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031-2019 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挂板技术标准

DB22T 5031-2019 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挂板技术标准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00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319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2T 5031-2019 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挂板技术标准

Dmax 复合墙板的最大挠度; Omax 复合墙板的最大裂缝宽度。

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k 导热系数的影响系数。

3.0.1复合墙板按照围护结构设计DB52 579-2009 独山盐酸菜,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7度地区的乙类及以下建筑,使用年限不超过50年的二a、二b 境类别。

3.0.1复合墙板按照围护结构设计,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 7度地区的乙类及以下建筑,使用年限不超过50年的二a、二b类环 境类别。 3.0.2在应用复合墙板时,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建筑和技 术经济分析,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设计复合墙板

3.0.2在应用复合墙板时,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建筑和技 术经济分析,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设计复合墙板 复合墙板的各部分名称见图3.0.2。

图3.0.2复合墙板各部分名称

3.0.3建筑设计时,应尽量采用标准化复合墙板。标准化复合墙板 的宽度不宜大于5.4m,高度不宜大于3.9m,非标准化板型可根据 工程需要进行深化设计。 3.0.4复合墙板的建筑热工性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居住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T45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JT 149的有关规定。

3.0.5复合墙板板缝及外墙门窗洞口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 准中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的要求。 3.0.6复合墙板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承受自重以及直接作用在 复合墙板上的各种荷载与作用,在温度和室外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不 立生有害变形和破坏;在施工阶段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而不产生破 坏。

复合墙板上的各种荷载与作用,在温度和室外环境的长期作用下不 产生有害变形和破坏;在施工阶段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而不产生破 坏。 3.0.7复合墙板及其连接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作用时,节 点连接件应不受损坏,复合墙板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后 可继续使用: 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不应脱落; 4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更高的抗震设 防目标。 3.0.8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测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在多重作用的不利组合及主体结 构变形的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3.0.9复合墙板中混凝土部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 或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3.0.10复合墙板中钢筋、预理埋件、连接件等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的有关规定。 3.0.11复合墙板的设计、生产加工、施工安装等尚宜符合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建筑信息化管理要求。

3.0.7复合墙板及其连接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应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作用时,节 点连接件应不受损坏,复合墙板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后 可继续使用; 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复合 墙板不应脱落; 4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更高的抗震设 防目标。

3.0.8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节点应具有足够的

刚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在多重作用的不利组合及主体结 构变形的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3.0.9复合墙板中混凝土部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 或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刚度和适应主体结构的变位能力;在多重作用的不利组合及主体结 构变形的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3.0.9复合墙板中混凝土部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 或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 3.0.10复合墙板中钢筋、预理件、连接件等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的有关规定。 3.0.11复合墙板的设计、生产加工、施工安装等尚宜符合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建筑信息化管理要求,

4.1.1复合墙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4.1.1复合墙板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表

4.1.2复合墙板的保温性能

1复合墙板应用于居住建筑时,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地方标 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DB22/T450的规定: 2复合墙板应用于公共建筑时,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地方标 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JT149的规定

4.2.1复合墙板的保温材料可以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米

4.2.1复合墙板的保温材料可以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板、硬质聚氨酯泡沫 塑料(PU)板或岩棉板。 4.2.2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XPS)板、硬泡聚氨酯板(PU)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形:表面平整,无明显收缩变形和膨胀变形: 2熔结:熔结良好; 3杂质:无明显油渍和杂质。 4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 料(XPS)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PU)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绝热用挤塑聚 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2、《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 料》GB/T21558的各项要求,具体技术指标见表4.2.2。

表4.2.2EPS板、XPS板、PU的技术指标

4.2.3岩棉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岩棉板的纤维平均直径应不大子

2岩棉板的渣球含量(粒径大于0.25mm)应不大于10.0%(质 量分数); 3外观质量要求,应表面平整,不得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 迹、破损; 4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允许偏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绝 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的要求; 5岩棉板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 其制品》GB/T11835的各项要求,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岩棉板的技术指标

