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20-2014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清晰)

SL 520-2014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清晰)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6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38434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 520-2014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清晰)

行评价。 9.2.3 应根据建

2.3 应根据建设项目施工设计方案及工期安排,评价建设项目施工对河道行洪的影响

9.3.1对河势稳定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结合河道演变 分析成果,评价河道总体流态及影响区域局部流态变化,分汉河段各汉道分流比、分沙比变化,总体 河势和局部河势稳定性。 9.3.2对河势稳定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根据河道演变分析成果或类比分析作定性评价。 9.3.3临时建筑物可能影响河势稳定的,应评价其对河势稳定的影响。 9.3.4跨越或穿越蓄滞洪区河道的建设项目,应评价非分洪运用期对河势稳定的影响

9.4.1应评价对蓄滞洪区启用时机T/CECS10056-2019 绿色建材评价 纸面石膏板,运用机遇,蓄洪面积、容积等的影响。 9.4.2应评价对进、退洪流量,淹没历时与水深分布局部流速等的影响。 9.4.3应评价对现有和规划的安全区、安全台、避水楼、转移道路及桥梁等安全建设设施和人员转 移安置方案的影响。 9.5防洪工程影响评价 9.5.1引起堤防、护岸等近岸流速、流向变化的建设项目,应评价建设项目对堤防、护岸等工程的 冲刷影响。 9.5.2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的建设项目,应评价防洪工程的渗透、抗滑、地 地基稳定性。 9.5.3拦河建设项目应根据运行期水位波动情况,评价对上下游影响区域内防洪工程安全的影响。 9.5.4应评价建设项目施工方案对防洪工程的影响。 9.6其他设施影响评价 9.6.1建设项目壅水影响现有或规划泵站进出口水位的, 应评价对泵站运行效率、建筑物安全超高 及结构稳定的影响。 9.6.2建设项目壅水造成排水闸或挡潮闸水位变化的应评价对水闸的灌排能力、防渗安全、闸室 稳定、安全超高等的影响。 9.6.3评价范围内有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点的,应评价对站点断面稳定及测验精度等的影响。蓄滞 洪区运用的控制站点,应重点进行评价。 9.6.4影响区域排涝、灌溉(供水)水(渠)系的建设项目,应评价对排涝、灌溉(供水)能力的 影响。

9.7.1对跨越、占用防汛抢险道路或可能阻碍蓄滞洪区分洪后水上救生的建设项目,应评 巡查、实时抢险、水上救生及其他防汛设施(如通信设施、汛期临时水尺等)的影响。 9.7.2 2应评价建设项目施工对防汛抢险和水上救生的影响。

9.8.1应简要总结建设项目对防洪各方面的影响 9.8.2应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9.8.1应简要总结建设项目对防洪各方面的影响

9.8.1应简要总结建设项目对防洪各方面的影响 9.8.2应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SL 5202014

10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10.1.1应根据建设项目设计所采用的防洪标准、结构形式及工程布置,评价建设项目运行期和施工 期的设防标准是否满足GB50201的要求,是否符合相关规划。 10.1.2若国家规定的建设项目防洪标准高于所在区域防洪标准,应评价自保措施是否满足防洪 要求。 10.1.3应评价建设项目所采用的防洪、排涝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0.2.1应根据淹没影响分析计算成果,评价设计洪水或蓄滞洪区运用条件下,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及 损失程度。 10.2.2建设项目受风浪、冰塞壅水及洪水回水等影响较大时,应评价临时淹没影响。 10.2.3汛期施工的跨河、拦河、临河建设项目和蓄滞洪区内的建设项目,应评价洪水对建设项目施 工可能造成的影响。 10.2.4洪水淹没可能造成有毒、有害、放射性物质扩散的,应评价其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可能性。

10.3冲刷与淤积影响评价

10.4.1应简要总结洪水对建设项目各方面的影响。

11.1.1消除或减轻影响措施方案的设计应达到建设项目前期相应阶段深度要求。 11.1.2应提出消除或减轻洪水影响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设计方案,并估算工程量和投资。

11.2.1对防洪及水利规划实施造成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建设规模、总体布置方案、有关设 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修改或优化调整措施。 11.2.2占用行洪断面或蓄滞洪容积的建设项目,应提出补偿措施。 11.2.3对河道行洪、河势稳定、蓄滞洪区运用、防洪工程及其他设施、防汛抢险和水上救生等造成 影响的建设项目,应提出加固整治、替代工程等消除或减轻影响的措施。

