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惠隆大街道路新建工程总施组交底

迁安市惠隆大街道路新建工程总施组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97.28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迁安市惠隆大街道路新建工程总施组交底

6)路面结构层及技术要求

④、沥青面层压实度应不小于95%。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4Mpa。

本工程排水管线采用雨、污水排水的方式进行设计,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东侧侧分带中,距道路中心线14.5mSY/T 6852-2012标准下载,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敷设。污水主管布置在道路西侧侧分带中,距道路中心线14.5m,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敷设。

沟槽开挖严格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开槽,采用明开槽的方式进行沟槽开挖,沟槽开槽坡度为1:0.33~1:0.5。

检查井、雨水口及出水口施工是的相关井型及参数严格按照<<图集05SS522>>的相关要求执行。交汇井均按国标通用图S2施工,检查井盖板钢筋均增大两级,混凝土22强度等级加大一级C20改为C25,检查井低基础下设200mm厚碎石垫层。井圈井盖采用迁安市定型产品。雨、污水直线段检查井的间距可根据管长作适当的调整,定位井的位置能进行调整。

沟槽回填按照《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回填。回填土厚度距离管顶0.7m以上时方可进行碾压,压实密度不小于道路夯填密度的要求,夯实过程中不得损害构筑物。

五、施工阶段的划分及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本工程招标工期为115天,计划施工工期为95天,整个工程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即:

第一施工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2012年6月15日~2012年6月20日,为施工准备阶段,进行现场四通一平、临时设施搭建、施工机械及人员进场,现况地上、地下障碍物调查、现场临时道路施工。

第二施工阶段:道路、管线施工阶段

2012年6月21日~2012年10月10日,主要进行排水施工、道路路基、路面基层。

第三施工阶段;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阶段

2012年10月11日~2012年10月15日,主要进行道路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

第四施工阶段;现场清理及竣工验收阶段

2012年10月16日~2012年10月20日,现场清理,竣工验收

六、施工阶段的划分及施工组织安排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结合施工内容与现场道路情况、及周边环境,根据招标文件工期安排,本着方便施工,节约人力、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的原则,将施工场地分为二个施工区,由西向东依次为:

1、第一施工区:桩号K0+240~K0+740,长500m

(1)污水管线:直径Ø500~Ø600,长417m;

(2)雨水管线:直径Ø600~Ø1000,长563m;

(3)道路:15950平米(机动车道11000平米、非机动车道6500平米);

(4)人行步道:3500平米;

2、第二施工区:桩号K0+740~K1+228.921,长489m

(1)污水管线:直径Ø500~Ø600,长509m;

(2)雨水管线:直径Ø600~Ø1200,长519m;

(3)道路:14355平米(机动车道10758平米、非机动车道6354平米)

(4)人行步道:3423平米

1、根据施工组织安排的总体布署,每月编制月计划,对作业班组编制周日计划。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主要工种劳动力平衡计划,机械设备配置计划,等。以“日保周、周保月”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并且从实际出发,确保计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明确主攻方向,保竣工、创优质产品,实现最终经济效益;

2、加强施工质量、安全控制,避免因质和安全量问题影响工期。

1、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2、严格遵守“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质量方针,为用户提供符合或超过国家标准的优质工程和服务。认真贯彻工程质量保证手册的内容,做到工程质量分级管理,把好质量关,不合格产品决不放行到下一工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在竣工验收时达到一次交验合格。

3、主要分项工程和关键部位做到一次成优,零缺陷,零返修。

2、加强质量管理,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按照三检制度的程序进行质量控制,报验程序按照施工队工长质检监理(业主)的顺序进行报验,全面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各口人员要各负其责,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相关规范、规程、设计、监理的要求。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因工重伤事故,因工受伤事故率控制在0.5‰以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火灾事故,消除现场消防隐患,无违法犯罪案件;杜绝因我方责任造成的交通亡人事故;无食物中毒和传染病事故;完成业主下达的安全无事故目标。安全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安全考核达迁安地区标准化工地。

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项目安全施工管理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职责以及权限,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严格抓好参建队伍的管理,组织其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制定有关的责任制度、教育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一整套现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在合同上明确安全生产施工的具体责任和严格的奖惩条款,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做到“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由此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员管理格局。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由于本工程的施工时间短,且跨越雨季季。因此在施工时应加强对雨期施工的管理。

根据工期进度计划,管线的土方施工部分在雨期进行,因此各专业管线在土方施工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土方开挖前要备好防洪器材和排水机械设备。防止基坑(槽)进水泡槽。挖土前要在工作区域四周做好挡水埂、排水沟等截水排水设施,防止区域以外的水流入。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同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集水外排。基底成型时宜在基底同时做好排水沟、集水井等抽排系统,下雨时及时排除落雨,防止雨水泡槽。

