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005-2015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

DB41/T 1005-2015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16.1K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618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T 1005-2015 浅层地热能钻探技术规范

4.3.3.1抽水并数量设计

4. 3. 3. 2回灌并数量设计

回灌井数量应根据回灌试验确定

GB/T 34585-2017 纯电动货车 技术条件4.4地下水源井结构设计

4.4.1并身结构设计

4.4.1.1总体原则

并身结构根据地层情况,地下水理深及钻井工艺进行设计。 松散地层井身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按技术或合同要求确定开采段和安置泵室段并径: 一按地层、钻井方法确定井段的变径和相应长度; 一按地层复杂程度和终孔口径确定井的开孔口径。 基岩地层井身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DB41/T10052015

当上部有覆盖层或不稳定岩层时,应设置并壁管,下部并采段岩层破碎时,应设置过滤管; 当同时在覆盖层取水时,覆盖层段的管井设计应按松散层管井的要求进行; 泵室段部位,应设置井管; 根据岩层情况、成井工艺和钻进方法等确定井段长度及其变径位置

4.4.1.2并径设讯

年径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 开采段或回灌段井径,应根据地下水源井设计出水或回灌量、允许井壁进水流速、过滤管类 型及钻进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 松散地层非填砾过滤器管井的开采段井径,宜比设计过滤器外径大50mm; 基岩地层不下过滤管的地下水源井开采段井径,应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和设计出水量确定 井径宜大于200mm; 泵室段井管内径,应根据抽水设备型号及测量动水位仪器的需要确定,宜比选用的抽水设备 标定的最小井管内径大50mm。

4. 4. 1.3 并深设计

抽水井、回灌井的井深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水文地质条件; 一水质要求; 出水能力或回灌能力。

4.4.1.4过滤管长度

过滤管长度设计应根据GB50296中有关规定确

4.4.1.5沉淀管长度

淀管长度应根据含水层岩性和井深确定,宜大于

4.4.2抽水井、回灌井的封闭

4.4.2.1松散地层地下水源并封团位置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井口外围,应封闭; 一水质不良含水层或非开采含水层井管外围,应封闭。 4.4.2.2基岩地层地下水源井封闭位置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覆盖层不取水时,井管外围应封闭; 覆盖层取水时,根据地层情况对接近地面位置进行封闭; 覆盖层井管底部与稳定岩层间应封闭; 一非开采含水层井管变径间的重叠部位,应封闭; 水质不良含水层(或上部已污染含水层)与开采含水层间,应封闭。

过滤管材料的选择,宜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地下水水质; 受力条件; 经济合理等。

DB41/T 10052015

过滤管宜根据含水层的性质按表3进行设计

表3不同含水层适用过滤管类型

4. 6 抽水量与回水量设计

式中: L一一过滤器长度,单位为米(m)。 按公式(4)或公式(5)计算单位抽水量9或单位回水量92

一稳定的出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0.366Q (L/r>4 L.S

O,一一稳定的回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5. 1.1 设计内容

设计垂直地埋管钻孔时,应明确下列主要内容: 垂直地埋管钻孔数量、结构、深度、间距及分布; 钻进工艺方法及措施; 钻孔中换热器(U形管)配置及管材选用; 回填材料、规格及其它要求,

5. 1.2 设计原则

DB41/T10052015

占孔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钻孔结构应以能顺利下入换热器及满足充分换热要求为准; 设计前应对换热器强度进行校核,垂直地埋管钻孔深度以20m~160m为宜; 一应尽量回避复杂地层条件下施工垂直地埋管钻孔,无法回避时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单孔深度 减少穿越复杂层段的工作量; 在地下水较丰富、冷热平衡能力强的区域,可以适当加密钻孔,减少占地面积; 应采取必要环保措施,不得破坏或污染地表环境、地下水等

5.2.1地埋管材质可选择PE或PB塑料管,其它要求按GB50366一2005中4.2的规定,常用PE或PB 地埋管规格参见附录B。 5.2.2当地下热交换器和建筑物内管路没有热交换器隔开时,应考虑建筑高度造成的系统静压及地下 水的抵消作用,并应进行相应计算以验证系统静压在管路最大额定承压范围内。 5.2.3地埋管换热器内传热介质的流态应为紊流,单U形管流速不宜小于0.6m/s,双U形管流速不宜 小于0.4m/s。可按公式(6)计算出合理的管径:

式中: 管内流体的雷诺数; P. 管内流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V 管内流体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d, 管的内径,单位为米(m); 管内流体的动力黏度,单位为帕秒(Pa·s)

5.3地理管布置及数量设计

地理管钻孔布置宣符合以下规定:

pVd Re: ≥2300· (6) Ll

DB41/T 10052015

工程较小时地埋管钻孔间距:钻孔单排布置,地源热泵间歇运行,钻孔间距一般取3.Om; 工程较大时地埋管钻孔间距:钻孔多排布置,地源热泵间歇运行,钻孔间距一般取4.5m; 常规情况地埋管钻孔间距:即工程较大且若连续运行或停机时间较少时,钻孔间距一般取 5.0m~6.0m; 考虑到钻孔群的钻孔垂直度无法绝对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建议连续运行的钻孔群间距一般为 6.0m以上,若采用串联连接方式, 角形布置以节约占地面积

5.3. 2地埋管钻孔数量

5.4地埋管钻孔结构设计

5.4.1地埋管钻孔结构应尽量简单、单一,应满足顺利下管及充分换热。 5.4.2设计地埋管钻孔直径时,应满足U形管正常下入,尽量减小钻孔口径,孔径以略大于U形管与 灌浆管的组件尺寸为宜,不宜小于110mm。

地质和地层条件; 一水文地质条件; V 一岩土热物性参数; 工程及场地面积的大小。

5.5.1回填材料要能够保护换热器不受地下水及其他污染物的影响,防止地面水通过钻孔向地下渗透, 以保护地下水不受地表污染物的污染,防止地下各个含水层之间水的相互流动而引起交叉污染。 5.5.2在非饱和地层条件下,回填材料的热导率不应低于钻孔周围土壤的热导率。 5.5.3在采用现场泥浆+钻屑混合材料作为地埋管的回填材料时,宜选择均匀的中粗砂(岩屑)和0.8% 左右的膨润土混合材料。几种常用地埋管回填材料的热物性指标参见附录C。

6.1.1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施工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等 6.1.2应按地下水源井工程设计组织实施。

应根据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等选择合理的钻探设备和工艺,参见表4。

表4常见地层钻探技术方法

DB41/T10052015

6.3钻井液选择与护壁堵漏

6.3.1钻并液的选择主要依据地层特征,宜遵

5.3.1钻开液的选摔主要依据地层特征,宜遵守以下原则: 满足正常的钻进和护壁; 一条件允许情况下宜选择清水或空气钻进,减少钻井液对地层的污染; 钻井液材料应具有经济性和低毒、低腐蚀性,有利于储层和环境保护。 6.3.2护壁堵漏方法应根据地层特征、钻进方法及施工用水情况等确定,常用的护壁堵漏方法主要包 括: 钻井液护壁与堵漏; 水泥护壁与堵漏; 化学浆液护壁与堵漏; 套管护壁与堵漏; 情性材料充填堵漏; 其它方法(如石膏护孔、沥青护孔及堵漏等),

6. 4. 1成并工艺

6. 4. 2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按GB50027一2001中第6章要求执行。根据抽水试验数据,确定合理的抽水量和井间

回灌试验按DZ/T0225—2009中5.5.4要求执行

7.1.1在进行地埋管钻孔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和环境进行实地踏勘,合理配备施工 包括:

进行地理管钻孔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和环境进行实地踏勘,合理配备施工设备和人员,具体 勘测现场施工条件,地下管线及构筑物等情况,钻机、管材等设备器材的进场条件和堆放位

DB41/I10052015

置等; 一勘测施工中的噪声、污水、废浆、废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一对照施工图纸对钻孔场地的位置、大小、障碍物等进行核实。 7.1.2钻孔施工前应具备地埋管区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工作。 7.1.3地埋管钻孔施工不能对周围环境及地下水、土壤等造成破坏或污染。

