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 5006-2018 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规范

T/CEC 5006-2018 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557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EC 5006-2018 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规范

3.0.1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时,对于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 继电保护配置,应分析微电网并网和独立两种运行模式,以及两 种运行模式切换时的影响。 3.0.2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在电能质量、有功功率控制、无功 功率与电压调节、运行适应性等方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微 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的规定。 3.0.3电源种类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微电网,在进行接入系统 设计时,可根据盒

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的规定 3.0.3电源种类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微电网,在进行接入系统 设计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微电网运行稳定性及电能质量专题研究

T/CEC 5006 2018

DL/T 5763-2018 袋式除尘器施工工艺导则4.1接入系统电压等级

4.1.1微电网宜采用单个并网点接入系统。当有两个及以上与外 部电网的并网点时,在并网运行时,应保证只有一个并网开关处 于闭合状态。 4.1.2微电网接入的电压等级应根据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原 则,以及微电网与系统之间的最大交换功率、导线载流量、上级 变压器及线路可接纳能力、所在地区配电网情况,参照表4.1.2 确定。当高、低两级电压均具备接入条件时,可采用低电压等级 接入,但不应低于微电网内最高电压等级

4.1.1微电网宜采用单个并网点接入系统。当有两个及以上与外 部电网的并网点时,在并网运行时,应保证只有一个并网开关处 于闭合状态

则,以及微电网与系统之间的最大交换功率、导线载流量、上级 变压器及线路可接纳能力、所在地区配电网情况,参照表4.1.2 确定。当高、低两级电压均具备接入条件时,可采用低电压等级 接入,但不应低于微电网内最高电压等级

表4.1.2微电网接入电压等级

4.2.1微电网接入系统潮流计算,应对设计水平年有代表性的运 行方式进行分析,且至少应包含向系统输出最大功率、零交换功 率/独立运行、从系统吸收最大功率,必要时校核该地区潮流分布 情况及上级主变压器和线路的输送能力。

4.2.2当项且投运后3 年~5 年内有规划投运的分布式

荷时,应进行相应水平年的潮流计算。

T / CEC 5006 2018

4.3.1应考虑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开机方式、运行模式和配电网 运行方式等影响,计算微电网并网点的最大和最小短路电流。 4.3.2应将项目投运后3年~5年内规划投运的分布式电源纳入 短路电流计算。 4.3.3变流器型分布式电源出口短路电流可按1.5倍额定电流计 算:旋转由机型分布式由源出口短路由流可按式(433)计算。

4.3.3变流器型分布式电源出口短路电流可按1.5倍额定电流计 算;旋转电机型分布式电源出口短路电流可按式(4.3.3)计算:

式中: IG 旋转电机型分布式电源出口短路电流; U. 旋转电机型分布式电源出口基准电压: X 旋转电机的直轴次暂态阻抗。

4.4.1微电网接入后,所接入公共连接点的电能质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的规定。 4.4.2微电网应具有电能质量监测功能,电能质量监测历史数据 应至少保存一年。 4.4.3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的公共连接 点应装设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的规定。

4.4.3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的公共连接

4.5.1微电网并网点的电气主接线方式,应根据微电网内分布式 电源规划容量、供电范围、负荷情况、接入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 数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电站高压侧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或单母线接线,低压侧

T / CEC 5006 2018

可采用单母线或单母分段接线:

可采用单母线或单母分段接线; 2输出汇总点宜采用单母线接线。 4.5.2微电网配电站变压器的选择,应根据微电网运行方式、接 入电压等级和可靠性需求等条件,提出台数、额定电压、容量、 调压方式、调压范围、连接组别、分接头和中性点接地方式,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和《电力 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GB24790的有关规定,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应优先选用自冷式、低损耗变压器。 2可采用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当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不能满 足系统调压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3变压器容量可按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最大连续交换功率 进行选取,且宜选用标准容量。

