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技术交底书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书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32.56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书

(1)所有路基填料符合规定要求,不合格填料清除干净。

(2)路堤基底地表水、地表附着物清理干净,原地面含水量符合要求,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在0.86以上。

(3)路基各填层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基床以下填层的压实度达到0.86以上,路基基床底层压实度达到0.89以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docx,路基基床表层压实度达到0.91以上(按重型击实标准)。

(4)路堤预留沉落量符合要求,路基标高(加预留沉落量)控制在设计标高的±5cm范围内。

(5)路基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线路中线点至路肩一侧的宽度误差在±5cm范围内。

(6)基床表面做到肩棱明显、路拱坡面合度,路基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于15mm。

(7)路基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坡度,边坡平顺、密实稳固,坡面平整度误差15mm以下,变坡点位置准确,偏差控制在±200mm以上。

(1)准确放样,采用J2级经纬仪放线,路基每填高3米左右收坡一次,防止超填,保证边坡平顺。

(2)做好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段,取得各种填料的填筑最佳参数,以指导土方填筑施工。

(3)按“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确保工序清晰、流程合理、施工连续。

(4)设备配置合理,保证填筑质量和各工序连续进行。

(5)及时检测密实度,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保证检测快速准确。

(6)上下层采用不同的填料时,下层填料表面按要求做成相应路拱。

(7)边坡夯实采用反铲挖掘机铲斗背夯拍,增加边坡密实度。

(8)路基面、边坡面采用人工挂线平整,确保平整度和坡率。

(9)基床表面需补填时,如补填厚度小于10cm,将原压实层翻挖10cm以上,再补填压实。

本段浅层地基处理主要有换填法和抛填片石法。

a一般用于处理暗沟、暗塘等局部范围的浅层软土地基。

b先将软土或淤泥挖除干净,并将底部平整。若软土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软土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和放坡宽度。

c换填所用填料及填筑层厚、压实要按路堤本体要求施工。

(3)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换填地基的深度、压实度和填料及技术条件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填筑压实顶面要平整,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要符合与基床相应部分的压实标准与要求。换填地基位置、高程要满足下表规定:

+100,但限15%个检测点

a换填土地基位于沟谷,有一定坡度时,施工前应将水疏干,清除软土后,基底要做反坡台阶,当用压路机碾压时,平台不少于压路机宽度,当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压时,平台不小于1m,换填前,先夯实基底。

b换填土地基处于平坦地带,如低洼田、塘等,施工前应采取围堰抽水法防护措施,保证在软土淤泥能清除干净和基底无水状态下填土。决不允许回填中有软土参杂或有水碾压造成弹簧或缺陷地基。

开始进行抛填时,先用较小功率的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大面积抛填石料以后,采用振动力不小于40T的压路机对摊铺后的石料进行强碾压。为了保证软土挤压彻底,抛填面与强碾压面的距离不宜大于6米。

抛填石料时,先用较大块的石料抛填,防止石料在后续的石料挤压下,和软土一起被挤压流出,造成浪费。

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大量的软土被挤压出来,影响石料的抛填时,要清除该部分软土。

全面积软土抛填完成以后,要在全处理面进行彻底的碾压,在测得石料面的高程变化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才能开始上部的砂夹碎石垫层或土体的施工。

一般情况下,从线路的中心向路基的两边进行抛填石料;

如果探明软土层下的稳定面有一个明显的斜面,则要从斜面的高处向斜面的下方进行抛填石料;

如果处理的地基地下水线路的一侧明显高于线路的另一侧,则从水位的上游向下游进行抛填。

a材料要求:使用不易风化的石料,其最小值径不得小于30cm。

b当软土下地层平坦时,抛填应自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软土下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向低侧抛填,并在低侧边部多加抛填,形成约2m的平台顶面。

c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或用碎石类石子铺塞,用100-150t夯击能强夯机械满夯2-3遍。

d按设计施工反滤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a石料除满足设计规定外,块石尽可能选择大的使用,不得在料场用装载机连石碴一起装的材料进场,避免影响质量。

b抛填应从一端向另一端抛填或从中间向两边抛填,不得从四周向中间抛填。在抛填过程中,应配置相应的推土机辅助推赶,为碾压创造条件。

明挖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到离设计标高差30~40mm后用人工清至设计标高,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对墙趾处持力岩层的扰动,并应避免雨水濅泡基坑。基础开挖尺寸按设计图纸尺寸开挖,边坡根据地质按1:0.3~1:1控制,对有水基础则安排足够的抽水机在基坑尺寸外开挖一积水坑,随时抽排以保证不积水。基坑开挖按5~15即沉降缝分段长度随挖随检随砌,对有水基础沉降缝分段长度取小值。挡土墙明挖基坑各部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基坑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

