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937-2018 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环境意识设计

GB/T 36937-2018 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环境意识设计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36937-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5178
VIP资源

GB/T 36937-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36937-2018 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环境意识设计

在增加环境意识设计时,往往会遇到为了尽可能减少产品对环境的伤害,在材料、制造工艺、包装, 以及回收上会明显增加制造商的成本问题。因此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包括在不同环境因素之间的权衡, 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利益之间的权衡,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质量因素之间的权衡会给设计者带来 闲惑。 设计者应更多地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是必要的,如果暂时不会实现明显或最佳的效果,设计者也 应该给出相关的信息,并且有进一步改进的计划 对环境影响的强制性的约束是设计者应考虑的内容

4.6与相关标准的协调

在考虑产品设计时.应注意研究相关的产品或专业的标准对环境意识设计的影响与要求

GB/T 40185-2021 牙膏中5种氯铵类抗菌剂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369372018

4.7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的管理

不将环境意识设计的管理作为组织的一个独立的管理体系,相反地,鼓励组织在既有的管理体系中 增加相应的内容。例如在诸如GB/T19000—2016、GB/T24001—2016、GB/T24040—2008,或者 GB/T24062一2009等标准所界定的内容。 注:环境意识设计不会停留在产品发展的某个阶段,换言之,每次对产品的设计都要注重环境意识设计观念的引人 并有效贯彻。因此,环境意识设计的管理十分重要。通过管理的手段可以比较每一次设计对环境影响的改进 程度提高了多少,这种循序渐进的办法可以不断地提高产品与环境间的友好关系

5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则

是保证在强调产品生命周期任何单一阶段时都不会无意地改变其他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5.1.2组织应建立将环境因素引人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策略,这一策略不仅仅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 办调,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1.3经验表明,结合产品的特点和设计者的主观,以及组织强调环境意识设计管理而形成的有针对 生的方案才是最佳方案。因此,本标准虽然未指出某种产品的特点与环境意识设计的直接关系,以及环 竞意识设计管理的某些环节的作用,但对设计者的主观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5.1.4就产品而言,制造用的材料几乎都会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材料的选用以及材料的加 工制造过程是这类产品突出的影响环境的因素之一。并且由于产品自身功能需要所形成特点,在产品 主命末期如何快速地拆解、方便回收是结构设计上和制造工艺上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之一。基于上述 原因,设计者应考虑: ·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如,材料的加工和回收时的处置等)主要源于原材料的获取阶段; 产品在使用阶段会持续地使用能源,降低或减少能源的使用或消耗,会对环境产生积极的 影响; ·制造、经销和包装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减少环境影响的机会。只有在设计者 可以实际影响到这些环境因素,并且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时,才鼓励设计者考虑这 些因素; ·当设计和开发本标准范围内的产品,并且设计者可以实际影响到这些产品时,本标准提出的要 求和建议是积极的 .1.5就环境意识设计的目标而言,组织从管理的角度应该提出目标要求。一般情况,目标往往是设 计者提出来的,组织履行目标检查的职责。随着环境意识设计的深人,组织应该建立环境意识设计目标 内更新机制

低温恒温循环装置见附录A; 低温恒温槽见附录B;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见附录C; 高温恒温槽见附录D; 生物人工气候箱、气候环境试验箱、生化培养箱见附录E; 干燥箱见附录F; 工业分析仪见附录G; 实验室离心机见附录H

盐槽见附录I; 振荡器见附录J; 氧弹式热量计见附录K; ·天平见附录 L。

5.2.1原材料有害性

GB/T369372018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减少原材料使用的种类对减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b) 在同样能保证产品功能的情况下,选择体积更小的材料; c) 最大限度利用结构上的设计,以减少原材料的质(重)量对产品的影响,例如使用更多的原材料 可能会增强产品的机械强度,而结构上的设计可以达到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基础上使用更少的 材料; d 通常多个零部件会比少的零部件对环境的影响大,而减少零部件可能造成结构的复杂,以至增 加零部件的制造成本,设计者在权衡上述因素时,要更多地倾向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e) 单一零件最好使用一种材料制造,不同材料的零件所组成的部件设计成容易拆解分离

GB/T369372018

5.2.3原材料的来源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和制造原材料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在选用原材料时应 该细致地比较不同原材料间成本与耗能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选的原材料。例如生产电工 塑料的能源消耗表参见附录N; b)7 有必要比较原材料不同的供应商因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而对环境影响的不同。例如应该优 先考虑选择通过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在生产过程中贯彻了环保政策的供 应商; 下面所列举的材料有不易获取或稀有的特征,设计时应该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锂、铍、、艳, 钨、钼、钼、锯、铪、钒、钛、、镓、钢、铊和锗等。如果原来的设计已经使用了上述的材料,新的 设计或改进设计时应尽量用其他的材料替代或减少使用的量。 注:所谓不易获取或稀有特征只是人们普遍的一致认为

5.2.4原材料的再使用和再生利用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在比较和选用材料时,设计者应该遵循下面的使用顺序(从上往下优先选用): ·直接可以回收使用的; ·回收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小的; ·不可回收的。 注1:例如,减少热固性塑料的使用,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会对环境更友好,因为热塑性材料更便于回收。而选用 回收时能耗低的原材料,更便于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b) 对于外购的零部件,设计者应该研究其材料是否符合a)的要求; 对制造而言一种零件应该设计选用一种材料。如果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造时应考虑 所使用的材料间的关系,特别是能不能或者是否容易分离,以及分离过程中能源的消耗的情 况,一般应优选能够或者容易分离,以及分离过程中耗能比较小的材料。例如塑料的兼容性参 见附录O。 注2:直接回收使用的零件可能取决于回收过程中的成本,即便回收的成本会大于零件本身的成本,也不意味着不 强调在设计时考虑这一因素

5.3.1制造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 对所有需要制造的零件,设计者要逐一分析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环节。一般应该把对环境 造成污染的程度加以适当的分类,例如: ·对环境基本无污染的; ·对环境有污染但在规定的限值以内; ·对环境的污染超过规定的限值 b) 对环境污染程度超过规定的限值的制造工艺过程应采取措施,如采用全封闭的生产线,或对制 造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环保处理 ) 对环境有污染但在规定的限值以内的制造工艺过程,原则上应设计可能排出的废气、废水和废 渣的收集装置,以防止因积累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d) 在制造工艺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程度影响的因素具有活动性时,或者会因积累的原因造成突发

