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给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铸铁给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98.56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铸铁给水管道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球墨铸铁管及滑入式柔性铸铁管

1)吊装:采用两点法吊装,平起平放。吊具与管子内衬接触处应垫缓冲垫,以防吊具将内衬损伤。起吊时吊绳长度要足够,吊点处绳间夹角小于60°为宜。吊装时,吊重臂下严禁站人,以防发生危险。

2)运输:管子直径大于1400mm,汽车运输超高超宽时,需到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特殊通行证,同时在运输车辆上挂有信号旗、信号灯等标志。

管底部要有弧形垫木,垫木与管子之间垫有橡胶垫,同时用钢丝绳将管子固定在车厢上SB/T 11148-2015 防腐木材采购指南,用紧线器或手拉倒链将钢丝绳拉紧,防止运输途中管子滚动。

钢丝绳与管子之间应垫有软垫,或将捆绑用的钢丝绳套胶管,这样对管外防腐涂层起到保护作用。管子前端与车厢间垫方木,防止运输中管子前窜移动。

3)管材的存放:管子运到施工现场后,应将管存放在施工便道外侧和下管吊车旋转半径范围之内,单根顺槽码放,管下垫150mm×150mm的两根方木。管材摆放时承插口的位置要相对而放,留有间距。曲线段存放管材,平面布置同直线段,只是管的间距不同,按管存放在曲线内侧或外侧而定。

①胶圈:橡胶圈应放在室内(干燥、阴凉、避光处)保存,保存时应避免扭曲。从包装中取出后尽快使用,未使用的一定要及时用原包装包好,防止胶圈粘上油或其他腐蚀性溶剂等。

②螺栓:从包装中取出的螺栓、螺母不得直接放在地上,必须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搬运保存。螺栓、螺母应轻拿轻放,禁止丢放,以免丝扣和涂层损伤。

(2)管材检测、调整与修补

①外观检查:检查内外防腐层是否有损伤,是否有明显变形,对存在的问题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在管体上标记,以备修补和调整。

②承插口直径检查:采用专用伸缩尺测量承口内径,若内径误差范围超出0~4时应逐根做好记录,以供配管时选用公差组合最小的管节组对连接。

2)管材调整:插口呈椭圆变形时,采取双头丝杆进行调整。对于局部变形的管材,采用液压千斤顶调整。无论采用哪种调整方法,机具与管内衬接缝处均应加胶垫以防内防腐层损坏。

按软化料:硬化料=9:1的配合比进行配置,根据气温情况可以适量加人稀释剂。

②修补程序:将修补面清理干净,用钢丝刷除锈,并用棉纱擦净,再用修补剂涂刷1~2遍,厚度为0.1mm。

③注意事项:修补剂随用随配,硬化后不能使用。在修补剂使用过程中如有变稠可适量加入稀释剂恢复原状。为保证涂料与基层粘结良好,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能大于85%,气温不能低于5℃。

①l000mm2以下面积的修补:

用硬化剂:树脂=1:1(重量比)的配比混合,配制成看不见黑色硬化剂的修补剂。用钢刷将粘结面刷净,检查粘结处无杂物、水或潮湿迹象,可将修补剂粘在该处,用抹子抹平整,硬化12h后方可安装。注意抹平时不可留有凹凸面。

②1000~2000mm2面积的修补

先将原砂浆凿掉,露出铸铁管,凿除时砂浆内衬断面要与管壁垂直。如果发现砂浆内衬与管壁离隙,应凿至无离隙为止。

③大于2000mm2面积的修补

选用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与砂以1:1的重量比,加水拌和至手捏成团落地分散为宜。修补时按上述4)②项进行处理,然后用水清洗,同时使伤口潮湿,并将拌好的水泥砂浆填入,抹至高出管壁lmm~2mm,再用力压抹至砂浆面出水,从而抹光。此后将修补面铺贴上一层纸,再用塑料布及胶条覆盖,进行24h以上养护,养生强度达70%时方可安装。

1)选管:凡是距管子承口端约0.5m处有宽50mm白线标记的管材,都能作为切管使用。

2)切口位置:切管的最小长度根据施工条件和经济性而定,原则上为不小于管直径。

3)切管注意事项:切管原则上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切管时注意不要将管内衬损伤,最好只切铸铁部分,内衬待铸铁部分切开后,在管内侧用铲和锤子打通。切口应与管子轴线垂直。异形管不能切管。

4)切口修补:应用砂轮机将切口毛刺磨平,修补剂补平,最后切口端面用外防腐剂涂刷一遍。

(4)下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下管,将匹配好的管节下到铺好的砂垫层的槽内,将印有厂家标记的部位朝上,利用中线桩及边线桩控制管线位置,就位后应复核中线位置,复测标高,准确无误后,进行对口。管子要均匀地铺放在砂垫层上,接口处要自然形成对齐,垂直方向发生错位时,应调整砂垫层,使之接口对齐,严禁采用加垫块或吊车掀起的方法,以免引起管道的初应力。严禁在管沟中拖拉管道,必须移位时,应利用吊装设备进行,防止损坏管外防腐层。