基础及墙身砌筑:基础及墙身采用M10浆砌片石一次砌筑。砌筑应采用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砌块应大面朝下,丁顺相间,互相咬接,上下错缝,不得有通缝和空缝。砌体周边应平顺整齐或与基坑壁紧贴。,基坑超挖部分应用同标号浆砌片石进行封闭。台阶基础的砌体与阶壁间隙应插浆塞满,台阶处不得砌成竖向通缝。挡墙地段的侧沟,应及时砌筑,防止水流下渗,软化基础。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0.02~0.03m,缝内沿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木板,其深度不小于0.2m,墙背设0.30m砂夹卵石反滤层。墙顶背部夯填粘土,厚0.3m高0.5m。反滤层底部夯填粘土,厚0.3m高0.3m。挡土墙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并呈梅花形布置,泄水孔采用宽0.1m高0.15m的矩形孔。挡墙表面勾缝采用皮带缝。

3)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①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基础砌筑。

②明挖基坑尺寸、斜基底坡率、起点进程偏差均应符合下表要求:

③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负责设计和管理,配合比选定后,要严格组织实施。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④基础浇筑高程、位距、宽度、起讫里程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顶面高程(水平基底)(mm)

前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mm)

扩大基础襟边高、宽度(mm)

起讫里程或长度(mm)

⑤沉降缝、伸缩缝的位置与缝的塞封应符合设计规定。

⑥砂浆拌和严格按照重量配合比每盘过称,采用机械拌和,确保砌筑质量。

⑦墙身边距、高程、尺寸、起讫里程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前边缘距路基中心线距离(mm)

厚度(前缘至后缘)(mm)

每20m墙长,每浇筑1m高

⑧垂直度、斜度、平整度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⑨按设计位置设置泄水孔和反滤层。

①挡土墙开挖前,在上方作好截、排水设施;雨天坑内积水随时排干。

②墙基位于斜坡地面时,其墙趾埋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离同时符合要求;采用倾斜基础时,准确挖凿,不采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

③挡土墙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砌筑,严禁边坡暴露时间过长。

④挡墙砌筑时,不得出现通缝缝。

⑤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侧平齐无搭叠,缝内防水材料按要求深度塞填紧密。

浆砌边沟、排水沟、护坡、护脚、护肩

①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几何位置组织测量放样。

②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基坑。

③采用机械拌和砂浆,严格控制水灰比。

④人工砌筑,用挤浆法施工,砂浆必须捣插密实,灰缝饱满。

⑤片石大面向下,丁顺结合,面石必须精心修整。

2)施工程序和施工安排

①各段排水系统中的边沟、天沟,护脚先于该段路基土石方施工。

②排水沟、护坡、护肩在路堑开挖完成后抓紧施工。

①水沟断面符合设计要求,沟底与沟边平顺整齐,沟内不积水,无淤塞。

②水沟铺砌应密实、平整、无渗漏水,符合设计要求。

③水沟各部偏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④护坡、护脚、护肩墙基位于侧沟底下的相对深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乐山时代广场(三期)工程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软弱基底的加固要符合设计。

⑤墙身应与边坡紧贴,坡面上深度大于20cm的凹坑下端凿成台附基面。墙背后引排水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墙面及其两端面应平顺。

⑥护墙砌体种类及材料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

⑦护肩高程、平面尺寸、平整度偏差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GB/T 6287-2021 分子筛静态水吸附测定方法.pdf①所用材料均须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②所有砂浆必须采用机械拌和并严格按重量配合比过称,以保证砂浆质量。

③砌体灰缝砂浆必须饱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