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含2015修订内容)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含2015修订内容)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50010-201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4966
VIP资源

GB50010-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含2015修订内容)

11.2.2梁、柱、支撑以及剪力墙边缘构件中,其受力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当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中牌号带“E”的热轧带肋钢筋时,其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本规范第4.2节有关 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采用。 【条文说明】 11.2.2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变形性能直接影响结构构件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延性。考虑 地震作用的框架梁、框架柱、支撑、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500 牌号热轧带肋钢筋;箍筋宜选用HRB400、HRB335、HPB300、HRB500牌号热轧钢筋。对

11.2.2梁、柱、支撑以及剪力墙边缘构件中,其受力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当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中牌号带“E”的热轧带肋钢筋时,其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本规范第4.2节有关 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采用。

也震作用的框架梁、框架柱、支撑、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500 牌号热轧带肋钢筋:箍筋宜选用HRB400、HRB335、HPB300、HRB500牌号热轧钢筋。对

元震延性有较高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如框架梁、框架柱、斜撑等),其纵向受力钢筋应 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中牌号为 HRB400E、HRB500E、HRB335E、HRBF400E、HRBF500E的钢筋。这些带“E"的钢筋牌 号钢筋的强屈比、屈强比和极限应变(延伸率)均符合本规范第11.2.3条的要求;其抗 立强度、屈服强度、强度设计值以这些钢筋的强度指标及弹性模量的取值与不带“E”的同 牌号热轧带肋钢筋相同,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

GB/T 30543-2014 纳米技术 单壁碳纳米管的透射电子显微术表征方法n=(fAh,)/(sfuAydAsd)

11.7.11剪力墙及筒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应复合下列要 求: 5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可作为连梁的纵向构造钢筋在连梁范围内贯 通。当梁的腹板高度h不小于45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 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 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的面积配筋率尚不应小于0.3%。 bh Av bs bsh 为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小于表G.0.12规定的数值。

G.0.12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plp: 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Psh bh (Psh bs. bs. 为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小于表G.0.12规定的数值

表G.0.12深梁中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注: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连续深梁上部1/4高度范围内且l。/h大于1.5时,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应增加0.0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1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8月18日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 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2006」77号文)要求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设计规定、材 料、结构分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 算、构造规定、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以及有关的附录。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结构方案、结构 防连续倒塌、既有结构设计和无粘结预应力设计的原则规定;2. 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500MP: 级带肋钢筋,以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了235MPa级钢筋;4. 补充了复合受力构件设计的相关规定,修改了受剪、受冲切承载 力计算公式;5.调整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和纵 可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有关规定;6.补充、修改了柱双向受 剪、连梁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7、补充、修 改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及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学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规 范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编:100013)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郑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海大学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建国际建设公司 北京榆构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基达徐有邻黄小坤陶学康 李云贵李东彬 乡叶列平‧李杰 傅剑平王铁成刘立新 邱洪兴 邸小坛王晓锋朱爱萍宋玉普 郑文忠‧金伟良‧梁兴文 易伟建 吴胜兴‧范‧重‧ 柯长华 张凤新 左‧江贾洁‧吴小宾 朱建国

蒋勤俭 邓明胜‧刘‧刚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吴学敏 徐永基 白生翔 李明顺 汪大绥 程懋堃 康谷贻 莫庸 王振华 胡家顺孙慧中 陈国义 耿树江 赵君黎刘琼祥 娄宇 章一萍李霆吴一红

6.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4 6.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6.4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 64 6.5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73 6.6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77 6.7疲劳验算 80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88 7.1裂缝控制验算 88 7.2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97 构造规定 101 8. 1 伸缩缝 101 8.2 混凝土保护层 102 8.3钢筋的锚固 103 8.4钢筋的连接 106 8.5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109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 : 111 9.1 板 111 9. 2 梁· 115 9.3 柱、梁柱节点及牛腿 '. 123 9. 4 131 9. 5 叠合构件 .. 133 9.6 装配式结构 135 9.7 预埋件及连接件 137 10 预应力混凝十结构构件: 141 10.1一般规定 141 10.2预应力损失值计算 150 10.3预应力混凝土构造规定 155 11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162 11. 1 一般规定 162 11.2材料 166