7.2.1应根据场区的地质条件、岩层的机械物理性质等选择合适的钻进工艺及参数,可参照以下建议: 一粘土、砂土等松散覆盖地层,宜采用泵吸反循环(孔深≤110m)、普通正循环清水或无固相 钻井液回转钻进; 一基岩地层宜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 7.2.2开钻前需确认钻机安装水平、周正、稳固,动力线、照明线和照明灯具的安装与设置应符合相 关安全规定。 7.2.3钻进过程中,时刻注意地质条件和地层变化,做好相关记录。 7.2.4钻孔孔壁不稳定时,应设护壁套管或者调整冲洗液性能指标。 7.2.5钻进至设计孔深后,应对钻孔进行换浆、通孔。

7.3钻孔冲洗介质要求

各类地层所用钻井液性自

7.4U形管下入及固定

7.4.1管材、管件运输和储存要求

管材、管件运输和储存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管材在运输过程中不得剧烈撞击、滚、拖、抛、摔; 管材、管件运输、储存不应损坏外包装,不宜暴晒、淋雨,远离火源,不宜与油、酸、碱

DB41/T10052015

易燃等危险品存放在一个库房内; 管材在运输时应避免尖硬物件划伤刻痕,沾染污物,管材不能用钢丝绳成捆吊装,不得重压; 管材、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内,工地临时堆放场应有防雨、防晒 遮盖措施

7.4.2U形管下入前外观检查

U形管下入前应进行检查,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完整,无变形; 一无缺陷; 一合模缝交口应平整; 一无开裂等。

7.4.3垂直地埋管安装

垂直地理管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下管前应对U形管进行试压,确认不渗、不漏、无破裂; 下入U形管应在钻孔完钻后及时进行,下管时U形管内宜充满水,带压下管; 下管速度应均匀,防止下管过程中损坏换热管,如果遇到有障碍和不顺畅现象,应及时查明 原因,待做好处理后才能继续下管; 换热支管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 U形管应均匀平稳下入,下入过程中确保与地面垂直的地上管段一般不小于1m; 当钻孔深度及孔内地下水(或泥浆)水位较浅时,宜采用人工下管,当下管困难时,可采用 机械下管。

7.5回填材料投入方式

7.5.1应根据钻孔情况、回填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投入方式,包括人工回填或机械灌浆回填。 7.5.2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毕后,应立即向孔内回填材料,直至密实无空腔。 7.5.3采用机械灌浆时,应确保灌浆的连续性,自下而上灌浆封孔,确保钻孔灌浆密实无空腔。

地下水源井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一地下水源井应单独进行验收,应符合GB50296及其他相关规定,或双方另行约定。 地下水源井持续出水量和回灌量应稳定。抽水试验应稳定延续12h,出水量不应小于设计出 水量;回灌试验应稳定持续36h以上,回灌量应大于等于设计回灌量。 抽水试验结束前应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测定和含砂量测定,经处理后的水质应满足系统设备 的使用要求。 施工单位应提交地下水源井竣工报告,报告应包括管井综合柱状图,洗井、抽水和回灌试验 水质检验(水质参见附录D)及验收资料

8.2垂直地埋管钻孔验收

垂直地理管钻孔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DB41/T 10052015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能够保证U形管顺利下入; 钻孔、水平埋管的位置和深度、地埋管的直径、壁厚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使用的管材、管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水压试验应符合GB50366一2005中4.5的规定; 施工单位应提交竣工报告,报告应包括地埋管钻孔综合柱状图、钻孔位置平面图、U形管下 入情况、回填材料、水压试验等资料

DB41/T 100520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地埋管管材外径及壁厚

表B.1聚乙烯(PE)管外径及公称壁厚

DB41/T10052015

表B.2聚丁烯(PB)管外径及公称壁厚

整工烯(PB)管外径及公

DB41/T 10052015

GB/T 30475.2-2013 压缩空气过滤器 试验方法 第2部分 油蒸气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地埋管回填材料的热物性指标

常见地埋管回填材料的热物性指标见表C.1。

表C.1常见地埋管回填材料热物性指标

QX/T 510-2019 大气成分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反应性气体水源热泵水质见表D.1

DB41/T10052015

表D.1水源热泵水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