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078-2017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078-2017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3078-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1.1K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6146
VIP资源

DB37/T 3078-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3078-2017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确定风 验识别、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编制风险点登记台账、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有关记录文件,

DB37/T30782017

工培训学习,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 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 并保留培训记录。有关内容应涵盖特利 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1.1.1使用单位应当以在用的单台(套)特种设备及其作业活动为辨识单元进行风险点划分,按照 面排查、参照目录、分类明确、范围清晰、易于识别、便于管理的原则GBZ 32075-2015 无损检测 资格鉴定考试用试样中的不连续,将风险点划分为: 锅炉,如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一压力容器,如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氧舱; 一压力管道,如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 一电梯,如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其他类型电梯; 起重机械,如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升降机 缆索式起重机、榄杆式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 一客运索道,如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如观览车类、滑行车类、架空游览车类、陀螺类、飞行塔类、转马类、自控飞 机类、赛车类、小火车类、碰碰车类、滑道类、水上游乐设施、无动力游乐设施; 一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如机动工业车辆、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 1.1.2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作业中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充装作业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 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充装前检查、充装过程、充装后检查等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 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 注5:所有特种设备都应纳入风险点识别的范围内,包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如:D 级锅炉、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简单压力容器等)

5. 1. 2 风险点排查

2.1.1危险源辨识是识别使用单位特种设备风险点内所有涉及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 的过程。

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

王确操作、精心维护的要求,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三落实: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明确); 两有证:特种设备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一检验:特种设备依法检验; 一预案:制定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5.2.2危险源辨识内容

DB37/T30782017

5.2.2.1使用单位应采用适合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方法,

5.2.2.1使用单位应采用适合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方 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重点 我荷等不同因素带来的影响

人的因素应包括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配置、操作行为和技能等; 物的因素应包括设备状况、安全附件或安全保护装置、设备附带装置及工具、设备检验情况等; 环境因素应包括作业环境、自然环境等; 管理因素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 等。

5.2.3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5.2.3.1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是指与导致事故最严重后果对应的设备失效形式或者致害方式。通常 表现为爆炸、爆燃、泄露、倾覆、变形、断裂、损伤、坠落、碰撞、剪切、挤压、失控、故障或者受困 (滞留)等。 5.2.3.2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人员被困、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 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2.4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5.2.4.1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 根据确定的辨识方法,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 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5.2.4.2对于设备,宜采用安全检查表(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应按照设备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 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要求,对照检查要求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检查要求的情况和 后果等,具体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B。 5.2.4.3对于充装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不限于以上方法

5.3. 1风险评价方法

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宜采用风险矩阵(LS)评价法(参见附录C)评价其风险程度,根据评价 分等级,并填写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参见附录A.3)。使用单位也可根据自身 况采用其他风险评价方法

5. 3. 2风险评价准则

5.3.2.1使用单位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设备和财产等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 的影响,并结合单位实际,明确后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适用的风 险判定准则(参照附录C中表C.4),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附录C中人员伤亡、直接经济 损失情况仅供参考,可根据各使用单位风险可接受程度进行相应调整。) 5.3.2.2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结合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并应当同时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诉求等

5. 3. 3风险等级

DB37/T30782017

5.3.3.1风险点的风险等级是以本台(套)特种设备或充装活动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 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是利用风险评价方法来进行判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 4、5,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

5.3.3.2对于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其风险等级在原有判定等级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经检验检测判定为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 其他情形(参见附录D)

使用单位应依据DB37/T2882规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和基本原则,结合设备特点制定风险控制措 施。 5.4.1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 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如果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当提出建议或改 进的控制措施

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如果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当提出建议或改 进的控制措施。 5.4.2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可行性、先进性及经济合理性。 5.4.3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DB37/T2882第6.5.3要求。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 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5.4.2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可行性、先进性及经济合理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风险管控的主体, 应将每个风险点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 全管控措施

5.5.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5.5.1.1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 5.5.1.2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有效管控风险。 5.5.1.3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应同 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5.5.1.4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点应重点进行管控。 5.5.1.5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

表1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

DB37/T30782017

表1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续)

5.5.2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A.5风险等级对照表 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分级管控。

5. 5. 3 重大风险点确定原则

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特点,除5.3中分析判定的重大风险点外,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判 定为重大风险点,用红色标识,公司级管控。 一非法生产的; 一一超过设计寿命的; 一发生过特种设备事故的;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

5.5.4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DB37/T30782017

5.5.4.2使用单位应当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5.5.5.1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对内部员工 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设备的风险等级、危险源的风 金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5.5.5.2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 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惠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 支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 和预警。

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分级管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1 色(2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 可靠性;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特种设备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使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DB37/T 3078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法(SCL)

依据特种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对特种设备及其作业过程中潜在危险有害 因素进行判别检查。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B.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包括: 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B.4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

DB37/T30782017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风险矩阵(LS)评价法

表C.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GB 1886.27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白兰花油DB37/T30782017

表C.3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值)及控制措施

DB37/T30782017

GB/T 26978.1-2011 现场组装立式圆筒平底钢质液化天燃气储罐的设计与建造 第1部分 总则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危险源(1级)识别表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危险源(1级)识别表

注1:“”表示该类型情况下,直接判定为“1级”; “☆”依据本标准中的风险判定准则进行判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