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 建设设计导则(试行)

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 建设设计导则(试行)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180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 建设设计导则(试行)

重构生态格局。贯通滨江生态修复带,形成自然、稳定、连续的生态通廊,建 构生态保护屏障;依托沿江一级支流、城市绿带打通横向绿廊,连通滨江与腹地山 脉的纵向水汽通道,构建“蓝绿渗透”的山水生态格局;结合河流季节性涨落,划 定生态分区,引导人为活动强度。 修复生态基底。加强滨江水环境污染治理,消除点源、面源污染;保护沿江水 文地貌单位,修复动植物生境;推进消落带生态治理,以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提 升动植物多样性。 塑造生态景观。针对消落带反季节动态水位变化特点,融合海绵城市理念、生 态修复理念,采取竖向分层设计、塑造微地形、植被修复技术等措施,优化植物景 观配置,打造丰富多彩的亲水空间,还原生态之美

完善滨江慢行系统。多层次构建滨江休闲绿道,根据人为十扰的生态要求和使 用者需求在不同标高段设置弹性道、亲水道和活力道;全线贯通滨江慢行系统,通 过高架、桥梁、栈道、下穿、局部绕行的方式贯通港口、河口、市政设施等断点。

增加滨江带与腹地地块连接,提高腹地至江岸的慢行通道密度;在有条件区域设置 无障碍设施。 构建滨江多元空间。充分利用滨江开放空间及具有特色的桥下空间、港口陆域 等滨水空间,结合地形地貌、腹地功能、人文历史等条件,设置满足游憩、亲水、 交流、健身等多种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丰富有趣的空间体验 提升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慢行系统及公共空间配套的驿站、城市家具和标识系 统。针对不同功能使用者、不同年龄段使用人群和老弱病残弱势群体,提供具有仁 爱关怀、使用便利的设施: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优化滨江服务配套设施管理。

GB/T 15566.20-202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20部分:城市区域打造立体江岸。注重自然婉蜓的水际线、多样生态的滨水岸线、特色人文的滨 江建筑天际线形成的立体滨水江岸的和谐与营造。

优化江岸景观格局。应考虑大尺度景观和谐性,对大地景观和主干树种进行整 体考量,消落带植物群落突出乡土树种的成片成林。 丰富植物配置。应充分利用原生植物基础,应用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突出季相 变化,增强绿化空间的观赏性。 优化观景体验。注重滨江视觉通廊的预留与观景点的布局,确保“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2. 2.5 安全江岸

保障防洪安全。按照防汛标准进行建设与治理提升,保障长江、嘉陵江防汛安 全,注重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 保障活动安全。提供安全防护、安全预警、应急救援和疏散避难等相关的设施 保障,增强滨水空间应对水位变化和极端汛情的弹性,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主城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的总体设计应依据上位规划的要求,在宏观层面 上统筹考虑滨江公共空间与腹地城市空间之间的功能衔接、风貌协调、交通联系及 现廊控制;在中观层面上注重各区段公共空间风貌特色的营建及不同区段之间慢行 系统的衔接;在微观层面上深入研究场地特征和使用者的活动需求,整合场地竖向、 布局活动空间、组织慢行流线、配置服务设施,达到全面提升滨江公共空间品质的 设计目标。

3.2 空间及功能布局

应在注重整体空间形态和功能配置的多样性的同时,彰显不同区段的空间与活 动的适配度及场所特色,逐步减弱岸线的生产功能,打造具有复合形态和功能的生 舌性岸线。 1.以体现生态环境效益为主的滨江空间,应在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营造自然 野趣的同时,结合布局多种活动流线穿插其间,为使用者提供开展跑步、骑行、徒 步、自然教育等活动的公共空间。 2.以体现游憩休闲功能为主的滨江空间,应布局丰富多样的活动场地,并配置 配套服务设施。为使用者提供开展文化休闲、商务社交、康体健身等活动的公共空 间。 3.以体现传统历史风貌为主的滨江空间,应在维护原有传统空间特色的基础上, 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引入多样功能、激活既有空间,为使用者提供开展旅游观光、文 化体验、交流展示等活动的公共空间,

