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119-2015 冶金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pdf

GB51119-2015 冶金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51119-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0608
VIP资源

GB51119-201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51119-2015 冶金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pdf

waste disposal

将剥离物排入堆存场地的作业过程

2.0.6排土场沉降系数

JB/T 11709-2013 YSE2系列(IP55)水泵专用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 80~355)排土场经过一段时间后下沉的高度与排土场下沉前高度 比值。

将排王场恢复和改造到可以利用的

排土场内的剥离物,通常划分为一定高度分层进行排土堆置, 称为台阶。

排土台阶坡顶线至坡底线间的垂直距离。

benchheight

heap height

对与工程相关的岩土是否会发生过量变形或破坏而进行的综 合评价。

2. 0. 12 排土计划

安排逐年排弃的剥离物数量、排土地点以及排土方式等 工作的总称。

2.0.13排土场关闭

排土场在服务年限结束后·应根据实际堆排状况和相关资料 进行关闭设计。

2.0.14安全防护距离

排土场周边应保护对象而留有一

3.1.1排土场设计应符合矿山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当地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农田水利规划、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 3.1.2场址选择应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考虑排土工艺、征地 动迁、安全措施等因素进行方案论证。 3.1.3排土场设计应满足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的全部容量,排土场 用地可根据排土计划分期征用。 3.1.4排土场设计应进行现场勘查或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T.作 址

3.1.5排土场结束后应进行关闭设计,

3.2.1排土场的等级应根据场地条件、排土场堆置高度及排土容 积按照表3.2.1的规定划分为四级。

表3.2.1排土场等级分级表

注:1排土场分级应按场地条件进行分级,然后按照排土场堆置高度和排土容积 进行等级调整。 2当排土场场地条件为不良时,排土场等级为一级;当排土场场地条件为复 杂、一般和良好时,应按照排土场堆置高度和容积进行等级调整。 3当按照场地条件划分,排土场等级低于排土场堆置高度和容积划分的排土 场等级时,应按照排土场的堆置高度与容积进行划分。排土场堆置高度和

注:1排土场分级应按场地条件进行分级,然后按照排土场堆置高度和排土容积 进行等级调整。 2当排土场场地条件为不良时,排土场等级为一级;当排土场场地条件为复 杂、一般和良好时,应按照排土场堆置高度和容积进行等级调整。 3当按照场地条件划分,排土场等级低于排土场堆置高度和容积划分的排土 场等级时,应按照排土场的堆置高度与容积进行划分。排土场堆置高度和

容积划分等级两者的等差为一级时,采用高标准;两者的等差大于一级时, 采用高标准降低一级使用。 场地条件可分为下列四类: 不良场地:地形坡度≥24°、场地内存在大范围软弱地基土或湿陷性黄土、 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复杂场地:12≤地形坡度<24°场地内部分存在软弱地基土或湿陷性黄 土、低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一般场地:6≤地形坡度<12°场地内部不存在软弱地基土或湿陷性黄 土、非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良好场地:地形坡度<6°场地地基良好

期不应小于50年,三、四级排土场洪水重现期不应小于20年,临 时性排洪工程可降低标准,但洪水重现期不应小于10年。 3.2.3排土场安全防护距离应根据保护对象和排土场等级综合

3.2.3排土场安全防护距离应根据保护对象和排土场等级综合 确定。

3.2.3排土场安全防护距离应根据保护对象和排土场等级综合

3.2.4排土场可按照地形条件、堆置方式、运输方式、

征、周边环境、排土场容积等方式及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应符合本 规范附录A的要求

3.3.1排土场设计应符合矿山开采设计总体要求,包括选 艺设计、安全稳定性分析、安全对策措施、安全防护距离、复 划、环境保护等内容

3.3.1排土场设计应符合矿山开采设计总体要求,包括选址、T

占用状况周边设施与环境状况

3.3.3工艺设计应包括排土方式、堆置方式、堆积要素、服务年

3.3.4排土场设计应对不同堆积状态条件下的排土场进行安全

3.3.5排土场设计应根据排土工T艺、安全稳定性和周边环境提出

3.3.6排土场设计应提出排土场复垦规划

3.4.1地形图资料应包括下列内

1 现状地形图(1:1000~1:2000),或与采矿场相同比例尺 的地形图。 2 区域地形图(1:5000~1:10000)。 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资料。 4 排弃物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粒度级配及力学性质 资料。 5气象、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及地质灾害评估、 地震等资料

