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薄壁不锈钢管道系统施工技术交底标准插入长度212424394752536075
(6)如管件和插入管材配合过紧,可用清洁水湿润管材和管件,不得使用油脂类润滑,以避免油脂使橡胶圈变形,造成卡压失败而漏水。
(7)管道安装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预装配株洲石峰大桥主桥钻孔桩施工工艺细则,确认配管长度和管子插
入管件长度无误后,方可进行卡压作业。
(8)卡压作业时将专用卡压工具钳口的凹槽与管件环形凸部紧密结合,工具的钳口必须与管材呈垂直状,确认无误后开始作业,直至钳口凹槽部咬紧管件、压至上下钳口贴合,即可完成卡压连接。
(9)卡压作业时可通过察看卡压工具压力表显示值判断是否卡压到位,一般DN15~25的卡压压力为40Mpa,DN32~50的卡压压力为60Mpa。
(10)整个施工过程要随时检查,用六角量规随时确认卡压连接是否完好。不得有漏卡、漏检等疏忽,应确保安装质量万无一失。
(11)如发现管材、管件卡压不紧,可在原位重新卡压,直至用六角量规检查合格。
(12)如多次卡压仍达不到规定要求,应检查卡压工具是否完好、钳口是否磨损,有问题及时与供应商取得联系,不合格工具不得勉强使用。
(13)卡压连接完成后,若发现划线记号于管件端部DN15~25距离超过3mm,DN32~50距离超过5mm,应将管件及两侧管材变形处切除后重新施工。
(14)修正和变更时先切断配管,再按变更配管的需要加上可调对接头进行调整连接,但需注意确保管材在管件内合理的插入长度。
(15)一端为承口的螺纹转换接头应先锁紧螺纹再进行卡压,否则卡压处容易松脱,而造成泄漏。
(16)安装时若发现管道弯曲、不直,应在直管部位进行修正,不可在管件部位校正,避免卡压处的松脱。
(17)管道安装中应适当分区,尽可能采用局部完工局部试压方法,视具体情况于保温施工前按规定逐段进行耐压试验。
(18)一般水压试验压力为最高实际工作压力的1.5倍,卡压后保压时间不得低于60分钟。
(19)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文明操作,管材及管件应堆放整齐,不得与杂乱异物随意堆放在一起。
(1)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及早找出是否有施工不良处,应事先将管道系统适当分区,尽可能采用局部完工、局部试压方法,在保温施工前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耐压试验。
(2)耐压试验时,一般以清洁的水为流体,当充水、排水不方便或冬季施工有冻结之虞时,可以用气体代替。耐压试验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①局部水压试验的管端可利用已安装的阀门或者用管端塞堵严后进行水压试验。
②水压试验时应先将管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加压,以免发生危险。
③管端堵塞处最好用柔性材料进行遮挡,以防试压过程中塞堵掉落飞出发生危险。
④局部水压试验用管端塞堵图样:
·局部水压试验用末端装置(见图1、图2)
·局部水压试验用管端塞堵使用方法(见图3、图4、图5)
(五)与其他管道、附件及用水设备的连接
1、薄壁不锈钢卡压式管道系统兼容性强,卡压式管件规格品种齐全,
能与极右的各种管道系统实行连接,也可与各种阀门、水嘴、水表、水泵等管道附件及用水设备配用。
2、薄壁不锈钢管道在与其它材质的管材或管件连接时,根据连接管材
种类的不同,会产生异种金属化学腐蚀,为此必须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表4中表示不锈钢管道与几种常用其它材质的管道是否能进行直接连
接。直接连接意味着两种管材接触不需要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薄壁不锈钢与其它材质的管道连接说明表4
6、管道附件及各类设备连接
(1)与各类阀类的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如图11)、法兰连接(如图12),
与其他材质的管道连接情况相同,注意不应引起电化学腐蚀。
(3)安装水龙头时,拧紧螺纹转接头时不要用力过度,可在水龙头六角部位安装夹板,或用扳手夹住固定六角部位,将水龙头螺纹拧紧。
(六)管道施工其它技术要求
1、管件间所需的最小空间尺寸
(1)卡压连接时,卡压部位两侧的管材多少都有些变形,为了保证管材和管件有效的连接强度,管件与管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
(2)图13和表5为同向连接的管材、管材两侧的管件之间的最小距
离。管件间的最小距离表5
公称通经DN最小间距Lmin
(3)图14、图15和表6表示的是两个弯头连接或三通与弯头连接时的最小距离。弯头、三通组合连接的最小间距表6
公称通经DN152025324050
L1120140160230260290
L2108126141225250270
为了节省空间、方便施工,可采用B型90º弯头,如图16所示,其最小间距见表7。
B型弯头、三通组合连接的最小间距表7
公称通经DN152025324050
L388105121162192211
L47893106170189191
也可采用45º弯头或B型45º弯头,如图17所示,其最小间距见表8。
45o弯头、B型45o弯头组合连接的最小间距表8
公称通经DN152025324050
L5657479115132144
L64955617991100
(1)由于流体温度变化和不锈钢管道具有热涨冷缩的特性,所以在管道施工时应合理配置伸缩补偿装置,可采用波形膨胀节、线性温度补偿器或采用其他补偿措施。
如同前述,不锈钢管和异种材质的金属接触,会引起电化学腐蚀。所以一定要使用由橡胶制成、由塑料制成或外包绝缘材料的支架。(如图18)见下页
采用碳素钢管用的支架时,管子和支架间应插入绝缘材料。(如图19)
(2)活动支架配件和固定支架的安装形式及方法
(3)安装支架注意事项:
①支架应安装在管接头附近。
由于会发生管材弯曲变形,支架部位要尽可能靠近管接头。
②安装管道支架一定要在管接头卡压前进行。
如果先卡压后安装支架,卡压管件时的挤压力会造成管子弯曲,特别是在弯管部位或分歧部位要在管接头挤压部位附近设置固定支撑。(如图20)
(2)屋外配管时,不可让雨水进入内部,故要在保温层外加防水层。使用成形保温管壳时,在管壳的对接面部分或保温材料与管件之间不要留有空隙,应用铁丝或胶带固定。(如图22)
(3)根据使用地区不同,保温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设计和施工标准,表9中给出的厚度仅供参考。若管内温度要求不能充分保温时,或在湿度较大的场所,配管的保温层有必要加厚。
几种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表9单位:mm
