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1105-2010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 无损检测技术导则(第1-4部分)

DLT1105-2010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 无损检测技术导则(第1-4部分)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1105-201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4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32948
VIP资源

DLT1105-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1105-2010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 无损检测技术导则(第1-4部分)

集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超声检测 一第3部分:涡流检测 一第4部分:磁记忆检测 本部分为DL/T1105的第2部分。本部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4年行业村 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文)安排制定的。 本部分主要根据国内电力行业相关单位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参考SULZER无损检测通用考 范《锅炉管道接头焊缝的超声波检验》和GB/T820一2002《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以及电 力行业相关专家意见进行制定。本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规定了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超声检测的适用范围。 2.规定了超声检测用仪器、探头和试块相关的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及具体指标等。 3.规定了仪器和探头系统校准校验以及检测方法。 4.规定了缺陷的定位、定量及缺陷的评定要求。 5.规定了记录和检测报告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 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重回、蒋云、林俊明、池永滨、陆克昀、陆云、胡先龙、于强、陈朝阳、 韩传高。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 100761)。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 第2部分:超声检测

DL/T1105.22010

DB37T 3035-2017 化妆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DL/T1105.22010

表1推荐使用的探头折射角B

3.1.2.7探头晶片尺寸

在保证晶片面积不大于64mm的前提下,推荐探头晶片尺寸选用6mm×6mm、8mm×8mm、7mm× 9mm

l 3.1.2.8探头前沿。 接管壁厚不大于6mm时,探头前沿应不大于5mm;壁厚大于6mm时,探头前沿可适当增大。 3.1.2.9始脉冲占宽。 使用的探头和探伤仪应有良好的匹配性能,在扫查灵敏度的条件下,探头的始脉冲占宽应尽可能小, 一般不大于2.5mm(相当干钢中深度)。

3.1.2.8探头前沿

2.10探头与检测面的按

探头与检测面应紧密接触,如图1所示。选用曲率与试件相匹配的探头。间隙X应不大于0.5mm; 若不能满足,应进行修磨,原则上不宜修磨探头的基体,修磨后的探头性能应满足要求。修磨的要求和 方法见DL/T820一2002中的附录H。检测区域应是角焊缝本身加焊缝边缘5mm的一段区域。

3.1.3仪器和探头组合的系统性能

3.1.3.1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系统性能参照DL/T820一2002的规定进行测试。 3.1.3.2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小于10dB。 3.1.3.3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应在土10%之间。 3.1.3.4斜探头的分辨力应符合DL/T8202002的要求。

3.1.3.1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系统性能参照DL/T8202002的规定进行测试。

1探头接触面边缘与短管外表面的间隙示意图

3.3.1检验前应了解被检对象的名称、材质、规格、焊接工艺、热处理状态、坡口形式及内壁加工面状 况等。 3.3.2角焊缝外观质量及外形尺寸需经检验合格。对影响检验结果评定的表面形状突变应进行适当的修

DL/T1105.22010

磨,并做到圆滑过渡。内壁加工面应满足超声波检测的要求。 3.3.3检测面应选择集箱管座接管的外壁,检测面的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锈蚀、氧化物及油垢; 必要时,表面应打磨平滑,打磨宽度(以接管焊缝边缘为起点)应满足表2的要求。

3.3.4检测区域应是角焊缝本身加焊缝边缘5mm的一段区域。 3.3.5检测前应测量管座接管壁厚,至少每隔90°测量一点,并作好记录,以便检测时参考。 3.3.6耦合剂应具有良好的润湿能力和透声性能,且无毒、无腐蚀、易清除。宜采用甲基纤维素的糊状 物或甘油为基本成分的耦合剂。

标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超声主声束对准

在仪器开始启用时,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按JB/T10061的 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三个月至少应进行一次测定

在新探头使用时,应对探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性能测定。测定方法按JB/T10062的有关规 探头使用前,至少应进行前沿距离、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的测定。使 每个工作日应校准前沿距离、折射角和主声束偏离。

3.4.3仪器和探头系统的校验

次检测前均应在标准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对时基线扫描比例、灵敏度进行校验,校验过程