注: 1 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a 为 1.1

4.3.1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的要求,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4.4.1墙板内叶、墙板外叶的钢筋宜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 制作的机械焊接钢筋网片,钢筋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 肋钢筋》GB13788的要求,同时机械焊接钢筋网尚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的要求。 4.4.2复合墙板中的吊装配件宜采用专用吊杆或预埋内螺纹类吊 装配件,吊装配件的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设计要求,并应确保装 配件在混凝土中的锚固有效,

4.5.1焊接用焊条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不锈钢焊条》GB/T983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 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匹配。 4.5.2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或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 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 或《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8110的规定

4.6.1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GB/T5782和 《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的规定;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应按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

4.7.1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用预理件、节点连接件应采用热浸 镀锌材料制作,也可以根据工程要求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同时应 考虑防火要求。

4.8.1复合墙板中独立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足够的承载安全性和长期耐久性: 2满足与混凝土的锚固、防腐、防火要求: 3采用FRP材料时,FRP棒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与锚固长度 应进行相应的试验测定,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8.1的规定 其在混凝土中的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mm;

表4.8.1独立连接件材料(FRP)性能指标

4采用金属材料连接件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热工设 计时应考虑其热桥影响,

4.9密封胶、背衬材料、止水材料

4.10.1防火材料及防火封堵材料可选用矿棉或岩棉等,其技术性 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 要求。

4.11.1复合墙板的连接构造节点一般要求在连接螺栓垫板与连接 牛间设置滑移垫片,滑移垫片宜采用1mm厚的聚四氟乙烯板或不 锈钢板制作。也可以通过设置弹性氯丁橡胶垫块满足节点的地震或 温度变形要求。

4.12.1复合墙板中需要防腐处理时宜采用热浸镀锌处理,当采用 热浸镀锌防腐蚀处理时,锌膜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覆盖 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GB/T13912的规定,也可采用不锈 钢材料制作,

5.1.1采用复合墙板的建筑,不得自行更改复合墙板的构造组成,

5.1.1采用复合墙板的建筑,不得自行更改复合墙板的构造组成, 其设计与构造尚应符合现行行业《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应用技术标 准》JGJ/T 458的相关规定。

5.1.2常用规格的复合墙板可根据单体设计要求进行深化和优化

.1 设计,既要满足构件标准化、模数化设计要求,又便于制作和施工 安装。非标准复合墙板需进行专门设计,同时应便于制作和施工安 装。

5.1.3建筑饰面材料可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也可现

1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时,面砖宜选择背面为燕尾槽 的面砖,其性能尚应满足相应规定: 2石材背面应采用不锈钢挂件与混凝土实现机械锚固连接 连接件固定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石材厚度不小于25mm,单块面 积不宜大于1200mmx1200mm; 3涂料饰面时应采用耐候性好的涂料,选用涂料的性能应符 合相应涂料标准的要求。 5.1.4复合墙板板缝之间、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应进行保温、

5.1.4复合墙板板缝之间、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应进行保温、

5.2复合墙板的热工设计

5.2.1复合墙板的热工设计应满足吉林省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热工设计

5.2.2复合墙板的热工设计应采用主断面的传热系数作为其热工 设计指标。复合墙板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少金属件等热桥影响。 5.2.3金属莲接件连接的复合墙板,应考虑金属的热工性能对保温 材料的影响乘以影响系数k,同时考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修正系 数α,因此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计算值入。为:

Asb × 22 (1 + A, A, 元,

5.2.4复合墙板保温层厚度应计算确定,保证复合墙板的热阻满足 相应建筑的热工要求, 5.2.5复合墙板内墙面的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在窗口 檐口、挑板等部位应避免产生热桥

