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图文交底,70页PPT.ppt

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图文交底,70页PPT.ppt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ppt
资源大小:37.5 M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图文交底,70页PPT.ppt

11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一、准备工作(1)定位控制线弹设 模板安装之前,在地面上将墙体边线在地面上弹出(首层在垫层上弹出),确保模板安装定位准确。

12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一、准备工作(1)定位控制线弹设 模板安装之前,在地面上将墙体边线在地面上弹出(首层在垫层上弹出),确保模板安装定位准确。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14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一、准备工作墙模板在制作前,先进行深化排版,确保钻孔数量合理,模板安拆简易。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15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一、准备工作 模板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到位。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16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一、准备工作钢筋隐蔽验收通过Q/GDW 11645-2016 变压器特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内撑条安放到位。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17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次龙骨采用通长40*40*2.5矩管,间距200mm。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18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主楞2根矩管用螺栓对拉,间距450mm,第一步距板面不超过200mm,最上一步距离板底不超过300mm。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19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墙边、接缝处采用矩管固定,防止漏浆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0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固定上口模板用通长方木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1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当墙肢较短时,可采用对拉螺杆对穿加固。墙肢较长时,背楞上焊接套管加固。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2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模板拼缝处,次龙骨压边,防止错台。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3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剪力墙短肢,阴角压设矩管,对拉螺杆加设到位,防止阴角变形。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4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长度超过1m的墙,斜撑数量不少于2道;超过3m长时,斜撑间距不大于3m。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5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固定上口模板用通长方木次龙骨矩管伸至板底通长木方下部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6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二、墙、柱模板支设要点墙根设置通长木方压边,次龙骨矩管伸至通长木方上部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7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将梁的位置用墨线在地上弹出,根据梁的平面布置调整梁板底部的支撑立杆排布。当层高≤5m且板厚≤200mm时,立杆纵横距1200mm,横杆步距1800mm;当层高>5m或板厚>200mm时,立杆纵横距900mm,横杆步距1200mm。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8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立杆搭设前,底部设置垫板或垫枋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29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立杆底部严禁悬空、垫设砖块、使用托座。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0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要求梁底必须有定位扣件,且每条梁下面不少于2个定位扣件。在梁定位时要求两个人配合,一个人在上面吊线,一人在下面定位。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1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板底次龙骨铺设间距均匀,不超过200mm,甚至板边缘,距墙板阴角通长木方不超过150mm。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2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立杆顶部安装U托,安放主龙骨,通过调节U托调平到所需标高。 U型顶托上主龙骨为双钢管,严禁单边;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3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4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梁腹板高大于450mm时,侧面必须加设对拉螺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直径12mm,梁底以上每300mm高处设一道螺杆。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5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梁侧面的外龙骨要求用双钢管,外龙骨间距600mm,对拉螺杆拉至外龙骨上。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6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梁侧面的外龙骨要求用双钢管,外龙骨间距600mm,对拉螺杆拉至外龙骨上。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7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阳台、厨房等降板较小处,采用型钢吊模;卫生间等降板较大处,木模吊模,角部加固,底部使用混凝土块支撑固定,禁止使用铁丝吊模。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39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剪刀撑当架体高度8m>h>3m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5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叉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当架体搭设高度h≥8m以下时,应在扫地杆层加设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间距不超过8m,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竖向剪刀撑从底至顶设置,斜撑角度45°~60°。剪刀撑必须与其经过的立杆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并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0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三、梁、板模板支设要点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1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四、其他模板施工(1)洞口模板当墙面存在洞口(门洞除外)时,制作洞口木模板盒子,暗埋在剪力墙内,一次浇筑成型。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2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四、其他模板施工(2)楼梯模板标准层楼梯采用预制楼梯,地库及非标楼梯采用现浇楼梯。楼梯模板的加固采用狗牙模板加固,依据设计图纸尺寸,用木方定型加工对应的狗牙模板。楼梯施工缝的位置,应拦设到位,下层绑扎钢筋前,剔凿清理。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3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3)后浇带模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架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与主体架体一起搭设,主体模板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架体不拆,模板就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后浇带两侧沉降一致,后浇带浇筑后无错台、下沉、漏浆现象。