GB/T369372018

生环境污染时,要考虑设置在线检测装置,以监控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的状况。

5.3.2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对不可回收的资源,在工艺设计时注意尽量减少使用,例如:石油制品等; b) 对可重复或循环使用,或经过处理后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的资源,在工艺设计时应该设置专门 的装置。例如:淡水等; c) 在选择制造工艺时应该综合考感电、石油制品、淡水等资源的消耗,并注意运用产生废弃物量 小的工艺流程: d) 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为目的设计,可以是产品改进设计重要的目的,特别是新的工艺 就是为节省资源而设计的

5.3.3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即使每个零件的制造都可能不对环境有超出规定的影响,但整个生产过程的累积也有可能超出规 定的要求。因此,设计者: a)尽量累积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和残渣的总和,分析检查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是否也 在规定的限值内。 b)平衡使用或减少使用(指相对已有的产品)添加剂(包括诸如润滑作用的物质)的用量,如果可 能,应采用无危害的添加剂或将其安全地回收 C 避免使用全氯氟烃(CFC)、氟代烃类化合物(HCPC)、氢氟溴烃(HBFC)、溴化甲烷、氢氟烃 (HFC)、聚酯碳酸酯(PEC)、六氟化硫(SF。)等物质,因为这些物质可能会引起温室效应、臭氧 破坏或者酸化效应等

5.3.4因降低环境污染而产生的能源消耗

5.3.5因制造过程管理成本过高或生产效率低所产生综合能源消耗的影响

设计者应注意在制造过程中的管理成本过高或生产效率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耗的增加 例如增加管理内容会增加管理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会降低能源的消耗。因此,有必要比较制造过程中 管理成本的大小和生产效率的高低。通常零件的减少会减少管理的成本和提高生产的效率

5.4包装、运输和配送阶段

5.4.1包装的减量化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对个别性产品的包装,要注意包装的体积的设计,在达到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密度小的包 装材料,同时也要注意包装材料用量的使用,以减小包装的重量。 b) 对批量产品的包装,在设计时注意不同组合包装的使用,例如采用类似的大批量产品的包装, 避免单独设计小批量产品的包装

5.4.2包装的可回收性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GB/T369372018

a)尽量使用可回收的、能多次使用的包装材料。 注1:在生产过程中或相对集中供货时可能容易实现包装的重复或多次使用,但对产品终端用户来说是困难的,此 时要更注重包装材料的可回收性, b) 如果可能,应建立包装材料的回收渠道,制定措施来促进包装材料的回收。 注2:例如组织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包装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通过收取包装材料的押金或者租金来促 进包装材料回收

5.4.3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尽量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如果是改进设计,替代不可降解的包装是非常重要的改进 设计内容之一 b 油墨、染料、安定剂和重金属等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因此在包装设计上避免使用。 在包装外观上要设计印有回收信息的标识,以及所含有害物质的处理说明

包装的外形尺寸和运输工具容积尺寸之间有一定的协调关系。通常应该采用模数化的设计方 与常用的运输工具所采用的模数一致,例如25mm的模数。这样,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运输的 进而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5.5.1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如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危害,设计者应该在产品说明书上给出合理 使用产品的方法,避免有害物质外泄或者发生其他危险。 D 对于可能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可能的不良通风造成的热的积聚,导致材料内有 害物质外泄,应该设计必要的通风或其他的补救措施,例如报警或停止运行等

5.5.2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降低产品正常使用中的能耗是一项多因素的设计,因此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能耗是产品重要的 技术指标之一。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产品的制造成本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会有矛盾, 即成本增加而能耗降低,反之成本减少而能耗增加。设计者应该合理确定平衡点,以优化设计 方案。 b)一般情况,产品在启动和关闭时会增加能耗,设计者应该考虑这一因素

5.5.3合理的预期使用寿命设计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考虑到对环境影响的技术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地更新,设计者应该考虑这一因素。 注1:产品寿命的长短与技术的更新,以及市场的需要经常是相互矛盾的,设计者很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因此,设 计者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 b) 产品应设计得易于维护和保养,例如可以快速地实现更换零件或减少保养措施、降低维护和保 养的费用。 注2:对于大型的产品,故障的快速诊断、自动诊断,专业的故障诊断的指导以及专业、快速的维修,都会不同程度地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考虑到对环境影响的技术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地更新,设计者应该考虑这一因素。 注1:产品寿命的长短与技术的更新,以及市场的需要经常是相互矛盾的,设计者很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因此,设 计者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 b) 产品应设计得易于维护和保养,例如可以快速地实现更换零件或减少保养措施、降低维护和保 养的费用。 注2:对于大型的产品,故障的快速诊断、自动诊断,专业的故障诊断的指导以及专业、快速的维修,都会不同程度地

GB/T369372018

降低维护(修)保养的能耗 应通过设计给产品的升级留有空间,例如只要局部更换或不断修改就可以实现产品的升级,或 者使产品的功能等得到扩充。通常通过模块化设计,更换部件就可以使产品升级, 零部件数量的多少会在产品的使用中影响产品的可靠性,数量的减少会有利于产品可靠性的 提高,因此设计者应该优化产品的结构,减少产品的零部件数量

5.6生命末期(回收处理)阶段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在生命周期末期或处于废弃状态的产品,其构成材料可天致分为: ·可回收再利用; ·可回收再利用,但需要消耗能源; ·不可回收再利用, 注1:设计者可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了解所选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的价值,以作为选用材料时考虑的因素。 b)即使在设计阶段已经做到了选用材料所应遵守的原则,但也要尽可能地给出废弃产品中可回 收的材料与不可回收的材料合理分离的方法或处理的渠道。例如,产品的使用者或者废弃产 品的处理机构能够很容易地从产品上得到回收的信息。 注2:对一些小的零部件可能很难标识回收的信息,但是设计者也可以给出使用者或者废弃产品的处理机构寻找制 造商信息的途径,例如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到相关的信息

5.6.3产品的可拆卸性

设计者应注意研究以下内容: a)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便产品的拆卸,例如: ·尽量减少产品中联接件的数量; ·简化联接结构; ·采用相同的紧固件; ·仅需要少的拆卸工具的种类; ·不用借助动力设备。 b) 为了更好地便于拆卸,设计上应提供良好的拆卸可达性,易于接近拆卸部位,有足够的操作空

GB/T369372018

间,以及便于观察拆卸过程。 C)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标识需要拆卸回收的零部件是必要的,这样做可以节省拆卸的成本和 时间。 d) 如果可拆卸的零件可以直接回收利用,设计者应该以恰当的形式予以告知或标识,这样可以尽 量避免零部件表面的二次加工(油漆、涂覆、电镀等)。 注:可拆性和产品的安全性隐患可能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换言之,对那些再次(直接回收)使用的有可能影响产 品安全性能的零部件可以在设计上有所考虑,以避免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直接回收利用时有可能造 成的安全隐惠