拉 中使用的试块与被检对象的温差不大于15℃。 遇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应及时对其重新进行校验: a) 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变化时; b 开路电压波动或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化时; c)连续工作4h以上时; d 检验工作结束时。 3.4.3.2校准和校验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的控制器(如抑制或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 处于较低水平上。 3.4.3.3时基线扫描比例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刻度0.5mm时, 则扫描比例应重新调整,前次校验后已检验的角焊缝要重新检验。 3.4.3.4灵敏度校验时,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一波幅曲线(即DAC曲线)降低20%或2dB以上 时,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并应重新检测前次校验后检查的全部角焊缝。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 离一波幅曲线增加20%或2dB以上,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对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重新进 行测定和评定

3.5时基线扫描比例的调整

时基线扫描比例宜按深度定位法 处于最大深度的反射信 水平刻度的80%以内,同时使 间可清晰分辨,

3.6DAC曲线的绘制及扫查灵敏度

图2DAC曲线示意图

b)被检接管壁厚大于6mm的骑座式角焊缝及插入式角焊缝,其DAC曲线绘制见附录B 2扫查灵敏度为DAC曲线增益10dB

以集箱接管外壁为检测面,采用超声直射波或超声波束经过接管内壁反射后形成的 检测。探头作矩形扫查。

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采用自动报警装置扫查不受此限制

4.1.1骑座式角焊缝的检测采用直射波和一次反射波进行检测,探头折射角的选择应尽量使直射波的声 束轴线送到角焊缝根部1/4接管壁厚范围,一次反射波能达到集箱侧的焊趾部位。着一个探头不能满足 要求,则应选择两个不同折射角的探头进行检测。 4.1.2插入式角焊缝的检测采用一次反射波进行检测,探头折射角的选择应使一次反射波的声束轴线达 到焊缝根部及集箱侧的焊趾部位。若一个探头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选择两个不同折射角的探头进行检测, 4.1.3若发现回波幅度高于扫查灵敏度的反射波信号,则应作进一步的探测,并结合角焊缝的焊接工艺 热处理工艺和坡口结构形式等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确定缺陷的形状、类别和位置(反射波的分析参见附 录C),被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均应在焊缝表面作出标记

4.2缺陷的定位、定量

4.2缺陷的定位、定量

应测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和指示长度

根据探头的相应位置和最高反射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来测定如下参数: a)缺陷沿接管的周向位置: b)缺陷到检测面(即接管外表面)的垂直(即深度)距离; C)缺陷到接管侧焊缝边缘的水平距离

4.2.3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

最大反射波幅的测定按如下方法进行: a)按3.7的扫查方式移动探头,找到缺陷出现最大反射波信号的位置,测出最大反射波幅并与 DAC曲线比较;

b)最大反射波幅与DAC曲线的差值记为DAC土xdB。 4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

b)最大反射波幅与DAC曲线的差值记为DAC土xdB

DL/T1105.2—2010

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 决陷指示长度/的测定可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时,用降低6dB相对灵敏度法测定缺陷的指示长度,见图3:

4.2.4缺陷指示长度的测定

4.2.5 点状缺陷。

每次检测应作好原始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a)被检测工件的名称和角焊缝的编号; b)采用的检测工艺: c)记录缺陷的详细情况,包括缺陷的幅度、位置参数、尺寸参数

DL/T1105.2—2010 d)超声波检测区域应在草图上标明,如有因几何形状限制而检测不到的部位也应标

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委托单位、报告编号; b) 工件名称、编号、材料种类、热处理状态、检验表面状况 探伤仪、探头、试块和检测灵敏度; d) 缺陷的类型、尺寸、位置和分布; 检测结果、缺陷的评定及评定依据; f) 检测人员和责任人员签字及其技术资格; g 检测日期。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骑座式和插入式角焊缝结构形式

图A.1骑座式角焊缝

图A.2插入式角焊缝之一

图A.3插入式角焊缝之二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距离一波幅(DAC)曲线的制作

C.1骑坐式角焊缝反射波的分析

如图C.1所示,反射波最强点幅度较低;反射波最强点在荧光屏上的显示深度在一倍接管 销后些:反射体的水平位置在角焊缝的根部位置

图C.1正常焊缝根部

如图C.2所示,反射波最强点韬度较低:反时波最强点在费光屏上的显示深度在一倍接管壁厚稍前 处:反射体的水平位置在角焊缝的根部位置:探头沿接管轴向往后移动时,动态波形的范围较小。

