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钻施工组织设计

潜水钻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84.0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潜水钻施工组织设计

1.1.1 ********打桩工程招标说明 6

1.1.2 规范和标准 6

1.4.1 工程环境与特点 7

DBJT15-20-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pdf1.4.2 工程范围 7

1.5.1 质量目标: 8

1.5.2 工期目标: 8

1.5.3 安全生产目标: 8

1.5.4 文明施工和环保目标: 8

1.5.5 服务目标: 8

第二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8

2.1 布置原则: 8

2.2 办公、生活区安排 9

2.3 钢筋加工区安排 9

2.4 泥浆排放的安排 9

2.5 现场施工道路 9

2.6 现场大门口的布置 10

第三章 劳动力计划 10

3.1 劳动力、设备计划 10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 10

第五章 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12

5.1 管理保证措施 12

5.2 设备、物资供应保证措施 13

5.2.1 设备保证措施 13

5.2.2 物资供应保证措施 13

5.3 技术保证措施 13

5.4 资金与后勤服务保证措施 14

5.5 外部环境保证措施 14

5.6 季节性保证措施 14

第六章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4

6.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14

6.2 桩机进场计划及安排 15

第七章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15

第八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 16

6.3 冬季施工措施 16

6.4 雨季施工措施 16

第九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7

9.1 安全原则: 17

9.2 安全目标: 17

9.3 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组织系统 17

9.4.1 安全例会制 19

9.4.2 9.4.2定期检查制 19

9.4.3 持证上岗制 19

9.4.4 安全生产责任制 19

9.5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20

9.6 现场临时用电防护措施 20

9.7 现场电焊机使用安全防护措施 20

9.8 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21

9.9 现场防火措施 21

第十章 文明施工措施 21

10.1 场容场貌 21

10.2 10.2环境卫生管理 22

10.3 10.3现场机械器材管理 22

10.3.1 10.3.1钻机施工区 22

10.4 10.4文明施工标准 23

第十一章 施工现场环保及维护措施 24

11.1 环境保护方针和目标 24

11.2 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环保控制 24

11.3 施工粉尘、废气对大气污染的控制 24

11.4 对光污染的控制 25

11.5 对水污染和废浆的控制 25

11.6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25

11.7 施工现场维护措施 26

第十二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26

12.1 施工准备 26

12.1.1 三通一平 26

12.1.2 设备安装调试,检查电器、油路、仪表、转轴、并进行试运转。 26

12.1.3 桩位编号: 26

12.1.4 施工测量 27

12.1.5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依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向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27

12.1.6 材料管理 27

12.2 施工方案 27

12.2.1 工序安排 27

12.2.2 钢筋笼制作 28

12.2.2.1 材料检查: 28

12.2.2.2 主筋加工: 28

12.2.2.3 螺旋筋加工: 28

12.2.2.4 加劲箍可采用模具法制作,应保证其圆度,直径符合要求。 28

12.2.2.5 钢筋笼成型: 28

12.2.2.6 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28

12.2.2.7 成型检查: 29

12.2.3 循环系统的设置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29

12.2.4 成孔工艺施工法及控制 29

12.2.4.1 桩位复测 29

12.2.4.2 钻机成孔 29

12.2.4.3 洗孔 30

12.2.5 钢筋笼吊放 31

12.2.6 混凝土灌注 31

12.2.7 桩的检测 31

第十三章 质量保证措施 32

13.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32

********打桩工程招标说明

1.1.2.1本方案仅按工程招标文件提供的内容进行编制,未包括正式开工后重大设计变更,若中标,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充实、完善。更好的指导施工。

1.1.2.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1.2.1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1.2.2认真执行招标文件要求和有关约定的款项。

1.2.3坚持质量第一,工程自始至终的按ISO9001:2000标准进行运转。

1.2.4科学组织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消耗。

1.2.5确保工程安全经济、高效、优质顺利完成。

1.2.6妥善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确保全天候施工。

1.2.7精心做好施工的平面布置,减少现场物资倒运,做好现场规划,争创文明施工示范工程。

1.2.8拟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确保安全绿色施工。

***********8

1.4.1.1本工程位于********************************。

1.4.1.2根据勘察报告得知该场地属于第四系滨海相冲积、海积地貌单元,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成桩质量为本工程基础当中关键环节。

