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64-201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GB 50364-201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9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2640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364-201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增投资与系统在正常使用寿命内的总节能 量的比值,表示利用太阳能节省常规能源热量的投资成本(元 kWh)

2.0.18太阳辐照量

接收到太阳辐射能的面密度(kWh/m)。 2.0.19太阳能保证率solarfraction

系统中中太阳能部分提供的热量占系统总负荷的百分率。 2.0.20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integrationofbuilcling withsolar waterheating system 将太阳能热水系统纳人建筑设计中,使太阳能热水系统成为 建筑的一部分.保持建筑外观和内部功能和谐统一。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DB3201T 062-2004 西瓜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决 定的,在规定的口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范 围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

太阳中心从出现在一地的东方地平线到进人西方地平线,其 直射光线在无地物、云、雾等任何邀蔽的条件下,照射到地面所 经历的小时数。

坡度小于3%的屋面。

2.0.24坡屋面 sloperoof

2.0.24坡屋面sloperoof

坡度大于或等于3%的屋面。

3.0.」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和建筑设计应适应使用者的生活规 律,结合日照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 环境。 3.0.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并应充分考虑使 用、施工安装和维护等要求。 3.0.3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类型、使用 功能、安装条件、使用者要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太阳能资 源等因素综合确定

3.0.4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经建筑 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3.0.5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降低相建筑的目 照标准。

3.0.6建筑的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应能承受太阳能热水系统传 递的荷载和作用,

3.0.6建筑的主体结构或结构构件应能承受太阳能热水系统传

3.0.7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撑结构应满足太阳能集热器运行状态 的最大荷载和作用。

3.0.9安装在屋面、阳台、墙面的集热器与建筑主体结构通过 预理件连接,预理件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理人,位置应准确;当 没有条件采用预理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接措施,并通 过试验确定承载力。

3.0.10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配置辅助能源加热设备:且辅助能源

3.0.11安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

太阳能热水系统配备的输水管和电气管线应安全、隐蔽、集布 置,并应与建筑物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便 于安装维护。 3.0.1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安装计量装置。 3.0.13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的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现行 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3.0.14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进行系统节能、环保效益预评 估,并宜在系统运行后:进行能耗的定期监测

4.1.1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民用建筑规划、设计,应综合考 虑场地条件、建筑功能、周围环境等因素;在确定建筑布局、朝 向、间距、全体组合和空间环境时,应结合建设地点的地理位 置、气候条件: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技术要求。安 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单体或建筑全体,主朝向宜为南向。建 筑群体和空间组合应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繁密结合,并应为接收较 多的太阳能创造条件

4.1.1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民用建筑规划、设计,应综合考 虑场地条件、建筑功能、周围环境等因素;在确定建筑布局、朝 向、间距、全体组合和空间环境时,应结合建设地点的地理位 置、气候条件: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技术要求。安 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单体或建筑全体,主朝向宜为南向。建 筑群体和空间组合应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紧密结合,并应为接收较 多的太阳能创造条件。 4.1.2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 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热水供应方式、集热器安装 应置和系统运行等因系,经综合比较确定。 4.1.3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其他部 位,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一体化,保持建筑 统一和谐的外观 4.1.4建筑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等提 供必要的条件。 4.1.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不得穿越其他用户的室内空间。 4.1.6 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景观与绿化种植,应避免对投射到太

4.1.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不得穿越其他用户的室内空间。

4.2.1应合理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各组成部件在建筑中的位置, 并应满足所在部位的防水、排水和系统检修的要求。 4.2.2建筑的体形和空间组合应避免安装太阳能集热器部位受 建箱自及周围设施和绿化树木的遮挡,并应满足太阳能集执器

4.2.2建筑的体形和空间组合应避免安装太阳能集热器部位受 建筑自身及周围设施和绿化树木的遮挡:并应满足太阳能集热器

建筑自身及周围设施和绿化树木的遮挡:并应满足太阳能集热器

有不少于4h日照时数的要求。

4.2.3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集热器损坏 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设施。

