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明挖基础工程安全技术交底-(2)防护栏杆的底部必须设置牢固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挡脚板下的空隙不得大于lcm;挡脚板上有孔眼时、孔径不得大于2.5cm。
(3)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栏杆和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应为1.2m,下杆离地高度应为50cm~60cm。栏杆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得大于2m.
(4)高处临街的防护栏杆应加挂安全网,或采取其他全封闭措施。
4.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地下结构施工跨越冬季施工组织设计(460页),可采用钢管并锤击沉入地下不小于50cm深。钢管离基坑边沿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
(2)在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设预埋件的预制块,并按要求进行固定。
(3)在混凝土结构上固定,采用钢质材料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50×5角钢,其上、下各设一孔,以直径10mm螺栓与木杆件拴牢。
5.受条件限制基坑不能按规定放坡时,应采取支护措施;支护结构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进入基坑作业。
6.压浆混凝土桩支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渣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发现不符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2)钻孔作业中发生坍孔和护筒周围冒浆等故障时,必须立即停钻;钻机有倒塌危险时,必须立即将人员和钻机撤至安全位置,经技术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3)成孔后或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关机、断电并应保持孔内护壁措施有效,孔口应采取防护措施。
4)使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时,配合起重机安套管人员应待套管吊至安装位置,方可靠近套管辅助就位,安装螺栓;拆套管时,应待被拆管节吊牢后方可拆除螺栓。
5)正、反循环钻机钻孔均应减压钻进,即钻机的吊钩应始终承受部分钻具质量,避免弯孔、斜孔或扩孔。
6)钻机运行中作业人员应位于安全处,严禁人员靠近和触摸钻杆;钻具悬空时严禁下方有人。
7)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现场应划定作业区,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钻孔应连续作业,建立交接班制,并形成文件。
8)严禁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方作业,需在其一侧作业时,施工中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起重机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
9)冲抓钻机钻孔,当钻头提至接近护筒上口时,应减速、平稳提升,不得碰撞护筒,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护筒,钻具出土范围内严禁有人;施工中严禁人员进入孔内作业。
10)螺旋钻机宜用于无地下水的细粒土层中施工。
(2)成孔后,应及时安装钢筋笼;向孔内置入钢筋笼前,必须检查笼内侧的注浆管,确认浆管顺直、接头严密、喷孔畅通。
(3)压浆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浆作业应逐级升压至控制值,不得超压;水泥浆必须搅拌均匀,经过滤网后方可注入压浆管。
2)拆除压浆管前必须卸压、断电。
3)压浆应分两次进行;首次压浆应边提钻、边下料、边进行,二次压浆应在成桩后进行,两次压浆间隔不得超过45min。
(4)利用起重机吊钢筋笼时应按照起重机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操作,在吊钢筋笼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2)吊装中严禁超载,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
3)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4)吊钢筋笼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5)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
6)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7)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和被吊梁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8)构件吊装就位,必须待构件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9)现场配合吊钢筋笼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梁体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10)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起重机作业符合安全用电的相关要求。
11)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7.预钻孔埋置桩支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埋桩不能连续作业时,孔口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桩就位后应及时填充桩周空隙至顶面;向孔内送桩时严禁手脚伸入桩与孔之间。
(2)钻孔应连续完成,成孔后应及时吊桩入孔;钻出的泥土应随时清理运弃,保持作业面清洁。
(3)使用起重机吊桩必须由信号工指挥;吊点应正确;吊桩就位时应缓起、缓移,并用控制绳保持桩的平稳;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l)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2)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
3)吊装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4)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
5)吊装中严禁超载;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
6)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和被吊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8.构件吊运就位,必须待构件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9.吊运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10.杆件的规格与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横杆上直径不得小于16mm,下杆直径不得小于14mm,栏杆柱直径不得小于18mm,采用焊接或镀锌钢丝绑扎牢固,绑丝头应顺平向下。
(2)木质栏杆上杆梢径不得小于7cm,下杆梢径不得小于6cm,栏杆柱梢径不得小于75cm,并以不小于12号的镀锌钢丝绑扎牢固,绑丝头应顺平向下。
(3)钢管横杆、栏杆柱均应采用直径48mm×(2.75~3.5)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或焊接牢固。
11.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构件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12.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13.吊运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运。