11.3消除或减轻洪水对建设项目影响的工程措施

11.3.1不满足防洪要求的建设项目,应明确需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 11.3.2洪水可能引起严重冲刷危及建设项目安全的,应提出防冲刷处理措施。 11.3.3泥沙淤积影响建设项目安全或正常运行的,应提出防淤、清淤等工程措施。 11.3.4洪水淹没可能造成有毒、有害、放射性物质扩散的,应提出危害防治的措施。

4.1消除或减轻洪水影响的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工期优化调整,施工期监测与管理, 数生设施配备,防汛抢险预案、人员转移方案编制等。 4.2非工程措施应与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洪水调度方案、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等相协调,

12.0.1应简述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有关水法规和水利规划的要求,是否对规划实施产生不利影响;采 用的设防标准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等。 2.0.2应简述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包括对河道行洪、河势稳定、蓄滞洪区运用、防洪工程及其 也水利设施、防汛抢险等的影响。 2.0.3应简述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包括流域洪水、涝水对建设项目的淹没、冲刷与淤积影响。 12.0.4应综合评价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和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简述消除或减轻洪水影响的 措施。 12.0.5应根据洪水影响评价结果,对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建设条件提出意见。 12.0.6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13.1.1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编制必要的附表。 13.1.2洪水影响评价报告附表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及洪水影响评价分析计算表等

a)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包括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工程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结构图,地 质图,工程与堤防或其他防洪工程衔接图等。 b)建设项目所在流域水系示意图,洪泛区、蓄滞洪区相关图纸,包括河势图、涉水工程布置 图、洪泛区和蓄滞洪区位置示意图、工程现状示意图、安全建设工程规划布置图、主要工程 布置及纵横断面图等。 c)洪水影响分析计算图纸,包括模型计算工程概化图、网格图、蓄滞洪区容积曲线图、进退洪 流量过程图、特征点位置示意图、分洪不同时间流场图、特征点水位对比图、特征点流速对 比图,以及堤防抗滑稳定计算图,堤防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图等。 d)消除或减轻洪水影响措施的单项设计图纸,主要为单项工程平面布置图、纵剖面图、典型断 面图等。

SL 520—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分 析计算方 行

A.1.1水文分析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洪水(洪峰流量、洪量、洪水过程线)、设计涝水、水位、 泥沙等,可根据需要选取。 A.1.2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防洪标准、控制站(点)设计洪水位和设计蓄滞洪水位等,可引用或插 值计算经审批的流域防洪规划的相关水文分析成果。 A.1.3设计洪(涝)水分析计算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测暴雨、洪水资料和历史暴雨、洪水调查资 料,所依据的暴雨、洪水资料和流域特征资料应可靠,必要时应进行复核。 A.1.4分析计算采用的洪水系列应具有一致性,当流域修建蓄水、引水、提水和分洪、滞洪、围垦 等工程或发生决口、溃坝等情况,影响洪水一致性时,应进行合理性检查。 A.1.5,当计算断面上游建有较大调蓄作用的水库等工程时,应分别计算调蓄工程以上和调蓄工程至 项目所在断面区间的设计洪水。各区的设计洪水过程线,可采用同一次洪水的流量过程作为典型,以 分配到各分区的洪量控制放大。对拟定的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和各分区的设计洪水过程线,应进行合理 性检查,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A.1.6兼受洪、涝、潮影响的河段,应进行洪水、涝水和潮水遭遇分析,研究遭遇的规律。对洪 水、涝水和潮水遭遇分析成果,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其合理性。 A.1.7水文分析计算参照SL44、SL278进行。 A.2壅水分析计算 A.2.1雍水分析计算可选用经验公式计算法、水面曲线计算法。 A.2.2壅水影响范围较大或影响较严重的,宜采用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确定。 A.2.3桥梁等阻水建筑物壅水高度及壅水曲线长度的计算,应参照TB10017和JTGC30进行。 A.2.4采用数学模型进行壅水计算时,宜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前提下,选用一维或 二维数学模型。 A.2.5采用物理模型进行痤水试验研究时,可采用定床模型。应根据研究河段的水流特性及模型应 遵守的相似准则与边界条件,合理确定模型范围、几何比尺、水流运动比尺等。 A.3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A.3.1冲刷和淤积宜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学模型分析计算,对重要设施和受冲刷淤积影响较大的基础 设施,应进行物理模型试验。 A.3.2建设项目影响行洪通道水流局部变化时,可对照允许不冲不淤流速,初步分析受冲刷或淤积 的影响程度;河床不冲不淤流速的计算应结合河床土质及水流挟沙特性,参照相关水力计算分析 确定。 A.3.3河道冲刷深度是河道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的叠加,应分析确定最大冲刷深度和冲 刷线高程 A.3.4水流平行岸坡、斜冲护岸及丁坝产生的冲刷深度计算,应参照GB50707及GB50286进行。 A.3.5桥梁(或渡槽等)下的一般冲刷及局部冲刷计算,应根据河床的土性,参照TB10017和 JTGC30进行。