3. 4. 1 一般规定

1.主城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的建设应以“还江于民”为核心理念,注重具 有游憩健身、文化艺术、教育科普、旅游观光、交流展示等功能的空间与场所的构 建。 2.场地综合设计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地布局活动空间。在 判断场地功能的基础上,考虑光照、降雨、风向等自然因素,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山 水地形、植物、建筑等要素,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江公共空间。 3.场地应采用雨污分流系统。180m以上场地应实施有组织排水,其余无条件 组织排水区域应尽量采用生态植物净化。给水系统应遵循节约用水原则。 4.场地内照明线路宜理地敷设,电力设施应设置提示信息、防水和安全防护设

1.应满足慢行系统、景观形象、功能活动、生态环境及各类设施对场地竖向设 计的各项要求。 2.应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地貌,顺应地形,尽量平衡挖填方量

3.应满足场地内雨水汇集、调蓄利用和安全排放的要求,并协调场地与相邻地 块的标高关系。 4.应根据场地地形条件及使用功能,采用相应的竖向设计对策。 1)以交往、观景、休憩功能为主的场所,宜将场地主体部分改造为分层台地 边角绿化部分,宜适当保留地形现状。若场地坡度过大,可利用挑台、错台等方式 减少对现状地形的改造量,提高场地使用效率。使用悬挑结构的建(构)筑物应不 影响行洪安全。

2)以慢行、健身运动为主的场所宜根据现状地面坡度,将场地改造为平地、 台地、坡地相结合的混合式用地,因地制宜地将体育运动对场地坡度的要求,融入 竖向设计之中,在减少土方量的同时,丰富场地空间类型、彰显山地滨水空间特色

5.本导则中注明的标高数值均采用黄海高程。

坚持公交优先、慢行优先。在系统考虑传统的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水上交通、 慢行交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设置如缆车、索道和垂直升降梯等具有山地城市特色 的交通设施,构建“层次清晰、功能互补、集约低碳、畅达便捷”的一体化滨江交 通体系,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1)宜采用“一杆多用、一箱多用”等方式对路灯、电信杆、电力杆等杆类附属 功能设施进行整合。

2)应设置智能安全预警系统,提供轮船撞击、潮水水位上升等安全事故的监控 预警功能。 3)公交车站应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智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 4)公交站牌电子化率应达到100%。提供上下班车次到达时间信息、沿街综合 交通信息发布和查询终端、数码产品充电服务等内容。为方便视弱、盲人等弱势群 本,车站宜提供语音报站等功能。 5)智慧停车诱导系统覆盖率应达到100%。 6)在重要空间节点应安装人流预警装置。鼓励在重要空间节点根据空间容量安 装人流预警装置(可采用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实时监控并掌握公共空间安全状况。 7)对沿江排口、管渠、入江河道等设置水质、水量、有害气体、井盖移动等物 联网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并掌握公共空间社会环境状况。 8)鼓励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公共空间设施设备 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新,构建互联互通的物联网体系

1.应遵循自然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原则,严格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尊重自然景观, 改善动植物生境,连通生态廊道,提升生物多样性,恢复和保留水汽通道,打造以 河流为生态景观轴的城市江岸生态系统。 2.应综合考虑洪水、地表径流等水文,坡度、高程、生境等地貌特征,河道受 水流冲刷力度以及植物生态习性等要素,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修复措施。 3.应尊重自然本底,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地貌和动植物群落,分高程限制人为 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扰动。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生境破碎化或生态功能降低 的区域,如货运码头、硬质堤岸等,应进行生态修复。 4.175m以下为生态保护区,应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的干扰。 5.注重对饮水水源保护区的水体质量的保障。饮用水地表水各级保护区及准保 护区内建设项目设计时应满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版) 和《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 6.滨江公共空间的生态体系建设应包括滨江岸线的生态廊道、生态斑块、城市 建设用地的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

7.本文中175m至百年一遇水位以下所涉及的养术均表示不阻碍行洪的中小乔 木。 8.应对建设区域内的生态景观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作为下阶段设计的技术支 撑。

4. 2. 1 生态保护

应保护“两江四岸”生态资源,保留岸线原有滩涂和动植物群落。加强管控, 禁止开挖采沙和农业利用,维护消落带生态系统稳定,确保库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和低成本管理

应因地制宜、因水施策,合理利用消落带植被生态治理技术,构建稳定的植 群落,恢复江岸植被,营建动物栖息地,提升江岸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