3.4.2排土场周边地区有关规划情况应包括当地土地利

规划、农田水利规划、交通运输规划以及排土场现状资料和既有 施状况。

排土场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

3.5.1排土场应按照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进 行相应的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3.5.2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以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为基础,根据矿 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通过现场地质勘查工作 进行

3.5.3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应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为基础

1排土场区自然地理特征、气象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形地 貌特征、自然灾害特征。 2排土场区地基土特征、软弱地基土分布范围及特征

3排土场区地下水,地表水系特征,补给、径流特征。 4 排土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3.5.5 施工图阶段应对防排水设施、堆石坝设施等防护工程进行 勘察。

3.6排土场稳定性与安全措施

3.6.1新建排土场应进行排土场稳定性分析与安全措施设计, 改、扩建矿山应进行排土场稳定性论证。 3.6.2排土场关闭应进行稳定性论证,并应根据稳定性状况提出 安全措施。

3.6.3生产矿山宜进#

4.1.1排土场场址应满足与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居民点、铁路、 公路、输电及通信干线、水域、隧洞等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 4.1.2排土场不宜设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地带。 4.1.3不得将排土场选在水源保护区、江河、湖泊、水库上,排土 场不得侵占名胜古迹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4.1.4排土场宜充分利用山坡、沟谷的荒地。 4.1.5排土场场址不宜设于居民区和1.业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 上风侧和牛活水源的上游。

4.1.6排土场的容量应满足矿山服务期内所排弃的全部岩土量

4.2.1排土场不应布置在具有形成泥石流条件、排水不良、可能 危及露天采矿场、井(碉)口、工业场地、居住区、村镇、交通干线等 重要建(构)筑物的上游

危及露天采矿场、(确)口、工业场地、居住区、村镇、交通干线等 重要建(构)筑物的上游。 4.2.2排王场场址宣设置在原地形坡度不大于12°、场地条件简 单的沟谷,不宜设置在汇水面积大、沟谷纵坡陡、出口不易拦截的 山谷中。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截排水及安全防护措施。 4.2.3排土场应靠近采场

4.2.2排土场场址宜设置在原地形坡度不大于12°场地条

单的沟谷,不宜设置在汇水面积大、沟谷纵坡陡、出口不易摇截的 山谷中。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截排水及安全防护措施。 4.2.3排土场应靠近采场

束后的采场作为内部排土场;露天采场进行分期开采,并有两个以 上不同标高露天底时,具备内排条件的可利用已靠最终帮的露天 采场作为内部排土场

4.3.2露天开采缓倾斜矿床矿山,可通过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实现

4.3.2露天开采缓倾斜矿床矿山,可通过合理安排开采顺序实现 内部排弃。

开采境界内布置临时排土场。

4.3.4地下开采的矿山,可将地表错动区域作为内部排土场,

应充分考虑错动区域塌陷可能对排土作业造成的安全影

4.3.5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可利用靠最终帮的露天采场作为

下开采阶段的排土场,

5.1.1排王方式应根据矿山开拓运输方式、岩土性质、运输量、运 输距离,并结合排土场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比较后确定。 5.1.2排土方式宜符合表5.1.2的要求。

表 5.1.2排土方式

1排土卸载平台边缘应有固定或移动的挡车设施,其高度不 应小于轮胎直径的1/2。 2排土场平台应平整,排土线应整体均衡推进,排土工作面 向坡顶线方向应有2%5%的反坡。 3道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 有关规定。

1铁路排土线应设备用线,备用线数量应为生产线数量的 20%。当排土场为两处以上时,每处排土场至少应设一条备用排

土线。 2装载挖掘机排土,一条排土线宜配一台装载挖掘机。排土 线的通过能力应比装载挖掘机生产能力高15%~20%。 3在独头卸载线端部应设置车挡。车挡应有完好的挡栏指 示和灯光示警。独头线的起点和终点应设置铁路障碍指示器。 4排十线长度可按表5.1.4选取。

表5.1.+排土线长度 单位:列车

5铁路运输线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冶金露天矿准轨铁路 设计规范》GB50512、《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603的 有关规定

5铁路运输线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治金露天矿准轨铁路 设计规范》GB50512、《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603的 有关规定