间,以及便于观察拆卸过程。 c)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标识需要拆卸回收的零部件是必要的,这样做可以节省拆卸的成本和 时间。 d) 如果可拆卸的零件可以直接回收利用,设计者应该以恰当的形式予以告知或标识,这样可以尽 量避免零部件表面的二次加工(油漆、涂覆、电镀等)。 注:可拆性和产品的安全性隐患可能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换言之,对那些再次(直接回收)使用的有可能影响产 品安全性能的零部件可以在设计上有所考虑,以避免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直接回收利用时有可能造 成的安全隐惠

组织的环境策略应该把产品生命末期的详细信息(例如材料回收、可拆性,或可直接回收的零部 甚至指导拆卸的方法等)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予以披露,例如组织的网站。

GB/T36937201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环境意识设计特殊要求

补充如下要求: ) 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还包括 ·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类制冷剂及其混合物,如R12、R13、R22、R502等; ·包含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的绝热层发泡剂,如R11等; ·NH:类制冷剂; ·EPS(可发泡聚苯乙烯)等分解困难的泡沫包装材料; ·原木材料的结构件、包装物或绝热层填充物 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 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说明,条件许可时应在产品上标识所用CFC、HCFC类制冷剂或其他 有害物质的种类、成分、比例或重量,以及禁止任意排放或对回收的要求与方法。 塑料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材料类别: 塑料零部件材料,减少选用热固性塑料,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 ·阻燃剂: 优先选用不含卤族元素、漠系元素阻燃剂的塑料,如DMC(团状模塑料)可用AI(OH)3 SbO3、磷酸酯、Mg(OH)2。其中A1(OH)3兼有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的效果,使用较广泛 尼龙可选用磷系元素、氮系元素。 ·着色剂: 应限制使用镉红等含有镉的着色剂。 d)绝热层: 不应使用石棉、包含CFC或HCFC的发泡剂或原木作为绝热层的填充剂。 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 不应使用5.2.1a)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PCB(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宜采用无 铅的焊料及焊接工艺。 f) 电池/蓄电池: 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中如需要装人电池,则要求电池的类型不包含镉、铅、汞的化合物。 g) 温度计: 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中不宜配备含汞的玻璃温度计。 h) 防止倾斜的传感器: 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中不宜配备含汞的防止倾斜或倒置的传感器。 ) 包装物: 避免使用原木材料、EPS泡沫、CFC或HCFC类发泡剂等作为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包装物或 包装填充物

GB/T369372018

A.2原材料的种类、体积和质量

在同样能保证产品功能的情况下,应选择体积更小的材料,如采用绝热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可以有 效降低绝热层的厚度。 降带来的能耗增加

A.3制造过程中的资源

宜采用先进的低能耗制造设备进行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制造,如: ·小吨位的数控转塔冲床,可以实现大吨位冲床的冲切功能,但是能耗更低; ?激光切割比冲床冲切可以降低模具制造带来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 ·光纤激光器切割的整体消耗是CO2激光器的一半,光纤激光器切割可以减少使用各类气体从 而降低消耗; ·使用逆变原理的电阻焊、TIG(钨极情性气体保护焊)、MIG(熔化极情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机比 电感原理的焊接机更节能; 使用燃气、燃油加热的粉末固化炉、喷涂前处理比使用电能加热的更节能; 使用变频调节的空气压缩机比常规空气压缩机能够有效提高节能效果

补允如下要求: a)当低温恒温循环装置所用的传热流体、被冷却和/或加热应用系统中的样品本身(如各类有机 溶剂、腐蚀性化学品、微生物)或应用系统中的样品曾经受有毒化学品、微生物或放射性的处理 而对环境产生明显危害;或者应用系统中的样品在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内的反应、溶解和混合能 够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和/或液体而危害环境时,应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为应用系统的连 接提供安全可靠的密封与保护装置、废液回收或废气收集与排放装置。设计者应在低温恒温 循环装置明显部位设置有关警告标志,在产品说明书上给出正确使用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方 法,如禁止使用的传热流体,禁止使用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加热或冷却的样品等,避免有毒有害 物质泄漏或者发生其他污染。 b)对于合理预期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冷却不良或过度加热造成的传热流体或样 品的分解或挥发与泄漏,或可能的通风不良造成的有害物质或热量的积聚,应设计过温或低液 位保护装置,停止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加热,启动通风与报警装置等。 C 噪声污染: ·低温恒温循环装置整机发射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不应大于设备所处环境对噪音的要求。 由于功能需要或结构原因而无法控制设备的整体噪音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操作者与操作 环境的噪音水平,如将制冷装置的制冷冷凝机组与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操作空间分体设 计,或者采用水冷式冷凝器代替强制风冷式冷凝器的设计,或者将循环泵采取一定的隔离 与静音设计等。设计者仍应考虑制冷冷凝机组预定安装环境所充许的噪音水平,必要时 应在安装说明书中说明,警告使用设备的责任者如何通过合理的安装进一步降低噪音的 措施与安装办法。 ·由于成本原因或即使采用以上措施仍无助于降低噪音水平时,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应对 存在的噪音污染和潜在危险予以警告,提醒使用设备的操作者应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

GB/T369372018

d)电磁发射干扰: 实验室用的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对环境的电磁发射干扰,应满足GB/T18268.1一2010中7.2的 限值规定。 e) 防止倒虹吸: 当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水源来自生活用水或饮用水源配水设备与管网时,其进水装置的结构 应设计成能防止贮存或残留在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内部容器或管路中水的倒虹吸现象导致非饮 用水进入生活饮用水配水设备与管网而对水源造成污染

