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及现场检测方法》.pdf

DB32/T 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及现场检测方法》.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839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2/T 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要求及现场检测方法》.pdf

电池检测的环境要求应结合具体检测场景作适当区分,不同检测场景下的环境要求见附录A。

6.1.2检测设备功能要求

QX/T 612-2021 10米海洋气象锚锭浮标大修技术规范检测设备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检测设备充放电接口应符合GB/T18487.1中的相关要求; b)检测设备通信传输协议应符合GB/T27930—2015中的相关要求; c)检测设备应具备直流充电功能、直流放电功能

.1.3检测设备测量精虚

检测设备测量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检测设备输出电流测量误差不超过土0.1%FS b)检测设备输出电压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1%FS c)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5℃; d)时间测量误差不超过士0.1s; e)绝缘检测设备测量误差不超过土5%

气味及外观检查除需满足附录A中的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在现场环境良好、无其他异味的条件下进行气味检查; b)应在光线充足,现场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对电池系统可视部分进行检查,

同的检测场景需求,选择相对应的检测项目,具,

靠近箱体外壳及连接器部位,通过噪觉辨别是否有刺激性气味。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检查箱 ,应符合5.1的相关要求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从电池管理系统读取电池系统中单体电池的开路电压,要求开路时间不少于 10min

绝缘性能检测采用的方法应符合GB/T18487.1中的相关要求,在供电设备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 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表1规定施加直流电压,用绝缘检测设备进行测量

DB32/T4380—2022

在运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绝缘性能检测可根据现场检测场景或用户需求选用以下两种方法的其中 种进行: a) 在年检、保养、残值评估等应用场景下或用户需求下可进行深度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断开车辆低压供电; 2) 拆卸高压回路维护开关: 3) 使用绝缘测试仪表接表1施加直流电压进行绝缘测试,持续1min; 测量电池系统高压回路维护开关端及电池系统输出端与车辆壳体之间绝缘阻值,绝缘电 阻值应符合5.3.1的要求。 b)在充电应用场景下或用户需求下可进行快速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检测设备与电动汽车建立通信; 暂时中止车辆电池管理系统绝缘监测模块功能: 通过检测设备进行绝缘测试,绝缘电阻值应符合5.3.1的要求; 4)绝缘检测结束后.恢复电池管理系统绝缘监测模块功能

7.5容量及容量保持率

7.5.1充电可用容量及可用容量保持率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C.: a)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一2015第6.2.1a)中的方式进行放电; b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10min; C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一2015第6.2.1b)中的方式进行充电; d) 记录充电过程中总电压U,电流I及充电时间t; e 读取检测设备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C:; 取新车公告中电池额定容量值C。.按式(1)计算当前实际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n.:

7. =%×100%

式中: 一一实际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C 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单位为安时(Ah); 电池系统额定容量,单位为安时(Ah)。 注:常规检测法检测时间较长,当用户检测时间不充足时,可采用更快速的线上估算法,具体检测方法见附录C。线 上估算法仅适用于充电场景,当线上估算法和常规检测法的测试结果存在误差时,以常规检测法的结果为准

7.5.2放电可用容量及可用容量保持率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2015第6.2.1b)中的方式进行充电;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10min; c) 电池系统按照GB/T31467.1一2015第6.2.1a)中的方式进行放电; d 记录放电过程中总电压U,电流I及放电时间t; 读取检测设备电池系统放电可用容量; f) 取新车公告中电池额定容量值C。,按式(2)计算当前实际放电可用容量保持率nd:

7.6.1 直流内阻一致性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对电池系统进行检测,按以下步骤计算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 系数DCR: a)根据7.7测试结果,按式(3)计算单体电池直流内阻平均值DCR:

式中: DCR一—单体电池直流内阻平均值,单位为欧姆(Q); DCR:一一第i支单体电池直流内阻,单位为欧姆(Q)。 其中:n为电池系统中电池串联数量,对于可以采用检测设备放电的电池系统,单体电池直流 内阻DCR;取7.7.2中DCRa:进行计算,对于采用检测设备只能充电的电池系统,单体电池直 流内阻DCR,取7.7.1中DCR。进行计算; b)按式(4)计算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系数SpcR,DCR,取值方法与a)中相同:

式中: 单体电池直流内阻一致性系数

7.6.2 开路电压一致性

性系数ocV: a)在7.5.1测试过程中,记录电池系统充电停止时刻的各单体电池开路电压U:; b)计算单体电池开路电压的平均值U; c)按式(5)计算单体电池开路电压的一致性系数aV:

式中: U 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平均值,单位为伏(V); U: 第i支单体电池开路电压,单位为伏(V); Socy 单体电池开路电压的一致性系数,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对电池系统进行检测,按以下步骤计算电池系统温度极差T a)在7.5.1测试过程中,检测电池系统各位点温度; b)记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最高温度Tm.取此测试状态下各检测位点的最低温度Tmn

DB32/T4380—2022

) 按式(6)计算温度极差T: T = T mx T min 式中: T 电池系统温度极差,单位为摄氏度(℃); Tmax 电池系统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ain 各检测位点的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7.7直流内阻及增长率

7.7.1充电直流内阻及增长率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计算电池系统充电直流内阻DCR。和每支单体 电池的充电直流内阻DCRi: a 将电池系统荷电状态以1C倍率调整至50%; 关闭车辆电源,静置10min,记录电池系统的总电压Uosc和各单体电池的电压Uoci; C 电池系统以不小于2C倍率或所允许的最大倍率充电10s,记录第10s时的电池系统充电电 压Us和各单体电池充电电压U; 按式(7)计算电池系统50%荷电状态下的电池系统充电直流内阻DCR。,按式(8)计算各单体 电池充电直流内阻DCR:

式中: Bd 一电池系统充电直流内阻增长率; DCR。 电池系统初始直流内阻.单位为欧姆(Q)

7.7.2放电直流内阻及增

DCR Ba 1)×100% DCR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计算电池系统放电直流内阻DCR。和每支单体 电池的放电直流内阻DCRi: a)将电池系统荷电状态以1C倍率调整至50%; b)关闭车辆电源,静置10min,记录电池系统的总电压Uosd和各单体电池的电压Uadi; c)电池系统以不小于2C倍率或所充许的最大倍率放电10S,记录第10s时电池系统的电压U,

和各单体电池的电压U; 按式(10)计算电池系统50%荷电状态下的电池系统放电直流内阻DCR。,按式(11)计算名 体电池放电直流内阻DCRi:

式中: I 电池系统充电电流,单位为安(A); Uo 放电截止时的电池系统总电压,单位为伏(V); Uodi 放电截止时的第i支单体电池电压,单位为伏(V); U 放电第10s时电池系统电压,单位为伏(V); Uai 放电第10s时第i支单体电池电压,单位为伏(V); DCR. 50%荷电状态下的电池系统放电直流内阻,单位为欧姆(2): DCR.i 50%荷电状态下的第i支单体电池放电直流内阻,单位为欧姆(Q)。 取电池系统出厂时测得的电池系统初始直流内阻DCR。,按式(12)计算电池系统放电直流内 阻增长率3:

式中: β——电池系统放电直流内阻增长率; DCR。 一电池系统初始直流内阻,单位为欧姆(Q)

DCR& B%= 1)×100% DCR

针对快充车型,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按以下步骤检测动力电池系统快充能力: a)动力电池系统以1C电流放电至任一单体电池电压达到放电截止电压,静置10min; b)动力电池系统以不小于2C(或按厂商规定的最大电流)电流充电,直至任意一个单体电压达到 充电截止电压,或达到厂商规定的充电截止条件,并且总充电时间不超过30min,计量充入的 电池容量C2,静置10min 取b)中的动力电池系统充电容量C²与7.5.1中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Ct按式(13)计算快充 能力:

式中: 快充能力; 快充过程中动力电池系统充电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 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单位为安时(Ah)

在检测环境条件下,使用检测设备接以下步骤进行电池系统热状态检测: a)关闭车辆电源,静置10min,记录电池系统各检测位点初始温度T,1; b)在7.5.1或7.8测试过程中,记录测试过程中各检测位点出现的最高温度T2; c)按式(14)计算电池系统各检测位点温度温升T,

DB32/T4380—2022

d)选取T,中最大值作为电池系统温升。 式中: T. 电池系统检测位点温度温升,单位为摄氏度(℃): T.1 电池系统检测位点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电池系统检测位点出现的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7.10.1充电荷电状态估算误差

