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228-2019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DB37/T 1228-2019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7/T 1228-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4009
VIP资源

DB37/T 1228-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1228-2019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

DB37/T 37962019

表2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

接地体为铜材与铜材或铜材与钢材时,连接工艺宜采用放热焊接(热剂焊),其熔接接头宜符 合下列规定: A 1)连接的导体完全包在接头里; 2) 连接部位的金属完全熔化,连接牢固; 3) 放热焊接的接头表面平滑; 4)放热焊接的接头无贯穿性气孔

合下列规定: 1)连接的导体完全包在接头里; ? 连接部位的金属完全熔化GB/T 38842-2020 实用超导线的分类和检测方法 一般特性和指南,连接牢固; 3) 放热焊接的接头表面平滑; 4) 放热焊接的接头无贯穿性气孔

DB37/T 37962019

5.1.2.6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安装长度,即接地线的安装长度不应大于2p(m), 其中p为土壤电阻率,单位Q·m。 5.1.2.7为防止跨步电压对出入建筑物的人员造成伤害,应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 a 人工接地体应设置在人员不能停留或经过的区域; b) 在接地体3m范围内地表层敷设不小于5cm厚的沥青层或不小于15cm厚的砾石层; c) 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做均衡电位处理: d)使用护栏和(或)警告牌,使人进入接地体3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5.1.2.8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地装置为独立接地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 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1第5款的规定。 5.1.2.9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与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接地装置共用,防闪电感应 的接地装置与独立接闪器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1第5款的规定。第二 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的接地和防闪电感应、内部防雷装置、电气和电子系统接地等宜共用接 地装置。

中p为土壤电阻率,单

5.1.2.10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b)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C)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2; d) 当防雷接地与设备或系统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值应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e其它不同情况下的接地 值应符合GB/T21431一2015中表3的规定

5.2自然接地体施工技术要求

DB37/T 37962019

5.2.2桩基础接地体

5.2.2.1应利用建筑物桩基础内的结构钢筋作防雷接地体。其中,桩内主筋作为垂直接地体,承台(桩 台板)内钢筋作为水平接地体。 5.2.2.2桩内主筋应至少一根分别与承台内上下层配筋相连接,宜采用焊接。当工程设计要求不允许 采用焊接法连接时,可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 5.2.2.3利用建筑物承台外圈二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承台上层配筋(桩台板板面钢筋)或沿桩台板 外圈敷设不小于25mm×4mm镀锌扁钢,作为环形接地连接线,环形接地连接线应与所经过的桩内主筋 和用作防雷引下线的构造柱内主筋连接。 5.2.2.4利用地梁内靠外侧的2根主筋通长焊接,或者在地梁外侧敷设不小于25mm×4mm镀锌扁钢, 作为均压环,并与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相连。在总等电位连接端子安装处以及电子系统线路进线处,从该 均压环上就近引出接地预埋件,作为总等电位连接端子和各种金属管道和金属保护管在入户处的接地之 用。 5.2.2.5构造柱内用作引下线的主筋(至少二根),应分别与承台上下层配筋、地梁内主筋及其桩内 主筋电气贯通。

注:利用建筑物桩基础内钢筋作接地体的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3第45页。

5.2.3板式或箱形基础接地体

5.2.3.1利用建筑物底板外圈二根不小于Φ10的圆钢或沿底板外圈敷设不小于25mm×4mm镀锌扁钢, 作为环形接地连接线,环形接地连接线应与所经过的用作防雷引下线的构造柱内主筋连接。 5.2.3.2构造柱内用作引下线的主筋(至少二根),应分别与底板内上下层钢筋电气贯通。

5.2.4钢柱型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

5.2.4.1每个基础中仅需一个地脚螺栓通过连接导体与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网连接,钢柱就位后 将螺母与钢柱和地脚螺栓焊接在一起。当不能利用地脚螺栓时,应从基础钢筋网上引出连接导体(不小 于Φ10镀锌圆钢),连接导体引出基础的位置应在钢柱就位的边线外边,并在钢柱就位后焊接到钢柱 底板上。连接导体与钢柱底板焊好后,与土壤接触的外露连接导体和钢柱底板均用1:2水泥砂浆保护, 其厚度不小于50mm 5.2.4.2连接导体与地脚螺栓和钢筋网的连接宜采用焊接,在施工现场没有条件进行焊接时,应预先 在钢筋网加工场地焊好后运往施工现场,

厚度不小于50mm 2.4.2连接导体与地脚螺栓和钢筋网的连接宜采用焊接,在施工现场没有条件进行焊接时,应 钢筋网加工场地焊好后运往施工现场

DB37/T37962019

基础,应将与地脚螺栓焊接或与引出连接导体连接的 那一根垂直钢筋焊接到水平钢筋网上(当不能直接焊接时,采用一段Φ10镀锌圆钢跨焊),或采用螺 全紧固的卡夹器与水平钢筋网连接。

5.2.4.4对于仅有水平钢筋网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应将地脚螺栓通过连接导体与水平钢筋网焊接,或 直接从水平钢筋网上引出连接导体。连接导体可采用不小于Φ10镀锌圆钢。 注:钢柱型钢筋混凝土基础防雷接地体做法可参见图集L13D10第71页,