A.5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补充如下要求: a) 降低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自身热容量与热量消耗: 应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免采用大容量的液槽而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来实现温度的准确测量与控 制,从而降低升温、降温过程和开机、关机、待机对能源的消耗。 应改善绝热层的设计,包括绝热层厚度与材料,减少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 换,降低电能消耗, b) 制冷装置: ·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应最大限度地与用户的应用系统匹配,制造商的技术文件应提供准确 计算制冷量与正确使用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详细说明。 ·应采用节能高效的制冷零部件与系统的集成。温度波动度要求不高的低温恒温循环装 置,宜采用制冷剂冷凝机组的开关来实施恒温控制;室温以下的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宜采用 热气旁通或热泵原理的制冷装置,制冷量大的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应避免连续制冷加热补 偿的恒温控制方式;板式换热器较其他形式的壳管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 效率;变频控制的压缩机和步进马达控制的膨胀阀能够有效提高制冷效率与降低电能 消耗。 ·使用强制风冷式冷凝机组的制冷装置,应正确设计过滤器的滤网大小,在可能情况下应设 计差压气压计等手段来检测冷凝器是否需要清洁与维护,并在技术文件中规定执行维护 的周期与方法,避免因散热不良造成制冷效率下降;使用水冷却的水冷式冷凝器,不宜使 用直排水,而应使用循环水,并在技术文件中规定循环水的温度、流量、压力与水质要求, 并规定执行维护的周期与方法。使用直排水进行冷却的场合,应设置冷凝压力调节的进 水阀,并将冷凝压力设置在合理的位置避免水资源浪费。 ·强制风冷式冷凝机组的通风设计应确保最大的冷却效果和对操作者及其周围环境最小的 环境影响,如不应将冷凝机组的排风口正对操作者引起不适或预期周围环境的过度温升。 C) 加热器与加热功率: 应采用发热效率高的浸入式加热器,加热器的功率、表面热负荷应不引起油脂类传热流体因过 高温而变质,并最大限度地与低温恒温循环装置的温度范围、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和热容量匹 配,优先采用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方式,减少温度控制的超调与波动带来的过度加热与冷却,以 及等待温度恒定过程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 d)自动进水装置: 装备自动进水装置的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应设计具有双重保护的液位检测装置与漫溢装置,避 免因液位控制失效引起漫溢危险与水资源的浪费。 循环泵或搅拌装置: 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循环泵和搅拌装置,应合理设计循环象或搅拌装置的流量、压力和搅拌能

GB/T369372018

力,避免过度循环或搅拌引起能源浪费,以及由于增加了传热流体与空气的接触而引起氧化、 挥发、冷凝等污染。 f) 液槽开孔与盖板: 应合理设计液槽开口的大小,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减小开口的大小。应根据 低温恒温循环装置操作温度范围的大小,采用合理的保温盖板的厚度,以降低正常使用过程中 从开口和盖板散失能量引起能源的过度消耗。应在技术文件中说明正确合理地使用盖板,警 告使用者开启液槽的盖板可能引起更多的能源消耗,传热流体的挥发与氧化变质等空气污染 与废液处理问题。 g) 溢液口、排液口和废气排放口: 溢液口、排液口和废气排放口的设计应有利于排放物的收集和处理,设置不当可能造成因收集 困难而引起漫溢、酒洒落或引起操作者的不适, h)应用系统: 应为正确连接应用系统提供方法与预防能量消耗、液体或废气污染应采取的措施,如合理的保 温、循环软管的密封、保温与避免机械的、热的和化学的应力造成管道中传热流体泄漏而引起 污染,为应用系统的液体或废气排放口提供预防污染的连接等

A.6生命末期(回收处理)阶段

设计者应了解是否已经存在废弃产品的回收渠道。如果有,应该在产品的适当位置(如标识上)注 明回收的渠道。如果没有,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或适当位置上标注废弃时需注意的事项,如: ·不能将制冷剂排放到大气中,提供采用回收装置回收制冷剂的方法; ·使用可燃制冷剂的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应警告在回收制冷剂时的防火要求,提醒执行回收处理 的责任人,制冷剂全部回收以前,不得拆卸制冷零部件; ·压缩机或油分离器中的油脂应集中回收与处理; 使用包含可燃发泡剂或绝热层的低温恒温循环装置,应注意回收时防火要求; 警告岩棉、陶瓷纤维类绝热材料对皮肤和呼吸道的影响; ·EPS类绝热材料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在环境中任意燃烧可能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油脂类的传热流体经过长期的使用可能氧化和变质,有机溶剂类传热流体可能是易燃的、有毒 的或有害的,盐溶液类传热流体可能具有腐蚀性和其他危险,应咨询低温恒温循环装置或传热 流体的供应商止确处置传热流体的方法:; ·应用系统中残存的样品或传热流体可能是有害的,应为用户提供回收与正确处置的方法。 特别要强调不能随意丢弃废弃的产品,因为产品废弃后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或者酸化效 应等

GB/T3693720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低温恒温槽环境意识设计特殊要求

a)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还包括 ·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类制冷剂及其混合物,如R12、R13、R22、R502等 ·包含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的绝热层发泡剂,如R11等; ·NH类制冷剂; ·EPS(可发泡聚苯乙烯)等分解困难的泡沫包装材料; ·原木材料的结构件、包装物或绝热层填充物 b)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 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说明,条件许可时应在产品上标识所用CFC、HCFC类制冷剂或其他 有害物质的种类、成分、比例或重量,以及禁止任意排放或对回收的要求与方法。 C) 塑料: 塑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材料类别: 塑料零部件材料,减少选用热固性塑料,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 ·阻燃剂: 优先选用不含卤族元素、溴系元素阻燃剂的塑料,如DMC(团状模塑料)可用A1(OH)3 Sb.O:、磷酸酯、Mg(OH)2。其中Al(OH):兼有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的效果,使用较广泛 尼龙可选用磷系元素、氮系元素。 d) 着色剂: 应限制使用镉红等含有镉的着色剂。 e)绝热层: 不应使用石棉、包含CFC或HCFC的发泡剂或原木作为绝热层的填充剂。 f) 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 不应使用包含的5.2.1a)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PCB(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宜 采用无铅的焊料及焊接工艺。 电池/蓄电池: 低温恒温槽中如需要装入电池,则要求电池的类型不包含镉、铅、汞的化合物。 h) 温度计: 低温恒温槽中不宜配备含汞的玻璃温度计。 1) 防止倾斜的传感器: 低温恒温槽中不宜配备含汞的防止倾斜或倒置的传感器。 j) 包装物: 避免使用原木材料、EPS泡沫、CFC或HCFC类发泡剂等作为低温恒温槽的包装物或包装填 充物

) 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还包括: ·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类制冷剂及其混合物,如R12、R13、R22、R502等 ·包含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的绝热层发泡剂,如R11等; ·NH类制冷剂; ·EPS(可发泡聚苯乙烯)等分解困难的泡沫包装材料; ·原木材料的结构件、包装物或绝热层填充物 b)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 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说明,条件许可时应在产品上标识所用CFC、HCFC类制冷剂或其他 有害物质的种类、成分、比例或重量,以及禁止任意排放或对回收的要求与方法。 c) 塑料: 塑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材料类别: 塑料零部件材料,减少选用热固性塑料,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 ·阻燃剂: 优先选用不含卤族元素、溴系元素阻燃剂的塑料,如DMC(团状模塑料)可用A1(OH)3 Sb.O:、磷酸酯、Mg(OH)2。其中Al(OH):兼有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的效果,使用较广泛 尼龙可选用磷系元素、氮系元素。 d) 着色剂: 应限制使用镉红等含有镉的着色剂。 e 绝热层: 不应使用石棉、包含CFC或HCFC的发泡剂或原木作为绝热层的填充剂。 f) 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 不应使用包含的5.2.1a)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PCB(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宜 采用无铅的焊料及焊接工艺。 g) 电池/蓄电池: 低温恒温槽中如需要装入电池,则要求电池的类型不包含镉、铅、汞的化合物。 h) 温度计: 低温恒温槽中不宜配备含汞的玻璃温度计。 ) 防止倾斜的传感器: 低温恒温槽中不宜配备含汞的防止倾斜或倒置的传感器。 D 包装物: 避免使用原木材料、EPS泡沫、CFC或HCFC类发泡剂等作为低温恒温槽的包装物或包装填 充物