A.4.1 1 根据河道、渠系的地质、床沙组成等情况和历史演变过程,结合工程情况,分析建

成后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可采用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进行。 A.4.2应分析计算建设项目对主要汉道分流、分沙比的影响值,代表断面流速分布及其变化情况, 主流线、深槽、洲滩、岸滩断面等的变化,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内防洪工程及其他设施附近流速、流向 的变化模板施工方案编制要点,代表性垂线流速、流向变化等情况。

A.5防洪工程影响分析计算

A.5.1采用定向钻、盾构、顶管等方式穿越堤基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计算施工期对堤防渗透稳 定、抗滑稳定和变形;盾构竖井位于堤防附近的,还应分析计算盾构竖井开挖对堤防渗流稳定和抗滑 稳定的影响。 A.5.2穿越堤身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计算施工期的堤防抗滑稳定性和运行期的堤防渗透稳定 性;采用爬堤方式跨越堤防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计算施工期的堤防抗滑稳定性。 A.5.3跨越堤防的桥梁、管道、线路等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计算近堤工程基础施工及工程建成后 对堤防渗流稳定和抗滑稳定的影响。 A.5.4堤防渗流稳定及抗滑稳定计算应参照GB50286进行。 A.6灌溉(供水)与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A.6.1建设项目的壅水影响现有或规划泵站的进出口水位时,应分析计算其对水泵扬程、取排水能 力、运行范围及装置效率的影响程度,以及泵站建筑物各部分的安全超高及结构稳定,计算方法参照 GB50265。 A.6.2建设项目造成排水闸或挡潮闸水位变化时,应分析计算水闸的灌排能力、防渗安全、闸室稳 定以及水闸安全超高等,计算方法参照SL265 A.7蓄滞洪影响分析计算 A.7.1建设项目占用蓄滞洪区的面积和容积计算,应以蓄滞洪区规划确定的设计蓄洪水位为依据, 根据蓄滞洪区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实际地形变化进行分析计算。 A.7.2建设项目对进(退)洪的影响宜采用数学模型,应计算进 (退) 洪流量过程、进(退)洪历 时和特征点水位、流速等的变化。

5.1采用定向钻、盾构、顶管等方式穿越堤基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计算施工期对堤防渗透 抗滑稳定和变形;盾构竖井位于堤防附近的,还应分析计算盾构竖井开挖对堤防渗流稳定和抗 定的影响。 5.2穿越堤身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计算施工期的堤防抗滑稳定性和运行期的堤防渗透稳 采用爬堤方式跨越堤防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分析计算施工期的堤防抗滑稳定性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参考目录 1概述 1.1建设项目背景 1.2评价依据 1.3评价范围 1.4技术路线与评价内容 1.5结论及建议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1建设项目概况 2.2工程地质 2.3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3区域防洪基本情况 3.1自然地理与水文气象 3.2水利工程与其他相关设施 3.3相关规划与实施安排 3.4洪水调度与蓄滞洪区运用 4洪水影响分析计算 4.1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分析计算 4.1.1水文分析计算 4.1.2雍水分析计算 4.1.3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4.1.4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4.1.5蓄滞洪影响分析计算 4.1.6灌溉(供水)与排涝影响分析计算 4.1.7防洪工程影响分析计算 4.2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计算 4.2.1淹没影响分析计算 4.2.2冲刷与淤积影响分析计算 5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评价 5.1法规规划适应性评价 5.2河道行洪影响评价 5.3河势稳定影响评价 5.4蓄滞洪区运用影响评价 5.5防洪工程影响评价 5.6其他设施影响评价 5.7防汛抢险和水上救生影响评价 5.8综合评价结论 6洪水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6.1建设项目防御洪涝标准与措施分析 6.2淹没影响评价 6.3冲刷与淤积影响评价

6.4综合评价结论 消除或减轻洪水影响的措施 7.1消除或减轻建设项目对洪水影响的工程措施 7.2消除或减轻洪水对建设项目影响的工程措施 7.3非工程措施 7.4工程量和投资估算 8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8.2建议 9附表与附图

SL 5202014

中桥下部结构墩柱施工组织设计155170.137

凡购买我社规程,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的, 本社发行部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