5.2.5杯口型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

5.2.5.1应从基础钢筋网上引出连接导体,可采用不小于Φ10镀锌圆钢,连接导体引出基础的位置应 在杯口一角的附近,与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柱上的预埋连接板相对应。连接导体与柱上预埋连接板焊好后, 与土壤接触的外露连接导体和连接板均用1:2水泥砂浆保护,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 5.2.5.2连接导体与钢筋网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在施工现场没有条件进行焊接时,应预先在钢筋网加 工场地焊好后运往施工现场 5.2.5.3对于有垂直和水平钢筋网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应将与引出连接导体连接的那一根垂直钢筋焊 接到水平钢筋网上,当不能直接焊接时,可采用一段Φ10镀锌圆钢跨焊,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与 水平钢筋网连接。当四根垂直主筋能接触到水平钢筋网时,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将四根垂直主筋与水 平钢筋网连接。对于仅有水平钢筋网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应直接从水平钢筋网上引出连接导体。 注:杯口型钢筋混凝土基础防雷接地体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3第44页。

5.3.1接地装置可按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各分为1个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和记录,质 式样可参见附录A中图A.1和图A.2。

5.3.2对人工接地体应进行以下内容的验收:

a 检查人工接地体的材料规格和结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游标卡尺 和米尺测量,或查阅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b) 检查人工接地体的敷设形式、埋设深度、间距等。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并用尺测量,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CJ 检查人工接地体的包围面积及补加接地体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尺测量后 计算得出,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采取的降低接地电阻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e) 检查人工接地体间以及人工接地体与接地线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检查数量:按不同搭接 类型各抽取10%,且均不少于2处。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测量,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 记录。 f) 检查接地线的材料规格和长度。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游标卡尺和米 尺测量。 X g) 检查防跨步电压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h) 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地装置的安全距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尺测量第 类防雷建筑物接地装置与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之间的距 离,并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i) 检查各接地系统之间的共用接地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J) 检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并查阅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见附录B。 52对自然接地体进得以下中家的验临

DB37/T37962019

检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并查阅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接地预埋件和增设的人工接地体的设置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接地预理件的设置位置及其与基础钢筋的连接情况,以及人工接地体的敷设情况,用接地电阻 测试仪测量接地预埋件的接地电阻,并查阅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用作引下线的柱内主钢筋与基础钢筋之间的连接状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 观察检查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预理件的接地电阻,并查阅接地电 阻测试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基础钢筋表面积总和。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并用游标卡尺和米尺测量后计算得出。 检查护坡桩或护坡墙用作接地体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等电 位测试仪测量护坡桩内钢筋与基础内钢筋的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2。 检查基础外表面有橡胶或塑料类防水层时采取的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 检查。 检查有电力和通信电缆相连两相邻建筑物之间的接地装置的导通性。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 查方法: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若测得阻值不大于1.02,则断定为电气导 通;若测得阻值大于1.0Q,则判定为各自独立。 检查桩基础接地体的敷设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用作接地体的桩的 桩内主钢筋与承台配筋的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环形接地连接线和均压环的设置情况,以及接 地预埋件的设置情况,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预埋件的接地电阻,并查阅接地电阻测试记 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板式或箱形基础接地体的敷设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环形接地 连接线的设置情况。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柱内主钢筋的接地电阻,并查阅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钢柱型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的敷设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地 脚螺栓、连接导体和基础内钢筋网的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地脚螺栓或 连接导体的接地电阻,并查阅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杯口型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的敷设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连 接导体和基础内钢筋网的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连接导体的接地电阻, 并查阅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防雷引下线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

6.1专设引下线施工技术要求

3.1.1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应付合GB50057一2010申表5.2. 的要求。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引下线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热镀锌扁钢,宜优先采用热镀锌圆钢。 6.1.2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并应尽可能在靠近建筑物拐角处布 置,其间距应符合表3的要求。金属屋面建筑物应每隔18.0m~24.0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6.1.3引下线下端应与接地装置或接地线可靠电气连接,应采用焊接或卡夹器连接。 6.1.4引下线宜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引下线的敷设应平正顺直,如需弯曲时,应

DB37/T 37962019

6.1.5当建筑外观要求较高时,引下线可暗敷在建筑物外墙抹灰层或墙体内,其圆钢不应小于Φ10, 偏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用射钉、S形卡子或圆钢卡子分段固定。引下线暗敷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 第27页

表3各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间距

6.1.6当墙体外保温材料是由可燃材料构成且引下线的温升对其构成危险时,引下线不应暗敷在墙体 内,且引下线与外墙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金属固定支架可与墙体接触。 6.1.7引下线支架应固定可靠,每个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固定支架高度不宜小于150mm, 可采用卡板或套卡固定。固定支架应均匀,其间距应符合GB50601一2010表5.1.2的规定。引下线的 固定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27页。 6.1.8当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m~1.8m之间装设断接卡。断接卡可明装, 也可暗装。断接卡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29页。 6.1.9引下线不宜安装在排水槽或下水管内,并与门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6.1.10引下线上不应附着和平行敷设任何电气和电子线路。当设计文件中有其他电气和电子线路敷设 在通信塔上时,线路宜采用铠装电缆或应穿金属管敷设,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在上下两端与铁塔 做等电位连接。当电气和电子线路与引下线平行敷设时,其间距不宜小于1.0Ⅲ,交叉敷设时不宜小于 0.3m。 6.1.11在易受机械损坏之处,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 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保护角钢、塑料管或橡胶管宜用卡子固定,卡子垂直间距不宜大于 0.9m。引下线的保护安装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26页。 6.1.12明敷引下线在人员可能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敷设时,应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措施以防止接触电压 和闪络电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外露引下线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采用能耐受100kV冲击电压(1.2/50μs波形)的绝缘 层隔离,可使用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 b)在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敷设5cm厚的沥青层或15cm厚的砾石层; c)使用护栏、警告牌使人不得靠近或进入危险区域,护栏与引下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m。 6.1.13各类防雷建筑物的自来水管道、燃气管道等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引下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应 符合GB50057—2010中4.3.8、4.4.7的规定。