4.2.4当直接以太阳能集热器构成建筑围护结构时:集热器应 与建筑牢固连接,与周围环境协调,并应满足所在部位的结构安 全和建筑防护功能要求

4.2.5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屋面应符合

1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应与屋面固定牢固,当使用地脚螺栓 连接时:应在地脚螺栓周伟围做防水和密封处理: 2当在屋面防水层上放置集热器时,屋面防水层应上翻至 基座上部,并应在基座下部增设附加防水层; 3集热器周围屋面、检修通道、屋面出人口和集热器之间 的人行通道上部应铺设保护层: 4当集热器设置在屋面构架或屋面飘板上时,构架和飘板 下的净空高度应满足系统检修和使用功能要求。

4.2.6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坡屋面应符合

1屋面的坡度宜结合集热器接收阳光的最佳倾角确定,即 当地纬度士10°; 2集热器宜采用顺坡镶嵌或顺坡架空设置: 3集热器支架应与埋设在屋面板上预埋件固定牢固:并应 采取防水措施; 4集热器与屋面结合处雨水排放应通畅; 5顺坡镶嵌的集热器与周围屋面连接部位应做好防水构造 处理; 6集热器顺坡镶嵌在屋面上,不得降低屋面整体的保温 隔热、防水等性能: 7顺坡架空在坡屋面上的集热器与屋面间空隙不宜大 于100mm

4.2.7在阳台设置太阳能集热器应符合下

设置在阳台栏板上的集热器支架应与阳台栏板上的预理

件牢固连接; 2当集热器构成阳台栏板时,应满足阳台栏板的刚度、强 度及防护功能要求。

4.2.8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墙面应符合下

1低纬度地区设置在墙面的集热器宜有适当倾角; 2设置集热器的墙面除应承受集热器荷载外,还应采取必 要的技术措施避免安装部位可能造成的墙面变形、裂缝等: 3集热器支架应与墙面上的预埋件应连接牢固,必要时在 负理件处增设混凝土构造柱; 4当集热器与贮热水箱相连的管线穿墙面时,应在墙面预 理防水套管,并应对其与墙面相接处进行防水密封处理,防水套 管应在墙面施工时理设完毕,穿墙管线不宜设在结构柱处; 5集热器镶嵌在墙面时,墙面装饰材料的色彩、分格宜与 集热器协调一致

1贮热水箱宜靠近用水部位; 2 贮热水箱宜设置在室内: 3 贮热水箱设置在阳台时,不应影响建筑外观: + 设置贮热水箱的位置应采取相应的排水、防水措施: 贮热水箱上方及周围应留有安装、检修空间:净空不宜 小于700mm。 4.2.10集热器与热水箱相连的管线穿屋面、墙面、阳台或其 他建筑部位时,应在相应部位预理防水套管,并应对接触处进行 防水密封处理。防水套管应在屋面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毕。

5.1.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纳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除应符 合本标准以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范》GB50015的相关规定。 5.1.2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遵循节水节能、安全简便、耐久 可靠、经济实用、便于计量的原则。 5.1.3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合理选择其类型、色泽和安装位 置,并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5.2.1太阳能热水系统可电太阳能集热系统、供热水系统、辅 助能源系统、电气与控制系统等构成。其中,太阳能集热系统可 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装置、水泵、支架和连接管路等。 5.2.2按系统的集热与供热水方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为下 列三类,

5.2.4按生活热水与集热系统内传热工质的关系:太阳能热水 系统可分为下列两类: 1直接系统:

5.3.1太阳能热水系统及其主要部件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 太阳能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3.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电击、 防雷、抗、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 5.3.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能,系统中集热器, 忙热水箱、支架等主要部件的正常便用寿命不应少于10年, 5.3.4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水水温、水压和水质应符合现行压 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 5.3.5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的辅助能源加热设备种类应根据建筑 物使用特点、热水用量、能源供应、维护管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 选择,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有关规定

5.4.1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集热器,每天有效日照时间不得小 于4h,且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2 安装在建筑物屋面、阳台、墙面和其他部位的太阳能集 热器、支架和连接管路,均应与建筑功能和造型一体化设计; 3 太阳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4 太阳能集热器的尺寸规格宜与建筑模数相协调。 5.4.2 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接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5.4.1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注:】本表以60℃热水水温为计泵温度

:」本表以h0C热水水温为计异温度: 2学生宿舍使用IC'卡计费用热水时,可按每人每白用热水定额25L~301; 3 表中平均白用水定额仪用于计算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平均日 用水定额应根据实际统计数据选用:当缺乏实测数据时,可采用本表中的 低限值。

2间接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于建筑围护结构表面时,可按围护结构表面最大容许的安装面 确定集热器总面积。

