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92-201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JGJ92-201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173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GJ92-201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

用连续纤维束按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的棒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制品,简称纤维筋。按增强材料不同可分为碳纤维筋、芳纶纤维 筋等。

E. 混凝土弹性模量; E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 E 普通钢筋弹性模量; f。 混凝士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u 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fpulk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极限强度标准值; 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tk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fy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w 锚栓抗拉强度设计值或箍筋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2.2.2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

F,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M 弯矩设计值; Mer 受弯构件正截面开裂弯矩值; Mk 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M. 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M. 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N 无粘结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的合力; Nx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总有效预加力; V 剪力设计值; Oeon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Opc 受拉区无粘结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压 应力; Ope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Opu 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设 计值; Wmax 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计算最大 裂缝宽度。

A 构件净截面面积; A. 无粘结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A 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B 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 6 截面宽度; bd 平托板的宽度; bf T形或1形截面受拉区的翼缘宽度: 6 T形或I形截面受压区的翼缘宽度; h 截面高度; ho 截面有效高度; h T形或I形截面受拉区的翼缘高度; h T形或I形截面受压区的翼缘高度; hp 纵向受拉无粘结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 距离; 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I。一 换算截面惯性矩; W 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W。一 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um 计算截面周长GB 1886.1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醛,取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 积周边ho/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αE 无粘结预应力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综合配筋指标: Y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 n 型钢剪力架相同伸臂的数目; K 考虑无粘结预应力筋护套壁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 擦系数; 从 摩擦系数; Pp 无粘结预应力筋配筋率; Ds 普通钢筋配筋率;

?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Octk,lim 荷载标准组合下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值; C.ataulin 荷载准永久组合下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值。

3.1.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 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在施工阶段对实 受力状态进行验算。

3.1.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模型应能反映结构的实 际受力状况,宜建立整体模型进行分析; 2当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有多种受力状况时,预应 力作用效应宜分别建立模型进行结构分析; 3预应力构件及与预应力构件相关的非预应力构件均应计 入预应力作用效应的影响; 4由预应力作用引起的内力和变形可采用弹性理论分析: 构件截面的几何特征可按毛截面计算。 3.1.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计入预应力作用效应; 对超静定结构,相应的次弯矩、次剪力、次轴力等应参与组合计 算。计算预应力作用效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不利时p应取1.2。 2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分项系数应取1.0。 3对参与组合的预应力作用效应项,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 承载力有利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1.0;当预应力作用效应 对承载力不利时,结构重要性系数o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

3.1.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并进行疲劳验算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其疲劳强度及构造措施应经专门试验研究确定

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配置温度、收 缩构造钢筋。

虑柱、墙的侧向约束作用对梁、板中预应力传递及正常使用和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影响,同时可在柱、墙中配置附加钢筋承担该 约束作用产生的附加效应

3.1.7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宜采取下列措施减

1宜将抗侧刚度较大的构件布置在结构平面的中心附近 也可通过设置后浇带将抗侧刚度较大的构件分散于每个结构区段 的中心附近; 2结构长度超过60m时,可采用后浇带或施工缝对结构分 段施加预应力; 3梁和支承柱之间的节点可设计为在张拉过程中能滑动的 支座。

段施加预应力; 3梁和支承柱之间的节点可设计为在张拉过程中能滑动的 支座。 3.1.8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具有整体稳固性,结构的局 部破坏不应导致大范围塌。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单向多跨连 续梁、板,在设计中宜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锚固,或增设中间 锚固点。 3.1.9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时 裂缝控制等级、荷载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值和最大裂缝宽度限 值应符合表3.1.9的规定;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正截面的 立出劲悠生

3.1.8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具有整体稳固性,结构的局 部破坏不应导致大范围塌。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单向多跨连 续梁、板,在设计中宜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锚固,或增设中间 锚固点。

3.1.9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时,

2二级 一一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根据结构类型不 环境类别,在荷载标准组合下,构件截面边缘混凝土拉应力应行 合表 3. 1. 9的规定