6.2自然引下线施工技术要求

6.2.1宜利用建筑物周边构造柱和剪力墙内的纵向主钢筋或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当构造柱内主筋直 径不小于16mm时,宜利用对角两根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当主筋直径不大于16mm且不小于10mm 时,宜利用对角四根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

2.2当建筑物的楼板及墙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时,应将建筑物每层的横梁和纵梁内主钢筋和用 引下线的柱内主钢筋互相连接,并应在幕墙、金属门窗、金属栏杆等建筑物外墙较大金属物需作

DB37/T 37962019

之处,从柱内主钢筋引出预理连接板,将楼面内钢筋网的两根钢筋连接到预理连接板上。现浇框架节点 的连接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3第28页,预埋连接板的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3第29页。 6.2.3自然引下线上端应引出不小于Φ10的镀锌圆钢至女儿墙顶或屋顶,与接闪器相连接。当利用屋 面预制挑檐板内钢筋作接闪器时,可不引出镀锌圆钢。 6.2.4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符合5.2.1.3 的规定。除设计要求外,承力建筑钢结构构件的连接,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当设计要求引下线的连接采 用焊接时,其焊接要求应符合5.1.2.5的规定。 6.2.5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宜作为自然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 路。如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 6.2.6当利用建筑物四周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可按钢柱或构造柱的跨度设置引下线 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表3的要求。 6.2.7当利用建筑物四周钢柱或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 卡,但应从引下线上引出若干测试连接板,连接板宜设置在室外墙体上不低于0.3m处。当利用建筑物 四周钢柱或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宜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 不低于0.3m处暗接引出接地线,接地线宜穿硬塑料管保护,在接地线与人工接地体之间宜设断接卡。 暗接接地线与断接卡的安装做法可参见图集14D504第38页和第39页。

6.2.7当利用建筑物四周钢柱或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 卡,但应从引下线上引出若干测试连接板,连接板宜设置在室外墙体上不低于0.3m处。当利用建筑物 四周钢柱或混凝土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宜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 不低于0.3m处暗接引出接地线,接地线宜穿硬塑料管保护,在接地线与人工接地体之间宜设断接卡。 暗接接地线与断接卡的安装做法可参见图集14D504第38页和第39页,

3.1防雷引下线可按专设引下线和自然引下线各分为1个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和记录,质量验收记 式样可参见附录A中表图A.3和图A.4。 .2对专设引下线应进行以下内容的验收: a) 检查引下线的材料规格。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游标卡尺测量。 b) 检查引下线的布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测量每相邻两根引 下线之间的距离。 cJ 检查引下线与接地体的连接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连接方式,并 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引下线与接地体间的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2。 d) 检查明敷引下线敷设状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敷设方式,敷设是否 平直,有无急弯,是否经最短路径接地。 e) 检查暗敷引下线敷设状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弓 下线材料规格;检查墙体外保温材料,并测量引下线与墙体的距离;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 记录。 f) 检查引下线的固定状况。检查数量:每根引下线各抽取1个固定支架和1处间距。检查方法: 用米尺测量固定支架高度和间距,用拉力计测量每个支架的承受力。 g) 检查断接卡的设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h) 检查引下线上电气和电子线路附着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i) 检查引下线近地面部分的保护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J) 检查引下线防接触电压和闪络电压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k) 检查引下线的安全距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尺测量引下线与附近金属物、 电气线路或电子设备的安全距离, 检查引下线的接地电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每根引下 线的接地电阻,每根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3.3对自然引下线应进行以下内容的验收: 然百盛

DB37/T 37962019

筑物层数和每层连接点数各抽取10%,且均不少于2处。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连接方式和连接 质量,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梁内主钢筋与柱内主钢筋之间以及预埋连接板与柱内主钢筋之间的 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2,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检查引下线上端引出接闪器连接导体情况。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游 标卡尺测量。 检查引下线的平均间距。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尺测量每相两处引下线之间的 距离,计算出其平均间距。 2 检查引下线的导通性。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引下线顶端与接 地体之间的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2。当建筑物较高或布设测试线困难时, 可进行分段测量,将电阻值相加, 检查测试连接板或断接卡的设置。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引下线的接地电阻。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每处连接板 的接地电阻,每处连接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7. 1. 1 一般规定

7.1.1.1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结构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表5.2.1的要 求。 7.1.1.2接闪器的安装布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对第一类、第二 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布置的要求。 7.1.1.3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卡夹器连接,连接处的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 于0.2Q。 7.1.1.4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应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门窗、幕墙支架等外 露的大尺寸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屋面上的透气管、金属灯杆、旗杆等金属构件与接闪器的连接做法 可参见图集L13D10第23页。 7.1.1.5接闪器上不应附着和并行敷设任何电气线路和电子线路,当有线路附着时,应满足6.1.10 的规定。