GB/T369372018

B.2原材料的种类、体积和质量

在同样能保证产品功能的情况下,应选择体积更小的材料,如采用绝热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可以有 效降低绝热层的厚度 注:宜通过设计或试验权衡减小体积带来的优点与绝热性能下降带来的能耗增加。

B.3制造过程中的资源

宜采用先进的低能耗制造设备进行低温恒温槽的制造,如: ·小吨位的数控转塔冲床,可以实现大吨位冲床的冲切功能,但是能耗更低; ·激光切割比冲床冲切可以降低模具制造带来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 ·光纤激光器切割的整体消耗是CO2激光器的一半,光纤激光器切割可以减少使用各类气体从 而降低消耗; ·使用逆变原理的电阻焊、TIG(钨极情性气体保护焊)、MIG(熔化极情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机比 电感原理的焊接机更节能; 使用燃气、燃油加热的粉末固化炉、喷涂前处理比使用电能加热的更节能; 使用变频调节的空气压缩机比常规空气压缩机能够有效提高节能效果

B.4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宜采用低污染的制造设备与工艺,如: 小吨位的数控转塔冲床,可以实现大吨位冲床的冲切功能,但是噪音更低,对操作人员的危险 更小; . 激光切割比冲床冲切的噪音更低,可以较其他手工切割工艺减少毛刺与后续磨光的固体颗粒 物污染,激光切割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应收集和集中处理; ·各种液压机床如压力机、折弯机、剪板机使用的液压油和产生的废油应集中收集与排放,润滑 油、液压油不应包含5.2.1a)中所列的有害物质: ·采用车、刨、铣、锯等工艺,如对加工过程进行液体冷却的,应将废液及废渣集中收集与处理; ·宜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工具和工艺实施磨光、抛光和砂光,应对操作工和操作环境进行 有效防护,所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应收集和集中处理; 使用燃气加热的粉末固化炉、喷涂前处理比使用燃油加热的废气污染更小 . 使用静电粉末涂装的比喷漆工艺的前处理工序简单,不存在溶剂污染和对操作工的伤害,固体 粉末可以循环使用,使用常规的喷涂回收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固体颗粒物进入工作空间和污染 环境; · 使用电解抛光工艺比其他酸洗和电镀工艺污染更小; ·磷化前处理所用的脱脂剂、除锈剂、表调剂、钝化剂、磷化剂及各类添加剂、粉末涂料、油漆及其 溶剂、电解液、电镀液、酸洗液中不应包含5.2.1a)中所列的有害物质;前处理所产生的气体、液 体和固体排放物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满足排放要求后才能进入公共排放系统; ·PCBA(完整安装的PCB组件)制造过程中,回流焊、波峰焊与清洗设备等应有废气集中排放口 并连接到车间的公共排放系统;手工浸焊炉、助焊剂的操作以及PCBA的清洗等应放置在排风 柜中进行;手工焊接台或手工焊接工位的周围应设置废气抽吸与回收系统以避免车间污染或 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焊接与清洗有关的助焊剂、清洗液不应包含5.2.1a)中所列的有害物质;

GB/T369372018

保最少的泡沫废弃物的产生;需要恒温的发泡车间,应预防车间因温度失控而引起火灾;发泡 科或发泡过程产生的废气应集中收集与排放;应改善车间与劳动者的防护条件,避免岩棉、陶 瓷纤维等直接与皮肤接触或通过呼吸引起操作者的伤害; · 应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制冷剂充灌与回收装置,并控制制冷剂的充灌量与充灌工艺防止充灌 泄漏与过量充灌;新产品开发或产品调试、测试等需要排放制冷剂的应采用专用的回收装置, 不应将制冷剂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成品测试中采用有机溶剂、矿物油或油脂类传热流体时,应控制周围环境温度,避免低沸点液 体在常温下的挥发引起空气污染,高温操作条件下引起液体挥发与再冷凝的,应将挥发产生的 油烟连接到公共排放系统,并集中收集冷凝液;测试完成后的液体应集中收集与再利用,废弃 的液体应集中收集与处理以后排放

补充如下要求: a)当低温恒温槽所用的传热流体、被冷却和/或加热的样品本身(如各类有机溶剂、腐蚀性化学 品、微生物)或样品曾经受有毒化学品、微生物或放射性的处理而对环境产生明显危害;或者样 品在低温恒温槽内的反应、溶解和混合能够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和/或液体而危害环境时,应在 确保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为样品提供安全可靠的夹持装置、废液回收或废气收集与排放装置。 设计者应在低温恒温槽明显部位设置有关警告标志,在产品说明书上给出正确使用低温恒温 槽的方法,如禁止使用的传热流体,禁止使用低温恒温槽加热或冷却的样品等,避免有毒有害 物质泄漏或者发生其他污染 b)对于合理预期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冷却不良或过度加热造成的传热流体或样 品的分解或挥发与泄漏,或可能的通风不良造成的有害物质或热量的积聚,应设计过温或低液 位保护装置,停止低温恒温槽的加热,启动通风与报警装置等。 c) 噪声污染: ·低温恒温槽整机噪声应不大于设备所处环境对噪音的要求。由于功能需要或结构原因而 无法控制设备的整体噪音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操作者与操作环境的噪音水平,如将制冷装 置的制冷冷凝机组与低温恒温槽的操作空间分体设计,或者采用水冷式冷凝器代替强制 风冷式冷凝器的设计等。设计者仍应考虑制冷冷凝机组预定安装环境所允许的噪音水 平,必要时应在安装说明书中说明,警告使用设备的责任者如何通过合理的安装进一步降 低噪音的措施与安装办法。 ·由于成本原因或即使采用以上措施仍无助于降低噪音水平时,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应对 存在的噪音污染和潜在危险予以警告,提醒使用设备的操作者应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 d) 电磁发射干扰: 实验室用的低温恒温槽对环境的电磁发射干扰,应满足GB/T18268.1一2010中7.2的限值 规定。 e) 防止倒虹吸: 当低温恒温槽的水源来自生活用水或饮用水源配水设备与管网时,其进水装置的结构应设计 成能防止贮存或残留在低温恒温槽内部容器或管路中水的倒虹吸现象导致非饮用水进人生活 饮用水配水设备与管网而对水源造成污染。

