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组合桁梁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

混凝土组合桁梁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764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混凝土组合桁梁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

钢管桁架在桥梁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 著名的有法国Boulonnais桥、德国aihingenViadukt桥 瑞士Lully高架桥、日本Kinokawa桥。近年来,国 内为也出现了矩形钢管架桥梁,如东莞东江大桥。其 行架弦杆均采用了矩形钢管结构。钢管混凝土桁架在 大跨径拱桥中的应用也十分成功,我国已建成30座 行式肋拱。钢管混凝土桁架也出现在其他桥型中,其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钢管一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架是一 种新型结构,有利于桥梁在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内力控 制和优化,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对钢管桁架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许 多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并行程较完善的技 术规范。钢管混凝土桁架的研究在我国相对较多,国 内为学者进行了圆形钢管混凝土桁架整体模型、桁拱节 段模型、节点疲劳等试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 果;刘永健等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架节点的承载力进 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其研究成果被《矩形钢管混 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SC159)所采用。对于钢管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国内也有学者进行少量理论 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受到实验 数量的限制,对该类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还需进一步 深入

本构关系是非线性分析的关键,对于钢管混凝土 结构来说,钢管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使得钢管和混凝 土都处于复杂受力状态。本文分析时,钢材的本构关 系采用常见的应力一应变曲线,钢管混凝士构件的本

构关系采用按统一理论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

钢材的本构关系选用常见的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 模型,可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二次 流塑阶段四阶段,其达式为:

其中:E,=2.06×10°SN/T 0801.6-2011 出口动植物油脂 豆油中沉积物的检验方法,f.=1.6f,,8=f,/E。,82

2.2钢管混凝土受压的本构关系

钢管混凝土受压时,钢管协助混凝土受力的情况 较为明显,混凝土的强度加强,钢管的屈曲改善。受 压矩形钢管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弹性、弹塑 性、强化段或下降段: 弹性阶段:Q=E& 弹塑性阶段:+ao²+be+co+d=0 强化或下降段:

2.3钢管混凝土受拉的本构关系

受拉矩形钢管混凝土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与钢材的 曲线类似,也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 二次流塑阶段四个阶段,主要区别在参数取值上,如 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本文对受拉钢管混凝土材料参 数的取值是根据试验数据在反复试算的基础上确定 的,主要考虑了混凝土对结构刚度的贡献。

2012年10期(总第94期)

本文选用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Parrt型桁架进行 分析。模型长4.8m,高0.8m,共6个节间;弦杆为 钢管混凝土构件,当为矩形截面时,宽200mm,高 200mm,厚6mm,当为圆形截面时,按用钢量相等取 直径250mm;腹杆为空钢管构件,当为矩形截面 宽160mm,高160mm,厚5mm,当为圆形截面时 按用钢量相等取直径200mm;混凝土为C50,钢材为 Q345。为了简化分析,将模型设计成简支结构。分 别对空钢管桁架、上弦填混凝土桁架、上下弦均填混 凝土桁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分别成为BO、B1、 B2,模型单元划分如图1所示,模型加载如图2 所示。

空钢管桁架中,1~25号单元全部为钢管单元; 上弦填混凝土桁架中,1~25号为钢管单元,26~31 为受压混凝土单元;上下弦均填混凝土桁架中,1 25号为钢管单元,26~31为受压混凝土单元,32~ 37号单元为受拉混凝士单元。

结果表明:3桁架的极限荷载分别为B0= 302.6kN,B1=340.5kN,B2=380.5kN。B1桁架的 极限荷载比BO提高了12.5%,B2比B1提高了 1.7%。B1比B0承载力高了约12%,这说明在受 压弦杆中内填混凝土能够提高架的承载能力。B2 比B1承载力提高了约12%,这说明受拉弦杆内填充 昆凝土同样可以提高桁架的承载力。但由于混凝土对 节点刚度的贡献,可能改变了节点的失效模式。 由图3中各桁架的荷载-跨中度曲线可知: 1)内填混凝士后,桁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均有一定

1122012年10期(总第94期)

图3跨中荷载挠度关系

对于桁架结构,杆件以轴向受力为主,弦杆受力 与桁架承受弯矩方向有关,而腹杆受力与桁架节点形 式有关。本文模型为Parrt型桁架,图4、图5给出了 3棉桁架中上弦、下弦轴向受力的对比情况;图6、 图7给出了3榻桁架中竖腹杆、斜腹杆轴向受力的对 比情况

图4上弦杆轴力分布图

由图4、图5可以看出:(1)上弦受压杆件中 BO~B2桁架各杆件受力呈增大趋势,且各杆件的受 玉较为均匀,说明受压弦杆内填混凝土增强了杆件承 载能力。(2)下弦受拉杆件中,BO~B2桁架各杆件 受力也呈增大趋势,且各杆件的受压较为均匀,仅七 号单元内力较小,且杆件内力变化不大,说明B2桁 架中下弦填充的混凝土对提高杆件内力有一定作用。 由图6、图7可以看出:(1)3榻桁架中竖腹杆 的内力相差不大,仅在桁架中段受拉杆件中内力有所 提高,说明弦杆内填混凝土对受拉竖腹杆内力影响较 大,杆件内力分布不均匀。(2)3榻桁架中斜腹杆的