5.4.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集热器总面积可采用增加集热器面 积的方式进行补偿,其面积补偿比应按本标准附录(选取,但 补偿面积不得超过本标准第5.4.2条计算结果的一倍: 1集热器在坡屋面上受条件限制,倾角与本标准第5.4.7 条规定偏差较大时; 2集热器朝向受条件限制,方位角与本标准第5.4.8条规 定偏差较大时。

5.4.5太阳能集热系统储热装置有效容积的计算应符合下列

1集中集热、集中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贮热水箱宜与供 执水箱分开设置,串联连接,贮热水箱的有效容积可按下式 计算:

Vrx = (idA

式中:Vrx 贮热水箱的有效容积(L); A; 集热器总面积(m),A=A或A;=Av (ril 单位面积集热器平均日产温升30℃热水量的容积 I./(m·d),根据集热器产品参数确定,无条 件时,可按表5.4.5选用。

表5.4.5单位集热器总面积目产热水量推荐取值范围「L/(m²·d)

的高限值; 2本表是按照系统全年每天提供温升30(热水,集热系统年平均效率为 35%,系统总热损失率为20%的工T.况下估效的。 2当烂热水箱与供热水箱分开设置时,供热水箱的有效容 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 规定。 3集中集热、分散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宜设有缓冲水箱, 其有效容积一般不宜小于10%Vx。 5.4.6强制循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应设循环泵:其流量和扬程 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循环泵的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4x 集热系统循环流量(m/h); 4uz 单位面积集热器对应的丁质流量【m"/(h:m²), 应按集热器产品实测数据确定;无实测数据时,可 取0.054m/(h·m)~0.072m/(h·m).相当于 0.015L/(s·m²)~0.020L/(s·m²);

A一一集热器总面积(m)。 2开式系统循环泵的扬程应按下式计算:

Hx=hix十h;十hz十hi

式中:Hx 循环泵扬程(kPa); hix 集热系统循环管路的沿程与局部阻力损失(kPa); h 循环流量流经集热器的阻力损失(kPa):

h, 集热器顶部与贮热水箱最低水位之间的几何高差 造成的阻力损失(kPa): h—附加压力(kPa),取20kPa~50kPa。 闭式系统循环泵的扬程应按下式计算:

Hx =hix十h;十he十hi

式中:h。一一循环流经换热器的阻力损失(kPa)。 5.4.7系统全年使用的太阳能集热器倾角应与当地纬度一致。 如系统侧重在夏季使用,其倾角宜为当地纬度减10°:如系统侧 重在冬季使用,其倾角宜为当地纬度加10°。主要城市纬度可按 本标准附录A采用

5.4.8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平屋面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朝向为正南、南偏东或南偏西不大于30°的建筑,集 热器可朝南设置:或与建筑同向设置; 2对朝尚南偏东或南偏西大于30°的建筑:集热器宜朝南 设置或南偏东、南偏西小于30°设置: 3对受条件限制:集热器不能朝南设置的建筑,集热器可 朝南偏东、南偏西或朝东、朝西设置: 4水平安装的集热器可不受朝向的限制;但当真空管集热 器水平安装时:真空管应东西向放置; 5在平屋面上宜设置集热器检修通道: 6集热器与前方遮光物或集热器前后排之间的最小距离可 按下式计算:

D=HXcotasXcos

式中:D 集热器与前方遮光物或集热器前后排之间的最小距 离(m); H一 集热器最高点与集热器最低点的垂直距离(m); α一 太阳高度角(°),对季节性使用的系统,宜取当地 春秋分正年12时的太阳高度角;对全年性使用的 系统,宜取当地冬至日正12时的太阳高度角: 集热器安装方位角()。