4.机械式球墨铸铁管对口方法

(1)清理插口、压兰和胶圈:将插口、压兰和胶圈内的所有杂物先清除,并擦洗干净。

(2)压兰和胶圈定位:插口、压兰及胶圈清洁后,在插口上定出胶圈的安装位置,先将压兰送人插口,然后把胶圈套在插口已定好的位置处。

(3)清理承口、刷润滑剂:刷润滑剂前应将承插口和胶圈再清理一遍,然后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刷在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及胶圈的外表面。

(5)临时紧固:将密封胶圈推入承插口的间隙,调整压兰的螺栓孔使其与承口上的螺栓孔对正,先用4个互相垂直方位的螺栓临时紧固。

(6)紧固螺栓:将全部的螺栓穿入螺栓孔,并安上螺母,然后按上下左右交替紧固的顺序,对称均匀地分数次上紧螺栓。

滑入式T形、梯唇式橡胶圈接口及柔性机械式接口

5.滑入式球墨铸铁管对口方法

(1)清理管口:将承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

(3)将准备好的机具设备安装到位,安装时防止将已清理的管子部位再次污染。

(4)在插口外表面和胶圈上刷润滑剂。润滑剂由厂方提供,也可用肥皂水将润滑剂均匀地刷在承口内已安装好的胶圈内表面,在插口外表面刷润滑剂时,应注意刷至插口端部的坡口处。

(5)顶推管子使之插入承口:根据施工条件、管径和顶推力的大小以及机具设备情况确定。常用的安装方法有:撬杠顶入法、千斤顶拉杆法、倒链(手拉葫芦)拉入法等。如倒链(手拉葫芦)法,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拴住钢丝绳,在待拉人管子承口处放好后背横梁,用钢丝绳和倒链绷紧对正,拉动倒链,即将插口拉入承口中,每接一根管子,将钢拉杆加长一节,安装数根管子后,移动一次栓管位置。

(6)检查:检查插口推人承口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用探尺伸人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

6.普通承插式铸铁管对口方法

约占承口总深度的1/3,不得超过承口水线**;当采用铅接口时,应距承口水线**5mm

约占承口深度2/3,表面平整一致,凹入端面2mm

填打至插口小台或距插口端10mm

填打至橡胶圈表面平整一致,凹入端面2mm

2)填料配制:石棉水泥应在填打前拌和,石棉水泥的重量配合比应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宜小于或等于0.2;拌好的石棉水泥应在初凝前用完;填打后的接白应及时潮湿养护。

3)管道接口:刚性接口填打后,管道不得碰撞及扭转。采用油麻石棉水泥刚性接口时,稳管距已完成的刚性连接接口最近距离为3个接口;采用胶圈石棉水泥接口时稳管距已完成的刚性接口最近距离为2个接口。

4)用石棉水泥做接口外层填料时,当地下水对水泥有侵蚀作用时,应在接口表面涂防腐层。

套管(揣袖)接口填打油麻时,一般比普通接口多,填1~2圈麻辫。第一圈麻辫宜稍粗,不用捶打,将麻塞填至距插口端约l0mm处为宜,以防跳井(掉入管口内),第二圈麻填打时不宜用力过大。

2)橡胶圈嵌缝:采用圆形截面胶圈作为接口嵌缝材料可称为半柔性接口。胶圈压缩率可取34%~40%。在管子插人承口前,先将胶圈套在插口上,插人管子并测量对口间隙,然后用铁牙将接口下方环形间隙扩大,填人胶圈,然后自上而下移动铁牙,用黎子将胶圈全部填人承口,第一遍先打人承口水线,再分2~3遍打至插口小台,每遍不宜使胶圈滚入太多,以免出现“闷鼻”、“凹兜”等现象。

(1)试验压力:对于管道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的铸铁、球墨铸铁管必须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一般采用水压试验进行。管道工作压力蕊0.5MPa的试验压力为2P,工作压力>0.5MPa的试验压力取P+0.5Mpa。

(2)试验长度: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给水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00m。

l)试压堵板设计:水压试验时,管道两端设堵板封口,堵板应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试验过程中堵板本身不变形,如果试压后背为混凝土支撑,则堵板件可用装上法兰堵板的短管与管道用刚性接口连接;如果后背为方木或型钢等支撑材料时,为了消除支撑材料和土壁产生的压缩变形对接口严密性的影响,堵板件与管端的连接用柔性橡胶圈连接。