图C.2焊缝根部内凹

如图C.3所示,反射波缎强点脂度较高;反射波最强点在荧光屏上的显示深度在一倍接管坚厚精后 处:反射体的水平位置在角焊缝的根部位置

图C.3焊缝根部焊瘤

DL/T1105.22010

C.1.4焊根部未焊透

如图C.4所示,反射波最强点晶度较高:反射波最强点在荧光屏上的显示深度在一倍接管坚厚 寸体的水平位置在角焊缝的根部位置:探头沿接管轴向往后移动时,动态波形的范围较大:反射 定性和重复性较好

C.1.5角焊缝坡口末熔合

图C.4焊缝根部未焊透

一接管壁厚:F一接管侧焊缝技口未熔合反射波

图C.5焊缝坡口未熔合之一

如图C.6所示,当坡口未熔合出现在焊缝的集箱侧,常只能用一次反射波才能探测,反射波的 度与坡口角度、所选探头折射角及缺陷大小有关:测得的反射体的位置(按坡口结构图)应在集箱侧的 波口位置:缺陷的深度显示在一倍接管壁厚和角焊缝最大检测深度的范图内。

C1.6角焊缝根部裂纹

图C.6焊纤坡口熔合之二

如图C7所示,反射波最强点幅度通常比较高:反射波最强点在荧光屏上的显示深度在

厚左右:反射体的水平位置在角焊缝的根部;反射波的动态波形较大,当探头声束接近裂纹尖端时,会 产生端点衍射现象:反射波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并且回波幅度对声束入射方向的改变不太敏感。

C.2插入式角焊缝反射波分析(以图A.2的角焊缝结构形式为例说明)

角焊缝反射波分析(以图A.2的角焊缝结构形式

图C.7焊缝根部裂纹

如图C.8所示,在探头折射角较大、接管插入深度不是太大,或接管壁厚较大的情况下,当探头 捍缝边缘时,声束的一次波能达到接管的内表面端角部位而产生反射波。其特点是:声波反射泌 探头沿接管轴向移动时,反射波的动态范围较大,探头位置在角焊缝边缘附近或项到焊缝边线 反射的指示深度约为接管壁厚的一倍:反射体的水平位置在接管端部,

C.2.2上端角反射波

图C.8下端角反射波

如图C.9所示,当探头从角焊边缘向后移动时,声束过接管内壁一次反射后达到接管的外表面 端角部位而产生反射波。其特点是:反射波能量较强:探头沿接管轴向移动时,反射波的动态范围较大: 反射波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最大反射的指示深度约为接管壁厚的两倍:该波最大反射点的探头位置 比下端角反射波最强反射点的探头位置靠后:反射体的水平位置在接管端部。

图C.9上端角反射波

如图C.10所示,当探头从角焊缝边缘向后移动时,声波通过接管内壁一次反射达到角焊缝根部间 源顶端而产生反射波。其特点是:反射波幅较下端角、上端角反射波低,接管与集箱开孔的间隙宽度对

DL/T1105.2—2010

反射波幅度有较大的影响,探头沿接管周向移动时,波幅会出现高低起伏现象:该波的最强反射点的指 示深度约为接管壁厚的两倍:反射体的水平位置在角焊缝的根部。

C.2.4集箱侧未熔合

如图C.12所示,在探实从角焊缝边缘向后移动过程中,在间隙反射波之前出现反射波。其特点是: 最强反射点的指示深度为接管壁厚的两倍:缺陷位置(按坡口结构图应在焊缝根部至焊缝边缘的范围 内:当该缺陷接近焊缝根部时,会与间隙反射波同时呈现在荧光屏上,且于间隙反射波之前:当该缺 陷远离焊缝根部时,则在间反射波消失或接近消失时出现:通常情况不,该反射波的反射波幅较弱, 深头沿接管周向移动时,反射波不连续:当该缺陷的面积较大时,常常会出现较强内表面端角三次波反 时,这一特点是验证是否存在接管侧未熔合的有力证据(若该缺陷面积较小时,则不一定会出现上述情 祝

图C.12接管侧未熔合

C.2.6角焊缝内部缺陷

如图C.13所示,缺陷的指示深度和水平位置(对照坡口结构图)均表示在角焊缝的范围 射波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

图C.13角焊缝内部缺险

YY/T 1732-2020 口腔曲面体层X射线机专用技术条件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105.32010

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

DL/T1105.32010

DL/T1105.32010

QYGJ 0003S-2015 云南国健药业有限公司 膳食汤料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贝 第3部分:涡流检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