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

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427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

当工区存在较强的相干噪声时,道距应不大于主要干扰波视波长的一半。 b)覆盖次数(N):应根据勘探目的层的资料品质、震源类型、信噪比要求,并考虑经济技术 体化等因素综合确定。 c)最大炮检距(Xmx):选择宜大于主要目的层的深度,满足速度分析的要求,满足动校拉伸的 要求,满足识别压制主要多次波的要求,满足AVO分析对观测范围的技术要求,系统分析 综合确定。 1)满足速度分析要求:叠加速度分析精度误差宜小于6%。以动校时差小于有效波最小视周 期的一半为标准时,所需的最大炮检距见公式(3)。

Xmax一一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D一动校正拉伸百分比; 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单位为秒(s); 目的层叠加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3)满足识别压制主要多次波的要求:最大炮检距Xm计算见公式(5)。

Xmx≤√2t²v²D

式中 Xmax一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t一多次波剩余时差,单位为秒(s); o 一次波零炮检距双程旅行时,单位为秒(s); m 多次波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P 次波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4)满足AVO分析对观测范围的技术要求:当入射角不大于30°时,反射系数较为稳定,通 过AVO分析,由目的层深度及入射角可确定最大炮检距,纵波反射系数计算见公式(6)。

GB/T 34863-2017 冷却塔节能用水轮机技术规范SY/T 76602022

式中: Xmax—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N—覆盖次数; Ax—道距,单位为米(m); d—炮点距,单位为米(m)。

式中: Xmax—最大炮检距,单位为米(m); N—覆盖次数; Ax—道距,单位为米(m); d一炮点距,单位为米(m)。

5.3.3.2二维地震观测系统表述方式

维地震观测系统表述应反映出道距(Ax)、最小炮检距(Xm)、最大炮检距(X)等主要观

5.3.4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为: a) 面元边长(b): 1)满足分辨率要求:面元边长应不大于反射波的1/4波长,计算见公式(10)。

式中 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目的层反射波波长,单位为米(m)。 2)满足识别地质体要求:保证地质任务要求的最小地质体有3~5道的信息。 b)最大炮检距(Xmx):应满足5.3.3.1c)的要求。 c)接收线距(RLI):一般不大于垂直人射时的菲涅尔半径,计算见公式(11)。

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t一 目的层双程反射时间,单位为秒(s); f一目的层主频,单位为赫兹(Hz)。 根据不同地质目标和地质任务,接收线距选择应提高目的层信噪比、减弱采集脚印的影响及压制 则面干扰波。 d)总覆盖次数(N):应不低于最佳二维地震资料品质的覆盖次数。为克服其横向介质的非均匀 性,应满足横线方向有足够的覆盖次数。 注:纵向是指平行接收线方向,横向是指垂直接收线方向。 线束状或正交三维总覆盖次数见公式(12):

横向覆盖次数见公式(13)

式中: Ny 横向覆盖次数; 观测系统模板的激发点数; R 接收线数; G 线束滚动距离相当于横向激发点距的个数。 纵向覆盖次数见公式(14):

SYT.76602022

N= n 2d ·.........................................

Nx 纵向覆盖次数; 单条接收线道数; d 纵向激发点移动间距相当于道距的个数。 e)炮道密度(Ta):应满足地质任务对成像质量及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的要求,激发、接收方式及 单炮品质是影响炮道密度选择的关键因素,见公式(15):

N ×10° bxb

式中: Ta一炮道密度,单位为次每平方千米(次/km²2); V 一满覆盖次数; 元 纵向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D 横向面元边长,单位为米(m)。 f)最大的最小炮检距(Xmn):是由两条相邻接收线和两条相邻激发线构成的中心点的CMP面元 中最小炮检距,Xmn一般不宜大于1.0~1.2倍的最浅目的层深度。在线束状观测方式时,激 发线距(SLI)和接收线距(RLI)与X之间的关系见公式(16):

式中: Xmin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单位为米(m) RLI 接收线距,单位为米(m); SLI 一激发线距,单位为米 (m)。 g)横纵比(A):计算见公式(17):