3根Φ800mm,桩长43.15m,工程量129.45m

142根Φ800mm,桩长36.5m,工程量5183m

达到国家桩基验收合格标准,同时保证桩基小应变结果Ⅰ类桩不少于90%,不允许出现Ⅲ类桩。

按工程合同工期如期完工。

无重大机械人身伤亡事故与一般事故。

打好基础,回报社会,建用户满意工程。

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1规划好施工道路和场地,保证业主的正常办公和进出车辆的正常运行。

2.1.2现场布置应符合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等要求,达到文明工地标准。

2.1.3综合考虑现场内道路、水路、电路、相关设置区与钻机施工总体程序流向的关系。

2.2.1现场办公,由于桩基工程工期短,办公用房采用集装箱式活动房,约56m2,提供业主、监理现场办公室各一间,办公室、会议室配备必需的办公用品,并配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2.2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组成。本工程为便于现场管理,施工人员宿舍外租,部分生活居住区设在施工现场。宿舍采用保温彩板活动房,实行公寓式管理。食堂1间,内配冰柜、炉灶等设施,满足施工人员用餐。厕所、浴室各一间。整个生活区派专人定时打扫卫生,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排水通畅、道路整齐,并进行适当绿化、美化,为工人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展现企业形象。

钢筋笼加工堆放区,钢筋笼加工场地约240m2,分为钢筋堆放、钢筋加工棚、钢筋调直场地和钢筋半成品及成品堆放。

本工程钢筋笼为通底笼,主筋长37.3m,故钢筋加工棚约80m2,长20m,宽4m,用钢管搭设,四周和顶部围挡采用镀锌瓦楞板,内设加工操作平台,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和钢筋电焊机等设备。

由于施工项目场地狭小并考虑环保因素,现场设置两个自制泥浆循环罐,废弃的泥浆由专用运输车运离现场,既满足生产需要,又符合文明施工。

场内沿拟建栋号四周设环形施工道路,路宽4m。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路基拟垫200~300mm厚炉渣,现场大门入口处全部为混凝土硬地面,以便于施工及车辆行驶。

现场主入口大门设置要方便车辆进出,大门口处设置门卫室。

根据本工程情况特点,工程量及工期要求,以及现场可提供的水、电情况,工程拟投入钻孔灌注桩机2台,按照各专业劳动力合理、平衡配备的原则,每台桩机按24小时两班施工配备。劳动力投入计划见下表:

计划开工时间:2005年10月1日

计划竣工时间:2005年12月19日

总工期:80天,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测量放线、设备进场、材料复试

测放工程桩桩位、设备进场、材料复试

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5.1.2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现场条件,认真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条件,持力层深浅、地下障碍物等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安排施工准备和修改调整施工组织设计,缩短施工准备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5.1.3严格按照预先编制的总体供需网络图施工,不断修正与优化关键线路,实行动态管理,以关键工序为主导,充分利用施工时间和空间,使各工序既要衔接合理,又能平行交叉作业,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均衡科学施工。

5.1.4制定分级控制保证进度计划与工期的实现。即:根据业主的总控工期,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月控计划;根据月控编制周计划;根据周计划编制日计划。实行日保周、周保月的计划管理方式。

设备、物资供应保证措施

根据工程量情况以及合同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符合工期质量要求及设计要求的施工设备,并确保每台钻机配备两个钻头和充裕的机械条件。做好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工作,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其完好率、利用率。对采用易损坏件有足够的库存量,根据施工进展情况,随时调进计划外设备进场,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开工前做出一次性备料计划,提前考察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制定出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及时供应。根据生产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超前订货加工,同时严把原材质量关,防止因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材料采购实行产地验收方法,确保一次验收合格,大宗材料采购随进随验,保证工程所需材料一次达到质量标准。重点做好每天成孔数量计划,提前通知砼厂备料,保证重点材料供应。