5.4.9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坡屋面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热器可设置在南向、南偏东、南偏西或朝东、朝西建 筑坡屋面上; 坡屋面上集热器应米用顺坡嵌人设置或顺坡架空设置; 3 作为屋面板的集热器应安装在建筑承重结构上: 4作为屋面板的集热器所构成的建筑坡屋面在刚度、强度、 热工、锚固、防护功能上应按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1集热器可设置在南向、南偏东、南偏西或朝东、朝西建 筑坡屋面上; 2坡屋面上集热器应采用顺坡嵌人设置或顺坡架空设置; 3作为屋面板的集热器应安装在建筑承重结构上; 4作为屋面板的集热器所构成的建筑坡屋面在刚度、强度、 热工、固、防护功能上应按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5.4.10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阳台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朝南、南偏东、南偏西或朝东、朝西的阳台,集热器 可设置在阳台栏板上或构成阳台栏板; 2北纬30°以南地区设置在阳台栏板上的集热器及构成阳 台栏板的集热器应有适当的倾角; 3构成阳台栏板的集热器,在刚度、强度、高度、铺固和 防护功能上应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5.4.11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墙面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高纬度地区,集热器可设置在建筑的朝南、南偏东、 南偏西或朝东、朝西的墙面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墙面; 2在低纬度地区,集热器可设置在建筑南偏东、南偏西或 朝东、朝西墙面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墙面: 3构成建筑墙面的集热器,其刚度、强度、热工、锚固、 防护功能应满足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要求。 5.4.12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 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的安全保障措施。 5.4.13嵌入建筑屋面、阳台、墙面或建筑其他部位的太阳能集 热器,应满足建筑围护结构的承载、保温、隔热、隔声、防水、 防护等功能。 5.4.14架空在建筑屋面和附着在阳台或墙面上的太阳能集热 器,应具有相应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 应移能力。必要时,太阳能集热器应按本标准附录D进行结构

5.4.10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阳台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5.4.14架空在建筑屋面和附看在阳台或墙面上的太阳能集热

5.4.15太阳能集热器之可通过开联、串联、串并联、并审联 等方式连接成集热器组: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板型集热器或横排真空管集热器之间的连接宜采用并 联,但单排并联的集热器总面积不宜超过32m:竖排真空管集 热器之间的连接宜采用串联,但单排串联的集热器总面积不宜超 过32m。 2对自然循环系统,每个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不宜超过 50m;对大型直然循环系统:可分成若十个子系统,每个子系 统的集热器总面积不宜超过50m。 3对强制循环系统,每个系统的集热器总面积不宜超过 500m;对大型强制循环系统:可分成若于个子系统,每个子系 统的集热器总面积不宜超过500m。 4当全玻璃真空管东西向放置的集热器在同一斜面上多层 布置时,串联的集热器不宜超过3个:每个集热器联箱长度不宜 大于2m。

5.4.16太阳能集热器耐压要求应与系统的设计工作压力相

5.4.17在太阳能间接系统中,换热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开式储热装置时:宜采用外置双循环换热器: 2当采用闭式储热装置时:宜采用内置单循环换热器。 5.4.18集热器组之间连接的设计应遵循“同程原则,使每个 集热器传热工质的流入路径与回流路径的长度相同。 5.4.19在冬季环境温度可能低于0℃地区使用的太阳能集热系 统,应进行防冻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直接系统:可采用回流方法或排空方法防冻;对于 集热器有防冻功能的直接系统:也可采用定温循环方法防冻。 2对于间接系统,可采用防冻传热工质进行防冻:传热工 质的凝固点应低于当地近30年的最低环境温度,其沸点应高于 集热器的最高晒温度。 3当采用其他方法防冻时,应保证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20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循环管路设计应符

1 循环管路应短而少弯; 2 绕行的管路宜是冷水管或低温水管; 3 循环管路应有0.3%~0.5%的坡度; 4 在自然循环系统中,应使循环管路朝贮热水箱方向有向 上坡度,不充许有反坡; 5在使用平板型集热器的自然循环系统中,烂热水箱的下 循环管口应比集热器的上循环管口高0.3m以上; 6在有水回流的防冻系统中,管路的坡度应使系统中的水 自动回流,不应积存: 7在循环管路易发生气塞的位置应设有排气阀: 8在间接系统的循环管路上应设膨胀箱;在闭式间接系统 的循环管路上同时还应设有压力安全阀,但不应有单向阀和其他 可关闭的阀门; 9当集热器阵列为多排或多层集热器组并联时,每排或每 层集热器组的进出口管路:应设有辅助阀门: 10在系统中宜设流量计、温度计和压力表; 11管路的通径面积应与并联集热器组管路的通径面积之总 和相适应。 5.+.21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管路应有组织布置,做到安全、隐 蔽、易于检修。新建太阳能热水系统竖向管路宜布置在竖向管路 井中;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或改造太阳能热水系 统,管路应做到走向合理,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及外观。 5.4.22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管路、配件应采用不锈钢管、铜管, 镀锌钢管等金属材质,开式系统的耐温不应小于100℃,闭式系 统的耐温不应小于200℃。 5.4.23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管路保温设计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和《设备及管道绝热设 计导则》GB/T8175执行。