GB/T369372018

B.6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补充如下要求: a)降低低温恒温槽的自身热容量与热量消耗: ·应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免采用大容量的液槽而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来实现温度的准确测量 与控制,从而降低升温、降温过程和并机、关机、得机对能源的消耗。 ·应改善绝热层的设计,包括绝热层厚度与材料,减少低温恒温槽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换, 降低电能消耗。 b) 制冷装置: ·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应最天限度地与用户的应用状况匹配,制造商的技术文件应提供准确 计算制冷量与正确使用低温恒温槽的详细说明; ·应采用节能高效的制冷零部件与系统的集成。温度波动度要求不高的低温恒温槽,宜采 用制冷剂冷凝机组的开关来实施恒温控制;室温以下的低温恒温槽宜采用热气旁通或热 泵原理的制冷装置,制冷量大的低温恒温槽应避免连续制冷加热补偿的恒温控制方式;板 式换热器较其他形式的壳管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变频控制的压缩 机和步进马达控制的膨胀阀能够有效提高制冷效率与降低电能消耗; ·使用强制风冷式冷凝机组的制冷装置,应正确设计过滤器的滤网大小,在可能情况下应设 计差压气压计等手段来检测冷凝器是否需要清洁与维护,并在技术文件中规定执行维护 的周期与方法,避免因散热不良造成制冷效率下降;使用水冷却的水冷式冷凝器,不宜使 用直排水,而应使用循环水,并在技术文件中规定循环水的温度、流量、压力与水质要求, 并规定执行维护的周期与方法。使用直排水进行冷却的场合,应设置冷凝压力调节的进 水阀,并将冷凝压力设置在合理的位置避免水资源浪费; ·强制风冷式冷凝机组的通风设计应确保最大的冷却效果和对操作者及其周围环境最小的 环境影响,如不应将冷凝机组的排风口正对操作者引起不适或预期周围环境的过度温升。 C) 加热装置与加热功率: 应采用发热效率高的浸入式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功率、表面热负荷应不引起油脂类传热流体 因过高温而变质,并最大限度地与低温恒温槽的温度范围、制冷装置的制冷量和热容量匹配, 优先采用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方式,减少温度控制的超调与波动带来的过度加热与冷却,以及等 待温度恒定过程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 d) 自动进水装置: 装备自动进水装置的低温恒温槽,应设计具有双重保护的液位检测装置与漫溢装置,避免因液 位控制失效引起漫溢危险与水资源的浪费。 循环泵或搅拌装置: 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循环泵和搅拌装置,应合理设计循环泵或搅拌装置的流量、压力和搅拌能 力,避免过度循环或搅拌引起能源浪费,以及由于增加了传热流体与空气的接触而引起氧化、 挥发、冷凝等污染。 液槽开孔与盖板: 应合理设计液槽开口的大小,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减小开口的大小。应根据 低温恒温槽操作温度范围的大小,采用合理的保温盖板的厚度,以降低正常使用过程中从开口 和盖板散失能量引起能源的过度消耗。应在技术文件中说明正确合理地使用盖板,警告使用 者开启液槽的盖板可能引起更多的能源消耗,传热流体的挥发与氧化变质等空气污染与废液 处理问题。

GB/T369372018

溢液口、排液口和废气排放口: 溢液口、排液口和废气排放口的设计应有利于排放物的收集和处理,设置不当可能造成因收集 困难而引起漫溢、酒落或引起操作者的不适

B.7生命末期(回收处理)阶段

设计者应该了解是否已经存在废弃产品的回收渠道。如果有,应该在产品的适当位置(如标识上) 注明回收的渠道。如果没有,应该在产品的使用说明或适当位置上标注废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 ·不能将制冷剂排放到大气中,提供采用回收装置回收制冷剂的方法; 使用可燃制冷剂的低温恒温槽,应警告在回收制冷剂时的防火要求,提醒执行回收处理的责任 人,制冷剂全部回收以前,不得拆卸制冷零部件; ·压缩机或油分离器中的油脂应集中回收与处理; · 使用包含可燃发泡剂或绝热层的低温恒温槽,应注意回收时防火要求; ·警告岩棉、陶瓷纤维类绝热材料对皮肤和呼吸道的影响; · EPS类绝热材料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在环境中任意燃烧可能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油脂类的传热流体经过长期的使用可能氧化和变质,有机溶剂类传热流体可能是易燃的、有毒 的或有害的,盐落液类传热流体可能具有腐蚀性和其他危险,应咨询低温恒温槽或传热流体的 供应商正确处置传热流体的方法。 特别要强调不能随意丢弃废弃的产品,因为产品废弃后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或者酸化效 应等

GB/T369372018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环境意识设计特殊要求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循环装置环境意识

补充如下要求: a)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还包括: ·包含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的绝热层发泡剂,如R11等; ·EPS(可发泡聚苯乙烯)等分解困难的泡沫包装材料; ·原木材料的结构件、包装物或绝热层填充物。 b)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 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说明,条件许可时应在产品上标识产品中已经使用或允许使用的有害 物质的种类、成分、比例或重量,以及禁止任意排放或对回收的要求与方法。 c) 塑料: 塑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材料类别: 塑料零部件材料,减少选用热固性塑料,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 ·阻燃剂: 优先选用不含卤族元素、溴系元素阻燃剂的塑料,如DMC(团状模塑料)可用A1(OH)3、 Sb:O3、磷酸酯、Mg(OH)2。其中AI(OH)s兼有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的效果,使用较广泛 尼龙可选用磷系元素、氮系元素。 ·着色剂: 应限制使用镉红等含有镉的着色剂。 d) 绝热层: 不应使用石棉、包含CFC或HCFC的发泡剂或原木作为绝热层的填充剂, e) 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 不应使用包含5.2.1a)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PCB(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宜采 用无铅的焊料及焊接工艺。 电池/蓄电池: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中如需要装人电池,则要求电池的类型不包含镉、铅、汞的化合物。 g) 温度计: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中不宜配备含汞的玻璃温度计。 h)包装物: 避免使用原木材料、EPS泡沫、CFC或HCFC类发泡剂等作为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的包装物或 包装填充物