表3.1.9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 混凝士拉应力限值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3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 长期作用的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表3.1.9规

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的规定;对处于二a类环境的构件,按荷 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应符合表 3.1.9的规定。 4当施加预应力仅为了减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或 满足构件的允许挠度限值,以及改善环境温度和混凝土收缩作用 影响时,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荷载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值和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不受表3.1.9的限制。 3.1.10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时,可按本规程附录 A的规定采用名义拉应力方法估算受拉区纵向无粘结预应力筋 的截面面积。 3.1.11对振动舒适度有要求的楼盖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下,楼盖结构竖向振动频率宜满足表3.1.11的要求,不满足表 3.1.11的要求时可根据功能要求对相应的振动指标进行分析。 工业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提出要求

3.1.11对振动舒适度有要求的楼盖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下,楼盖结构竖向振动频率宜满足表3.1.11的要求,不满足表 3.1.11的要求时可根据功能要求对相应的振动指标进行分析。 工业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提出要求。

表3.1.11楼盖结构竖向振动频率

3.1.1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梁、板的竖向振动频率可按 下式计算:

(3. 1. 12)

式中:fi——等截面梁或板的竖向振动频率(Hz); 等截面梁或板在有效荷载作用下的挠度(mm)。 有效荷载取楼盖自重与有效分布活荷载之和,有效 分布活荷载对住宅和公寓可取0.25kN/m²,其他 结构可取0.50kN/m²。

3.1.14当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40m时,宜采取两端张拉; 当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60m时,宜采取分段张拉和锚固

3.2.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迎火面应采取设置防火隔热 层或在混凝土保护层内配置钢筋网等措施避免高温下混凝土 爆裂。 3.2.3预应力筋锚固区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结构本身的耐火 极限。

在混凝土施工中,包括外加剂在内的混凝土或砂浆各组成材料 中,氯离子总含量以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率计,不应超 过 0. 06% 。

3.2.5处于三 a、三b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销

固系统,应采用连续全封闭的防腐蚀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张拉端和固定端应为预应力钢绞线提供全封闭防水保护; 2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与锚具部件的连接及其他部件间的 连接,应采用密封装置或其他封闭措施,使无粘结预应力锚固系 统处于全封闭保护状态; 3全封闭体系应满足10kPa静水压力下不透水的要求。 3.2.6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毕后,应根据环境类别和设 计要求及时对锚具系统进行防腐蚀保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处于一类环境的锚固系统,对圆套筒式锚具,封闭时应 采用塑料保护套对锚具进行防腐蚀保护(图3.2.6a);埋入式固 定端也可采用挤压锚具。 2处于二a、二b类环境的锚固系统,宜采用垫板连体式 锚具,封闭时应采用塑料密封套、塑料盖对锚具进行防腐蚀保护 (图 3. 2. 6b)。 3处于三a、三b类环境的锚固系统,宜采用全封闭垫板 连体式锚具,封闭时应采用耐压密封盖、密封圈、热塑耐压密封 长套管对锚具进行防腐蚀保护(图3.2.6c)

(b)二a、二b类环境

图3.2.6错固系统防腐蚀措施示意

对无粘结预应力筋与锚具系统有电绝缘防腐蚀要求时, 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对锚具系统进行表面处理,形成整体电

3.2.7对无粘结预应力筋与锚具系统有电绝缘防腐蚀要求时,

3.2.8当锚具采用凹进混凝土表面布置时,宜先切除外露无粘 结预应力筋多余长度,锚具封闭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在夹片及无粘结预应力筋端头外露部分应涂专用防腐油 脂或环氧树脂,并采用塑料帽或密封盖进行封闭: 2凹槽宜采用后浇细石混凝土或无收缩砂浆进行封闭,设 计有规定时,应满足设计要求; 3采用无收缩砂浆或混凝土封闭保护时,其锚具或预应力 筋端部的保护层厚度:一类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二a、二b 类环境时不应小于50mm,三a、三b类环境时不应小于80mm; 4混凝土或砂浆不能包裹的部位,应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 锚具全部涂以与无粘结预应力筋防腐涂层相同的防腐材料,并应 用具有可靠防腐和防火性能的保护罩将锚具全部封闭

