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771-2017 人工岛总图及岛体结构技术规范

SY/T 6771-2017 人工岛总图及岛体结构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Y/T 6771-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6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9110
VIP资源

SY/T 6771-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Y/T 6771-2017 人工岛总图及岛体结构技术规范

4.2.1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工艺设备布局应兼顾结构设计的要求。 9应满足生产维修及事故处理的要求。

9应满足生产维修及事故处理的要求。 4.2.2设备分区布置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4.2.2设备分区布置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DZ/T 0280-201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技术规程表4.2.2设备分区

A型一手动的,液动的或防爆电动机驱动的设备:I一着火

B型一内燃机或电动机驱动配

4.2.3设备各分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

1直升机停机坪应布置在岛体生活设施主体结构的最高 点,或者岛体的边缘。 2有火处理区宜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3无火处理区宜布置在生活区和有火处理区的全年最小频 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宜布置在原油储存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的下风侧。 4机械区宜布置在无火处理区和原油储存区的全年最小频 率风向的下风侧;机械区宜与之相关的无火处理区、储存区等 相邻。

4.3.1井口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口区的布置应满足钻机、修井设施布置及作业场地的 需要。 2井口应与易散发火花的设备及易下落物体的设施相隔离。 4.3.2无火处理区: 1无火处理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火处理区应与火源分开,或采取保护措施与火源 相隔离,可应用防火墙与易散发火花的设备隔开。 2)无火处理设备若无保护,则不应直接放在有火设备 的上面或者下方。 3)无火处理区可与井口区相邻。 2油气生产设施宜露天或棚式布置,有条件的情况下,设 备宜分层布置。 3加药设施宜布置在无火处理区的边缘,靠近岛内通道, 认方便药剂装卸。 4水处理设施宜与油气生产设施相邻,远离井口区,可靠 近生活区、码头区或有火处理区,且宜布置在油气生产设施全 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5泵及压缩机布置要求: 1)压缩机、泵宜露天或棚式布置;输送甲乙类液体的 泵、可燃气体压缩机不应与空气压缩机同室布置。 2)单机驱动功率大于或等于150kW的甲类气体压缩机 厂房,不宜与其他甲、乙、丙类房间共用一幢建筑物。 3)压缩机的上方不应布置含甲、乙、丙类介质的设备, 但自用的高位润滑油不受此限。 6 储水罐可布置在原油储存区,当储水罐单建时可与注水 泵房分层布置。含油污水罐、储水罐可布置在原油储存区。

允许的情况下,原油储罐区宜单独设置,与岛件

用栈桥连接。单独设置的储罐区四周宜设置围油堰,设开式排 放系统。 2原油储罐的位置应远离井口或者与井口相隔离,并应远 离潜在的着火源。 3原油储罐可与燃料油罐、污水处理各类罐、储水罐等共 司布置,原油储罐区可与无火处理区相邻。 4罐区应采取措施,防止原油溢流入其他生产区。原油储 灌与水处理储罐间应有隔墙。 5原油储罐区可与无火处理容器相邻

有火处理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火处理区的设备应远离井口、无火处理设备和原油 储罐。 2)有火处理设备与非防爆机械设备可安排在相邻的位 置上。 3)有火处理设备与其他油气处理设备如果位于同一结 构物上,应封闭或隔离。 4)有火处理区宜布置在无火处理区及原油储存区的全 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注汽系统的工艺设施宜靠近热负荷中心,便于缩短注汽半 径,并宜根据燃料的供应和“三废”的排放情况综合比较后确定。 4.3.5机械区: 1机械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防爆机械设备应远离井口、无火处理设备、原油 储罐。 2)非防爆机械设备可与有火处理设备相邻。 2 发电机变配电 1)发电机组与其配电间宜毗邻布置,发电机组的助燃 空气应从安全区吸入,排气出口应位于安全的开散 空间。当发电机组作为人工岛群主电源时,宜布置 在有利于外供电缆进出的人工岛边部

2)采用岸电作为主电源供电时,总变配电所宜布置在 有利于电缆进出的人工岛边部。 3)发电机组或变配电所在布置时应远离散发水雾、蒸 汽、粉尘、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并应布置在散发油 气生产设施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4)变配电所应采用室内式。 4.3.6生活区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生活区应处于全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侧。 2生活区应集中布置。 3生活区应最大限度地与燃料源相隔离。 4生活区与生产区毗邻并不能保证安全距离时,生活区应 设防火墙,或采取其他措施与危险区隔离。防火墙作为生活区 建筑物总体的一部分时,墙上不应设洞口、门窗。 5生活区可与应急发电设备、海水淡化装置安排在同一区 域内,但应控制噪声和污染。 6生活区应接近救生艇或直升机停机坪。 7通信塔应布置在生活区,其设置方式应不妨碍直升机的 起降,并应靠近通信室。 8主电源供配电设施与应急电源供配电设施应分开布置, 并尽量远离:应急发电机与应急配电盘应安装在同一处所。