7.1.2接闪杆的安装

7.1.2.1接闪杆宜采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杆长<1.0m时:圆钢为Φ12;钢管为Φ20 仪文 b)杆长1.0m~2.0m时:圆钢为Φ16;钢管为Φ25。 7.1.2.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采用独立接闪杆保护时,接闪杆支柱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 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1第5款的规定。独立接闪杆支柱可 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环形杆。 7.1.2.3安装于建筑物上的接闪杆宜安装在建筑物的至高点,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面或墙上,位置 按设计文件施工。接闪杆的高度应满足保护建筑物和楼顶设施的要求。 .1.2.4接闪杆在屋顶上的安装方法如下:接闪杆安装前,应在屋面施工时配合土建浇灌好混凝土底 座,底座应设在墙上或梁上,若设在板上应校验板的荷载是否满足接闪杆的要求。底座内敷设双向钢筋

DB37/T37962019

网,钢筋网应与屋面、墙体或梁内钢筋焊接。在底座内预理地脚螺栓或底脚板和铁脚的焊接件,地脚螺 栓和铁脚最少应有2根与底座内钢筋连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再安装接闪杆,连接引下线。每 支接闪杆与引下线的连接点不宜少于两处。也可将混凝土底座资料提供给土建,由土建施工。安装时, 先组装接闪杆,在底座板相应位置上焊一块肋板将接闪杆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然后加以校正, 再焊上其他三块肋板。接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10m,其制作方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23页。接闪杆 在屋顶上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22页、图集L13D10第19页和20页。 7.1.2.5接闪杆在墙上的安装方法如下:在混凝土结构(如梁、柱、墙)上预理铁件,将支架焊在预 埋铁件上,将接闪杆用U形螺栓卡固在支架上。不得将接闪杆安装在轻质砖墙上,否则应预留混凝土块 将支架浇注在混凝土块里,砌组砖墙时,同时砌组墙内。当接闪杆总高度超过7.0m时,不宜在砖墙上 安装,可在混凝结构上安装,安装应在浇灌混凝主前,钢筋绑扎完成时预理铁件,安装可配合土建进 行,也可将资料提供给土建,由土建施工。接闪杆在墙上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21页。 7.1.2.6在女儿墙拐角处、外墙突出部位和顶层阳台突出部位宜设接闪短杆进行保护,并与楼顶其他 接闪器焊接成一个电气通路。屋顶上的排气孔、烟窗、天窗等突出屋面的结构物上也应装设接闪短杆 加以保护。接闪短杆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18页。

7.1.3接闪带的安装

7.1.3.1接闪带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热镀锌扁钢,宜优先采用热镀锌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加大其截面。当利用钢 管制作的护栏作为接闪带时,钢管直径不应小于20mm。 7.1.3.2接闪带应沿建筑物易遭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如建筑物的女儿墙、屋角、屋檐、屋脊、檐角、 楼梯和电梯机房屋顶。接闪带敷设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 许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长不宜超过10mm;接闪带在转角处应随建筑物造型弯曲,弯曲度一般不宜 小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 7.1.3.3不同高度处的接闪带宜相互贯通,在跨越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采用热镀锌扁钢、热镀锌圆钢 或铜编织带做弧形跨接。接闪带过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36页、图集L13D10第 49页。 7.1.3.4接闪带宜采用固定支架固定,固定支架高度不宜小于150mm,可采用25mm×4mm热镀锌扁 钢制作。固定支架应固定可靠,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固定支架应均匀布设,其间 距应符合GB50601一2010表5.1.2的规定。接闪带固定支架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19页,接闪带 与固定支架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24页。 7.1.3.5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具有爆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采用明敷接闪带。对于其它建 筑物,当屋面上的防水层和混凝土层允许不保护时,接闪带可暗敷在防水层下,宜用膨胀螺栓紧贴混 疑土层表面固定。接闪带在防水层下暗敷的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16页。 7.1.3.6当建筑物是多层建筑且周围很少有人停留时,宜利用女儿墙压顶圈梁内钢筋作接闪器,具体 故法如下:利用压顶圈梁内不少于2根Φ8或3根Φ6主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带。在女儿墙下面圈梁与压 顶圈梁之间设垂直连接线,其上端与压顶圈梁通常筋连接,下端与女儿墙下面圈梁内主钢筋连接。当女 儿墙内设有垂直筋时,应利用垂直筋作为垂直连接线。当利用所有垂直筋作为连接线时,垂直筋与压顶 圈梁钢筋网和女儿墙下面圈梁内钢筋网的连接采用绑扎即可。当只利用部分垂直筋作为连接线时,垂直 筋与压顶圈梁钢筋网和女儿墙下面圈梁内钢筋网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卡夹器连接。当女儿墙上设有铁栏 汗、消防爬梯时,应将垂直连接线延长引出屋面与其连接。女儿墙压顶圈梁内钢筋作接闪器做法可参见 图集15D503第24页和25页。 角需暗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DB37/T37962019