2)后背:用方木纵横交错排列紧贴于土壁上,用千斤顶支撑在堵头上。对于大型管道可用厚钢板或型钢作后背撑板。千斤顶的数量可根据堵头外推力的大小,选用一个或多个千斤顶支撑。后背必须紧贴后座墙,如有空隙用砂子填实。当后背土壤松软时,可采取加大后背受力面积,浇筑混凝土墙、板桩、换土夯实的方法进行加固。也可采用钢板桩支撑方式。

(4)灌水:管道水压试验前灌满水后,有水泥砂浆衬*的,对管段进行浸泡48h以上,没有水泥砂浆衬*的浸泡24h以上。浸泡的水压不超过管道的工作压力。

(5)升压:试压时,应缓缓地升压,每次升试验压力的20%,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检查后背及接口处、支墩的安全性,确认安全无异常后继续升压,升至试验压力的70%,升压过程中若发现弹簧压力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速度慢时,检查排气阀处,是否排气不完全,重新排气后,方可继续升压。当打开放气阀溢出不含空气的水柱时,可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1)强度试验:管道强度试验在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保持恒压l0min,检查接口、管身,无破损及漏水现象时,管道强度试验确认合格。

对于管径小于或等于400mm的铸铁管,且试验管段长度小于或等于1km的管道,在试验压力下,l0min降压不大于0.05MPa时,且无漏水现象,可视为严密性合格。

(7)对于大口径的球墨铸铁管水压试验用水量大,为节约用水可采用专用设备单口试压方法进行管道的测试。

(1)回填前应具备的条件

①为防止钢管在回填时出现较大变形,回填土施工中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外,对直径大于等于l000mm的管道回填土前,应在管内采取临时竖向支撑。

渗水量(L/min·km)

渗水量(L/min·km)

②在管道内竖向上、下用50mm×200mm的大板紧贴管壁,再用直径大于l00mm的圆木或100mm×100mm,100mm×120mm的方木支顶,并在撑木和大板之间用木楔子背紧,每管节2~3道。支撑后的管道,竖向管径比水平管径略大1%~2%D。

③回填土到设计高度后(有临时支撑的拆撑后),应再次测量管子尺寸并记录,以确认管道回填后的质量。回填前先检查管道内的竖向变形或椭圆度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者可用千斤顶预顶合适再支撑方可回填。

2)回填时清除槽内积水、砖、石等杂物。

3)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余部分。管径大于900mm的钢管道,用方木作内支撑防止管顶竖向变形。

(2)土方回填:填土前检查管底两侧砂三角处是否密实,缺砂或不密实的要补填密实。管腔两侧同时进行,不得直接将土扔在管道上,沟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的范围均应采用人工填土,超过管顶500mm以上采用机械还土,还土时应分层铺设夯实。

(3)胸腔回填:胸腔两侧填土必须同时进行,两侧回填高度不要相差一层(200mm~300mm)以上。胸腔填土是防止管道竖向变形的关键工序。胸腔填土至管顶以上时,要检查管道变形与支撑情况,无问题时继续回填,否则采取措施处理好后再回填。

(5)夯实:回填土的夯实采用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相结合的方式。夯实时,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采用木夯、蛙式夯等压实工具时,应夯夯相连,人工回填至管顶500mm以上后,可用压路机碾压,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得小于200mm。应控制土的最佳含水量,以达到设计压实度,并保证管道与砂垫层接触部分的夯实质量。

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

管顶以500mm,宽度为管道结构外轮廓

不宜压实,预留沉降量,表面整平

其他部位,由路槽底算起的深度(mm)

注:1.回填土的压实度,除设计文件规定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外,其他皆以轻型击实标准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为100%。

2.土的最佳密实度测定方法见《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3.回填土压实度应根据管材强度及设计要求确定。

9.管道冲洗消毒:管道安装完毕,验收前应进行冲洗消毒,使水质达到规定洁净要求,做好管道冲洗消毒验收记录,并请有关单位验收。

(1)冲洗:冲洗水采用自来水DB45/T 2123-2020标准下载,流速不小于1.Om/s,连续冲洗,直至出水口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冲洗水浊度、色度相同为止。冲洗应避开用水高峰,安排在管网用水量少、水压偏高的夜间进行。

消毒:一般采用含氯水浸泡,含氯水应充满整个管道,氯离子浓度不低于20mg/L。管道灌

注含氯水后,关闭所有阀门,浸泡24h,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为止。

(1)挖槽及砂垫层:挖槽捡底及砂垫层施工,下班前根据气温及时覆盖,覆盖要严密,边角要压实。施工中应及时清除工作范围内的积雪和杂物。

(3)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在管内正温度下进行,试验完应及时将管内积水清理干净,以防止受冻。管身应填土至管顶以上约0.5m,暴露的接口及管段应用保温材料覆盖。

(1)雨天不宜进行接口施工。如需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措施,确保管口及接口材料不被雨淋。

(2)沟槽两侧的堆土缺口,如运料口、下管马道、便桥桥头均应堆叠土埂,使其闭合万盛家园4#5#7#8#楼住宅楼冬期施工方案,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