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175-201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公路应用设计规范

DB61/T 1175-201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公路应用设计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5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663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1175-2018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公路应用设计规范

DB61/T 11752018

5.3.1再生材料挤密桩适用于处理深度>5m,不宜采用强夯处理的湿陷等级为11~1V级自重湿陷性黄 土地基,加固土层饱和度Sr≤65%。 5.3.2再生材料挤密桩适宜处理层厚为5m~12m的湿陷性黄土,桩长一般≥4m。 5.3.3用于处理挡土墙地基时,宽度应≥处理土层厚度的1/2,且≥3m。 5.3.4用于消除黄土湿陷性时,再生材料挤密桩桩孔直径宜为0.4m0.5m,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应以消除桩间土湿陷性标准确定,一般宜为2.0倍~2.5倍桩径。 5.3.5挤密桩桩体材料米用石灰土或水泥土稳定再生材料混合料。 5.3.6石灰土或水泥土中石灰宜采用IⅢI级以上钙质消石灰,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普通硅酸 盐水泥,水采用可饮用水。 5.3.7石灰土或水泥土掺量宜为26%~30%,石灰土中石灰剂量宜为12%~18%;水泥土的水泥剂量宜为 6%10% 5.3.8用干挤密桩的再生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和表5的规定

表4挤密桩用再生材料技术要求

TB/T 3477.1-2017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手持终端 第1部分:技术要求表5挤密桩用再生材料颗粒组成范围

5.3.10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宜按照JTGE51的重型击实方法确定 5.3.11用于消除黄土湿陷性的挤密桩,成孔宜采用振动沉管法或锤击沉管法。 5.3.12再生材料挤密桩桩体材料应分层夯填,桩体压实度≥93%。 5.3.13再生材料挤密桩桩顶,应设置厚度为40cm~60cm的垫层。

DB61/T 11752018

6.1.1路床、路堤用再生材料应分层铺筑,均匀碾压。压实度及承载比(CBR)应符合JTGD30的要求。 6.1.2再生材料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6.1.3填筑路床的再生材料粒径应≤60mm,填筑路堤的再生材料粒径应≤150mm。

6.2.1路床填筑用再生材料应均匀,其粒径应符合表6的规定。

6.2.1路床填筑用再生材料应均匀,其粒径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路床用再生材料级配要求

3路堤 3.1路堤填筑用再生材料粒径应符合表7的规定

6.3.1路堤填筑用再生材料粒径应符合表7

堤填筑用再生材料粒径应符合表7的规定。

路堤用再生材料级配要

6.3.3路基边坡高度>20m时,边坡形式应采用台阶式,坡率需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填料性质 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进行工点设计。 6.3.4台背连接过渡段应符合JTGD30的要求,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路床材料要求。 6.3.5再生材料填筑的路堤坡面宜采用培土植物防护,厚度应≥0.30m。

7.1.1无机结合料稳定掺配集料基层、底基层,宜以水泥、石灰粉煤灰、水泥粉煤灰为结合料。 7.1.2无机结合料稳定掺配集料用于基层、底基层时,所用再生材料应洁净、均匀,最大粒径应符合 TTGD50的要求。

DB61/T 11752018

表8掺配集料中粗集料技术要求

7.1.4水泥稳定、石灰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稳定掺配集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 7.1.5无机结合料稳定掺配集料基层应按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配合比设计。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宜采用DB61/T529和DB61/T951中的垂直振动成型方法确定,也可采用JTGE51中的重型击实方法确 定。 7.1.6无机结合料稳定掺配集料组成设计应符合JTG/TF20或DB61/T529的要求。

7.2水泥稳定掺配集料基层、底基层

7.2.3水泥稳定掺配集料基层、底基层的再生集料掺量、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 求。

DB61/T 11752018

表11水泥稳定掺配集料压实度和强度要求

7.2.4水泥稳定掺配集料基层、底基层的级配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掺配集料级配要求

7.3石灰粉煤灰稳定掺配集料基层、底基层

DB61/T 11752018

表15石灰粉煤灰稳定掺配集料压实度和强度要求

7.3.4石灰粉煤灰稳定掺配集料基层、底基层级配应符合表16的规定。

表16掺配集料级配要求

8.1.1再生粗集料应选择专用的破碎设备, 采用反击破碎加工,颗粒形状呈多面体。 3.1.2再生集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15~C30,性能指标应按照JTGE30的方法测定 3.1.3排水、防护、支挡结构用再生集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表17的规定。

表17排水、防护及支挡构造物用再生集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8.2.1再生集料混凝土所用粗集料、细集料、水、粉煤灰、矿渣粉、硅粉等掺合料质量应符合JGJ52、 JGJ55和JGJ63的要求。 8.2.2掺配再生粗集料后混凝土粗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表18的要求(以下将掺配再生粗集料后的混合粗 集料简称为掺配粗集料)

集料简称为掺配粗集料)

DB61/T 11752018

表18掺配粗集料级配

8.2.3掺配粗集料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9的要求。

表19掺配粗集料技术指标

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照JGJ55的要求执行

试验需要使用以下仪具和材料: 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电子天平:称量20kg,感量0.1g; C)铁铲、捷瓷盘、毛刷等。

DB61/T 11752018

A.3.1应按GB/T14685规定的试样处理方法将试样缩分至略>30kg。 A.3.2将缩分后的试样置于(105±5)℃的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 份备用。

轻质杂物含量试验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称量试样的质量m,准确至0.1g; b)人工分选出塑料、木块、布片、纸屑、泡沫颗粒等轻质杂物,并称量各种轻质杂物的总质量 重量记为 m, 准确至 0. 1g。

m2×100. m,

式中: 9一轻质杂物含量(%); 再生材料总质量(g) m,——轻质杂物总质量(g)

A.5.2平行试验进行2次,试验结果取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 A. 5. 3 本试验的记录格式如表A 1.

DB61/T 11752018

表A.1轻质杂物含量试验记录表

DB61/T 117520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杂物含量及混凝土块含量试验方法

检测用以下仪具和材料: 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电子天平:称量20kg,感量0.1g; c 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 d)铁铲、捷瓷盘、毛刷等。

检测用以下仪具和材料: 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 电子天平:称量20kg,感量0.1g; 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 d)铁铲、塘瓷盘、毛刷等。

应按GB/T14685中规定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试样的最小取样数量应符合表B.1的规定。杂物含量 与混凝土块含量可采用同一组试样进行试验

表B. 1试验取样数量

GB 18071.6-2012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6部分:硫化碱制造业表B.2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杂物含量与混凝土块含量试验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a)称量试样的质量M,准确至0.1g:

DB61/T 11752018

b)人工分选出试样中的金属、塑料、沥青、木头、玻璃、砖类、草根、树叶、树枝、纸张、毛皮、 煤块和炉渣等杂物,然后称量各种杂物的总质量m,准确至0.1g; c)人工分选出试样中的混凝土块和石块,称量质量Ⅲ,准确至0.1g。

5.1分别按公式(B.1)和公式(B.2)计算再生粗集料中杂物与混凝土块、石块占试样总质量 比,精确至0.1%:

式中: Q。——杂物含量(%); m2 杂物总质量(g); 再生粗集料总质量(g)

m2x100. m,

DG/T J08-230-200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式中: Q。——杂物含量(%); m2 杂物总质量(g); 再生粗集料总质量(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