3.2.9当锚具凸出混凝土侧表面布置时,锚具封闭宜符合下列

1锚固系统可采用后浇的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进行封闭, 外包圈梁不宜突出外墙面,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与构件混凝土强 度等级一致; 2封锚混凝土与构件混凝土应可靠粘结,锚具封闭前应将 周围混凝土界面凿毛并冲洗干净,且宜配置(1~2)片钢筋网 钢筋网应与构件混凝土拉结: 3锚具或预应力筋端部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本规程第 3. 2.8 条的规定。

4.1混凝士与普通钢筋

4.1.1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应低于C3O;梁及其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 不应低于C30。 4.1.2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采用无粘结预 应力钢绞线时,纵向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钢筋; 梁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O、HRB50O钢筋;箍筋宜采 用HRB400、HRB500钢筋,也可采用HPB300钢筋 4.1.3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采用无粘结预 应力纤维筋时,在三a、三b、四、五类环境中纵向普通钢筋宜 采用环氧涂层钢筋或镀锌钢筋。 4.1.4混凝土及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1.4混凝土及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1.4混凝土及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

4.2.1制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绞线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常用预应力钢绞 线的主要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4.2.2钢绞线弹性模量E,宜取1.95×10°N/mm²,也可采用弹 性模量的实测值

4.2.3采用钢绞线制作的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

《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GB/T26743的规定,常用 纤维筋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表 4.2. 4 常用纤维筋的主要力学性能

4.2.5无粘结预应力纤维筋宜采用碳纤维筋和芳纶纤维筋。增 强纤维和基体树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 合材料筋》GB/T26743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GB/T26752 等的规定。

4.2.6纤维筋的截面面积应按名义直径计算。无粘结予

维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ird =Jrk YY

式中:fip 无粘结预应力纤维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²); fipk 无粘结预应力纤维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N/mm²); Yf 纤维筋的材料分项系数,取1.4; Y 纤维筋的环境影响系数,按表4.2.6取用

表4.2.6纤维筋的环境影响系数%

4.2.7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外包层材料性能及涂包质量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161的规定,防腐油脂 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防腐润滑脂》 JG/T430的规定

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及《预应力筋用锚 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有关规定。 4.3.2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的品种、张拉力值及工程应用的环境类别选定。

4.3.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锚具系统可采用圆套

(b)拆模后张拉状态

【b)拆模后张拉状态

可采用挤压锚具、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或全封闭垫板连体式夹片 锚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挤压锚具应由挤压锚、承压板和间接钢筋组成,并应用 专用设备将套筒等挤压组装在钢绞线端部(图4.3.4a)。 2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应由连体锚板、夹片、密封盖、塑 料密封套与间接钢筋等组成。安装时应预先用专用紧器以不低 于0.75倍预应力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顶紧力将夹片预紧,并应 安装密封盖(图4.3.4b)。 3全封闭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应由连体锚板、夹片、间接 钢筋、耐压金属密封盖、密封圈、热塑耐压密封长套管组成。安 装时应预先用专用紧楔器以不低于0.75倍预应力钢绞线强度标 准值的顶紧力将夹片预紧,并应安装带密封圈的耐压金属密封盖 (图4.3.4c)。

4.3.5无粘结预应力纤维筋采用的锚具

1应根据纤维筋的品种、张拉力值及工程应用的环境类型 选用锚具,并应采取措施降低锚具在锚固过程中对锚固区域的红

(c)全封闭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

(b)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

)垫板连体式夹片锚具(C)全封闭垫板连体式

表5.1.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士梁、板构件的跨高比选用范围

5.1.2由预加力对结构产生的内力和变形,可用等效荷载法进 行计算。对一般民用建筑,当采用荷载平衡法估算无粘结预应力 筋数量时,平衡荷载值可取永久荷载标准值或永久荷载标准值加 不超过50%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5.1.3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 混凝土总截面面积上建立的平均预压应力不宜小于1.0N/mm², 也不宜大于3.5N/mm²。 5.1.4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con不宜超过 0.75fiptk,且不应超过0.80fitk,其中fimk为无粘结预应力钢绞 线极限强度标准值。