5.3.1现场做到坚持每周召开现场生产例会制度,及时部署和调整施工组织方案;现场每日进行碰头会,保证问题不过夜,及时解决。

5.3.2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避免耽误施工。

5.3.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技术规范与施工监理程序,准确掌握施工要求的标准与程序;提前做好施工方案与材料试验,及时申报开工,及时提交竣工验收。

5.3.4加强技术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资金与后勤服务保证措施

5.4.1项目部与财务部互相配合,保证全部资金专款专用。

5.4.2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促进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5.5.1积极主动与当地派出所、交通、环卫、城管等相关主管部门协调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理解,为施工提供方便条件。

本工程将经历冬季施工,为此我们制定了季节性施工措施,保证施工按期顺利进行。(详见第八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试桩期使用1台设备施工,施工期为三天。待试桩的养护、静力载荷试验完成后,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组织2台设备从事工程桩施工。

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7.1在工程施工前,要会同业主与规划、设计等有关部门联系,对桩基施工范围内的线缆、通讯管道、市政管网等设施应摸清其走向、埋置深度等情况,在现场用灰线和木桩作明显标识。根据实际情况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7.2需作迁移的设备、管道、线缆或遇文物、古树、名树木应认真加以保护,同时应与业主去主管部门进行申报。不得擅自接装、改装、挪移、拆除地下管线设施和移动树木、文物。

7.3在地下管线用地范围内,禁止倾倒污水;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堆放易燃易爆物;不允许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管线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

7.4对施工现场地上设施设围挡加以保护。对施工现场附近的变压器、高压线路,自开工之日起就利用杉槁、竹芭等绝缘材料进行遮挡、封闭,保证供电设备的畅通及安全。

7.5现场施工如遇到影响周围建筑物、临近晚报印刷场地上设施,需提前作出预案,科学安排,防止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危害,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本工程如期开工,试桩阶段为雨季后期,但工程桩施工阶段肯定进入冬季施工,在本方案中同时提出冬季、雨季施工措施,以有备无患。

8.1.1冬季对桩基工程的影响远小于其他工程施工,砼浇注养护在地下恒温情况条件下进行的,采用商品砼经过塌落度、材料试验报告及配比的检查,保证入孔温度不低于5℃的条件下灌注,可以保证砼的质量。

8.1.3雪天及时清扫配电设备覆盖的积雪,以免雪融化后流入柜内,影响正常使用。

8.1.4雪天后桩点被覆盖,不易寻找,开工前技术人员根据控制点确定桩位,以免桩位移。

8.1.5桩顶标高在地表60cm以下(冻土层以下)桩顶不用采取任何保温措施;如果桩顶标高在地表60cm以上,砼灌注后需用塑料薄膜防火草帘覆盖保温,并设专人负责测温、保湿工作,确保桩顶砼质量。

8.1.6做好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冬季劳动保护工作,并做好冬季条件下施工机械设备的润滑、保养、修理工作,保证劳动力、设备器具的安全有效完好生产运行。

8.2.1本工程试桩阶段虽过雨季,但大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具有突然性,因此要认真编制好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雨期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8.2.1.1合理组织施工

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注意天气预报及天气趋势分析,做好防范准备。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进行露天、吊装和桩基、焊接施工作业。提前编制雨、冬季及灾害天气应对预案,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教育。

8.2.1.2做好钢材的防雨防锈保护,原料架空摆放,成品钢筋笼堆放区做好硬化。

8.2.1.3雨后场地泥泞已测放桩位易偏移,因此加强复测桩位成为重要工作,做到桩桩复测,准确无误。

8.2.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尽可能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措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排水河沟;

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

对路基易受冲刷部分,应铺石块、焦渣、砾石等防水防滑材料,保证路基的牢固;

雨期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应及时修好;

场区内主要道路应当硬化。

8.2.4雨期施工的用电

8.2.4.1各种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选择较高的干燥处设置;

8.2.4.2机电设备(配电箱、闸箱、电焊机、水泵等)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焊机应加防护雨罩;