符合下列规定: 1应优先选用自冷式、低损耗变压器。 2可采用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当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不能满 足系统调压要求时,应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3变压器容量可按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最大连续交换功率 进行选取,且宜选用标准容量。 4.5.3微电网送出线路应根据电压等级、使用环境、供电距离等条件 选取导线形式和材料,并按照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选择导线截面: 1安全载流量; 2允许电压损失; 3经济电流密度; 4机械强度: 5短路时的热稳定。 4.5.4微电网并网点宜采用快速开关,能够耐受短路电流,并应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小的导通损耗。 4.5.5微电网并网点的接地方式应与配电网侧接地方式一致,并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和《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的有关规定。 4.5.6微电网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的规定,其无功和 电压调节应充分发挥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的无功控制能力,必要 时安装无功补档装罩

4.5.5微电网并网点的接地方式应与配电网侧接地方式

4.5.6微电网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村

4.5.6微电网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能力应符合现行

T / CEC 5006 2018

5.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5.1.1微电网接入系统保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继电保护及安 全自动装置规程》GB/T14285和《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 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的规定,且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 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5.1.2微电网接入系统线路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过380V/220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并网线路两侧 保护应具备电流保护功能, 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并网线 路两侧可采用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 3当第1、2款两种保护整定或配合困难时,可采用差动 保护。 4应对微电网并网线路相邻线路现有保护进行校核,当不满 足要求时,应调整保护定值或保护配置

5.1.3微电网设有母线时,可不设专用母线保护,发生故障时可

5.1.5微电网接入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1.5微电网接入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过380V/220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可不独立配置 安全自动装置。 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应具备

T / CEC 5006 2018

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功能,可按照整定值跳开并网点开关。当 微电网并网点开关具备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功能时,可不设置 专用安全自动装置;否则,应在并网点设置专用安全自动装置。 5.1.6微电网应具备同期功能

5.2.1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应配置相 应的自动化终端设备,自动化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区电 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的规定,并应具备采集 微电网电气运行工况、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以及 接受电网调度机构控制调节指令的能力。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 网的微电网,应具有监测和记录运行状况的功能 5.2.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与电网调度 机构之间,应有可靠的调度通道,通信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和《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 网技术规范》DL/T598的规定,并应满足自动化、继电保护等对 电力通信的要求。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可采用无 线或光纤公网通信方式,并应采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5.2.3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在正常运行 情况下,微电网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供的信号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1微电网并网点电压、电流: 2微电网与电网之间交换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量等: 3微电网并网开关状太

5.2.2通过10(6)kV~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与电网调度 机构之间,应有可靠的调度通道,通信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和《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 网技术规范》DL/T598的规定,并应满足自动化、继电保护等对 电力通信的要求。通过380V电压等级并网的微电网,可采用无 线或光纤公网通信方式,并应采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5.3.1微电网接入电网前,应明确计量点,计量点应设在微电网 与外部电网的产权分界处。

5.3.1微电网接入电网前,应明确计量点,计量点应设在微电风

5.3.2计量点应装设双向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配置和技术要求

5.3.2计量点应装设双向电能计量装置,其设备配置和技术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的有关规定:电能表 应具备本地通信和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的功能,电能 表通信协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645的有关规定。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的有关规定:电能表 应具备本地通信和通过电能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的功能,电能 表通信协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 645的有关规定

T/CEC 5006 2018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T / CEC 5006 2018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规程》GB/T14285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GB24790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9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规程》GB/T14285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GB24790 《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54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T584 《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9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64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规

T/CEC 50062018 条文说明

T/ CEC 5006 2018

《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规范》(T/CEC5006一2018),经中国 电力企业联合会2018年1月24日以第1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收集了国内外微电网接 入系统设计及相关行业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 总结了我国微电网接入系统设计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 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范时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 予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自的、依据以及执行 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 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 参考。

总则 16 3 基本规定 ·17 4 一次系统设计 ..18 4.1 接入系统电压等级……· 4.2潮流计算· :18 4.3短路电流计算 ...19 4.5 设备选择· ...19 5二次系统设计 ·20 5.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20 5.2通信和自动化· ...20 5.3电能计量

T/CEC 5006 2018

1.0.1本条为制定本规范的目的。微电网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分 布式电源接纳能力,提升分布式电源利用效率,降低分布式电 源对配电网的不利影响。为了促进微电网顺利接入系统,保障微 电网接入后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微电网接入系统进行规范化 设计。