a)接闪带采用2根不小于Φ10镀锌圆钢并排敷设,其敷设净距不小于圆钢直径的2倍,或采用 不小于20mm×4mm镀锌扁钢敷设; b) 接闪带表面水泥或装饰物的厚度不大于20mm; c)一旦遭受雷击,接闪带表面覆盖物坠落不至发生事故或采取了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 7.1.3.8接闪带在不同部位不同屋面上的安装方法如下: a) 接闪带在女儿墙或挑檐上安装时,接闪带应设在墙外表面或屋檐边的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墙外 表面或屋檐边的垂直面外。接闪带固定支架应设置在女儿墙或挑檐外侧,宜采用热镀锌扁钢或 热镀锌圆钢制作,支架上端应朝墙外表面或屋檐边探出。接闪带在女儿墙或挑檐上的安装可参 见图集15D501第17页。 b) 接闪带在屋脊上安装时,应沿屋脊现场浇制支座,在浇制时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 内的砂浆连成一体,将支架固定于支座内,应与土建同时施工;或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 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接闪带在屋脊上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15页。 c) 对于加气板平屋顶,接闪带固定支架应在抹灰前安装,宜沿屋顶周边布设,利用螺栓贯通加气 板固定。接闪带在加气板平屋顶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32页。 d) 对于V形折板屋顶,接闪带固定支架宜沿屋顶周边布设,应设置在折板凸点接头部位,固定于 现浇混凝土内。也可利用V形折板内钢筋作为暗装接闪网,在折板接头部位敷设通长筋,并和 插筋、吊环绑扎,在折板端部预留100mm钢筋头,便于与引下线相连接。接闪带在V形折板 屋顶上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33页、图集L13D10第43页。 e) 对于压型钢板屋面,当压型钢板屋面满足7.1.5.2要求时,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否则,需加 设人工接闪带。当压型钢板屋面不带外保温时,接闪带固定支架宜设在屋面標条上;当压型钢 板屋面外带保温卷材时,接闪带宜采用混凝土基座固定,混凝土基座应设置在梁或標条处。上 其他金属屋面宜参照此执行。接闪带在压型钢板的安装可参见图集15D501第34贞和35贞。

7.1.4建筑物屋面接闪网的安装

7.1.4.1接闪网明敷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不应小于12mm×4mm;接内网暗敷时,圆钢 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不应小于20mm×4mm。 7.1.4.2接闪网宜明敷,其网格尺寸大小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表5.2.12的规定。网格敷设应平 直,无起伏和弯曲,拐弯处应大于90°。网格交叉点应焊接,焊接采用搭接焊。 7.1.4.3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宜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内、外圈梁的两条主钢筋构成 暗敷接闪网,接闪网应形成闭合通路,其纵、横向钢筋的两端应与各柱内用作防雷引下线的主筋相焊 。在建筑物屋面上的设备附近处,应从屋面接闪网格上就近引出预留接地端子,其材料宜采用不小 于Φ10的热镀锌圆钢或不小于25mm×4mm的热镀锌扁钢,作为卫星天线、太阳能热水器等楼顶设备

7.1.5利用建筑物自身构件作接闪器

1.5.1宜利用屋顶上的铁塔、栏杆、广告牌、旗杆、女儿墙上的盖板等永久性金属物作为接闪 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且其尺寸规格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表5.2.1的规定,其壁 合7.1.5.2的规定。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 面的接闪带连接。

7.1.5.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不应用作接闪器,但金属屋面周边应每隔18m~24m采用引下

接地一次。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金属板之间具有持久的电气贯通连接,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 螺栓连接:

DB37/T37962019

b)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厚度不 应小于0.5mm,铝板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厚度不应小于0.7mm; 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钢、热镀锌钢和钛板厚度不应小于4mm,铜板厚度不应小 于5mm,铝板厚度不应小于7mm; d 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mm厚沥青层或0.5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 被覆层; e) 使用单层彩钢板作为屋面接闪器时,应满足本条款的要求,使用双层夹保温材料的彩钢板作 为屋面接闪器时,上层金属板应满足本条款的要求,且保温材料为高阻燃材料。

7.1. 6 防侧击措施

7.1. 7 募墙防雷

装置连通,形成防雷整体。 7.1.7.2对设有幕墙的建筑物,应在幕墙最上端处、最下端处以及竖向间距每隔不大于20m处分别设 置等电位连接环或设置接地预埋件。等电位连接环应采用规格不小于25mm×4mm镀锌扁钢或Φ12镀 锌圆钢沿建筑物四周圈梁表面水平敷设,并与建筑物柱内引下线的预留引出线连接。预埋件应从用作引 下线的构造柱内主钢筋或圈梁内钢筋引出。当构造柱内主钢筋不允许与预埋件焊接时,可改用卡夹器连 接。预埋件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2第42页、图集15D503第29页、图集L13D10第77页和78页。