4.3.7码头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岛与陆岸无道路或栈桥连接时,应在人工岛上设置 靠船设施。 2确定码头区位置时,应满足船舶靠离、系泊的要求。靠 船轴线方向宜与风、浪、流的主导方向一致。 3应根据人工岛所需停靠船舶的船型确定靠船装置的结构 型式及设计尺度。 4靠船装置前沿高程应根据泊位性质、船型、装卸工艺、 船舶系缆、水文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

逃生通道同时可作为生产、生活设施的运输通

2从生活区至直升机停机坪应设两个相互远离的通道,生 活区至直升机停机坪不应经过生产作业区。 3人工岛应在与靠船装置相接处至少设置一个登岛通道, 详通向生活区。 4当岛上设置移动吊装设备或运输设备时,登岛通道的 宽度及坡度应能满足吊装设备或运输设备的使用要求,其宽度、 波度及转弯半径应满足吊装设备或运输设备的通行及作业要求。 5岛上通道的布置应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及消防的 要求。 6岛上通道布置宜与岛上功能分区相配合,并应与主要建 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在人工岛防浪墙内侧岛面宜设置环形通道。 7仅用于人员通行的岛上通道,其宽度不宜小于0.75m。 8井口区、无火处理区和原油存储区以及通用机械区和生活 区应设置逃生通道。每个区域宜设置两个相互远离的逃生通道, 考虑到区域或处所的大小和性质等因素也可仅设一个逃生通道。 9生活区、机器处所内逃生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m, 其他区域逃生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生活区不应设置长度超 过7m而一端不通的走廊。 10逃生梯道宽度不应小于0.70m(生活区的梯宽不应小于 0.8m),斜度不应大于50° 11逃生通道应能通往登艇地点或与岛相连的道路入口。 12逃生通道应设置清楚的逃生路标。 4.3.9安全泄放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火炬宜单独设置栈桥引出人工岛放空,位置处在人工岛 全年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侧。 2火炬高度,应经辐射热计算确定。 3 距火炬30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气体冷放空。

应采用平坡式竖向设计,并应满足岛面雨水能

4.4.2岛面的排水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明沟、暗管 (沟)或地面自然排渗等方式。 4.4.3岛面高程应满足极端高水位时不被海水淹没,并有适当 余量。 4.4.4岛面设计整平坡度宜采用0.5%~2.0%;在大面积地形平 组的区域,采用单向连续式平坡时,不应小于0.3%。若岛面设 计地面排水径流速度大于土壤的允许冲刷流速时,地面应植被 或铺砌,防止冲刷。 4.4.5油气生产操作场区周围应设150mm围堰,应有将地面初 期雨水引向污水处理设施的措施。 4.4.6露天布置的工艺装置区设计边界线内,除绿化地外,其 余的检修和露天操作场地宜铺砌。循环水和污水处理区内,除 人行道、车行道和操作场地应铺砌外,其他场地宜植草皮或铺 石子。人行道宜采用混凝土预制块铺砌。 4.4.7建筑物室内设计地坪标高宜高出室外场区设计整平标高 0.3m。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应适当加大室内外高差。

4.5.1管道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统一考虑,各 类管道的线路力求短捷,并应使管道之间、管道与建(构)筑 物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 4.5.2管道综合布置在满足生产安全、维修方便、经济合理条 件下,油气、热力、风管道宜采用共架敷设。 4.5.3电缆及仪表线缆宜采用电缆桥架敷设 4.5.4油气管道、注汽管道宜地上敷设,给排水管道和设备排 污管道宜地下敷设。 4.5.5管道综合布置时,干管宜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管道 综合布置宜按下列顺序、自建筑物或装置向道路方向布置。 1通信、自控电缆。

4.5.1管道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统一考虑,各 类管道的线路力求短捷,并应使管道之间、管道与建(构)筑 物之间在平面及竖向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 4.5.2管道综合布置在满足生产安全、维修方便、经济合理条 件下,油气、热力、风管道宜采用共架敷设。 4.5.3电缆及仪表线缆宜采用电缆桥架敷设 4.5.4油气管道、注汽管道宜地上敷设,给排水管道和设备排 污管道宜地下敷设。 4.5.5管道综合布置时,干管宜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管道 综合布置宜按下列顺序、自建筑物或装置向道路方向布置。 1通信、自控电缆。