补充如下要求: a)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还包括: ·包含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的绝热层发泡剂,如R11等; ·EPS(可发泡聚苯乙烯)等分解困难的泡沫包装材料; ·原木材料的结构件、包装物或绝热层填充物。 b) 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 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说明,条件许可时应在产品上标识产品中已经使用或充许使用的有害 物质的种类、成分、比例或重量,以及禁止任意排放或对回收的要求与方法。 塑料: 塑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材料类别: 塑料零部件材料,减少选用热固性塑料,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 ·阻燃剂: 优先选用不含卤族元素、溴系元素阻燃剂的塑料,如DMC(团状模塑料)可用A1(OH)3 Sb:O3、磷酸酯、Mg(OH)2。其中AI(OH)兼有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的效果,使用较广泛 尼龙可选用磷系元素、氮系元素。 ·着色剂: 应限制使用镉红等含有镉的着色剂。 1 绝热层: 不应使用石棉、包含CFC或HCFC的发泡剂或原木作为绝热层的填充剂, 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 不应使用包含5.2.1a)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PCB(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宜采 用无铅的焊料及焊接工艺。 电池/蓄电池: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中如需要装人电池,则要求电池的类型不包含镉、铅、汞的化合物。 温度计: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中不宜配备含汞的玻璃温度计。 h)包装物: 避免使用原木材料、EPS泡沫、CFC或HCFC类发泡剂等作为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的包装物或 包装填充物

C.2原材料的种类、体积和质量

在同样能保证产品功能的情况下,应选择体积更小的材料,如采用绝热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可以 降低绝热层的厚度

过设计或试验权衡减小体积带来的优点与绝热性能下降

C.3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GB/T369372018

宜采用先进的低能耗制造设备进行高温恒温循环坏装置的制造,如: ·小吨位的数控转塔冲床,可以实现大吨位冲床的冲切功能,但是能耗更低; ·激光切割比冲床冲切可以降低模具制造带来的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 光纤激光器切割的整体消耗是CO2激光器的一半,光纤激光器切割可以减少使用各类气体从 而降低消耗; 使用逆变原理的电阻焊、T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机比 电感原理的焊接机更节能; · 使用燃气、燃油加热的粉末固化炉、喷涂前处理比使用电能加热的更节能; 使用变频调节的空气压缩机比常规空气压缩机能够有效提高节能效果

C.4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小吨位的数控转塔冲床,可以实现大吨位冲床的冲切功能,但是噪音更低,对操作人员的危险 更小; 激光切割比冲床冲切的噪音更低,可以较其他手工切割工艺减少毛刺与后续磨光的固体颗粒 物污染,激光切割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应收集和集中处理; 各种液压机床如压力机、折弯机、剪板机使用的液压油和产生的废油应集中收集与排放,润滑 油、液压油不应包含5.2.1a)中所列的有害物质; 。采用车、刨、铣、锯等工艺,如对加工过程进行液体冷却的,应将废液及废渣集中收集与处理; 宜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工具和工艺实施磨光、抛光和砂光,应对操作工和操作环境进行 有效防护,所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应收集和集中处理; · 使用燃气加热的粉末固化炉、喷涂前处理比使用燃油加热的废气污染更小; 使用静电粉末涂装的比喷漆工艺的前处理工序简单,不存在溶剂污染和对操作工的伤害,固体 粉未可以循环使用,使用常规的喷涂回收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固体颗粒物进入工作空间和污染 环境; ·使用电解抛光工艺比其他酸洗和电镀工艺污染更小; 。磷化前处理所用的脱脂剂、除锈剂、表调剂、钝化剂、磷化剂及各类添加剂、粉末涂料、油漆及其 溶剂、电解液、电镀液、酸洗液中不应包含5.2.1a)中所列的有害物质;前处理所产生的气体、液 体和固体排放物接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满足排放要求后才能进人公共排放系统; ·PCBA(完整安装的PCB组件)制造过程中,回流焊、波峰焊与清洗设备等应有废气集中排放口 并连接到车间的公共排放系统;手工浸焊炉、助焊剂的操作以及PCBA的清洗等应放置在排风 柜中进行;手工焊接台或手工焊接工位的周围应设置废气抽吸与回收系统以避免车间污染或 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焊接与清洗有关的助焊剂、清洗液不应包含5.2.1a)中所列的有害物质; ·宜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发泡设备实施发泡剂的保温作业,应控制发泡剂的用量与发泡工艺确 保最少的泡沫废弃物的产生;需要恒温的发泡车间,应预防车间因温度失控而引起火灾;发泡 料或发泡过程产生的废气应集中收集与排放;应改善车间与劳动者的防护条件,避免岩棉、陶 瓷纤维等直接与皮肤接触或通过呼吸引起对操作者的伤害; ·成品测试中采用有机溶剂、矿物油或油脂类传热流体时,应控制周围环境温度,避免低沸点液

GB/T369372018

体在常温下的挥发引起空气污染,高温操作条件下引起液体挥发与再冷凝的,应将挥发产生的 由烟连接到公共排放系统,并集中收集冷凝液;测试完成后的液体应集中收集与再利用,废弃 的液体应集中收集与处理以后排放

补充如下要求: a)当高温恒温循环装置所用的传热流体、被加热应用系统的样品本身(如各类有机溶剂、腐蚀性 化学品、微生物)或应用系统中的样品曾经受有毒化学品、微生物或放射性的处理而对环境产 生明显危害;或者应用系统中的样品在高温恒温循环装置内的反应、溶解和混合能够释放有 毒、有害气体和/或液体而危害环境时,应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为应用系统的连接提供安 全可靠的密封与保护装置、废液回收或废气收集与排放装置。设计者应在高温恒温循环装置 明显部位设置有关警告标志,在产品说明书上给出正确使用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的方法,如禁止 使用的传热流体,禁止使用高温恒温循环装置加热的样品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者发生 其他污染。 b)对于合理预期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过度加热造成的传热流体或样品的分解或 挥发与泄漏,或可能的通风不良造成的有害物质或热量的积聚,应设计过高温或低液位保护装 置,停止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的加热,启动通风与报警装置等。 c) 噪声污染: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整机噪声应不大于设备所处环境对噪音的要求。由于功能需要或结构 原因而无法控制设备的整体噪音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操作者与操作环境的噪音水平,如将 循环泵采取一定的隔离与静音设计等。 ·由于成本原因或即使采用以上措施仍无助于降低噪音水平时,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应对 存在的噪音污染和潜在危险予以警告,提醒使用设备的操作者应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 d) 电磁发射十扰: 实验室用的高温恒温循环装置对环境的电磁发射干扰,应满足GB/T18268.1一2010中7.2的 限值规定。 e) 防止倒虹吸: 当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的水源来自生活用水或饮用水源配水设备与管网时,其进水装置的结构 应设计成能防止贮存或残留在高温恒温循环装置内部容器或管路中水的倒虹吸现象导致非饮 用水进入生活饮用水配水设备与管网而对水源造成污染