给水管生活热水管温水管冷水管
(4)防冻措施:在寒冷地区冬季可能会发生管道冻结,造成管道破裂或连接密封失效。为此在施工水压试验后务必将管道内的水排放干净。同时为了防止以后使用过程中管道的冻结,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保证使用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得偷工减料,必要时使用加厚的保温材料。
②保温材料的对接面及保温材料与管件之间不能留有空隙,要认真做好保温施工作业。
③根据使用地区不同,所需采用的防冻措施应按有关施工标准执行。
由于土壤中的溶解盐类、酸碱度、含水量、通气性等众多因素,有可能会引起不锈钢管材腐蚀。所以埋地的管道宜采用覆塑薄壁不锈钢管,也可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外缠防腐胶带,如外缠两层聚乙烯带,包扎两层沥青漆(或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塑胶布防腐。
由于混凝土或砂浆的成分经常添加防冻剂及凝结强化材料等添加物,而这类材料可能含有高浓度的氧化物,有可能会引起不锈钢管材腐蚀。嵌墙敷设的
管道宜采用覆薄壁塑不锈钢管,也可能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外套塑料膜或
外缠防腐胶带,管经不宜大于20mm。在管线转折处,应预留5~10mm净空,补偿管路因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化值。
嵌墙敷设的管线应水平或垂直布置在预留或开凿的凹槽内,槽内薄壁不锈钢管应采用管卡固定。
嵌墙敷设的管道不能被混凝土或砂浆固定住,应利用覆盖保温材料确保混凝土与管道间留有空隙,保持管道在混凝土中可自由伸缩。
(3)在管道外缠防腐胶带时要重叠1/2胶带宽度以上,且不要留有空隙,要保持密实。
使用专业卡压工具时所需的最小施工作业空间如图23及表10.
各种公称通经配管的最小施工作业空间表10单位:mm
L155555565656565
L240404050505050
1、管道系统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由施工单位会同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全面负责或委托工程
监理单位进行。必要时,设计单位可参与联合验收。中间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
2、暗装、嵌装管道隐蔽前的验收,应着重检查管道支撑、管道伸缩补
偿措施,并进行通水能力检验和水压试验。
3、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暗装、嵌装管道的安装符合安装规定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
(2)水压试验压力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0.6Mpa;
(3)水压试验前,应检验试压管道是否已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供试验的接头部位应明露;
(4)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土建施工。水压试验时,工程监理人员应到场观察、做好记录,并出具验收书面报告;
(5)水压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将试压管段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将管内气体排出;
②管道系统注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③对管道系统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进行,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
④升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观察10min,压力降不得超过0.02M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对管道作外观检验,以不漏为合格;
⑤管道系统加压后发现有渗漏水或压力下降超过规定值时,应检查管道,在排除渗漏水原因后,再按以上规定重新试压,直至符合要求;
⑥在温度低于5℃的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将存水放净。
4、生活饮用水管道在试压合格后,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并冲洗管道。冲洗前,应对系统内的仪表加以保护,并将有碍冲洗工作的节流阀、止水阀等管道附件拆除,妥善保管,待冲洗后复位。
5、管道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
(1)施工图、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2)管材、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的产品质量保证书;
(3)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记录;
(4)通水能力和水压试验检验记录;
(5)管道清洗和消毒记录;
(6)工程质量事故记录;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pdf(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6、工程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竣工验收应重点检查和检验下列项目:
(1)管位、管经、标高、坡度和垂直度等的正确性;
(2)连接点或接口的整洁、牢固和密闭性;
(3)温度补偿设施、管道支承件和管卡得安装位置和牢固性;
JB/T 8922-2011标准下载(4)给水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检查按设计要求同时开启的最大数量配
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对特殊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
(5)管道系统阀门的启闭灵活性和仪表指示的灵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