DB37/T37962019

7.1.7.3按水平间距不大于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的间距选取幕墙立柱作为幕墙引下线。用作引下线的幕 墙立柱应连贯导通,其上下之间的断开处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铜编织导线或铝质导线进行跨 接,或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70mm的扁铝制成的可伸缩欧姆弯“Q”进 行压接,连接处上下各用不锈钢螺钉连接,上端螺钉要避开竖向立柱自身连接用的芯管,压接处应加不 锈钢垫片和弹簧垫。 7.1.7.4用作引下线的幕墙立柱应在其最上端处、最下端处以及等电位连接环所在处与等电位连接环 或预理件相连接。立柱与等电位连接环或预理件的连接宜采用扁钢、角钢或编织导线通过焊接或压接 连通,焊缝和连线应涂防锈漆,扁钢截面不宜小于25mm×4mm,编织导线截面积不宜小于25mm。幕 墙立柱通过角钢与预埋件的连接可参见图集15D503第23页。 7.1.7.5在幕墙最上端处、最下端处和等电位连接环所在处的水平线上的每根幕墙横梁两端应采用截 面积不小于25mm铜编织导线与立柱跨接。 7.1.7.6当幕墙为单元式建筑幕墙时,应将幕墙最上端处、最下端处和等电位连接环所在处的水平各 单元板块之间,以及水平间距不大于建筑物防雷引下线间距的竖向各单元板块之间,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25mm铜编织导线连接。 7.1.7.7对于钢结构建筑,应将幕墙竖向立柱上固定用铁脚与作为等电位连接环的H型钢梁或钢牛腿 采用25mm×4mm镀锌扁钢或Φ10镀锌圆钢焊接。钢结构建筑的幕墙防雷做法可参见图集L13D10第114 贞。 7.1.7.8沿女儿墙顶部安装的幕墙压顶板应与女儿墙部位的幕墙构架连接。当利用幕墙压顶板作为接 闪器时宜选用铝合金板,其厚度不应小于0.65mm,宽度不宜小于110mm。其它金属材料的幕墙压顶板 享度应符合7.1.5.2的要求。 7.1.7.9不同金属压接时,应做防电化学反应腐蚀处理。除不锈钢外,其它金属材料应做防腐处理。 当钢与铝连接时,钢应镀锡,或在钢和铝之间加不锈钢垫片。当铜质材料与铝合金材料连接时,铜质 材料外表面应经热镀锌处理。当等电位连接导体采取螺栓或螺丝连接时,应将材料表面的保护膜除掉后 进行连接。采用焊接方式时应符合5.1.2.5的规定

7.1. 8 电梯防雷

7.1.8.1位于楼顶的电梯机房六面墙体内的钢筋宜适当加密。若设计文件无要求,墙体内的钢筋网孔 尺寸不宜大于200mm×200mm,圆钢直径不宜小于8mm 7.1.8.2电梯机房内宜预留接地端子,并沿墙体距地面0.3m设置环形等电位连接带。机房内的电梯 控制柜外壳、电引机底座、电梯轨道、电缆桥架、金属屏蔽管等均应就近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7.1.8.3电梯控制柜不应靠近外墙安装,控制柜门不宜散开。控制柜内的主微机板、信号处理通讯板 等宜安装金属屏蔽罩,并与柜体做等电位连接。进出控制柜的线路应敷设在电缆桥架或金属屏蔽管 内,并做好等电位连接。 7.1.8.4楼顶无电梯机房的,电梯井内应从建筑物内墙主筋引出预留接地端子。电梯控制柜应固定在 电梯井内墙侧,并做好接地。电缆应敷设在电缆桥架或金属屏蔽管内,并沿电梯井内墙侧敷设。

7.1.9楼顶设施防雷

7. 1. 9. 1 太阳能热水器

在楼顶施工时,应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附近预留其接地用的接地端子。若未预留,在安装太阳能热 水器时,应将其金属支架与楼顶接闪带可靠电气连接。对于成排摆放的太阳能热水器,应将相邻热水器 的金属支架相互连接后,每隔不大于18m与接闪带连接一次。太阳能热水器应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单个的太阳能热水器,宜采用接闪短杆保护。接闪短杆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其

DB37/T37962019

7.1.9.2冷却塔、水箱

对于金属冷却塔和水箱,应将其罐体与楼顶接闪带进行等电位连接。当罐体壁厚不小于2.5mm时, 可不安装接闪杆或接闪带。对于非金属冷却塔和水箱以及罐体壁厚不小于2.5m的冷却塔和水箱,应采 用接闪短杆、接闪带加以保护。接闪短杆可安装于冷却塔顶部,其高度不宜超过2.0Ⅲ。接闪短杆、接 闪带应就近与屋顶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若屋顶无预留的接地端子,应就近与屋顶接闪带连接,连接宜 采用焊接,并做防腐处理。屋顶非金属冷却塔和水箱的防雷施工可参见图集15D501第41页、图集L13D10 第24页。

7. 1. 9. 3广告牌

广告牌应与楼顶接闪器做等电位连接,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两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引下线 告牌与接闪器的连接宜采用焊接,并应符合5.1.2.5的规定。

7. 1. 9. 4航空障碍灯

航空障碍灯应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其电源线路的敷设应符合8.1.9的规定。屋顶航空障碍 雷做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43页、图集L13D10第27页和第28页

7. 1. 9. 5±卫星天线

楼顶卫星天线应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 宜采用接闪杆保护,接闪杆和天线的距离不宜小于: 高度应根据滚球法确定。天线基座应与楼顶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

7.1.9.6 擦窗机

擦窗机的2根导轨应每隔18~24m跨接后与接闪带连接,连接线宜采用25mm×4mm镀锌扁钢或Φ10 镀锌圆钢。擦窗机的防雷做法可参见图集L13D10第63页。

7. 1. 9.7 彩灯

安装在女儿墙上的彩灯的布线钢管 一次,可米用Φ12热镀锌圆钢。彩 灯的电源线路应符合8.1.9的规定。 屋质彩火的防雷做 放法可参见图集15D501第42页、图集L13D10第25页。