5.3复合墙板的防水设计

5.3.1复合墙板与门窗的接缝、复合墙板之间的接缝,在设计时应 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年限要求合理选用防水构造及防水材料。 5.3.2复合墙板板缝可采用两道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 法,且板缝气密性指标值不应大于2.0m²/(m².h),水密性指标值不 宜低于700Pa。 5.3.3复合墙板的保温层采用吸水性保温材料时,复合墙板的板端 及窗洞口边缘预理止水带,阻止雨水渗入保温层中。 5.3.4复合墙板的板缝宽度宜为20±5mm,缝内先采用直径为缝宽 1.3倍~1.5倍的发泡闭孔聚乙烯圆棒或发泡氯丁橡胶棒填塞缝隙, 然后圆棒外侧采用密封胶封堵。密封胶的厚度应按缝宽的1/2且不 小于8mm设计。 信人板饭

5.3.1复合墙板与门窗的接缝、复合墙板之间的接缝,在设计时应 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年限要求合理选用防水构造及防水材料。 5.3.2复合墙板板缝可采用两道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 法,且板缝气密性指标值不应大于2.0m/(m.h),水密性指标值不 宜低王700Pa

5.3.3复合墙板的保温层采用吸水性保温材料时,复合墙板的术

1.3倍~1.5倍的发泡闭孔聚乙烯圆棒或发泡氯丁橡胶棒填塞缝隙, 然后圆棒外侧采用密封胶封堵。密封胶的厚度应按缝宽的1/2且不 小于8mm设计。

封胶与混凝土的相容性、低温柔软性、最大伸缩变形量、剪切变形 性、防霉性及耐水性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应满足外饰面防污和 环保要求。

5.4复合墙板的防火设计

5.4.1复合墙板板缝、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门窗部位等防火

5.4.1复合墙板板缝、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门窗部位等防火 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防火 要求。

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接缝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楼板的耐火极限要求; 复合墙板之间的接缝应在室内侧采用A级不燃材料进行封堵。

6.1.1复合墙板应按照围护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复合墙板与主体结 构宜采用柔性连接, 6.1.2复合墙板及其连接应按照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的设计与验算。 6.1.3复合墙板内叶厚度不应小于复合墙板计算跨度的1/40.且不 宜小于100mm,墙板外叶厚度不宜小于60mm。 6.1.4复合墙板外叶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饰面层时不应 小于15mm,清水混凝土时不应小于20mm:墙板内叶钢筋网混凝士土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6.1.5复合墙板的混凝土、钢筋、预理件、独立连接件等材料的性 能应满足本标准第4.3~4.7节的各项要求:墙板外叶中钢筋网的钢 筋直径不应小于4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墙板内叶中钢筋应采 用双层双向配筋,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5.2.1复合墙板的设计与验算应针对加工制作阶段、运输阶段、吊 装安装阶段、使用阶段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支承情况确定作用 及计算模型,宜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作用效应的计算。

1加工制作阶段根据吊点位置、翻身、起吊方案等,按照简 支构件确定计算简图,作用采用自重乘以1.5倍的荷载动力系数, 计算作用效应: 2存贮阶段根据存贮方案、支承点位置,按照简支构件确定 计算简图,根据叠放层数和复合墙板自重确定荷载,计算作用效应; 3运输阶段根据运输方案、支承点位置,按照简支构件确定 计算简图,作用采用自重乘以15倍动力系数,计算作用效应: 4安装阶段根据吊装方案、吊点位置,按照简支构件确定计 算简图,作用采用自重乘以1.5倍动力系数,计算作用效应; 5使用阶段根据复合墙板承受的实际作用及作用方向,按照 四边简支或四点简支确定计算简图,计算作用效应。 6.2.2复合墙板根据各阶段的受力特点、作用情况,进行作用效应 的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采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各种作用 的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米用。 6.2.3进行连接节点、预理件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效 应的基本组合,各种作用的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采用。 6.2.4进行度、裂缝宽度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时,采用效 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频遇组合。

按照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复合墙板、连接件、预理件承载 极限状态验算的一般表达式为:

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的一般表达式为: 不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oS≤R 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S ≤R/RE 2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1.0:

S一构件或连接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一一构件或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 复合墙板正常极限状态的设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计规范》(GB50010)计算,其设计一般表达式为:

6.3.2复合墙板正常极限状态的设计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构设计规范》(GB50010)计算,其设计一般表达式为