8.2.4.3雨期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

8.2.4.4雨期前要检查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电线绝缘接头是否良好。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对建筑业造成伤害的“四大隐患”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死亡、机械伤害”进行防护,确保安全施工。

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机械事故、一般工伤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组织系统

9.3.1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为了满足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相关方对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持续改善和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信任。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确保安全。

项目经理部每周一要组织全体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一些安全重点部位和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交底,使其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牢记施工安全。

项目经理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登记记录在案,并责成当事人定期整改,定出措施,逐一落实整改情况,做好记录。

特殊工作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9.4.4.1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等,保证施工现场安全。

9.4.4.2项目副经理

直接对安全生产负责,督促、安排各项安全工作,并按规定组织检查、做好记录。

9.4.4.3项目工程师

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负责安排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制定安全专项方案,负责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确认工作,制定危险因素控制方案和措施,对操作层进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负责日常的安全巡查工作。

9.4.4.5专职安全员

督促检查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监督劳保用品的发放和使用,负责落实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和学习工作。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各工序的施工。

9.5.1现场的各种电器设备以及其他电动工具非专业人员不得动用和拆改,各种专业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5.2各机械设备和动力机具必须有安全装置,所有电器设备一律采用三级控制两级保护,并要设置移动式电闸箱,闸箱距操作者最远不超过2m,,操作者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防护用品。

9.5.3电焊机必须使用二次电焊钳子线,不准有破头,电焊机应垫高地面30cm,要有防雨罩,一二次线端应有防护罩。

9.5.4乙炔发生器必须使用金属防爆膜,回火防止器应保持一定水量。氧气瓶不得暴晒、倒置、平使,禁止沾油。氧气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两瓶同焊间距的距离不小于10m。

9.6.1电器线路架设采用三相五线制,工作零、保护零必须分开。

9.6.2现场采用三级控制、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严禁一闸多用,动力与照明用电分开。

9.6.3宿舍、伙房必须采用低电压(36v以下)。

9.6.4现场所有电器设备、照明线路的架设与安装必须有专业人员操作。

9.6.5进场机械设备的电器部分应做到出厂检验、进场验收。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

9.6.6潜水泵在使用前应试运转,线路应合理架设,一机一闸,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在使用期间设专人负责。

现场电焊机使用安全防护措施

9.7.1现场电焊机应搭设防雨棚。

9.7.2电源不准用胶盖闸控制。

9.7.3开关箱内加装电流不大于30mA的漏电保护器并灵敏可靠。

9.7.4电焊机一次线应穿管保护,长度不超过2m,电线与焊机接线柱应用接线鼻子接牢,不准直接连在接线柱上。

9.7.5一、二次线接线口加防护罩,二次线采用多胶铜线接线头不超过3处,必须作绝缘处理。

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9.8.1多台机械设备同时施工,保证安全距离3米以上。

9.8.2桩成孔后灌注砼前,加盖封闭孔口,砼灌注完成后用杂土填充桩顶以上的空孔CNAS CL01-A005:202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汽车和摩托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pdf,以免发生陷落事故。

9.8.3做好泥浆池的围护,设置鲜艳的彩旗作标志物,以防人员走入致伤,特别在夜晚尤为重要。

9.8.4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要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采用阻燃材料搭设,易燃易爆物品设专库存放保管,库房保持通风,用电符合防火规定,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消防器材,严格防火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9.9.1项目经理部要设专职防火员一名,负责现场及生活区防火工作。

9.9.2在现场设置消火栓,负责防火用水。

9.9.3吸烟者不能乱丢烟头,不能在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吸烟,且不能躺在床上吸烟。宿舍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

为树立公司形象DB14/T 1319-2016标准下载,赢得津城市场,把文明施工管理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中,特制定如下措施:

10.1.1施工现场区域内应设围挡及出入门,做到坚固、方便、通畅。

10.1.2本工程按总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管理,施工现场内所有临时设施均按平面布置,使施工现场处于有序状态。主要材料及临时设施按施工平面图布置,用电设施安装符合施工组织设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