7.1.9.8通信铁塔

铁塔基座应通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或与楼的接闪器连接,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 安装于铁塔上的通信天线的馈线应采用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从铁塔中心部位弓 下,并在其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桥架进入机房前,屏蔽层或金属管应就近接地。当电缆长度大于或等于 60m时,电缆金属屏蔽层或金属管尚应每隔30m等电位连接一次

2.1接闪器施工可按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利用建筑物自身构件作接闪器、防侧击措施、 雷、幕墙防雷、楼顶设施防雷各分为1个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和记录,质量验收记录式样可参见 中图A.5。

DB37/T 37962019

8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施工技术要

1.1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 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建筑物内平行敷设的 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 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

DB37/T37962019

的过渡电阻大于0.032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 境下,可不跨接。建筑物内防闪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防闪电感应的接地 装置应符合5.1.2.9的规定。 8.1.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采用埋地电缆有 困难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 建筑物,电缆埋地长度应大于2√P(m),但不应小于15m,且架空线与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15m。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尚应安装I级试验的SPD。SPD、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及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 连接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2。SPD的性能参数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3 第2款的规定。在入户处的总配电箱处应装设SPD。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室外低压配电线路, 应在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SPD。 8.1.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电子线路,当室外线路采用金属线时,宜全线采用有屏蔽层的电缆埋地或 架空敷设,其两端的屏蔽层、加强钢线、钢管等应等电位连接到入户处的终端箱体上。在入户处的终端 箱内应安装D1类SPD,其性能参数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4第11款的规定。当电子系统的室 外线路采用光纤时,应在入户处的终端箱内的电气线路侧按照GB50057一2010中4.2.4第12款的要求 安装B2类SPD。当通信线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的架空线时,应使用一段护套电缆穿钢管理地引入,其 埋地长度应大于2P(m),但不应小于15m。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安装D1类SPD,其性能参数 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3第6款的规定。SPD、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及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 接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Q。在入户处的终端箱内应安装D1类SPD。 8.1.4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电子线路,当室外线路采用金属线时,应在入户处的终端箱内安 装D1类SPD,其性能参数应分别符合GB50057一2010中4.3.8第7款、4.4.7第3款的规定。当电子 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纤时,应在入户处的终端箱内的电气线路侧分别按照GB50057一2010中4.3.8 第8款、4.4.7第4款的要求安装B2类SPD。 8.1.5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入户处的等电位连 接带或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物100m内的架空金属管道,宜每隔25Ⅲ接地一次,其冲 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2,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 筑物处应就近与总等电位连接端子连接。 8.1.6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埋地金属管道,当从室外进入户内处设有绝缘段时,应在绝缘段处跨 接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或隔离放电间隙。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和隔离放电间隙应符合GB50057一 2010中4.2.4第13款的规定。其中雷电流I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取200kA,第二类取150kA,第三类 取100kA。 8.1.7当埋地金属管道采取阴极保护时,管道室内段在做等电位连接时,应在管道入户处设绝缘段以 与户外埋地的管道隔离。为防止雷电流在绝缘处产生电火花,应在绝缘段处跨接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 或隔离放电间隙。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和隔离放电间隙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4.2.4第14款的规 定。其中雷电流I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取200kA,第二类取150kA,第三类取100kA。

3.1.9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从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应穿钢管敷设。钢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和PE线相连,另一端应与用 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设 跨接线。 c)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II级试验的SPD

DB37/T 37962019

8.2.1建筑物防闪 施、电子系统线路防闪电电涌侵 建筑物外用电设备防闪电电涌 侵入措施各分为1个检验批 附录A中图A.6。

电子系统线路防内电电涌侵人猎施、金属管道防闪电电涌侵人措施、建筑物外用电设备防内电电涌 人措施各分为1个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和记录,质量验收记录式样可参见附录A中图A.6。 2对建筑物所采取的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应进行以下内容的验收: a) 检查建筑物防闪电感应措施。检查数量:建筑物内和屋面的较大金属物全数检查,长金属物跨 接点抽取10%,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抽取10%。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跨接 情况;用尺测量跨接间距;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建筑物内较大金属物和屋面金属物的接地电 阻,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0Q;用毫欧表测量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 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Q。 b 检查低压配电线路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电缆的入 户方式,电缆与架空线转换处和入户总配电箱处是否安装有SPD;用尺测量埋地电缆的长度;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SPD、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 连接在一起后的接地电阻;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C) 检查电子线路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电子系统线路 的入户方式,电缆与架空线转换处和入户处的终端箱内是否安装有SPD;用米尺测量线路的埋 地长度;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SPD、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 金具等连接在一起后的接地电阻;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d) 检查金属管道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金属管道的入 户方式,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和具有阴极保护的理地金属管道在绝缘段处是否跨接电压开关 型SPD或放电间隙;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金属管道在距离建筑物100m内每隔25m的接地 电阻;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e 检查建筑物外用电设备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用电 设备的电源线路是否穿钢管敷设,中间断开处有无设跨接线,引出电源线路的配电箱内是否安 装有符合要求的SPD;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钢管与配电盘外壳、用电设备外壳以及防雷装置间 的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Q。