6.4.1复合墙板的承载力计算应按施工、使用各阶段墙板的受力状 态分别计算。 6.4.2复合墙板宜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内力进行挠度与裂缝计算。 6.4.3复合墙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应能适应主体结构 的变形,不对主体结构产生刚度影响。可通过支座滑移的设计满足 要求。 6.4.4独立连接件的设计应满足将墙板外叶承受的作用有效地传

6.4.2复合墙板宜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内力进行挠度与裂缝计算 6.4.3复合墙板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应能适应主体结构 的变形,不对主体结构产生刚度影响。可通过支座滑移的设计满足 要求。 6.4.4独立连接件的设计应满足将墙板外叶承受的作用有效地传 递到墙板内叶。独立莲接件可按照构造要求布置,利用有限元程序 对复合墙板进行整体分析,确定独立连接件承受的内力,按照其受 力状态验算其强度和变形。 独立莲接件应均匀布置,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 300mm,在复合墙板的边角部位,间距宜减小

6.4.4独立连接件的设计应满足将墙板外叶承受的作用

递到墙板内叶。独立连接件可按照构造要求布置,利用有限元程序 对复合墙板进行整体分析,确定独立连接件承受的内力,按照其受 力状态验算其强度和变形。 独立莲接件应均匀布置,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 300mm,在复合墙板的边角部位,间距宜减小,

6.5.1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满足复合 墙板施工过程中的偏差三维调节要求;满足将复合墙板的各种作用 有效传递到主体结构上,并可协调主体结构层间位移及垂直方向变 形。

6.5.1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满足复合 墙板施工过程中的偏差三维调节要求;满足将复合墙板的各种作用 有效传递到主体结构上,并可协调主体结构层间位移及垂直方向变 形。 6.5.2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如下:复合墙板上、下两端 通过节点莲接件(角钢)、预理件、螺栓与框架梁进行侧面柔性连 接;当条件充许时,复合墙板底部可通过框架梁挑耳与框架实现支 承连接。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见图6.5.2。

6.5.2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如下:复合墙板上、下两端

通过节点连接件(角钢)、预埋件、螺栓与框架梁进行侧面柔性连 接;当条件充许时,复合墙板底部可通过框架梁挑耳与框架实现支 承连接。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见图6.5.2

图6.5.2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7、《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G362的各项要求,每个 则面连接处的预埋受力螺栓或锚板中锚筋数量不宜少于2个。 6.5.4复合墙板与主体结构莲接用预理件、节点连接件的材料性能 应符合本标准第4.5~4.7节的要求;预理件锚板厚度不宜小于 8mm,锚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螺栓直径不应小于16mm。 6.5.5复合墙板的连接节点应优先考虑理置于混凝土结构层或装 饰层中,无法理置时,所有外露金属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蚀和防火 措施,保证耐久性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7.2.1原材料及配件应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约 定进行进厂检验。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合墙板生产单位将采购的同一厂家同批次材料、配件及 半成品用于生产不同工程的复合墙板时,可统一划分检验批: 2获得认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原材料

及配件,进场检验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扩大一 倍,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倍。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 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种原材料或 配件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7.2.2独立连接件进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厂家、同一类别、同一规格产品,不超过10000件为 批; 2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报告和型 式检验报告: 3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料力学性能检 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复合墙板模具尺寸充许偏差和检验方 法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表7.2.3复合墙板模具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L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

7.2.4复合墙板上的预理件和预留孔洞宜通过模具进行定位,并安 装牢固,其安装偏差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表7.2.4模具上预埋件、预留孔洞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L为模具与混凝土接触面中最长边的尺寸。

7.2.5复合墙板中预埋门窗框时,应在模具上设置限位装置进行 固定,并应逐件检验。门窗框安装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2.5 的规定。