设计。 1.0.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通过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并网型微电网,本 规范未考虑独立性微电网,

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并网型微电网,本 规范未考虑独立性微电网,

3.0.1微电网具备并网和独立两种运行模式,且两种运行模式下 的运行特性存在较大差别,例如并网和离网运行时的短路电流差 别巨大,会对继电保护的设备选型和定值计算产生较大影响,需 要在分析时予以充分考虑。 3.0.3随着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微电网规模逐渐增大,内部分布 式电源和负荷的种类多样化,网络结构复杂化,在并网/离网切换 时,容易出现切换失败而引起微电网全停,甚至影响配电网的安 全运行;大量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入,也有可能影响电网电能质量。 为此,对于电源种类较多、结构复杂的微电网,有必要进行运行 稳定性及电能质量专题研究。

T/CEC 5006 2018

4.1接入系统电压等级

4.1.1微电网具备并网和独立两种运行模式,一般由设定好的策 略自动执行并/离网切换。只能有一个并网点的原因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容易设定并/离网控制策略:二是能够减少非同期合闸、 误操作等事故,降低外部电网及微电网的安全运行风险

略自动执行并/离网切换。只能有一个并网点的原因包括两个方

4.1.2微电网如果有功功率控制能力较强(具备可调节发电装

可以设计为小于微电网内最大负荷,小于微电网内电源总装机, 可以合理设定控制策略,降低导线线径和升压变压器容量,甚至 可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并网,减少并网接入系统费用,提升微电 网经济性。表4.1.2为推荐性接入电压等级,主要考虑的是输送损 耗、供电半径、线缆选型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当高、低 两级电压均具备接入条件时,可采用低电压等级接入,以降低接 入系统造价。微电网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不能低于微电网内最 高电压等级

4.2.1设计水平年一般包括并网水平年和近期水平年(3年~5 ),需要进行潮流计算的运行方式需要考虑微电网的灵活运行 莫式,包括并网运行时的最大输出功率、最小输出功率和零交换 功率,也应包括独立运行模式。

T / CEC 5006 2018

4.3.1微电网并网和独立两种运行模式下,短路电流相差巨大,

4.3.1微电网并网和独立两种运行模式下,短路电流相差巨大, 会对设备选型和继电保护配置产生较大影响;并网运行模式下受 配电网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大。在单相接地配电网中,有时单相接 地电流大于三相接地短路电流,需要予以考虑。

4.5.4微电网并网点宜采用快速开关,且开关动作时间尽可能短

4.5.4微电网并网点宜采用快速开关,且开关动作时间尽可能短 以降低并/离网切换带来的冲击,提升并/离网无缝切换的成功率

T/CEC 5006 2018

5.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5.1.2微电网接入系统线路保护,优先采用电流保护、距离保护 等成熟、成本低的保护装置。同时,需要对并/离网两种方式下的 整定值进行分析,由于目前保护定值难以在线根据运行模式自动 调整,整定值同时满足并/离网两种运行模式可能会存在困难,在 保护定值无法满足保护“四性”要求时,需要考虑采用差动保护 等保护装置。

间,宜小于电网侧线路保护重合闻时间,以避免对线路重合闻带 来不利影响。如果切换时间长于重合闻时间,则容易导致重合闸 失败,严重时会导致非同期重合。

5.1.5微电网应具备频率和电压异常时的紧急离网功能,该功能

5.1.5微电网应具备频率和电压异常时的紧急离网功能,该功能 可由专用安装自动装置实现CNAS CNAS-CI07:2015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建设工程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也可以由具备该功能的并网点快速 开关实现。

5.1.6微电网应具备同期功能,该

也可由微电网中具备该功能的组网逆变器或监控系统来

5.2.2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可以降低通信初始投资费用,但为保障 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需要采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满足国家信 息安全要求。

T / CEC 5006 2018

5.3.1微电网的计量点设置点,应设在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产权

5.3.1微电网的计量点设置点GB/T 22324.2-2008 藏红花 试验方法,应设在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产权 分界处该分界处,可能是微电网并网点,也可能是送出线路的电 网侧,以及其他可能的产权分界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