表4.5.72地下管道间距(m)压力流给排水管道排水管道(mm)(mm)易燃热电照明和可雨水力≤10kV通信、名燃液电力缆雨水800~雨水管仪表称200(气)沟<8001500>1500线电缆控制体管(沟)(管)150400污水污水污水电缆400线<300400 ~>600600压力≤1500.81.01.21.01.50.81.00.5流给200 ~排水1.01.21.54001.21.51.01.21.0管道(mm)>4001.01.52.01.51.51.01.51.2雨水<8000.81.01.0污水1.02.00.81.00.8< 300雨水自流800~排水1500管道污水1.01.21.51.22.01.01.21.0(mm)400 ~600雨水>1500污水1.21.52.01.52.01.01.51.0>600热力管线1.01.221.51.21.52.01.02.0(沟)0.8易燃和可燃液1.51.51.52.02.02.02.02.5(气)体管线1.5≤10kV电力电缆0.81.01.00.81.01.01.00.50.5— 14 —

确定。 3)当管架下面设有泵或换热器时,管底距地面高度应 满足机泵、换热器设备安装和检修的要求。 4)管道跨越岛内道路时,管架横梁距道路路面净空不 应低于5.0m。 5)管道跨越人行道时,管架横梁距人行道路面不应低 于2.2m。 2 在管墩、管架上敷设的管道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隔热层管道之间的净距不宜大于100mm,但法兰 外缘与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 2)有隔热层管道之间和有隔热层与无隔热层管道之间 的净距不宜小于100mm。 3)无隔热层的管道外壁距管架梁或管墩端部的净距不 应小于150mm。 4)有隔热层的管道外壁距管架梁或管墩端部的净距不 应小于120mm。 管架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宜符合表4.5.8的规定。

架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

注:1本表中间距除注明者外,管架从最外边线算起;道路为城市型时,自 路面边缘算起,为公路型时,自路肩边缘算起。 本表不适应于低架式、地面管墩式及建筑物支撑式管架。 易燃及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液化石油气管道的管架与建(构)筑物 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

5斜坡式砂石人工岛岛体结构

防浪胸墙;2—岛面;3—护面;4—垫层 5一棱体;6—护底;7一堆筑石料或砂袋

防浪胸墙;2—岛面;3—护面;4—垫层 5一棱体:6一护底,7一堆筑石料或砂袋

表5.1.4人工岛安全等级

5.1.5人工岛的水力模型试验验证工作,应根据结构物安全等 级和具体情况确定。对I级人工岛应进行试验,对Ⅱ级人工岛 宜进行试验,对Ⅲ级人工岛,仅当有特殊需要时才进行试验。 5.1.6岛体结构设计时,应考虑下列作用:自重荷载、岛面使 用荷载、波浪荷载、冰荷载、水流荷载、风荷载、施工荷载、

地震荷载等。 5.1.7设计水位标准、设计波浪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滩 海环境条件与荷载技术规范》SY/T4084的有关规定。 5.1.8在影响岛体安全性、稳定性的区域内不应取土。 5.1.9施工时,应合理选择后方施工基地和船舶避风锚地的位置。 5.1.10施工时,应根据施工能力确定允许施工的海况条件。

5.2.1构筑人工岛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1表中砂类土的数值适用于粒径为0.1mm以下的细题粒含量不超过10%

的情况。若细颗粒含量超出此范围时应另行试验测定值、Φ值。 2在回淤严重的地区,填料内摩擦角的取值应考虑回淤的影响。

5.2.2岛壁、棱体与肩台设计应符合

1岛壁设计时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及自身沉降量计算。 2 岛壁顶高程应根据岛面边缘顶高程及防浪胸墙基础确定。 3 岛壁外坡坡度宜按表5.2.2采用,并应满足整体稳定性 要求。 4岛壁内坡坡度不应小于抛筑材料的自然堆坡坡度,并应 满足施工期间内坡稳定的要求。

表5.2.2岛壁外坡坡度

5水下用于支承护面的抛石棱体的顶面高程不宜高于设 计低水位以下约1.0倍设计波高值,棱体的顶面宽度不宜小于 2.0m,厚度不宜小于1.0m。 6对因施工需要而设置肩台的斜坡堤,肩台的位置应根据 拖工条件来确定,肩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对为减少波浪爬高 而设置肩台的斜坡堤,肩台位置宜设在设计高水位上、下0.5倍 设计波高范围以内,宽度宜为0.5~2.0倍设计波高。 5.2.3护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护面设计时,块石或人工块体护面应按单个块体的稳定 重量及护面层的厚度控制,干砌块石护面应按护面层的厚度控制。 2护面块体稳定重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波浪与岛壁轴线法线夹角小于22.5°,且堤前波浪不 破碎,岛壁在计算水位上、下一倍设计波高值之间的 消面压体首个体的完重 m