5.1.5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0p应按公式(5.1.5)

算。计算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总损失值不应小于80N/n

5.1.6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直线筋由于锚具变形和无粘结预应

L 5.1.7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曲线筋或折线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 应力钢绞线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u,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 规定计算,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方法计算。计算时,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曲线筋或折线筋与护套壁之间反向摩擦影响 长度1.范围内的反向摩擦系数可按本规程表5.1.8中数值取用, 大直径钢绞线宜实测确定

0/2=000 ocrug 012=(μ)ocon

(rad);△αv为广义空间曲线预应力钢绞线在竖直向 没影所形成分段曲线的弯转角增量(rad);△αh为厂 义空间曲线预应力钢绞线在水平向投影所形成分段 曲线的弯转角增量(rad)

表5.1.8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摩擦系数

图5.1.8预应力筋转角示意 1一张拉端:2一计算截面

5.1.9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

5.1.9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由于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 损失值614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损失值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 0. 7 f ptk

(Ccon 0. 575)ocor 04=0.20 (

55+300 015 = 1+15p 55+300 0 15 1+15p

中:0x 受拉区无粘结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 (N/mm²)。计算时,可根据构件制作情况计入构 件自重的影响,预应力损失值应仅考虑混凝土预压 前的损失l与i2之和。当pc的计算值大于 0.5fcu时,应取为0.5fcu。 op受压区无粘结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 (N/mm²)。计算时,可根据构件制作情况计入构 件自重的影响,预应力损失值应仅考虑混凝土预压 前的损失l与i2之和。当pc的计算值大于 0.5fcu时,应取为0.5fcu;当。的计算值为拉应 力时,其值应取为0。 fcu一方 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N/mm²)。 受拉区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配筋率,应取 为(A,十A)/A,;对于对称配置预应力筋和普通 钢筋的构件,配筋率β应按钢筋总截面面积的一半 计算。 °受压区无粘结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配筋率,应取 为(A十A)/An;对于对称配置预应力筋和普通 钢筋的构件,配筋率应按钢筋总截面面积的一 半计算。 .11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 弯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 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在剪力设计值 欠剪力应参与组合。次弯矩、次剪力及其参与组合的计算应符 下列规定:

5.1.11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 受弯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GB/T 28605-2012 生活饮用水用橡胶或塑料软管和非增强软管及软管组合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 合;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及抗裂验算时,在剪力设计值 中次剪力应参与组合。次弯矩、次剪力及其参与组合的计算应符 合下列规定:

按弹性分析计算时,次弯矩M,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加力(N)。 争截面重心至无粘结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合力点 的距离(mm)。 由预加力N,的等效荷载在结构构件截面上产生的 弯矩值(N·mm)。 预加力N,对净截面重心偏心引起的弯矩值(Nmm)。 受拉区无粘结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N/mm²)。 受压区无粘结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N/mm²)。 受拉区纵向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²) 受压区纵向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受拉区预应力合力点至净截面重心的距离(mm) 受压区预应力合力点至净截面重心的距离(mm)

2次剪力宜根据结构构件各截面次弯矩分布按结构力学方 法计算,次轴力宜根据结构的约束条件进行计算。 5.1.12对采用钢绞线作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受弯构件,在进行正 截面承载力计算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设计值宜按下列 公式计算,计算值应不小于x且不大于fiy。

O=Oxop f.bh p

WS/T 573-2018 感染性疾病免疫测定程序及结果报告'max = αery (1. 9cx+ 0. 08 d Ote PteOsk

Zn;d? Znuid A. Pte= Ar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