6采用排土机排王,应进行不均匀沉降计算,并应提出反坡 坡度。 7排土机距坡顶线应留有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根据排土台 价高度,堆排物料性质和设备荷载确定。 8胶带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 GB50431的有关规定。 5.1.6山坡露天矿多台阶排土时,宜采取高土高排,低土低排的 方式。 5.1.7多台阶同时作业排土场的下部排土台阶应与上部排土台 阶保持超前堆置宽度。

5.2.1排土场主要设计堆置要素应包括堆置总高度、台阶高度、 平台宽度、排土场边坡角度、容积、占地面积 5.2.2排土场台阶高度、总堆置高度、边坡角度、平台宽度应按照 排土工艺、剥离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地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气 候条件等因素通过排土场稳定性计算分析确定。

5.2.3多台阶排土场的总体边坡角应满足排土场整体稳定性

5.2.4排土场的容积应根据岩土剥离总量、体重、松散系数和沉

V=V.XK/1+K.

式中:V, 排土场设计的有效容积(m3); V剥离岩土的实方数(m"); K.一一剥离岩土的松散系数; K. 剥离岩土的沉降系数。

2排土场的设计总容积应按下式计算:

注:服务年限短的排士场可不考虑下沉率

5.3.1排土计划应根据逐年岩土量、排土方式、运排设备能力、排 土场总容积及排土顺序进行编制

1排土计划编制应考虑岩王流向 正开 峰、反向运输; 2基建期排岩应与生产期排岩衔接; 3排弃能力应满足岩土量增长需要,并应留有余量。 53.3排十计划应编制岩土逐年排弃计划表

5.3.3排土计划应编制岩土逐年排弃计划表。

5.3.4排土计划应绘制矿山排土场终了平面图

5.3.4排王计划应绘制矿山排土场终了平面图。 5.3.51级、2级、3级排土场宜绘制前5年年末图及后期关键年 份或状态排土场年末图。

5.4.1、不具有形成泥石流条件、基底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良 好的排土场,设计最终坡底线与主要设施、场地、居住区等的安全 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 1当不设置防护工程时,排土场设计安全防护距离应按表 5.4.1确定; 2当设置防护工程时.应按采取工程措施要求确定

表5.4.1排士场设计安全防护距离

注:表中H值为排场设计最终堆置高度

2安全防护距离,航道应由设计水位的水位线算起;铁路、公路由其设施边缘 算起:建(构)筑物应由其边缘算起:工业场地应山其边缘或围墙筑起

设施、场地、居住区等的安全距离应根据所采取的安全措施论证确 定,一般场地排土场设计安全防护距离应满足本规范表5.4.1的 要求。

5.4.3设置在露天开采境界周边排土场应分析对露天采场边坡

5.5.1排土场用地宜根据矿山总体设计需要,一次规划,分期 征用。 5.5.2排土场的用地面积应按总容积计算出占地面积、排土场防 排洪设施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等工程用地,还应包括排土场最外 坡脚的滚石防护距离

5.5.1排土场用地宜根据矿山总体设计需要,一次规划,分期 征用。

排洪设施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等工程用地,还应包括排土场最 坡脚的滚石防护距离、

5.6.1排土场应设置防排水系统 5.6.2 排土作业区应设置照明系统。 5.6.3 排土作业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5.6.4铁路运输排土场辅助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冶金

5.6.4铁路运输排土场辅助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6.1.1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排土场灾害可能性分析,初步设计 阶段应进行排土场稳定性分析。改、扩建矿山应对现状排土场进 行稳定性论证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查资料。 2 排弃物料颗粒级配筛分及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 原始地形地质图(比例尺大于1:2000)、现状地形图(比 例尺天于1:2000)。 年末图及堆置要素。 6.1.3 排土场稳定性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分析。 2 排弃物料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3 堆置要素与计算方案。 4 稳定性计算分析。 安全稳定性对策措施。 6 稳定性分析结论及建议。 6.1.4 改、扩建矿山排土场安全稳定性论证应包括排土场堆置要 素与排土工艺分析。

6.2.1排土场稳定性计算方法应根据排土工艺、堆置要素和潜在 的破坏模式选取。

计算方法应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

6.2.3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时应结合排土场破坏机理、主要影 因素判别破坏模式。

6.2.3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时应结合排土场破环机理、主要影响 因素判别破坏模式。 6.2.4定量计算方法应包括极限平衡法或数值分析方法。采用 极限平衡法计算时,应根据破环模式选择计算方法。 6.2.5排土场稳定性论证应采取极限平衡法与数值计算法综合 进行分析