5.2.3护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护面设计时,块石或人工块体护面应按单个块体的稳定 重量及护面层的厚度控制,干块石护面应按护面层的厚度控制。 2护面块体稳定重量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波浪与岛壁轴线法线夹角小于22.5°,且堤前波浪不 破碎,岛壁在计算水位上、下一倍设计波高值之间的 护面块体,单个块体的稳定重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5.2.3护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W一 一单个块体的稳定重量,单位为干牛(kN) %一一块体材料的重度,单位为千牛每立方米(kN/m²) 水的重度,单位为千牛每立方米(kN/m3)

2)当波浪斜向作用时,除扭王字块体护面外,K,应以 K..代替,K。应按下式计算:

用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1)护面层厚度:

2)人工块体个数宜按下式计算:

5.2.4护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十 岛体与海流方向关 系,海流速度等分析岛体是否存在冲刷问题及冲刷程度,必要

时应做冲刷模型试验。 2存在冲刷的岛体,应设置护底。可采用抛石护底、土工 织物软体排、抛砂袋护底、含有固化剂的固化土袋护底、水下 混凝土浇筑护底等形式。 3岛壁前波浪底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表5.2.4岛壁前护底块石的稳定重量表

5.2.5填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芯石料应选用自然级配石料,填芯土砂宜选用渗透性 26

好的砂和亚砂土。 2当存在土砂与石料两种粒径差较大的界面时,应在其界 面设置倒滤层。 1)当岛壁为砂袋堆筑时,倒滤层应设在岛壁外坡上;当岛 壁为石料、填芯为土砂时,倒滤层应设在岛壁内坡上。 2)倒滤层可分层或不分层铺设。分层倒滤层可由碎石 层和粗砂、砾砂层或土工织物层组成,每层粒料厚度 宜不小于0.3m,总厚度宜不小于0.6m;不分层倒滤 层应采用级配较好的混合石料(如石渣、砂卵石等)或 粒径为5mm~100mm碎石,厚度分别不应小于0.8m 和0.6m,水下倒滤层厚度宜适当加大。倒滤层中织物 的搭接宽度可取1m。 3水上土砂填芯压实度应大于90%。 4应采用下列措施加速土砂填芯固结沉降: 1)在填芯中设置排水砂井、排水塑料板。 2)分层加粒料做排水层。 3)碾压夯实。 5填芯后承载力应满足使用要求,不满足时必须进行处理。 5.2.6防浪胸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浪胸墙可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或现浇混凝土结构。 2防浪胸墙应进行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3防浪胸墙顶高程宜定在极端高水位以上不小于1.0倍设 计波高值处。该波高为极端高水位时的波高,波高的累积频率 为1%。以上确定的防浪胸墙顶高程指岛体沉降完成后的高程。 4防浪胸墙顶宜设置挑浪嘴。挑浪嘴的结构见图5.2.6。挑 浪嘴的宽度B.宜为0.05~0.10倍波高(该波高为极端高水位 时相应值,其累积频率为1%),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斜角应小于45°。 5防浪胸墙变形缝间距应根据气温情况、结构型式、地基 条件确定,宜采用10m~30m。缝宽2cm~5cm,做成上下垂

通缝,缝内用弹性材料填充。不设变形缝时,应 方浪胸墙断裂。

图5.2.6排浪嘴结构

防浪胸墙稳定性验算: 1)沿墙底抗滑稳定性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如下:

5.2.7岛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Z。一岛面边缘顶高程,单位为米(m); h,—极端高水位,单位为米(m); △h—安全超高值,△h=0.5m~1.0m。 以上确定的岛面边缘顶高程指岛体沉降完成后的高程, 2岛面根据使用要求可为砂石面层、预制混凝土块面层或 现浇混凝土面层等。 3结构层厚度应根据所用材料、岛面荷载、填芯情况和使 用情况确定。 5.2.8抛石潜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抛石潜堤的传递波高可按下式计算:

1岛面边缘顶高程应按下式确定:

Z, = h, + Ah

式中:H一堤后的传递波高,单位为米(m) K传递波高系数,可按表5.2.8采用; 堤前设计波高,单位为米(m)