9屏蔽措施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

9.1.1应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屋面、金属立面、幕墙和金属门窗等大尺寸金属构件与混凝土内主钢筋做 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装置相连,建筑物每层的楼板内主钢筋、梁内主钢筋以及与所有用作防雷引下线 的钢筋应互相连接为一体,形成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穿入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应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 接。 9.1.2电缆的金属线槽或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在两端和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保持电 气贯通。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应在两端和各防雷区交界处 故等电位连接。 9.1.3建筑物之间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 电气贯通,且两端应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在入户处与各自建筑物总等 电位连接带连接。 9.1.4对防雷击电磁脉冲要求较高的电子系统和场所,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子系统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应避开有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其设备应远离外

DB37/T 37962019

b)电子系统机房六面墙体内的钢筋网格宜适当加密,钢筋网格尺寸不宜大于200mm×200mm, 圆钢直径不宜小于8mm。宜采用金属门窗和屏蔽玻璃,金属门窗应与钢筋网格或预埋件连接 连接点不应少于2处。 c 当电子系统设备为非金属外壳或设备主板易遭受电磁于扰,且机房未达到设备电磁环境要求 时,电子设备宜增设金属屏蔽箱,设备主板宜加盖屏蔽罩。金属屏蔽箱和屏蔽罩应与等电位连 接网络连接, d)电子系统线路与供配电线路应分开敷设。活动地板下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 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的低压配电线路 宜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

2.1屏蔽措施可按建筑物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线缆屏蔽、机房屏蔽各分为1个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 记录,质量验收记录式样可参见附录A中图A.7。 2.2对建筑物所采取的屏蔽措施应进行以下内容的验收: 检查建筑物格栅形大空间屏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b 检查线缆的屏蔽措施。检查数量:入户处全数检查,建筑物内按电源、信号等不同线缆种类各 抽取1处部位。检查方法:观察检查电源、信号等各种线缆在入户处以及在建筑物内敷设时采 取的屏蔽措施,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金属屏蔽层、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等金属屏蔽层与等电位 连接带之间的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2,并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C 检查机房的屏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机房六面墙体内的钢筋敷设情况 用游标卡尺和采尺测量钢筋网格的钢筋直径和网格尺寸,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金属门窗与结构 钢筋之间的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2,并查阅相关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d 检查电子设备的屏蔽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机房内电子设备的安放 位置和屏蔽措施,以及活动地板下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的敷设情况,并用等电位测试仪测量金 禹屏蔽箱和屏蔽罩与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的过渡电阻,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22

10等电位连接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

10.1.1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规格

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规格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并应符合表4中的最小截面要求。

DB37 596-2020 山东省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0.1.2总等电位连接的安装

1O.1.2.1建筑物内下列可导电部分应在建筑物LPZO.或LPZO.与LPZ1区的界面处做总等电位连接: a) 总配电柜的PE母排; b) 金属给排水管、金属空调管、采暖管、燃气管道等进出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 入户处电缆金属外皮和金属保护管、电梯导轨等: d) 电气和电子系统进线(通过SPD); e)电气装置接地干线; f)建筑物梁、柱、基础等建筑构件中的钢筋。 10.1.2.2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宜设置在电源进线或进线配电柜附近,并加防护罩或装在等电位端子 内。总等电位端子板应与用作防雷和接地的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线应不少于2根,其截面积应不小

DB37/T 37962019

50mm,且厚度应不小于3mm。10.1.2.1所规定的可导电部分通过总等电位连接线就近与总等电位连 接端子板连接。总等电位连接线可采用25mm铜导线(需套绝缘管)或通长焊接的40mm×4mm热镀 锌扁钢。入户处各种管线的等电位连接应符合8.1和9.1的规定。总等电位端子板带防护罩做法可参见 图集15D502第33页。

表4等电位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

10.1.2.3当外来导电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线路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设若干等电位连接端子 板,并应就近连到环形接地体、内部环形导体或基础接地体上。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导体应连到建筑 勾件中的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构件上,宜每隔5m连接一次。总等电位连接做法可参见图集 5D502第13~16页、图集L13D10第134页和135页。 10.1.2.4内部环形导体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可采用25mm铜导线(需套管)或40mm×4mm热镀 锌扁钢(通长焊接),其敷设方式可选取下列方式之一: a)条件允许时宜通长明装,当采用热镀锌扁钢时,在支撑点处或过墙处应有绝缘防护; b)当明装有困难时,采用局部暗装或通长暗装的形式,在结构基础内、墙内或地面内暗敷。

XB/T 618.2-2015 钕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镧、铈、镨、钐、铕、钆、铽、镝、钬、饵、铥、镱、镥和钇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10.1.3局部等电位连接的安装

0.1.3.1建筑物内下列可导电部分应做局部等电位连接: 穿过后续防雷区界面处的所有导电物、金属保护管等; 电气和电子线路(通过SPD); c) d) 室内各种屏蔽结构和设备外壳等局部金属物: e) 分配电箱的PE线; f) 电气装置接地干线; g) 楼板内建筑构件中的钢筋。 0.1.3.2应在所有导电物穿过后续防雷区界面处、不同楼层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或不同防雷区的 线交接间、浴室及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电梯井道、游泳池和喷水池 类和二类医疗场所、配电间 设备机房以及其他对防电击有特殊要求 部等电位端子箱。10.1.3.

DB37/T 3796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