表7.2.5门窗框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

7.2.6面砖饰面复合墙板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石材饰面

1宜先浇筑外叶墙板混凝土层,再安装保温材料,最后浇筑 内叶墙板混凝土层: 2独立连接件的数量和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措施保证 独立连接件锚固可靠:独立莲接件穿过保温材料的孔洞应采取有效 措施封堵; 3保证保温材料拼缝严密或使用粘接材料密封处理; 4 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之前,下层混凝土不得初凝: 5保证混凝土均匀与密实性,混凝土振揭过程中不应损伤或 移动饰面层、钢筋、预埋件和独立连接件。 7.2.8 复合墙板养护过程中,最高养护温度不宜大于60℃。 7.2.9 复合墙板脱模起吊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 15MPa

7.3.1复合墙板存放应符合下列规

复合墙板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有排水措施;

场地应平整、坚实,应有排水措施

2实行分区管理和信息化台账管理,按照型号、规格、检验 伏态分类存放: 3应采用直立存放或外叶墙板面朝上水平多层叠放,产品标 识明确、耐久,标识应向外,预理吊件应朝上; 4直立存放宜采用专用支架,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复合墙板薄弱部位和门窗洞口应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 施; 5水平叠放时,每层垫木必须上下对齐,叠放层数需计算确 定; 6应合理设置垫块支点位置,确保复合墙板存放稳定,支点 宜与起吊点位置一致: 7与清水混凝土或其他饰面层接触的垫块应采取防污染措 施。 7.3.2复合墙板成品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复合墙板的存放应采取措施防止开裂,避免雨雪渗入保温 材料、保温材料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缝隙中: 2外露预理件和连接件等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类别进行 防护或防腐、防锈: 3预理埋螺栓孔宜采用海绵棒填塞,保证吊装前预理螺栓孔清 洁。 7.3.3复合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安全和保护措施,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宜采用立式运输,运输架应专门设计,进行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验算; 2应根据复合墙板尺寸和形状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3对于超高、超宽、形状特殊的墙板的运输和存放应制定专 门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4运输时宜采取下列防护措施: 1)设置柔性垫片,避免复合墙板边角部位或链索接触处的

混凝土损伤; 2)墙板之间应设置隔离垫块,用塑料薄膜包裹垫块和垫片 避免复合墙板外观污染: 3)门窗框、装饰面层和棱角采用塑料贴膜或其他防护措施 4)禁止多块墙板水平叠放同时吊运,单块墙板水平吊运时 应经设计人员审核确认。

7.4.1清水混凝土饰面和其它饰面层的复合墙板检验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和现行行 业标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的有关规定。 7.4.2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严重 程度,可按表7.4.2的规定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表7.4.2构件外观质量缺陷分类

7.4.3外观质量不应有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制定技术处 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验,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进行修整并达到 合格。 7.4.4复合墙板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 差。对超过尺寸充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部位 应经原设计单位认可,制定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GB/T 15109-2021 白酒工业术语,并重新检查验 收。 7.4.5复合墙板尺寸偏差及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和检验方法应 符合表7.4.5的规定。

7.4.3外观质量不应有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制定技术处 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验,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进行修整并达到 合格。

7.4.4复合墙板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尺寸

差。对超过尺寸充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安装和使用功能的部位 应经原设计单位认可,制定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

7.4.5复合墙板尺寸偏差及预留孔洞、预理件的位置和检验方法应 符合表7.4.5的规定。

表7.4.5复合墙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7.4.6复合墙板中的预理件 预留扎孔问的规格、数重付合设计要 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 7.4.7面砖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 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和《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程》JGJ126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复合墙板分批抽样检验,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 7.4.8复合墙板的独立连接件类别、数量、使用位置及性能应符合 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工艺的复合墙板分批抽样检验。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质量证明文件及隐蔽工程检查记 录。 7.4.9 复合墙板用的保温材料类别、厚度、位置及性能应满足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量测GB/T 26777-2011 挂车支撑装置,检查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 告。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质量证明文件及隐蔽工程检查记 录。 7.4.91 复合墙板用的保温材料类别、厚度、位置及性能应满足设计 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量测,检查保温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 告。 7.4.10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 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复合墙板生产批次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标 准养护试件: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拌制100盘 且不超过100m取样不应少于一次,不足100盘和100m取样不应少 于一次。 检查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的有关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