44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五、实测实量(1)现场测量已安装好的模板,内立面模板选取一个墙面为一个检查点,平面模板选取一个纵横轴线为一个检查点,外墙模板可选择5m长度范围作为一个检查点。(2)现场选取墙、板、柱等有代表性的检查点各不少于3处,模板检查点应包括有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部位。(3)垂直度:每个检查点测墙面两端或柱子相邻两面,记录较大的偏差值。(4)表面平整度:每检查点测量板中间及两边各一点,记录较大的偏差值。(5)截面尺寸:选择安装好的模板,测量构件中间和靠近两端处的尺寸偏差,记录较大的偏差值。(6)底模上表面标高:测量板中心点及四角附近的标高,记录较大偏差值。(7)梁底模起拱高度:梁跨度大于4m,检查底模中点相对于两端起拱高度。(8)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检查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记录较大的偏差值。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5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五、实测实量√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6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五、实测实量√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7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五、实测实量项目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8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五、实测实量(1)参与人员班组安装过程自查,劳务管理人员自检,项目工长、质检验收,合格后报监理、业主检查验收。(2)测量过程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49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五、实测实量(1)平板极差偏差调整测量楼板模板矩管背楞平板极差,超过允许偏差(5mm)的部位,调节顶部U托,达到偏差许可范围。(2)平整度调整测量矩管背楞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5mm)的部位,调节模板背楞与对拉螺杆山型卡,达到偏差许可范围。(3)垂直度调整测量矩管背楞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3mm)的部位,调节对拉螺杆与斜撑顶部U托,达到偏差许可范围。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50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五、实测实量实测爆点信息统计分析拆模后,对每层结构构件的实测实量数据信息进行统计,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值的爆点部位进行统计分析。针对重复出现超过3次的爆点部位,分析爆点原因,改进模板加固方式及数量,确保问题得到改进解决。对实测实量数据和得分信息进行数据统计、曲线分析,确保后续实测得分满足95分的底线要求,争取超过96分,力争高分。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51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六、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专业工长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监理审批方可生效执行。2、拆模强度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构件跨度大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构件跨度小于8m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序号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52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六、模板拆除√×第三节 模架搭设要点

53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错台卫生间、老墙吊模位置应贴双面胶带

54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错台设置老墙螺杆,每一道墙的老墙丝杆道数不少于3道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5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错台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6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蜂窝麻面模板周转时,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7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三、漏浆烂根墙柱合模后,浇筑前至少6小时以上,进行做浆封底,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浆流失造成烂根。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8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四、阴阳角不顺直模板根部垫通长木方,阴角、阳角部位矩管压边,防止阴阳角不顺直。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59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五、螺杆眼漏浆第四节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0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1)墙柱背楞:墙柱背楞及抱箍均采用矩管。

61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2)梁板模板板底次龙骨采用矩管,间距不大于200,并伸入阴角处根部,主龙骨必须使用双钢管。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63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4)剪力墙下设角钢使用通长木方压边,实施三层检验效果,如成型效果不能达到要求,则强制使用角钢压角包边。剪力墙根部模板下口设置角钢,有效防止剪力墙根部漏浆,确保墙根成形顺直无烂根现象。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64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5)顶板龙骨支撑住宅项目现场顶板模加固体系,次龙骨设置到阴角部位,龙骨间距不大于150mm,禁止主龙骨使用单根无固定钢管,防止浇筑过程中失稳。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65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6)降板模板楼层内降板使用方通或角钢进行模板支设,保证降板砼成型质量。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66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7)水平施工缝水平向施工缝统一采用齿型模板进行拦断,控制板筋的间距及保护层厚度,使施工缝留设更加美观。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67第五节 推荐做法——品质工程推荐(1)螺杆眼封堵在旧模板周转使用过程中,模板孔洞采用成品塑料堵头对对拉螺栓孔进行封堵上东城市之光室内抹灰施工方案,避免出现漏浆、蜂窝等混凝土缺陷。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68第五节 推荐做法——品质工程推荐(2)老墙螺杆防错台墙体浇筑时,顶部一排螺杆预留作为下一层墙体的底部下包丝杆,避免墙体错台、漏浆现象的发生。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69第五节 推荐做法——品质工程推荐(3)长边开孔防渗漏地下室外墙采用模板长边开孔加固,减少单张模板开孔数量,丝杆洞集中方便防水加强处理,减少外墙渗漏隐患。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70第五节 推荐做法——品质工程推荐(4)整体拼装墙体模板采用整拼大模板,避免多次周转导致模板边角的损坏,大大增加了模板周转率从而节约大量木材,减少了后期修补产生的污染颗粒如PM2.5。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71第五节 推荐做法——品质工程推荐(5)加固背楞钢代木场墙、柱支模施工以钢代木进行加固,更好的保证墙、柱的施工质量,节约材料,钢多次重复利用。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72第五节 推荐做法——品质工程推荐(6)梁底起拱严格控制梁底模起拱高度,梁跨大于4m时防止梁下挠,对梁底进行1/1000~3/1000的起拱。第五节 推荐做法——工艺推荐

73第六节 要点总结标准层模板配模深化,应尽可能减少模板开孔,配置数量合理某渠节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减少拼装工作;模板支设前,准备工作需充分完成:定位线弹设清晰、墙柱脚部清理干净到位;墙底部角钢封底填塞到位,防止漏浆产生烂根、蜂窝等;墙、柱模板安装过程随时检查,避免安装后调整返工;模板加固前,必须模板验收合格,避免整改返工,防止由于模板问题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不佳;墙、柱模板加固背楞及对拉螺杆严格按照方案布设,防止涨爆模及拆模后平整度不合格;梁、板模板支架的立杆纵横距、横杆步距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施工安全;梁、墙洞口处模板使用整板、侧面背楞通长设置,防止接头部位错台;梁底独立支撑、板底支架剪刀撑等按照要求搭设到位;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平整度、垂直度、平板极差等测量必须达到要求方能浇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