C.6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

补充如下要求: a)降低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的自身热容量与热量消耗: ·应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免采用大容量的液槽而通过自动化的控制来实现温度的准确测量 与控制,从而降低升温、降温过程和开机、关机、待机对能源的消耗 ·应改善绝热层的设计,包括绝热层厚度与材料,减少高温恒温循环装置与周围环境的热量 交换,降低电能消耗。 b)加热装置与加热功率: 应采用发热效率高的浸人式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功率、表面热负荷应不引起油脂类传热流体 因过高温而变质,并最大限度地与高温恒温循环装置的温度范围和热容量匹配,优先采用智能

GB/T369372018

化的温度控制方式,减少温度控制的超调与波动带来的过度加热,以及等待温度恒定过程带来 的额外能源消耗。 c) 自动进水装置: 装备自动进水装置的高温恒温循环装置,应设计具有双重保护的液位检测装置与漫溢装置,避 免因液位控制失效引起漫溢危险与水资源的浪费。 d) 循环泵或搅拌装置: 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循环泵和搅拌装置,应合理设计循环泵或搅拌装置的流量、压力和搅拌能 力,避免过度循环或搅拌引起能源浪费,以及由于增加了传热流体与空气的接触而引起氧化、 挥发、冷凝等污染。 e) 液槽开孔与盖板: 应合理设计液槽开口的大小,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减小开口的大小。应根据 高温恒温循环装置操作温度范围的大小DBJ50T 141-2012 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采用合理的保温盖板的厚度,以降低正常使用过程中 从开口和盖板散失能量引起能源的过度消耗。应在技术文件中说明正确合理地使用盖板,警 告使用者开启液槽的盖板可能引起更多的能源消耗,传热流体的挥发与氧化变质等空气污染 与废液处理问题。 f) 溢液口、排液口和废气排放口: 溢液口、排液口和废气排放口的设计应有利于排放物的收集和处理,设置不当可能造成因收集 困难而引起漫溢、酒落或引起操作者的不适。 g) 应用系统: 应为正确连接应用系统提供方法与预防能量消耗、液体或废气污染应采取的措施,如合理的保 温、循环软管的密封、保温与避免机械的、热的和化学的应力造成管道中传热流体泄漏而引起 污染,为应用系统的液体或废气排放口提供预防污染的连接等

C.7生命末期(回收处理)阶段

设计者应了解是否已经存在废弃产品的回收渠道。如果有,应在产品的适当位置(如标识上)注明 回收的渠道。如果没有,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或适当位置上标注废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 使用可燃传热流体的高温恒温循环装置,应警告在回收传热流体时的防火要求; · 使用包含可燃发泡剂或绝热层的高温恒温循环装置,应注意回收时防火要求; ·警告岩棉、陶瓷纤维类绝热材料对皮肤和呼吸道的影响; ·EPS类绝热材料中含有大量添加剂,在环境中任意燃烧可能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油脂类的传热流体经过长期的使用可能氧化和变质,有机溶剂类传热流体可能是易燃的、有毒 的或有害的,盐溶液类传热流体可能具有腐蚀性和其他危险,应咨询高温恒温循环装置或传热 流体的供应商正确处置传热流体的方法。 · 应用系统中残存的样品或传热流体可能是有害的,应为用户提供回收与正确处置的方法。 特别要强调不能随意丢弃废弃的产品,因为产品废弃后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或者酸化效 应等

GB/T369372018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高温恒温槽环境意识设计特殊要求

补充如下要求: a)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还包括: ·包含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的绝热层发泡剂,如R11等; ·EPS(可发泡聚苯乙烯)等分解困难的泡沫包装材料; ·原木材料的结构件、包装物或绝热层填充物。 b)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 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说明,条件许可时应在产品上标识产品中已经使用或充许使用的有害 物质的种类、成分、比例或重量,以及禁止任意排放或对回收的要求与方法。 c) 塑料: 塑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材料类别: 塑料零部件材料,减少选用热固性塑料,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 ·阻燃剂: 优先选用不含卤族元素、溴系元素阻燃剂的塑料,如DMC(团状模塑料)可用A1(OH)3、 Sb,O3、磷酸酯、Mg(OH)2。其中A1(OH)3兼有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的效果,使用较广泛。 尼龙可选用磷系元素、氮系元素。 ·着色剂: 应限制使用镉红等含有镉的着色剂。 d) 绝热层: 不应使用石棉、包含CFC或HCFC的发泡剂或原木作为绝热层的填充剂。 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 不应使用包含5.2.1a)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PCB(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宜采 用无铅的焊料及焊接工艺。 电池/蓄电池: 高温恒温槽中如需要装人电池,则要求电池的类型不包含镉、铅、汞的化合物。 g) 温度计: 高温恒温槽中不宜配备含汞的玻璃温度计。 h)包装物: 避免使用原木材料、EPS泡沫、CFC或HCFC类发泡剂等作为高温恒温槽的包装物或包装填 充物。

补充如下要求: a)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还包括: ·包含CFC(氯氟烃)、HCFC(氢氯氟烃)及其混合物的绝热层发泡剂,如R11等; ·EPS(可发泡聚苯乙烯)等分解困难的泡沫包装材料; ·原木材料的结构件、包装物或绝热层填充物。 b)不可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原材料时: 应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中说明,条件许可时应在产品上标识产品中已经使用或充许使用的有害 物质的种类、成分、比例或重量,以及禁止任意排放或对回收的要求与方法。 C) 塑料: 塑料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材料类别: 塑料零部件材料,减少选用热固性塑料,更多地使用热塑性塑料。 ·阻燃剂: 优先选用不含卤族元素、溴系元素阻燃剂的塑料,如DMC(团状模塑料)可用A1(OH)3、 Sb,O3、磷酸酯、Mg(OH)2。其中A1(OH)3兼有无机填料和阻燃剂的效果GB/T 24839-2018 1000kV交流系统用支柱绝缘子技术规范,使用较广泛, 尼龙可选用磷系元素、氮系元素。 ·着色剂: 应限制使用镉红等含有镉的着色剂。 d) 绝热层: 不应使用石棉、包含CFC或HCFC的发泡剂或原木作为绝热层的填充剂。 e) 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 不应使用包含5.2.1a)中所含有害物质的电路板与电子零部件,PCB(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宜采 用无铅的焊料及焊接工艺。 ) 电池/蓄电池: 高温恒温槽中如需要装人电池,则要求电池的类型不包含镉、铅、汞的化合物 g) 温度计: 高温恒温槽中不宜配备含汞的玻璃温度计。 h)包装物: 避免使用原木材料、EPS泡沫、CFC或HCFC类发泡剂等作为高温恒温槽的包装物或包装填 充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