纵向上应尽可能实现浩江绿化带的连续贯通,为野生动物提供迁提通道,以发 挥其生物廊道功能;横向上,从水域到陆域应构建完整的植物群落梯度,加强陆域 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连接

在河道岸线侵蚀严重区域或库岸不稳定区域,应实施生态护岸工程,如修砌不 笼、铺砌防冲刷生态型护坡构件等自然驳岸形式,种植抗冲刷植物减缓水流速度 保持库岸自然稳定。库岸稳定区域,应保持自然形态,不得随意渠化。

1.根据两江沿线喷、滩、洲(江心岛)等自然斑块特点,合理种植植物或设置 生境,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繁育地, 2.利用紧邻滨江路高程大型斑块,修建滨江公园或设置观光平台,利于市民观 光游览。 3.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鼓励利用支流入江口滩涂区域,建设集科 普教育、观光游览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6)针对不同类型植物,应采用不同固土措施,乔木类可采用三角架支撑,灌木 类、高大草本类应修砌石笼、围堰等减缓水流冲刷,地被类可采用生态种植袋栽植, 直接裁植的可用石块覆盖固定

应确保沱、浩、喷、滩、洲(江心岛)、河口等特色水文地貌结构的视觉可达 性,保护其原有自然水际线,突出绿色生态展示功能

1.沱:江水冲击受岸线阻隔形成的洄水区域,河床受水流掏蚀作用,内有岩壳、 石洞、石缝,是鱼类产卵场、越冬场。严禁随意改变沱的水文形态。 2.浩:土、石天然坝梗结构,在江的主河道和江岸之间围合形成的半封闭水域, 是鱼类重要的产卵场、越冬场。应保证浩的水文联通性,严禁随意改变浩的水文形 态。 3.:指裸露于江中的砂石,也称石、梁,内部有石梁、石槽、壶穴等丰富的 地貌结构,是鱼类重要的产卵场、屁护场。应以自然设计为主,人工修复修补为辅 严禁炸毁喷,修建永久构筑物。 4.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延的沉积作用形成。是鸟类的觅食地、栖息 地,周边水域是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应保留不同类型的底质,如泥石漫滩、卵

石漫滩、沙质漫滩等。保留多种形态的漫滩原生地貌,如洼地、水塘等,保育漫滩 原生植被及特有植物。根据水位高程,水文情势,洪水冲刷,泥沙运移规律及资源 赋进行相关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可适度进行人工韧性景观设施设计建设 5.洲(江心岛):冲积河道泥沙长期淤积的产物,是鸟类栖息地、觅食地,植 被环境良好的洲也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底护地。应保护原生地貌形态与底质组成 如泥石漫滩、卵石漫滩、沙质漫滩等,减少人工建设干扰。 6.河口:长江嘉陵江干流与支流水体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多为淤积河滩,水 深。是鱼类重要的索饵场、越冬场,底质为卵石结构,也是鱼类的底护场,河口的 岸边也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保护支流河口形态结构及水文状况,适当区域进行生 态修复以发挥其稳定水岸、提供生物生境的功能。

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滨江空间改造和新建工程中实行海绵 成市建设理念,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 1.渗: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 和广场等。 2.滞:建设下凹式绿地、广场,植草沟、绿地滞留设施等。 3.蓄: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水域、湿地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 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 4.净:结合生态处理设施对雨污水进行净化,且注意设施及排口应与周围景观 设计相结合;在满足防洪和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建设人工湿地,改造不透水的 人工硬质河岸、建设沿岸生态缓坡。 5.用:按照“集散结合、就近处理、就地循环的原则,加强初期雨水的收集处 理和资源化利用, 6.排:严禁出现污水直排入河的情况,禁止新增合流排水口。新建地区严格实 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老旧城区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高标准建设雨水管网,截 留倍数不应小于2,对截流的初期雨水进行达标处理。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污水 应全部收纳输送于线和管网,不得任意排放。在污水管网未覆盖地区,污水必须收

5. 1. 1 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分为步行道和骑行道,可分开设置也可合并设置。步行道应全线贯通, 骑行道宜全线贯通。因地形或地质原因无法设置步行道的地段,可借道滨江路人行 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跨江大桥人行道等设置慢行系统连接线。