11.3框架梁 167 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 170 11. 5 铰接排架柱 179 11.6 框架梁柱节点 181 11.7 剪力墙及连梁· 186 11.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198 11.97 板柱节点 200 附录A 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附录B 近似计算偏压构件侧移二阶效应的增大系数法·204 附录C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207 附录D 素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 221 附录E 任意截面、圆形及环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26 附录F 板柱节点计算用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 232 附录G 深受弯构件· 237 附录H无支撑叠合梁板 244 附录J 后张曲线预应力筋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 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51 附录K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 257 本规范用词说明· 260 引用标准名录 261 附:条文说明· 263

6.2 Calculation of Flexual and Axial Capacity 34 6.3 Calculation of Shear Capacity 54 6.4 Calculation of Torsional Capacity 64 6.5Calculation of Punching ShearCapacity 73 6.6Calculation ofLocal Compression Capacity 77 6.7Checking of Fatigue 80 Checking of 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 88 7.1Checking of Cracks : 88 7. 2 Checking of Deflection of Flexural Members : 97 Detailing Requirements: 101 8.1 Expansion Joint 101 8.2 ConcreteCover 102 8. 3Anchorage of Steel Reinforcement 103 8.4 SplicesofReinforcement 106 8. 5 Minimum Ratio of Reinforcement for Flexual and Axial Loading.Members 109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Members 111 9.1 Slabs 111 9.2 Beams 115 9.3 Columns,Nodes and Brackets 123 9. 4Walls 131 9.5 CompositeMembers... 133 9.6PrecastConcreteStructures 135 9.7 EmbededPartsandConnectingPieces 137 lo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a Members :: 141 10. 1General 141 10. 2Loss of Prestress 150 10. 3Detailing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Members 155

l 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 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士结构等。

2.1.2 素混凝土结构

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各种非

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应力的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 螺纹钢筋等的总称。

2.1.5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

配置受力普通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2. 1.6预应力混凝土结术

配置受力的预应力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 混凝士结构。

2.1.7 现浇混凝土结构

在现场原位支模并整体浇筑面成的混凝土结构

2.1.8装配式混凝土结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1.9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1.9装配整体式混凝十结构assembledmonolithi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 以连接,并在连接部位浇筑混凝士而形成整体受力的混凝土 结构。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既有混凝土结构构件)和后浇混凝土 组成,以两阶段成型的整体受力结构构件。

2.1.11深受弯构件deep flexural member

跨高比小于5的受弯构件

跨高比小于2的简支单跨梁或跨高比小于2.5的多路 续梁。

oncrete structure

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筋后浇筑混凝土,并通过放张 由粘结传递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1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结构

concrete structure

浇筑混凝土并达到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并在 上锚固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1.15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unbonded prestres

crete structure

配置与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后张 法预应力混凝士结构。

通过灌浆或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相互 粘结而建立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

2. 1. 17 结构缝

根据结构设计需求而采取的分割混凝土结构间隔的

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 土,简称保护层。 国 l

受力钢筋依靠其表面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或端部构造的挤压 作用而达到设计承受应力所需的长度

通过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之间内力传 递的构造形式。

1.21 配筋率 ratio of reinforce

混凝土构件中配置的钢筋面积(或体积)与规定的混凝 面面积(或体积)的比值。

2. 1. 22 剪跨比

fpy、fpy 预应力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yw一 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钢筋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也称均匀伸长率。

