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速公路预制T梁技术、安全交底⑹采用50mm的插入式振捣器交错振捣,振捣时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快插慢拔,震动时间以混凝土不冒泡、不下沉,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宜。振捣时尽量避免碰撞模板、波纹管、定位筋以及锚垫板,以确保预应力管道位置正确稳固。
⑺设专人注意检查模板、波纹管、锚垫板及其他预埋件的位置是否准确,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等现象时,立即处理,以保证其位置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⑻T梁中梁顶面两侧、边梁顶板内侧表面要刷毛。
⑼在浇筑马蹄扩大部分的斜面处时容易出现空洞现象,可先浇完马蹄部分,后浇腹板,并注意振捣的质量。
遵义县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城市主干路,投标)3.2.3、混凝土养护注意事项
⑴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⑵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⑶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⑷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视随梁养护的试件的强度而定。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⑸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梁顶面不得使其承受行人等荷载。
⑹养护时注意防止波纹管内进水,导致波纹管及钢绞线生锈。
3.3、张拉施工时注意事项
⑴张拉设备要定期按有关规定检核。
⑵张拉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张拉现场设立明显标志,检查预埋垫板角度是否准确,压浆孔是否畅通,锚下混凝土是否密实,根据千斤顶和压力表对应的标定书上给出的回归方程及张拉力分别算出钢绞线在各级荷载下所对应的压力表的读数,复核项目部所提供伸长量值、培训操作人员等。
⑶张拉过程中,油泵操作要求对称、均匀、分次完成,不能突然放松,以免将仪表损坏或发生危险。张拉完毕,计算总伸长值,并与设计值比较,如超过施工规范,应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⑷当气温下降到+5℃以下且无保温措施时,禁止进行张拉工作。
⑸预应力张拉双控中,伸长值与设计伸长值相差超过±6%,要停下检查,分析原因。张拉预应力筋,要用毫米刻度尺或游标卡尺测定预应力钢束的实际伸长量。钢绞线实际伸长值计算:
△L1:从初始应力(10%σcon)到张拉控制应力(σcon)得的实测伸长值;
△L2:初始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⑹工具夹片磨损严重之后及时更换,试验夹片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工具锚的夹片要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新的工具锚夹片第一次使用前,在夹片背面涂上润滑脂,以后每使用5—10次,应将工具锚上的挡板连同夹片一同卸下,向锚垫板的锥形孔中重新涂上一层润滑剂,以防夹片在退楔时卡住。润滑剂采用石墨、二硫化钼、石蜡或专用退锚灵等。
⑺如发现有断丝和滑丝现象,应停止张拉,查明情况,待确定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张拉作业。
⑻张拉施工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①张拉现场须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
②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严禁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③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要立即停车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可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④作业由专人负责指挥,操作时严禁踩踏及碰撞力筋,在测量伸长时,要停止开动千斤顶,人员站于千斤顶侧面。
⑤千斤顶支架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⑥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己张拉完而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预应力筋裂断而酿成重大事故。
⑼锚下螺旋筋采用φ14圆钢,闭合圈数不小于5圈,间距为5cm,施工时必须使波纹管居于螺旋筋中间。
3.4、预留孔道压浆注意事项
⑴配合实验室制作水泥净浆试块。
⑵割切锚外钢绞线,使用砂轮切割,严禁使用电弧及气割,预应力筋割切后的余留长度不小于3cm且要保证保护层厚度。
⑶锚具外面的预应力筋间隙用环氧树脂胶浆或棉花和水泥浆填塞,填塞时把钢绞线端头露出,以利于把水泥浆中的水分沿钢绞线顺利排出。注意不能堵塞压浆排气孔。
⑷孔道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粉渣等杂物,保证孔道畅通。
⑸水泥浆中严禁掺加氯盐,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进行压浆。
⑹孔道压浆时,工人要戴防护眼镜,以免水泥浆喷伤眼晴。
⑺压满浆的孔道应进行保护,一天内不经受振动。
⑻管道压浆尽可能在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成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压浆后立即进行,一般不超过24h,以免预应力筋锈蚀或松弛。
3.5、移梁及梁体存放注意事项
⑴梁体张拉、压浆完成,砼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允许移梁。
⑵移梁时应保持梁的平稳起吊,平稳移动和平稳落梁,在风很大时不宜移梁。
⑶存梁期密切注意梁体的累计上拱度。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报捡程序。
各工序均需报检,待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通过安全检查增强安全意识,检查方式采取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
针对各项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⑴对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持证上岗。
⑵墩柱施工严格控制中心偏位和竖直度。
⑶施工机具要常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消除隐患后才能使用。
⑷施工人员统一佩戴工作卡,做到持证上岗。
⑸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戴安全帽,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4.2.1、施工现场管理
⑴开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到科学、合理。
⑵各类公告牌、标志牌内容齐全,式样规范,位置醒目。
⑶现场材料分隔堆放,防止各种材料相互混淆。对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设置防雨设施和隔潮设施。
⑷施工现场内道路及排水畅通,生产、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⑹严格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设置防火设施,定期对灭火器等设施进行检查,保证防火设施的使用性能。
⑺施工便道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晴雨通车,经常清扫、洒水、防尘飞扬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生活、生产活动。
4.2.2、建设工地具有良好的文明氛围
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全员的文明施工素质,增强文明意识。
⑵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素质,增强以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为主要内涵的职业道德。
⑷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积极参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4.3、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4.3.1、环境保护措施
⑴按规定的进场道路和作业点施工,不乱挖乱弃。
⑶运输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⑷维持施工沿线的居民饮水、生产生活用电及通讯等管线的正常使用。
①施工期间,所有施工设备采取诸如安装消音器、减音器或隔音罩等有效的“减噪”措施。
②如果施工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再开工。
③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施工机械施工现场交叉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或间歇高噪声工作。距离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采取使用防护耳塞或头盔及缩短劳动时间等措施进行保护。
④加强机械的经常性保养,降低噪声,居民区150米以内的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时间的控制,在施工区域附近敏感居民区周围禁止夜间和中午施工
4.3.2、水土保持措施
⑴加强教育,使每一个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性,严格规范施工操作,防范物料洒落对水源产生污染。
⑵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和工程监理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的土地。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尽量减少便道数量。
⑶临时工程用地尽量选择在平缓的山坡,临时用地使用完后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且临时生活设施尽量建在运离水源周围。
HJ 2059-2018标准下载交底人:审核人:接收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