Xmi √RLI²+SLI

h)偏移孔径(M): 1)为了使三维地震工区边界倾斜地层和断层正确偏移归位后满足设计覆盖次数要求的偏移孔 径见公式(18):

M 偏移孔径,单位为米(m); 一最深目的层深度,单位为米(m); 一 Φmx一一目的层最大倾角,单位为度(°)。 2)满足绕射波能量较好收敛的原则,地质倾角30°范围可包含绕射能量的95%,见公式

偏移孔径,单位为米(m); 最深目的层深度,单位为米(m)。

5.3.4.2不规则观测系统

不规则观测系统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a)通过工区调查,在障碍物区无法正常设置规则的激发线和接收线时,可设计不规则观测系统; b)不规则与规则观测系统应使用统一的CMP网格; c)应分析覆盖次数、方位角、炮检距的分布,合理调整激发点、接收点位置和间距,以减少主 要目的层覆盖次数丢失和炮检距分布的不均匀性

5.3.4.3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表述

针对复杂地质构造,可通过射线追踪或者波动方程方法进行模型正演,研究不同构造部位的地 场特征,论证道距、最大炮检距等参数,指导观测系统设计,要求如下: a)通过对模拟单炮进行FK分析,道距确保干扰的折叠频率不影响有效波;

b)通过射线追踪或照明分析,最大炮检距满足目的层成像的需要; c)通过正演数据的叠加和偏移处理,分析不同观测系统参数对成像的影响,

5.3.6观测系统方案拟定

5.3.7观测系统方案优化

通过相关属性的分析,对观测系统进行评价和优化。 a) 通过对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的均匀性分析,进一步优化观测系统。 b)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响应分析,优选偏移子波对称性好、旁瓣较小的观测系统

障碍区变观设计要求如下: a)检波点原则上不偏移,若因障碍物确需偏移时,同一障碍物区的检波点应向同一侧就近偏移 且保证检波线平滑,最大偏移量不超过道距的二分之一;障碍物过大时,可以做空道处理。 b)二维地震炮点采用纵向偏移原则,同一障碍物区的炮点宜分两边就近加密偏移;三维地震炮 点采用就近偏移原则,且保证炮线平滑。 c)障碍区较大,难以通过a)和b)实现检波点或炮点偏移变观施工时,检波点或炮点应就近偏 移,再开展特观设计与效果论证。 d)变观后的覆盖次数应达到设计覆盖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炮检距分布应保证最浅目的层成像,

5.3.9.1激发因素确定原则:根据工区地表情况、表层调查结果和相关要求,进行分区设计,确定合 适的激发因素,具体激发参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a)井深宜选择较好的激发岩性或速度层,确保能获得较好的激发能量和较宽的激发频带,且有 利于减弱激发噪声; b)激发药量应保证目的层有足够的能量; c)在单井激发信噪比低的地区,可采用组合井激发,组合井激发时,组合井距应大于爆炸半径 的2倍,计算见公式(20):

5.3.9.5电火花激发参数确定要求如下:

5.3.10.1宜考虑地质任务、勘探的要求及资料品质情况等选择检波器类型、检波器组合方式、检波 器性能指标等

.10.2检波器类型选择

a)构造勘探应选用自然频率、灵敏度、失真度符合要求且性能稳定的模拟检波器(串)接收; b)岩性勘探宜选用同类型单点高灵敏度宽频检波器接收; c)同一工区采用不同类型检波器施工时,宜进行检波器对比系统试验。 10.3 检波器组合选择: a) 应根据勘探要求并结合有利于压制环境噪声、保护有效信息的需要来确定检波器组合方式; b) 组合基距(L):以压制随机干扰波和低速规则干扰为主要目的,并兼顾方向特性和地表条件 原则上组金其距不十于道距按公式(21)公式(22)公式(23)计算+

a)构造勘探应选用自然频率、灵敏度、失真度符合要求且性能稳定的模拟检波器(串)接收; b)岩性勘探宜选用同类型单点高灵敏度宽频检波器接收; c)同一工区采用不同类型检波器施工时,宜进行检波器对比系统试验。