慢行通道应避免与码头等大流量客流点的交通流线产生交织。因遇轮渡、码头 河口、桥梁、工业厂房、保留保护建筑等产生断点的,应采用高架、下穿、栈道等 形式打通断点。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需进行行法 影响论证。

5.1.3节点空间布局

全线应依据景观视线、游憩服务、景观资源等合理布局游憩节点,形成网络 系;节点空间应开放有度,规模适宜,不在生态敏感、脆弱区域设置节点空间。

5.1.4服务设施布局

5.1.5增强纵向联系

5. 2. 1 步行道

1.[多层次」步行道应结合滨江景观、功能需求、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水文条 牛进行设置,根据标高宜分为弹性道(175m以下)、亲水道(175~180m)和活力 道(180m以上)。弹性道无设置条件的特殊地段,仅设置亲水道与活力道

2.【宽度」步行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弹性道宽度不宜大于2m。 2)亲水道和活力道宽度不宜小于3m,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m。 3.[坡度]步行道纵坡宜为0.3%~2.5%,不宜大于8%,横坡宜向坡体倾斜,横 坡坡度宜为2%,不应大于4%。若因地形等客观原因确须突破坡度限制,在增加安全 措施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设置梯步。

4.【铺装要求步行道的铺装材质不作强制性规定,由区段设计师选择美观、耐 磨、抗滑的铺装材料,应结合海绵城市设计“渗”的理念,并符合下列要求: 1)弹性道多为自然式小径,应考虑耐冲刷、抗滑、稳固、弹性、富有野趣等 性能的铺装,宜采用的铺装材料为卵石、乱石、砂岩或者混凝土砖铺装;不应采用 青石铺装。

2)亲水道应考虑抗滑、易冲洗维护等性能的铺装。宜采用的铺装材料为卵不 砂岩或者压模混泥土铺装,不应采用散铺砾石及青石铺装

3)活力道宜采用体现品质且适宜活动的富有弹性的铺装材料,步行道和跑求 道应采用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压模混凝土、砾石、橡胶垫或者塑胶等材料;重 要节点可采用花岗岩石材提升品质,宜可用仿石材PC砖,替代同色花岗岩;局部平 台或栈道可小面积采用高品质防腐木。

5. 2. 2 骑行道

1.[设置条件]骑行道应结合滨江景观、功能需求、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进行设 置,主要敷设在活力道。 2.【宽度]骑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m。 3.[坡度]骑行道长下坡路段应设置减速带GB/T 29108-2021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术语,并增加安全示警标识,

4.[铺装要求]骑行道路面材料宜采用红褐色(R105.G36.B49)的彩色透水混凝 土,可采用白色标线作路面提示。结构做法参考5.2.1的步行道结构做法

5.[合道要求骑行道、步行道及市政道路独立设置及合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 求: 1)空间充裕时,步行道和骑行道应独立设置。 2)空间无法满足两道独立设置时,允许步行道和骑行道合设,并通过铺装, 隔离装置、交通标识等区分两种不同的步道,最大程度地减少活动冲突。 3)当骑行道与步行道合并设置时,步行道原则上应临江布置,骑行道应布置 在步行道靠腹地侧,且总宽度不应小于4.5m。 4)不宜占用市政道路路幅宽度,如遇特殊情况(高架、崖壁等)不具备设置 骑行道空间的区域可通过交通组织、交通标识、隔离装置等确保各方安全

6.停车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宜设置在距公园、绿地、厂场出入口、重要景观 节点、公交站点附近50m的范围内。 7.[市政设施]市政管线井盖宜设置在骑行道外,雨水口宜采用立篦式进水形 式。如井盖及雨水篦子在骑行道上,应保证与路面平齐,格栅开口应与车轮前进方 向垂直。

1.出入口」慢行系统应尽量提高布置出入口密度GB/T 40953-2021 数字版权保护 版权资源加密与封装,间距宜为200~500m。出入 口处空间应适当放大、预留缓冲空间。应合理设置过街设施,增强与城市腹地联系; 出入口应结合居住社区、公园、广场、公共建筑集中区、其他步道连接点等区域布 置。出入口宽度大于2m时,应设置阻车桩

13慢行系统出入口示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