(2)要严防滑坡和边坡塌方,雨期施工中基坑(槽)边坡支护的设计应比常规设计适当从严,同时槽坡满铺塑料布,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3)基坑挖好后要迅速协调组织钎探、验槽等工作。

(4)砂垫层地基的施工应采用整段作业,加紧各工序的衔接,砂基做完后应及时下管、回填,防止雨淋浸泡等。出现意外情况发生泡槽时,应先排除槽底积水、瘀泥,底部采用一定厚度的级配回填,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5)雨期回填土回填时除按照正常施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必须严格检测土壤含水量,对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湿度较大的土质不能回填,必要时要对回填土土源进行保护,采用覆盖的方式减少雨淋。

(6)当天回填的工作面必须当天夯实不得停滞。回填的工作面要平整,利于排水,一旦雨后积水应立即组织人员排除,不能长期浸泡。

(7)路床施工时事先做好横坡,以利于路面雨水的及时排除。

(8)施工中若突然遇雨一定要将回填完的松土进行初步碾压,以利于积水的排出,防止在槽内形成泥浆。

(9)要每天监听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回填土工作时间,尽可能争取在降雨前完成一个回填段落内的回填工作。

模板、钢筋原材及已加工完的半成品料堆放底用方木垫起,保证不积水,并采取防雨覆盖,防止生锈。

(l)土路床、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提前要备好防洪器材和排水机械设备,避免区域以外的水流入路床,做好挡土埂、排水沟等截水排水设施。

(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一次备料不宜过多,须随运随摊铺,摊铺好后立即进行成活,及时报验进行下一层的施工,摊铺时与回填土一样也应留出横坡。对及时摊铺好的混合料尽量在雨前初压,已摊铺好尚未碾压的混合料,遇雨后,必须铲除外弃。因此预报有雨时尽量减少或停止混合料的施工。

2)混合料存放须采用大堆存放,周围设置排水沟,用苫布或塑料布苫盖,存放的混合料须在48h内用完,一旦遇雨不能保证48h内用完,必须外弃不得使用。

3)混合料下层施工完毕进行上层施工时,底层必须养护完毕,强度、密实度达标且表面无潮湿现象时方可进行上层混合料的施工。

1)沥青混凝土摊铺时注意天气形势变化,随时收听天气预报,适时安排摊铺计划。并预备相应的苫布遇雨时随时遮盖。

2)降雨或基层潮湿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3)未压实成活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凝土,应全部刨除更换新料。

(1)地面上的雨期施工

1)在现场材料、机械存放区顶部用φ32钢管和铁皮瓦搭设防雨棚;

2)做好现场截水、排水,并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加紧抢修;

3)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

4)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5)雨期前检查照明和动力电缆有无混线或漏电等保证雨期中正常供电;

6)怕雨、怕潮、怕裂、怕倒等原材料构件和设备,应放入室内或堆放在有坚实基础的较高地点,或用蓬布封盖严密。

7)挖出的土方要及时运出,并随时准备好遮盖用的蓬布;

8)所用骨料(砂、石等)雨淋受潮后,应进行翻晒处理。

(2)雨中施工物资及设备管理

1)现场机械操作棚(如搅拌、电焊机、木工机械、钢筋机械等)必须搭设牢固,防止漏雨、淋雨和积水;

2)用电的机械设备要按相应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要经常检查和测试有效性及灵敏性。

3)在雨期施工前,应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施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绝缘降低以及跑漏电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

4)配电箱、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防淹措施,外壳要做接地保护。

5)现场的脚手架、外用电梯等均应设置避雷装置,并要经常检查和遥测;

6)动力设备的接地线不得与避雷地共用,接地线如需拆换时温州市信河街B区外配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先做好新的接地线后再进行;

7)线路架设及避雷系统敷设时,应掌握气象预报情况,严禁在雷雨天气中作业。

(3)重要部位及重要设备的防护措施

1)所有材料堆放区、坡道口部搭设防雨棚

2)预备沙袋防止基槽倒灌。

3)基槽内使用的排水泵,保证100%完好、并备一台预备泵,随时抽排积水,绝对保证井下设备的安全使用。

(4)雨期施工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所用电源电闸箱,按指定位置搭设标准防护棚,用电采取三级保护NB/T 10625-2021 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运行导则.pdf,电气设备一机一闸、电焊机使用专用二次漏保并保持经常检查漏保器的灵敏可靠,拉接电源线高度、埋设的电源线的深度必须整齐、符合标准。所有电器设备做好接零或接地。由电工负责阴雨天电器设备的检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