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艺技术交底

抹灰工艺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52.22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抹灰工艺技术交底

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釉质、水泥混合砂浆等应清扫干净,并应撒水湿润。

2)、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钢板网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钢板网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

3)、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学校拆建工程活动中心工程小型网架工程施工方案(40页),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4.1搬运物料及拆除脚手架要轻抬、轻放,及时清除杂物,工具、材料码放整齐,不要撞坏和污染门窗、墙面和护角。

4.2保护好墙面的管线槽、盒,电气、水暖设备所预留的孔洞不要抹死。

4.3抹灰层在凝结、硬化前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剔凿。保证灰层增长到足够的强度。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粘结不牢、空鼓、裂缝:加气混凝土墙面抹灰,最常见通病之一就是次层与基体之间粘结不牢、空鼓、裂缝。主要原因是基层清扫不干净,用水冲刷,湿润不够,不刮素水泥浆。由于砂浆在强度增长、硬化过程,自身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应力,形成干缩裂缝。改进措施,可采用喷洒防裂剂或涂刷掺107胶的素水泥浆,增加粘结作用,减少砂浆的收缩应力,提高砂浆早期抗拉强度,改进抹灰基层处理及砂浆配合比是解决加气混凝土墙面抹面空鼓、裂缝的关键。同时砂浆表面抗拉强度的提高,足以抗拒砂浆表面的收缩应力,待砂浆强度增长以后,就足以承受收缩应力的影响,从而阻止空鼓、干缩、裂缝的出现。

5.2抹灰层过厚:抹灰层的厚度大大超过规定,尤其是一次成活,将抹灰层坠裂。抹灰层的厚度应通过冲筋进行控制,保持15~20mm为宜。操作时应分层、间歇抹灰,每遍厚度宜为7~8mm,应在第一遍灰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5.3门窗框边缝不塞灰或塞灰不实,预埋木砖间距大,木砖松动,反复开关振动,在窗框两侧产生空鼓、裂缝:应把门窗塞缝当作一个工序由专人负责,木砖必须预埋在混凝土砌块内,随着墙体砌筑按规定间距摆放。加气混凝土墙体的门框周边宜做成钢筋混凝土小柱,小柱内预埋木砖最为妥当。

5.4抹灰配合比使用不合适,底子灰的强度过高,使灰层出现空鼓、开裂。

5.5抹灰层气泡、有明显抹子印、墙面开花:

1)、抹罩面灰后,还不具备早期强度,赶压工作跟的太紧,灰层没有收水,故压光后出现气泡现象。因此罩面灰抹完后,应具有一定的硬度、手压变形不大,灰层表层水分已收干,再进行压实、赶光。

2)、底子灰过分干燥,有没有渗透水,水分很快被底子灰吸收,故压光时容易出现抹纹和漏压。当底灰五、六成干时应开始抹罩面灰,赶压罩面灰应掌握好时间,消除抹纹。

5.6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其原因主要是抹灰前挂线、做灰饼、冲筋不认真,冲筋时间过短或过长,造成收缩量不同,出现高低不平,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

6.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

6.2室内抹灰的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2m,架子上堆放材料不得过于集中。超过2m以上的架子要设防护拦杆进行防护。

6.3脚手架上不得有探头板,架板严禁支搭在门窗、水暖管道上。

6.4搅拌与抹灰时,要注意防止灰浆及杂物落入眼内DL/T 1995-2019 变电站换流站带电作业用绝缘平台

6.5在室内推车运输时,注意不要碰撞架子,过道转弯时注意防止小车把挤手,推车时不准倒退。

6.6室内要有足够的光线,在黑暗潮湿环境作业应采

6.7在预留洞口作业时,应设安全防护设施,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拆动防护设施,或从空中向下、向外抛掷杂物,以免伤人。

7.1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工人的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措施。

7.2经常进行场地清扫DB3706/T 43-2020 烟台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等级划分及评定规范.pdf,并洒水保持施工场地清洁、干净。

7.3下班前在指定地点对推灰车定时清理。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