进货渠道,确保材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②侧墙及二衬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做好围护结构及初支的堵漏工作,并经过认真检查验收,在确保无渗漏水的情况下才能施工外包防水层和侧墙、二衬。

③严格控制好外包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搭接部位。结构接口相交处注意防水卷材的预留,保证平整度。

④防水层施工完后,要认真检查有无漏洞并注意保护避免损坏,对发现的破损处要及时修补。

⑤以结构混凝土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柔性全包防水层施工工艺为关键。加强对防水施工各环节工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达到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⑥结构混凝土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合格;优化施工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限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⑦加强对混凝土运输、入模、捣固、养生的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内实外光,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增强衬砌结构的刚性自防水。

⑧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制定施工细节,按设计要求施工。加大施工管理力度,确保施工工艺质量。

⑹环境保护要求高,文明施工要求高,是本标段施工的重点

②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

③加强过程监督,联合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巡查。

围护施工方案1.4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4.1总体施工指导思想

本工程以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以Project项目管理计划软件进行工程进度管理,以Expedition软件进行合同事务管理,以现场动态管理为施工技术的基础,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SHM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项目全过程安全质量环境控制,以事故树和生物钟进行预测分析并进行安全控制。整个工程以“精心组织,创优守约;统筹安排,文明施工;安全高效,确保工期”为施工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创优质工程,追求卓越、让用户满意”为质量方针,以“创优质名牌、达文明样板、保合同工期、树企业信誉”的战略目标思想组织施工。

1.4.2总体施工目标

1.4.2.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广东省及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确保全部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及行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JSH 2014-1025 远海区域疏浚工程船舶艘班费用参考定额,并满足按设计速度开通要求。争创国优,确保省(部)级优质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