6.2.5排土场稳定性论证应采取极限平衡法与数值计算法综 进行分析

6.3.1排土场稳定性计算模型应综合地形地貌、地基特 地质特征、物料特征、排土场堆置要素、堆积过程等因素确

6.3.1排土场稳定性计算模型应综合地形地貌、地基特征、水文

6.3.2排土场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土场地基力学指标应按照排土场工程地质勘查试验成 果,并应结合地层结构特征综合确定; 2排弃物料力学指标宜根据筛分试验和三轴试验成果确定: 3新建矿山排土场,可根据岩体特征和开采工艺、排土工艺 通过工程类比选取。

6.3.3排土场稳定性计算工况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土场稳定性计算工况应根据重力、降雨及地下水、地震 或爆破震动影响确定为自然工况、降雨及地下水工况、地震或爆破 表动工况三种。 2当排土场影响范围内存在重要设施时,荷载也应考虑在内

6.4.1安全稳定性标准应根据排土场等级和计算工况确定。 6.4.2自然工况条件下,排土场整体安全稳定性标准应符合表 6.4.2的规定

表6.4.2排土场安全稳定性标准

续表 6. 4. 2

注:1白然工况条件指重力、稳定地下水位、正常施工荷载的组合。 2排土场下游存在村庄、居民区、工业场地等设施时.相应区域排土场安全标 准应取限值

6.4.3排土场的整体稳定性应校核降雨T.况。降雨T.况,整体崩 土场安全标准可在表6.4.2规定的基础上降低0.05,最低安全系 数不得低于1.10

性应校核地震T况。地震工况作用下,排土场整体安全标准可在 本规范表6.4.2规定的基础上降低0.05~0.10,但最低安全系数 不得低于1.10。

6.4.5排土场台阶安全稳定性宜根据物料特性、地基条件、排土

7.1.1软弱地基排土场应控制第一台阶高度,对地基堆载预压, 提高地基承载力。台阶最大堆高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一粘聚力; 一内摩擦角; H一第一台阶最大堆高。 7.1.2复杂地形条件软弱地基排土场应通过合理使用排土空间 调整排土场形成过程,确保排土场的过程安全稳定性,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同一排弃点存在不同高差关系时,宜采取自下而上的多台 价覆盖式排土场: 2多条沟谷型排土推进顺序宜由远及近、对称、均匀堆 置。 7.1.3不同岩性岩石料应采取分区、跳跃、点式排弃,软弱岩石不 应集中排放。 7.1.4排土场推进速度应根据单位时间、单位排土线长度的岩石 流量确定。

DB13T 1434-2011 容器苗造林技术规程7.1.4排土场推进速度应根据单位时间、单位排土线长度的岩

7.1.4排土场推进速度应根据单位时间、单位排王线长度的岩石 流量确定

1地形坡度较大的排土场,可根据材料来源选取堆石坝、拦 石坝、碾压土石坝等结构防护形式。 2服务年限较长的沟谷型排土场宜分期设置多级堆石坝。 3堆石坝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碾压式土石项设计 规范》DL/T5395的有关规定。

7.2.1排土场外围汇水面积较大时,应设置防排洪系统 7.2.2排土场防洪设施设计洪水频率应满足本规范第3.2.2条 的规定。

7.2.1排土场外围汇水面积较大时,应设置防排洪系统

缺乏当地水文站的实测资料时,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形态调查法; 公路科学研究所简化公式法; 3 当地经验公式法。 7.2.4 排土场平台应有2%~5%的反坡,场内的地表水应有组 织排至场外

7.2.5排土场坡脚处宜采用大块石填筑高5m~10m的渗水层。

1当排土场上游洪水量较小时,可采用截洪沟; 2当排土场上游洪水量较大时,应在上游设置导流堤,并应 根据地形条件,沿山坡设置防洪渠或在排土场底部设置暗涵。 7.2.7排土场内的地下水和滞留水,宜采用盲沟,透水管或涵洞 形式将水引出场外

GB/T 28484-2012 电鸣乐器压缩与扩展类音效装置通用技术条件7.3.1排土场泥石流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土场的上游区域或周边区域应设置截、排洪沟; 2排土场区应设置多级坝体控制主沟谷纵坡降; 3排土场区宜采取排渗盲沟、泄流基底等控制排土场物料含 水量的措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