表5.2.8潜堤传递波高系数

式中:W" 潜堤护面块石的稳定重,单位为干牛(kN): 块石的重度,单位为千牛每立方米(kN/m²); Y 水的重度,单位为千牛每立方米(kN/m3); H一 堤前设计波高,单位为米(m); L 与谱峰周期相应的波长,单位为米(m); N 潜堤护面块石的稳定系数; T, 谱峰周期,单位为秒(s); T 波浪平均周期,单位为秒(s); D 堤前水深,单位为米(m); h. 堤顶在计算水位以上的高度,单位为米(m)。 3当潜堤顶部位于计算水位下0.5倍波高以内时, 面块石稳定重量不宜小于相同条件下出水堤的护面块石稳 重量。

堤外坡的坡度系数为1.5~2.0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5.3整体稳定与地基

5.3.1整体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工岛整体稳定验算,宜采用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验 算,水位采用设计低水位和极端低水位,可不计波浪的作用。 有软土夹层、倾斜岩面等情况时,宜用复合滑动面法验算。计 算方法可采用总应力法或有效应力法。 2对不同情况的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验算,其危险滑弧均 应满足以下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5.3.2地基沉降应符合下列规定量

1地基沉降应计算持久状况下的最终沉降量。设计作用组 合应采用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准永久组合,永久作用 应采用标准值,可变作用应采用准永久值,水位宜用设计低水位。 永久作用分项系数可取1.0,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可取0.6。 2在地基内任一点的垂直附加应力标准值应为基底垂直附 加压力、基底水平力和边载引起的垂直附加应力标准值之和。 1)基底垂直附加压力的设计值为基底压力设计值与基 底面上自原地面算起的自重压力设计值之差。 2)基底水平力设计值可按均布考虑。

式中:,一 Z,处地基垂直附加应力设计值,单位为千帕 (kPa) ; 一Z.处地基自重压力设计值,单位为千帕(kPa)。 5减小地基沉降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轻质材料、减轻岛面荷载等。 2)施工方面可调整施工顺序与加荷速率等。 3)地基处理方面可采用堆载预压、换填砂垫层和真空 预压方法。

5.3.3软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HJ 641-2012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范5.4.2抛石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护底块石不充许出现负值高差!

5.4.3护面块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4安放人工块体前,应检查块石垫层的厚度、块石重量、 坡度和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修整。 5护面块体应自下而上安放,底部块体与水下抛石棱体应 接触紧密。 6扭工字型块体护面采用定点随机安放时,应先按设计块 数的95%计算网点位置,并进行分段安放,完成后进行检查和 补漏;采用规则安放时,应使垂直杆在坡面下方,并压在前排块 体横杆上,横杆落实于垫层块石上,腰杆跨在相邻块的横杆上。 7扭王字块体可采用定点随机安放或规则安放。采用定点 随机安放时,块体在坡面上可斜向放置,并使块体的一半杆件 与垫层接触,相邻块体摆向不宜相同。 8四脚空心方块和栅栏板的安放应靠紧、稳固,二片石支 垫数量不应超过两处,且不应用两块二片石叠垫, 9人工块体的安装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扭工字型块体和四脚锥体,施工安放数量应不小于 设计数量的95%。扭主字块体安放的数量应满足设 计要求。 2)四脚空心方块和栅栏板的安放,相邻块体最大高差 不应大于15cm,砌缝最大宽度不应大于10cm。 10护面块石的长边尺寸不宜小于护面层的设计厚度,石 料重量不应小于设计的重量。 11安放一层块石护面层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块石间互相靠紧,其最大缝隙宽度不应大于垫层块 石最小粒径的2/3。 2)坡面上不应有连续两块以上块石垂直于护面层的通缝。 12干砌块石护面的块石长边尺寸不宜小于护面层的设计 享度,长边应垂直于坡面。 13干砌块石宜采用45°斜向自下而上分层砌筑或正向水 平分层砌筑,干砌块石应紧密嵌固,相互错缝,块石与垫层相 接处块石间的空隙应用二片石填紧,不应从坡面外侧填塞。

5.4.4吹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根据填芯面积、填芯高度,进行分层分区吹填。 2吹泥管口距倒滤层坡脚距离不应小于5m,必要时经试 次确定。 3在人工岛附近水域取土吹填时,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取土 地点与人工岛之间的最小距离和取土深度。 4吹填过程中,应对填土高度、岛壁内外水位、沉降进行 观测。如岛壁变形较大有危险迹象时,应立即停止吹填,并采 取有效措施。

5.4.5防浪胸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混凝土防浪胸墙的模板,应考虑施工期波浪作用。 胸墙与抛石岛体接触处应防止漏浆NB/T 10110-2018 风力发电场技术监督导则, 2现浇混凝土防浪胸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5的规定。

表5.4.5现浇混凝土防浪胸墙允许偏差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