5.3.10.3检波器组合选择

a)应根据勘探要求并结合有利于压制环境噪声、保护有效信息的需要来确定检波器组合方式; b) 组合基距(L):以压制随机干扰波和低速规则干扰为主要目的,并兼顾方向特性和地表条件 原则上组合基距不大于道距,按公式(21)、公式(22)、公式(23)计算:

规则干扰波最大视波长时采用的组合基距,单位为米(m);

SYT 76602022

皮最小视波长时采用的组合基距,单位为米(m)

一干扰波的最大视波长,单位为米(m)。

有效波的最小视波长,单位为米(m)。 c)组内距(x,),应大于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 沿测线方向组内距6按公式(24)计算:

式中: 沿测线方向组合基距,单位为米(m); 沿测线方向检波器个数,单位为个。 垂直测线方向组内距6按公式(25)计算:

L2≤ 0.44/smi

Ly一垂直测线方向组合基距,单位为米(m); m一垂直测线方向检波器个数,单位为个。 5.3.10.4根据表层结构参数对同一道组合高差引起的时差进行计算,其时差应不大于反射波视周期 的四分之一,组合高差按公式(26)计算:

式中: Ah同一道内检波器组合高差,单位为米(m); 影响组合时差的近地表地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fdon 最浅目的层反射波主频,单位为赫兹(Hz)。

应根据勘探目标、地震信号特征、仪器特点等合理地选择地震仪器工作因素。仪器参数主要 样间隔、记录长度、前放增益、记录格式、滤波类型、辅助道等,选取原则如下: a)采样间隔:满足采样定理要求,不大于△r,计算见公式(27):

式中: △t 采样间隔,单位为毫秒(ms)

△t 采样间隔,单位为毫秒(ms):

fmx 有效信号的最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 b 记录长度:应满足最深目的层成像需要,一般为最深目的层反射t+△t,△t一般大于或等 2s,计算见公式(28):

5.4近地表结构调查设计

调查点的布设宜考虑地表变化情况和近地表结构特点,以满足近地表建模的要求,遵循以下 原则: a)根据近地表类型和岩性变化合理布设控制点位置,在岩性及表层结构变化区域应加密控 制点。 b)近地表调查控制点的密度应综合考虑地表条件、近地表结构的复杂程度及地质目标勘探需求 确定,二维地震的近地表结构调查控制点密度宜为每2km一个点,复杂地区相应加密,以控 制表层结构的变化,但在建有表层数据库的地区,可以5km~10km一个点;三维地震的近 地表结构调查控制点密度网格宜为2km×2km,复杂地区相应加密。 c)在二维地震测线端点、交点和三维地震施工物理点边界必须有控制点。 d)可借用以往调查点成果塑料排水板打设典型施工方案,但应进行符合性验证,验证点不少于5%。

5.4.2调查方法确定

可以采用小折射法、微测并法和层析反演法进行表层结构调查,遵循以下原则: a)地形平坦、速度从浅到深增大的层状介质区域可采用小折射法; b) 地震钻井能力能达到的区域可采用微测井法; c) 近地表结构较厚区域可采用层析反演法; d)表层结构复杂区域,可综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近地表结构调查。

5.4.3观测方法设计

5.4.3.1小折射法

小折射法观测方法设计要求如下: 宜采用相遇观测、追逐观测(移动炮点或排列)、中间放炮观测等方式,观测排列应采 直线;

b)道距应保证直达波时距曲线控制不少于3道,各层折射波时距曲线控制不小于4道; c)观测系统应保证足够的排列长度,排列长度按高速层折射波时距曲线的控制距离不少于40m,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排列长度或追逐观测锚杆框架梁施工方案(改),确保能追踪到近地表的高速层; d)偏移距应满足直达波观测需要,一般不大于2m; e)记录仪器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25ms,前放增益设置合理并保持一致; f)根据工区特点选择合适的激发方式。

5.4.3.2微测井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