2.2.2作用和作用效应

2.2.4计算系数及其他

αE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 ? 偏心受压构件考虑二阶效应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 增大系数;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即M/(Vh。); 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 Ov 间接钢筋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 表示钢筋直径的符号,Φ20表示直径为20mm的 钢筋。

3.1.1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构件布置及传力途径: 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 3 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 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 5 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 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 行设计

3.1.3混凝士结构的极限状态设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 出现疲劳破环、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因结构局部破环而 引发的连续倒塌: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 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 3.1.4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情况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对现浇结 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 出现疲劳破坏、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因结构局部破坏而 引发的连续倒塌: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 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情况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对现浇结 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 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 度适当调整。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 其安全等级,

的可行性。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应提出相应的施

1.7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 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1.7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

3.2.1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案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构件形式和布置; 2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宜均 匀、连续; 3结构传力途径应简捷、明确,竖向构件宜连续贯通、对齐: 4宜采用超静定结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应增加元 余约束或有多条传力途径: 5宜采取减小偶然作用影响的措施。 3.2.2混凝土结构中结构缝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及建筑尺度、形状、使用功能要求, 合理确定结构缝的位置和构造形式: 2宜控制结构缝的数量,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设缝对使 用功能的不利影响; 3可根据需要设置施工阶段的临时性结构缝。 3.2.33 结构构件的莲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连接部位的承载力应保证被连接构件之间的传力性能: 2 当混凝土构件与其他材料构件连接时,应采取司靠的措施 3应考虑构件变形对连接节点及相邻结构或构件造成的影响。 3.2.4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节省材料、方便施工、降低能耗

3.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3.1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结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 2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应进行疲劳验算; 3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 4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滑移、漂浮验算; 5对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重 要结构,宜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

3.3.2对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当

对持久设订状、短智设订伏况和地晨设订状况, 兰用 内力的形式表达时,结构构件应采用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表达式:

YS

式中:%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 下,对安全等级为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 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 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 计状况下应取1.0; S一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对持 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基本组合计 算;对地震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地震组合计算; R一一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 R·一 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 YRd 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静力设计取 1.0,对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 大于1.0的数值;抗震设计应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 数RE代替YRd; f、s一一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本规范第

1对既有结构进行安全复核、改变用途或延长使用年限而 需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宜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 2对既有结构进行改建、扩建或加固改造而重新设计时,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3.7节的规定。

3.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4.1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及外观要求,按下列 规定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对需要控制变形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 2对不充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 3对充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受力裂缝宽度验算; 4对舒适度有要求的楼盖结构,应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 3.4.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

3.4.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反

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 验算:

式中:S一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C一一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应力, 裂缝宽度和自振频率等的限值。 3.4.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并均应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3.4.3 规定的挠度限值

表3.4.3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注:1表中lo为构件的计算跨度;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 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艺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 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GB/T 32129-2015 电线电缆用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可将计算 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 的反拱值; 4 构件制作时的起拱值和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不宜超过构件在相应荷载 组合作用下的计算挠度值。

分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一一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 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一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 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 准值。 三级一一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

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 应超过本规范表3.4.5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对预应力混凝 土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计算时,构件的 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第3.4.5条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 值;对二a类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应按荷载准永久组合 计算,且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士的抗拉强 度标准值。

3.4.5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型和本规范第3.5.2条规定的环

境类别,按表3.4.5的规定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 宽度限值Wim。

GB 1886.142-2015 食品添加剂 α-紫罗兰酮表3.4.5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值(mm

:1对处于年平均相对碰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 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2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的吊车梁,其最 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0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 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0mm; 3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架、托架及双向板体系,应按二级裂缝 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对一类环境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单向 板,应按表中二a级环境的要求进行验算;在一类和二a类环境下需作疲 劳验算的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裂缝控制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构件进行 验算; 4表中规定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 于正截面的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 第7章的有关规定; 5对于烟窗、简仓和处于液体压力下的结构,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 准的有关规定; 6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 有关规定; 7表中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