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治理监理规划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矿山地质治理监理规划矿山地质治理监理规划是为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开展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专业化的监理手段,对矿山地质治理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实现生态修复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规划中,首先明确监理工作的范围和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项目合同要求。其次,确定监理的主要任务,如审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环保和地质条件需求,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规范施工,检查材料质量和工艺流程,评估治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还需重点关注水土流失防治、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关键内容,并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动态跟踪治理成效。
此外,规划还应强调风险防控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或环境污染问题制定应急预案。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强与各方沟通协作,确保信息透明化。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理报告体系,为后续验收提供依据,推动矿山地质治理向绿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2.2.4对不符合要求的分项工程,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录》,要求承包单位整改。
花园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2.5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重新进行验收。
要求承包单位在分部工程完成后,填报《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总监理工程师根据签认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签署验收意见。
3.1当工程达到交工验收条件时,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各专业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影响竣工验收的问题签发《监理通知》,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整改。
3.2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竣工预验收。
3.2.1要求承包单位在项目自检合格并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时,填写《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单》,并附相应竣工资料报项目监理部,申请竣工预验收。
3.2.2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监理部人员对质量控制资料进行核查并督促承包单位完善。
3.2.3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共同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3.2.4经验收需要对局部进行修改的,应在修改符合要求后再验收,直至符合合同要求,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单》。
3.2.5预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整理监理资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
参加承担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并提供相关监理资料,对验收中提出的整改问题,项目监理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整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会同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3.4竣工验收完成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承担单位代表共同签署《竣工移交证书》,并由承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盖章后报主管单位。
(三)控制项目质量风险的措施
通过旁站监督及时发现质量事故苗头和影响质量因素的不利的发展变化、潜在的质量隐患以及出现的质量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控制。
通过测量检查施工放线,建筑的平立面几何尺寸,对高程严格控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技术性的错误。
通过试验检测及时发现材料、拌合料配合比、成品的强度,控制工程的质量。
运用监理工程师指令控制权的具体形成,对承包单位提出存在的问题,提请承包单位注意或要求整改,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5 规定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按监控程序工作是监理工作的必要的手段和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得以控制。
以支付控制权为保证的手段,来控制工程质量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和抗风险措施。
(一)项目造价控制程序
1 工程款支付基本程序
2 竣工结算控制的程序
(二)控制项目造价风险的措施
1.1在项目管理机构中落实投资控制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
1.2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
1.3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建立责任制度。
2.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析投资控制目标。
2.2进行工程计量,把住工程计量关。
2.3复核《工程款支付申请表》,签发《工程款支付证书》。
2.4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控制,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2.5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支出作好分析与预测,经常或定期向业主提交项目控制及存在问题的报告。
3.1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3.2寻找通过设计控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3.3审核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4.1按合同约定的内容、项目、价款进行控制。
4.2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注有实际施工变更情况的图纸,注意积累素材,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参与处理索赔事宜。
4.3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着重考虑它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一)合同争议发生后,争议一方可书面通知项目监理部,请求予以调解。
(二)项目监理部收到合同一方或双方书面提出的调解争议的申请后,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进行调查和取证,在与双方协商后做出决定,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作联系单》通知争议双方。
(三)在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作联系单位》后,如果承担单位或承包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对项目监理部做出的决定未提出异议,在符合施工合同的前提下,此定项应成为最后的决定,双方执行。
(四)合同一方不同意项目监理部的调解决定时,可按合同中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最终办法(提请仲裁或诉讼)办理。
(五)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项目监理部有资格有义务作为证人,公正地向仲裁机关或法院提供与争议有关的证据。
(六)在争议调解、仲裁或诉讼期间,除非合同已经终止,项目监理部仍应督促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继续施工。
八 项目监理部的组织机构
项目监理部的组织形式采取直线制监理,见下图
(二)监理人员的职责分工
1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监理公司全面负责委托监理合同的全部监理工作。
2 专业工程师:负责现场的监理工作。
3 造价工程师:负责工程造价控制的监理工作。
4 信息与资料管理员:负责信息管理和资料归档。
(三)监理人员进场计划安排
项目部的全体人员根据合同开工时间进驻现场,开始正式的监理工作。
九 监理工作管理制度
(一)信息和资料管理制度
1 项目监理部资料员负责工程施工有关信息收集、管理、保管。
2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定期工地会议或监理工作会议,并整理会议纪要。
3 专业监理工程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承包单位原材料、设备状况及工程质量的验收签认,并将有关信息收集后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
4 专业监理工程师督促检查承包单位及时整理施工工程技术资料,随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工作,并准确及时提供有关资料。
1.1在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项目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应定期组织与主持由合同有关各方代表参加的监理例会,监理例会是履行各方沟通情况、交流信息、协调处理、研究解决合同履行中存在各方面问题的主要协调方式;
1.2监理例会应定期组织召开,至少两周一次。
1.3监理例会参加单位及人员
1.3.1总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专业工程监理工程师;
1.3.2承包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
1.3.3实施单位驻地代表;
1.3.4根据会议议题需要邀请的设计单位及有关单位人员。
1.4监理例会的主要议题
1.4.1检查上次例会议决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的原因;
1.4.2检查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施工进度滞后或超前的原因;
1.4.3确定下一阶段进度目标,研究、落实承包单位实现进度目标的措施;
1.4.4材料、设备供应情况及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要求;
1.4.5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方面的有关问题,明确主要改进措施;
1.4.6工程变更的主要问题;
1.4.7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中的有关问题;
1.4.8违约、争议、工程延期、费用索赔的意向及处理情况;
1.4.9其它有关事项。
1.5项目监理部应及时收集、汇总有关情况,为开好例会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5.1了解上次会议的决定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5.2准备会议资料,确定有关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案;
1.5.3与有关各方面通报情况,交换意见,督促其做好准备。
1.6 会议纪要的整理
1.6.1监理例会由指定的监理人员记录;
1.6.2会议纪要由项目监理部根据会议记录整理,主要内容包括:
1.6.2.1会议地点、时间及会议主持人;
1.6.2.2与会人员姓名、单位、职务;
1.6.2.3会议的主要内容,议决事项及其负责落实单位,负责人和时限要求;
1.6.2.4其它事项。
1.6.3会议纪要的审签、打印和发送。
1.6.3.1会议纪要的内容应准确如实,简明扼要;
1.6.3.2会议纪要要经总监理工程师审阅,由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1.6.3.3会议纪要印发至合同有关各方,并应有签收手续。
1.6.4会议纪要中的议决事项,有关各方应在约定的时限内落实。
2.1为解决合同实施中的专项问题某东西干道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监理工程师根据要求召开专题工地会议;
2.2专题工地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授权的专业工程监理工程师主持,合同各方与会议专题有关的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应参加会议;
2.3项目监理部应做好会议记录,并整理会议纪要;
2.4会议纪要应由与会各方代表会签,发至合同有关各方,并应有签收手续。
3.1时间:每半月一次;
3.2内容:研究监理工作中的问题石牌区各道路污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传达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及要求等;
3.3参加人员: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行政人员。
(三)监理工作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