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堑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书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时,基坑均采用碎石进行回填。基坑顶面做成向外不小于4%的排水坡。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挡土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安装,首先弹出挡墙中心线和两边线,从一头开始顺次安装。
木骨架罩面板顶棚施工工艺保证模板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之间的位置正确。
模板板面之间应该平整、清洁,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挡墙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不得松动、跑模、下沉。
模板支撑必须安装在坚硬的地基上,并足够的支撑面。
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措施。
模板加固应搭设钢管脚手架,并采取临时支撑,支撑稳固牢靠,在浇筑混凝土前现场技术人员、质检工程师应同时进行验收,自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墙身于侧沟平台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φ=0.1m的PVC管泄水孔,其排水坡度不少于4%。地下水发育以及有大股水流处,应加密泄水孔或加大其尺寸,折线墙背易积水处必须设置泄水孔,最低一排泄水孔应设于反滤层底部。
墙身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以上要求预埋泄水孔管道,进水口使用透水无纺布包裹,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堵塞泄水孔。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m结合墙高设置宽2~3cm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内沿墙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沥青麻筋。墙身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以上要求预留沉降缝或伸缩缝(使用木板或泡沫板设置),待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再填塞沥青麻筋。
为了方便检修,结合地形条件在挡墙适当位置设置踏步和检查梯,踏蹬钢筋为φ=16mm,路堑挡墙顶部与检查梯间设防护栏杆。墙身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预埋踏蹬钢筋。
挡墙基础为一次性浇筑完毕,当强度达到80%后,方可浇筑墙身,以减少温差,接缝处的底板面宜作成凹凸不平,以增加粘结力,并按照施工缝处理:首先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及松软层,凿毛后用水冲洗干净,对垂直缝应刷一层水泥净浆,水平缝铺一层1~2cm的1:2水泥砂浆。
墙身C35混凝土采用工区混凝土拌合站拌合,罐车运至现场,混凝土泵车或吊车吊送入模,混凝土应按照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每层按照30cm控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以便使插入式振捣器伸入(深度5~10cm)下层振捣,使得层面粘结为一整体,无分层接缝的痕迹。
为防止离析,从高处向模板内倾斜混凝土时,自由倾斜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超过2m时,需采用串筒、溜槽等下落措施。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器应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捣边慢慢提出振捣棒,避免碰撞模板。振捣过程中不得漏振和过振,振捣时间适宜,一般标志是混凝土达到不再下沉,无显著汽泡上升,顶面平坦一致,并开始泛浆为止。
墙身混凝土分段浇筑长度一般为10m(两个伸缩缝或沉降缝之间)。
挡墙顶面应进行收浆摸面,以防松顶,并进行压光或拉毛处理。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墙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及模板拆除后应对混凝土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7天以上。
墙身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检查墙身前边缘距线路中线距离、厚度、顶面高程、泄水孔间距、沉降缝或伸缩缝位置、宽度等指标是否符合验标要求,自检合格后填写相关检验批记录,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反滤层设置及墙背回填。
土质、全风化层、强风化软质岩路堑挡土墙墙背最底排泄水孔下部和距墙顶0.5m(墙顶设C25混凝土平台地段0.3m)设置0.3m厚C25混凝土防渗层,上下部防渗层间通长铺设一层15mm厚RPC渗排水网垫,其后设砂夹卵石反滤层,反滤层一般厚0.3m,地下水发育地段厚0.5m(见第二页路堑挡墙设计图)。
弱风化软质岩、强~弱风化硬质岩路堑挡土墙墙后泄水孔处设置窝状反滤层,采用0.3m厚砂夹卵石填筑(见下图:窝状反滤层设计图)。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墙背应分层回填,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压实质量符合路基相应部位压实质量标准。
(1)土质及软质岩墙背开挖临时边坡较高地段,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浇筑墙身。临时边坡开挖尽可能与墙背保持一致,墙背临时边坡视需要可采取锚喷(网)或素喷水泥砂浆防护。临时边坡如超挖、局部坍塌、掉块等,应采取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回填。
(2)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截、排水及防渗设施。
(3)挡土墙应随开挖、随下基、随浇筑,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墙背,没有特殊情况时,基础及墙身应一次浇筑。
(4)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①基坑底面风化、松软土石及浮渣应清理干净。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基坑开挖较深且边坡稳定性较差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③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对墙趾处基底持力层的扰动,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
④基础位于稳定斜坡地面时,墙趾埋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⑤基础位于倾斜基底时,应按设计要求的坡率准确开挖,不应用贴补方法筑成基础支承面。
⑥基底纵坡大于5%时,应开挖台阶,台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台面与阶壁应平顺。
重力式挡土墙基础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核对地质资料,及时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基底承载力不足时,应按规定变更设计。
(6)挡土墙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回填封闭,避免雨水浸泡基坑。
(7)挡土墙端部伸入路基或嵌入地层部分应结合墙体一起施工。路堑挡土墙结构顶面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应设置4%的排水坡与坡面相接,其间隙应填实并封闭。
墙背反滤层和排水层的材料、隔水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墙背反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采用袋装砂夹卵石时应装填饱满密实。反滤层最低处隔水层应与围岩和墙背密贴。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堵塞反滤层。
泄水孔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错布置,墙背易积水处必须设置泄水孔,最低一排泄水孔应设于反滤层底部。泄水孔应在浇筑墙身时预留,泄水孔使用PVC管材预埋,其向外排水坡不应小于4%,进水口应用透水土工布包裹。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堵塞泄水孔。
沉降缝或伸缩缝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宽2~3cm,缝内沿墙顶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小于0.2m。
挡土墙墙背材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挡墙完成后,墙背应及时分层填筑。
墙身圬工不应有水平通缝,斜基底不得改缓或改陡。
(1)明挖基坑质量标准
①明挖基坑开挖基底面应完整,无损伤、无浮渣。台阶的平、立面应平顺,斜面地基应平整、无贴补。
②明挖基坑地面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首段基坑地基承载力应经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共同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检验方法:土质基坑采用动力触探(N63.5);石质基坑采用现场目测鉴别方法。
③明挖基坑各部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级检验方法
①换填基础所用材料的类别、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换填基础底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换填基础检验5点(四角各1点,中间1点)。
检验方法:测量仪器测量。
③换填填料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检验3点。
④明挖基础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和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⑤明挖基础顶面高程、前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基础宽度、基础襟边宽度(高度)、起讫里程(长度)、沉降缝或伸缩缝位置及宽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下页表:明挖基础各部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⑥换填基础顶面高程、换填深度、边缘距路基中线的距离、起讫里程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下页表:换填基础各部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明挖基础各部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级检验方法
换填基础各部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级检验方法
(3)墙身模板质量标准
挡土墙模板应支撑牢固、无变形、漏浆,模板安装和拆除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墙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和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
叶集至信阳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②挡土墙墙面应平顺整齐。墙顶、两端面与基础连接处应密贴封严。
③挡土墙墙身前边缘距线路中线距离、墙身厚度、顶面高程、泄水孔间距、起讫里程、沉降缝或伸缩缝位置和宽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下表规定。
挡土墙墙身各部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数量级检验方法
墙身厚度(前缘至后缘)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112-2004)④墙面垂直度、斜度、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下表规定。
挡土墙墙面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XX客运专线工程XX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