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5-2019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DB4403/T 5-2019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403/T 5-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2.7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39679
VIP资源

DB4403/T 5-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403/T 5-2019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和义务。 5.2.2.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 运行工作。 5.2.2.3企业从业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本岗位职责,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 运行工作。

5.3.1.1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评估单元划 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风险管控层级确定、风险清单编制、风险 公告、运行考核的工作要求。 5.3.1.2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隐患排查范 围、排查内容、排查频次、隐患治理、隐患验收、隐患台帐建立、隐患信息通报的工作要求。

3.1.1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B13T 1237-2010 早实核桃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明确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评估单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风险管控层级确定、风险清单编制、 告、运行考核的工作要求。

5.3.1.2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隐患排查范 围、排查内容、排查频次、隐惠治理、隐惠验收、隐惠台帐建立、隐惠信息通报的工作要求。 5.3.1.3企业应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人员的责任范围和 责任内容,并定期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5. 3. 2 文档管理

DB4403/T52019

5.3.2.1企业应建立完整的双重预防机制文档记录,便于自身管理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调查取阅,文档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危险源辨识台帐; 风险分析、评价记录; 风险清单; 一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岗位风险告知卡; 较大以上风险公告栏; 风险四色分布图; 作业风险比较图。

5.3.2.2较大以上风险的辨识、分析、评价及实施管控的记录应单独建档

5.4.1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5.4.1.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风险管 控和隐惠排查治理的知识与能力。 5.4.1.2企业应定期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 责的知识与能力。 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5. 4. 2 从业人员

5.4.2.1企业应通过专题培训、三级教育、日常班组会和业内交流观摩等方式开展从业人员安 训,保证从业人员熟悉有关法规、标准和制度的要求,掌握本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 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

5.4.2.1企业应通过专题培训、三级教育、日 训,保证从业人员熟悉有关法规、标准和制度的要求,掌握本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 5.4.2.2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 应的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 5.4.2.3企业应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投入生产使用前,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教 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5. 4. 3 外来人员

企业应对进入本企业从事服务作业、检查、参观、学习的外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风 并保存记录。培训和宣贯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安全规定、作业安全要求、作业或活动可能接触到

5. 5. 1 资料收集

DB4403/T 52019

企业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前应收集以下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相关设备、设施的法定检测报告; 工艺、装置、设备的说明书和工艺流程图; 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规程、维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工艺物料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本企业工伤事故资料及相关行业事故资料。

5.5.2评估单元划分

5.5.2.1区域、场所、设备和装置的评估单元划分应遵循范围清晰、大小适中、功能独立、 易于管理的原则,应具有明显的界限特征

5. 5. 3. 1 辨识内容

辨识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建构筑物、作业场所、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原辅材料、 质、作业活动、管理机构、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并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 、紧急三种状态。

5. 5. 3. 2 辨识方法

5.5.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5.5.4.1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按照GB18218的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构成危险化 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应登记和建档,定期检测、评估,完善管控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5.5.4.2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与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联网

5.5.5.1风险分析应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后果

1风险分析应包括可能性分析和后果分析。

5.5.2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风险分析方法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 下风险分析方法供参考选择:

4403/T5—2019 一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一风险矩阵分析法; 预先危险分析法; 风险程度分析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法;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BowTie分析法等。

5.5.5.3依据GB6441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进行分类,划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 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容器爆炸、中毒和室息等。也可依据GB/T13861分析危险源 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5.5. 6 风险评价

企业应根据本行业领域风险管控的相关标准或要求对风险进行评价分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 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采用红、 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5.5.7风险管控措施制定

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应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风险管控措施主要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制度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 一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应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制度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 一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5.5.8风险管控层级确定

5.5.8.1企业应根据风险的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 5.5.8.2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 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管控措施

5.5.8.1企业应根据风险的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

5.5.9风险清单编制

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评估后编制或更新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位置、风险描述、可能 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标示颜色、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管控层级、风险管控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等信 息。风险清单示例见附录B。

5.5.10.1风险四色分布图

色分布图。企业应在醒目位置设置风险四色分布图,公告企业风险分布情况。

5.5.10.2作业风险比较图

DB4403/T52019

企业应使用红、橙、黄、蓝四色柱状图,将作业活动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形成作业 风险比较图。企业应在醒目位置或作业场所将1 险比较图对员工进行公告

5.5.10.3岗位风险告知卡

5.10.4较大风险公告栏

0.5安全标识及定置管理

企业应在存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且符合相关 规定要求的安全标识。 企业应持续开展作业场所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实施设备、设施和器具合理布局、分类摆放、划 线定置管理,保持作业场所整洁,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5.5.10.6风险公告标识保持

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风险比较图、岗位风险告知卡、较大以上风险公告栏及其 标识进行维护更新,确保其完好醒目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管控措施和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得到完善与改进,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从业人员对岗位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所提高; 风险公告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 涉及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作业活动得到有效管控。

5. 6. 1 隐患排查

5.6.1.1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 现并消除隐患,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缺陷或不足。 5.6.1.2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或安全检查表,并组 织开展相应的培训。 5.6.1.3隐患排查范围应涵盖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区域、场所、设备、人员活动及相关方的服务,企 业应将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惠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 5.6.1.4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 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5. 6. 2 隐患治理

6.2.1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及时治理。

DB4403/T52019

5.6.2.2对于一般隐患,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 5.6.2.3对于重大隐患,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包 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5.6.2.4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 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识,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 施。

5. 6. 3 验收与评估

意惠治理完成后,企业应对隐惠治理情况进行验收。重大隐惠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安 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专业技术机构进行评估

5.6.4 隐患台帐建立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验收和评估情况,形成隐患管理台帐,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治 理、验收和评估的闭环管理。

5.6.5隐患信息通报

5.6.5.1企业应至少每月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形成书面统计分析记录,并及时将分 析结果向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通报。

5.2企业应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查、报告、治理、消帐等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定 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送隐患管理情况。

5.7.1.1企业应至少每年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验证工作机制的可行性、适宜 性、完善性和有效性,检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5.7.1.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评审工作,形成评审报告,并将评审结果向 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通报。 5.7.1.3企业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应通过评审全面查找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中存在的缺陷或不 足。

5.7.1.1企业应至少每年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验证工作机制 性、完善性和有效性,检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5.7.1.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评审工作,形成评审报告, 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通报,

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通报 5.7.1.3企业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应通过评审全面查找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中存在的缺陷或不 足 5.7.1.4企业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评审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客观评估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质量,及

5.7.1.4企业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评审结 客观评估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 时修正发现的问题和偏差,持续改进又 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外沟通机制,及时传递风险和隐患信息,提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与效率。

5. 7. 3 变更管理

企业应根据以下变化情况主动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DB4403/T52019

HBZ 159-2001 航空用钢渗碳、碳氮共渗工艺物料、作业条件、生产工艺流程或关键设备设施发生变更;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 本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相关行业领域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极端天气、重大节假日等; 停工复工、试生产(运行)、重要设备检维修等非正常工况 行业管理部门有专项工作部署

5.8.1企业应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在安 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过程中重点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

的要求,补充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内容;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企业 立按照本通则要求全面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DB4403/T5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程序

DB4403/T52019

YY/T 1754.1-2020 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研究 第1部分:通用要求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风险清单示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