图5下弦杆轴力分布图

图6坚腹杆轴力分布图

图7斜腹杆轴力分布图

内力也相差不大,仅在桁架边段受压杆件中内力有所 提高,说明弦杆内填混凝土对受压斜腹杆内力影响 较大。

图8~图11分别给出了桁架节点沿梁跨方向的 挠度变化情况。当3榻架的荷载分别大于90.8kN、 102.2kN和113.5kN时,结构非线性特性明显;桁架 的跨中最大挠度分别为17.66mm、17.55mm和 14.98mm。分析结果表明:(1)3桁架跨中最大变 杉量相差不大,跨中节点最大挠度值相对较小,整体 变形不是桁架承载力的控制因素。(2)3榻桁架节点

相对变形是影响节点破坏的关键因素。由图4~图6 可以看出,BO桁架节点相对变形较为均匀,但边段 相对较大些;B2桁架由于内填了混凝土,节点相对 变形在桁架中段较小、,边段较大。因此,无论是BO 行架还是B2桁架,桁架破坏一般发生在边段节点 上,这与试验资料相符。(3)从线性变形阶段来 看,B0临界点最小为90.8kN,B2临界点最大为 113.5kN,这说明弦杆内填充混凝土后,结构在弹 性阶段的承载力大大提高,这对该结构的工程应用 是有利的

图8BO析架节点挑度分布图

图9B1析架节点提度分布图

10B2桁架节点挑度分布图

(1)钢管桁架弦杆内填混凝土,可以提高桁架 的极限承载力。仅上弦填混凝土,桁架的承载能力提 高约12%;上下弦均填混凝土,桁架的承载力又可 提高约10%

2012年10期(总第94期)

(3)若是一联2孔结构,浇注1#墩上小箱梁连 续段,负弯矩张拉和压浆完成以后,从边跨开始向中 跨逐步进行的体系转换。

目前预制小箱梁先简后连结构体系在公路和市政 工程得到广泛应用,其关键施工技术为先简后连。本 文通过总结对施工关键控制点提出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实践检验效果较好,望可供同类型桥梁施工参考

由各种方法的结果来看,小箱梁横隔板设置的数 量对其横向受力有较大影响而弯矩按各种方法就算的 横向分布系数均小于梁格模型计算的系数。同样,按 横向分布法计算边梁、中梁的剪力均比梁格模型计算 结果小。

文中通过采用梁格模型对结构进行空间梁格分 析,计算出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与传统方法的计算 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以上几种中小跨径中常见的结构GB 1886.1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醛,弯矩按 “横向分布系数法”计算的结果与按“梁格法”计算 的结果大体一致,但剪力按“横向分布系数法”计

(2)桁架跨中节点最大挠度值相对较小,且最 大挠度值相差不大,这说明架承载能力不受整体 变形的控制,桁架破坏一般发生在桁架边段节点 位置。 (3)桁架弦杆内填混凝土能够显著提高上下弦 杆杆件内力,无论是B1还是B2桁架,其受压、受 拉杆件的内力均有一定的提高。 (4)桁架弦杆内填混凝土对受拉竖腹杆、受压 腹杆内力影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和桁架腹杆的 布置形式有关,

(2)桁架跨中节点最大挠度值相对较小,且最 大挠度值相差不大,这说明桁架承载能力不受整体 变形的控制,桁架破坏一般发生在桁架边段节点 位置。 (3)桁架弦杆内填混凝土能够显著提高上下弦 杆杆件内力,无论是B1还是B2桁架,其受压、受 拉杆件的内力均有一定的提高。 (4)桁架弦杆内填混凝土对受拉竖腹杆、受压 腹杆内力影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和桁架腹杆的 布置形式有关

1182012年10期(总第94期)

[1]陆春昌.浅谈预应力混凝士T梁先简支后张拉结构连续施工技 术.科技信息2011(12) [2]于燕.浅谈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职业技术200912(10DL/T 5849-2021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直升机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3]田小强.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受力浅析.铁道建筑技术20097 (20) [4]陈衡治.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计算分析研究.浙江大学 2005 5( 1) [5]胡义松.先简支后连续T梁的施工.安徽建筑20028(28)

算的结果比按“梁格法”计算的结果小,且相差 较大 (2)采用梁格模型对结构进行空间梁格分析的 方法,能更准确的反映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且精度 满足设计分析要求,计算简便,条理清晰,为设计者 提供了一个更实用的方法,

[1]李国豪石洞.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1977. [2]范立础.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Hambly. Bridge Deck Behaviour, London: 1976 [4] 戴公连李德建.桥梁结构空间分析设计方法与应用.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