5.4.24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刚度、强度、防腐蚀性能应满足安

全要求,并应与建筑牢固连接。 5.4.25太阳能集热系统中泵、阀的安装均应采取减振和隔声 措施

5.4.26在太阳能集热器阵列附近宜设置用于清洁集热器的给 水点。

5.4.26在太阳能集热器阵列附近宜设置用于清洁集热器的给

5.5.1太阳能产生的热能宜作为预热热媒间接使用,与辅助热 源宜串联使用;生活热水宜作为被加热水直接供应到用户末端, 生活热水应与生活冷水用一个压力源,给水总流量可按设计秒流 量计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5.5.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给水应对超过有关标准的原水进行

质软化处理。当冷水水质总硬度超过75mg/1.时,生活热水不应 直接米用过流式流经真空管及①型管等集热元器件:当冷水水 质总硬度超过120mg/1时,宜进行水质软化或阻垢缓蚀处理,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 规定。

设置温度控制装置。两种系统均应保证用户末端出水温度低 于60℃

5.5.+直接供应生活热水的管路、配件宜采用不锈钢管、铜管

等保证水质的金属管材:其他过水设备材质,应与建筑给水管路 材质相容,

5.5.5供热水系统的管路应做保温,保温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 维《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下8175和《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执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理地管路保温宜采用直理双层保温构造:内层应采 用岩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外层可采用HDPE保护管壳,并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直理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

5.5.5供热水系统的管路应做保温,保温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

1室外理地管路保温宜采用直理双层保温构造:内层应采 用岩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外层可采用HDPE保护管壳,并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I/T

81的规定; 2室外露明管路保温宜采用双层保温构造,内层应采用岩 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外层可采用镀锌板、铝板保护壳; 3室内管路保温宜采用40mm50mm厚橡塑或岩棉保温, 外缠防护布,橡塑保温适温度范围为一40℃~120℃,橡塑保 温材料耐火等级为B1级,

5.6.4铺助能源的控制应在保证究分利用太阳能集热量的条件

5.6.5铺助能源的水加热设备应根据热源种类及其供水水质、

5.7.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电气设计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用电 可靠性和运行安全要求。

5.7.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电气设计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用电

5.7.2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装设短路保护和

5.7.3系统应由专用回路供电.内置加热系统间路应设置剩余

5. 7. 4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电气控制线路应与建筑物的电气管线

5.7.5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和连接管路.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舰定。 5.7.6控制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地×与季节 差别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太降能热水系统特点确是相应的功能, 实现在最小的常规能源消耗条件下获得最大限度太阳能的总体 且标。

5.7.7控制系统设计应依抵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要求,实现对

太阳能集热系统、辅助能源系统以及供热水系统等的功能控制与 切换。控制系统功能应包含运行控制功能与安全保护功能。运行 控制功能应包含手动制与自动控制功能

5.7.8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1采月温差循环运行控制设计的集热系统:温差循环的后 动值与停止值应可调: 2在开式集热系统及开式览热水箱的非满水位运行控制设 十,宜在温差循环使得水箱水温高宇设定温度后:采的定温出 水:然后印动补水,在水箱水满后再转换为温差循环; 3温差循环控制的水箱测温点应在水箱的下部; 4当集热系统循环为变流量运行时,应根据集热器温差改 变流量,实现稳定运行: 5在较大面积集热系统的情况下:代表集热器温度的高温 点或低温点宜设置一以上温度传感器: 6在开式贴热水箱和开式供热水箱的系统::供热水箱的 水源宜由执水箱供应

5.7.1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定: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循环控制应采取防过热措施。 2 当:热水箱高于设定温度时:应停止继续从集热系统与

铺助能源系统获得停能量, 3当在冬季有涨结可能地区运行的以水为工质的集热循环 系统,不宜采用排空方法防冻运行时,宜采川定温防冻循环优先 于电铺助防冻措施:在电铺助防冻措施中:采用管路或水箱内 设置电加热器且循环水泵防冻的措施优先于管路电伴热铺助防冻 措施:当防冻运行时.管路温度宜控制在%~10℃之问。 +采用主动排空防冻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中,排空的持续时 间应川调。 5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供热水系统巾,水泵的运行控制应 设置缺液保护, 5.7.12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应满足系统川电负荷要求.器件选 择应保证用电安全。 5.7.13控制系统的电设备应设置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装置及等电位连接等安全措施 5.7.14控制系统设计宜预留通信接口。 5.7.15远程控制时.应有就地控制和解除远程控制的措施。