明挖基础工程导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工程与河湖交叉,采用导流施工宜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前应向河湖管理部门申办施工手续,并经批准。
2.进人水深超过1.2m的水域作业时,必须选派熟悉水性的人员,并采取防止溺水的安全措施;遇水体危及施工安全时,坝和围堰内施工人员、设备必须立即撤出;拆除坝和围堰时,应先清除施工区域内影响航行和污染水体的物质;围堰应拆除干净,不得阻碍水流和航道。
3.导流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筑坝范围必须满足基坑施工安全的要求。
(2)导流管为两排及以上时,其净距应等于或大于2倍管径;导流管过水断面、筑坝高度和断面应经水力计算确定。坝顶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洪水位70cm以上。
(3)导流管应采用钢管,并稳定地嵌固于坝体中;管外壁在上下游的坝体范围内应设止水环。
(4)导流钢管吊装应采用起重机进行,人工推移时,钢管前方严禁有人,就位后应挡掩牢固。
(5)现场使用起重机吊装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和被吊导流管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2)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
3)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
起重机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
4)吊装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吊装中严禁超载;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5)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6)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7)构件吊装就位,必须待构件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8)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导流管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9)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6)施工中钢管焊接所使用的焊接设备,应符合焊接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现场焊接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焊接作业现场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2)焊接作业现场应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焊接作业现场应通风良好,能及时排除有害气体、灰尘、烟雾。
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露天焊接时,应设挡风屏板;焊接辐射区,有他人作业时,应用不可燃屏板隔离;露天焊接作业,焊接设备应设防护棚。
4)焊接前必须办理用火申报手续,经消防管理人员检查确认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落实,颁发用火证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5)所有焊缝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碴、未填满弧坑和超出规定的缺陷;零部(杆)件的焊缝应在焊接24h后按技术规定进行无损检验。
(7)焊接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操作者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数控、自动、半自动焊接设备应实行专人专机制度。
2)作业时,电缆线应理顺,不得身背、臂夹、缠绕身体,严禁搭在电弧和炽热焊件附近与锋利的物体上。
3)电焊机、电缆线、电焊钳应完好,绝缘性能良好,焊机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符合要求。
4)电焊机的二次引出线、焊把线、电焊钳等的接头必须牢固。
5)焊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防护面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穿焊接防护服,穿绝缘、阻燃、抗热防护鞋;清除焊渣时应戴护目镜。
6)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验,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7)作业中电机出现声响异常、电缆线破损、漏电征兆时,必须立即关机断电,停止使用,维修后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继续使用。
8)电焊机的电源缆线长不得大于5m,二次引出线长不得大于30m。
9)作业时不得使用受潮焊条;更换焊条必须戴绝缘手套;合开关时必须戴干燥的绝缘手套,且不得面向开关。
10)使用中的焊接设备应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维修后的焊接设备,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
11)在狭小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确认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并记录后,方可进入作业;出入口必须设人监护,内外呼应,确认安全;作业人员应轮换作业;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
12)作业后必须关机断电,并锁闭电闸箱。
4.采用土袋围堰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深1.5m以内、流速1.Om/s以内、河床土质渗透系数较小时可采用土袋围堰;围堰内的面积应满足基坑的施工和设置排水设施的要求;围堰断面应根据河湖水深、流速等经水力计算确定。围堰不得渗漏。
(2)水流速度较大处,堰外边坡草袋或编织袋内宜装填粗砂砾或砾石;堆码土袋时,上下层和内外层应相互错缝,堆码密实、平整。
(3)草袋或编织袋内应装填松散的黏土或砂夹黏土;围堰顶高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70cm以上;围堰外侧迎水面应采取防冲刷措施。
(5)筑堰应自上游起,至下游合拢;黏土心墙的填土应分层夯实。
5.围堰断面应根据河湖水深、流速等经水力计算确定,围堰不得渗漏;围堰内的面积应满足基坑的施工和设置排水设施的要求;围堰外侧迎水面应采取防冲刷措施;围堰顶高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70cm以上;筑堰应自上游起,至下游合拢。
6.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挤塑板外墙保温专项施工方案(l)沉桩作业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
(2)围堰断面应根据河湖水深、流速等经水力计算确定;围堰外侧迎水面应采取防冲刷措施;围堰不得渗漏,围堰内的面积应满足基坑的施工和设置排水设施的要求;围堰顶高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70cm以上;筑堰应自上游起,至下游合拢。
(3)钢板桩沉入后,应及时检查,确认平面位置正确、桩身垂直;发现倾斜,应立即纠正或拔出重打;接长的钢板桩,其相邻两钢板桩的接头位置应上下错开。
(4)拔桩应从下游开始,拔除钢板桩时宜向围堰内灌水,使堰内外水位相等。
明挖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安全技术交底
1.未风化的岩层,岩面倾斜超过15°时,应凿成台阶状,使持力层与重力线垂直;风化的岩层,应凿除已风化部分。
2.人工凿除岩层时,锤柄必须安装牢固景观桥施工方案,持锤手不得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