5.7.16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使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等要求。

5.7.16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使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等要求。

6.1.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不应损坏 建筑物的结构;不应影响建筑物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承受各种荷载 的能力:不应破坏屋面防水层和建筑物的附属设施。 6.1.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包 括与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交叉作业协调配合方 案及安全措施等内容。

6.1.3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

1设计文件齐备,且已审查通过; 2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已经批准; 3 施工场地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4现场水、电、场地、道路等施工准备条件能满足正常施 丁需要: 5预留基座、孔洞、预理件和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并已验 收合格; 6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应有经结构复核或法定检测机构司 意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鉴定文件。 6.1.+进场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配件、材料及性能 色彩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目有产品合格证。 6.1.5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对已完成工程的部位采取 保护措施。 6.1.6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安装过程中,产品和物作的存放、搬 运、吊装不应碰撞和损坏;半成品应妥善保护。 6.1.7分散供热水系统的安装不得影响其他住户的使用功能 要求。

6.2.1 太阳能热水系统基座应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车固。 6.2.2 预埋件与基座之间的空隙,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填捣密实。 6.2.3 在屋面结构层上现场施工的基座完成后,应做防水处理,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的 规定。

6.3.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架及其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结 构支架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5的规定。 6.3.2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承重基座上:位置准确.与承 重基座固定牢靠.并应设置检修通道。 6.3.3支架应根据现场条件采取抗风措施。其抗风能力应达到 设计要求

6.3.+支承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

6.3.5钢结构支架焊接完毕.应做防腐处理。防腐施.T.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丁程施T规范》GB50212和《建筑 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1的规定。

6.3.5钢结构支架焊接完毕,应做防腐处理。防腐施工.应符合

6.3.5钢结构支架焊接完

器阵列安装的方位角、倾角和间距应符合设

安装倾角误差为土3°。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集热器支架牢 管固定,防止滑脱。 6.4.2集热器间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密封可靠,无 泄漏,无扭灿变形。

安装倾角误差为土3°。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集热器支架 靠固定、防止滑脱。

6.+.3集热器之间非焊接方式连接的连接件应便于拆卸或

6.+.+集热器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漏试验,检漏试验应符合设

6.+.5集热器之间连接管的保温应在检漏试验合格后进行。保

6.5.1账热水箱应与底座固定靠,底座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沉降与局部变形

6.5.2用于制作贮热水箱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腐处理。内壁防腐材料应卫生、无毒:并应能承受所贮存热水的 最高温度

热水相的内箱应做按地处理,接地应衬合现行家标 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T.及验收规范》GB50169 的舰定

6.5.5购热水箱应进行检漏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本标准第6.9节的规定

BB/T 0015-2021 纸浆模塑蛋托6.5.6现场制作的览热水箱:保温应在检漏试验合格后进行。

水箱保温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十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B50185的规定

6.5.7室内:热水箱四周应留有管路与设备安装与检修所需的

6.5.7室内则热水箱四周应留有管路与设备安装与检修所需的 必要空间

6.7.2供热锅炉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米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 规定

6.8.1电缆线路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及验收规范》GB50168的规定。 6.8.2其他电气设施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相关规定。各类盘、柜应按 说明书要求放置在合适的环境,其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 T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的规 定。设备间应具备防潮和防高温蒸汽的相应措施。 6.8.3电气设备和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金属部件应做等电位连 接。电气接地装置的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十 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规定。 6.8.4传感器的接线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传感器控制线应 故防水处理。传感器安装应与被测部位良好接触,温度传感器匹 周应进行良好的保温并做好标识

应进行水压试验。 5.9.2各科承压管路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 合设计要求。非承压管路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当设计未注 明时,水压试验和灌水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 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执行。 5.9.3当环境温度低于5℃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 冻措施。

6.9.4系统水所试验合格后GB/T 21649.2-2017 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动态图像分析法,应对系统进行冲洗直至排出的水

6.9.4系统水试验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直至排出的水 不浑汕为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