充电荷电状态估算误差按以下步骤进行: a)以1s为采样周期,记录车辆电池管理系统的荷电状态读数SOC及检测设备累计充电容 量C; b) 记录动力电池系统达到充满电截止条件时,检测设备累计容量C: C 通过7.5.1中的方法获取动力电池系统充满电截止时的充电可用容量C,; d) 按式(15)计算出每隔1s的实际SOC:

)按式(16)计算充电荷电状态估算误差:

Cm 充电截止时检测设备累计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 检测设备累计充电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 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单位为安时(Ah); SOC. 充电每隔1s的实际荷电状态数值; SOC. 充电1s荷电状态数值

7.10.2放电荷电状态估算误差

放电荷电状态估算误差按以下步骤进行: 以1s为采样周期,记录车辆电池管理系统的荷电状态读数SOC及检测设备累计放电容 量C; b) 记录动力电池系统达到放电截止条件时,检测设备累计容量C 通过7.5.2的方法获取放电截止时的电池系统放电可用容量CF; d)按式(17)计算出每隔1s的实际SOCm

e)按式(18)计算放电估算误差:

CF 电池系统放电可用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m 放电截止时检测设备累计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 检测设备累计放电容量,单位为安时(Ah); SOCm 放电每隔1s的实际荷电状态数值; SOC' 放电1s荷电状态数值

7.10.3电流测量误差

可在测试过程中按以下步骤进行电流测量误差检测: 记录电池管理系统电流读数I,及检测设备电流读数I2(取测试荷电状态在30%~80%,放电倍率 0.5C稳态下电流值),根据式(19)计算电流测量误差:

式中: I,—电池管理系统电流,单位为安(A); I2——检测设备电流,单位为安(A);

7.10.4总电压测量误差

可在测试过程中按以下步骤进行总电压测量误差检测: 记录电池管理系统电压读数U及检测设备总电压读数U(取测试荷电状态在30%~80%,放电 倍率0.5C稳态下电压值),根据式(20)计算电压测量误差:

式中: 检测设备电压,单位为伏(V); 电池管理系统电压测量误差

检测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检测场景; b)检测项目; c)检测使用的设备仪器; d)检测结果; e)单项评价。 供参考的检测报告样式见附录D

DB32/T4380—2022

检测条件及检测场景要求见表A.1。

附录A (资料性) 检测条件及检测场景要求

表A.1检测条件及检测场景要求

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

B.1电动客车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

B.1.1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见表B.1。

表B.1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B.1.2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电动客车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见表B.2

.2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

动力(含增程式)客车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

表B.3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

B.2乘用车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

B.2.1 纯电动乘用车

B.2.1.1纯电动乘用车(家用类)

纯电动乘用车(家用类)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见表B.4

表B.4纯电动乘用车(家用类)

B.2.1.2纯电动乘用车(运营类)

动乘用车(运营类)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

B.5纯电动乘用车(运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历乘用车(含增程式)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

表B.6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

3.3新能源货车和专用

货车和专用车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见

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电池系统容量、内阻和温度要求见表B.

表B.7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

DB32/T4380—2022

车企客户端平台向检测机构服务端平台发送前24h的电池系统数据(需包含充电数据,如24h内 无充电数据,需再向前回溯直到有充电数据为止),数据上传内容及规则应满足GB/T32960.3一2016 要求,且信息采样周期应不大于1S。 按以下方法获取线上估算电池系统充电可用容量: a) 调取充电数据; b 获取充电开始及充电截止时的荷电状态值X,X2(20%≤X,

C1 区间的充电累计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 充电可用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o 初始充电容量GB/T 6102.2-2012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 电阻法,单位为安时(Ah); X 充电开始时的荷电状态值; X 充电截止时的荷电状态值; ? 实际充电可用容量保持率。

++.+.++++(.+

表D.1为检测车辆基本信息表

锂离子电池现场检测项且、检测方法及检测记录

表D.1检测车辆基本信息

NY/T 2543-2014 肥料增效剂 效果试验和评价要求表D.2现场检测项目及检测结果记录

1]GB/T31467.2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2 GB/T31484一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3 GB/T 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4 QC/T1023一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通用要求 [51NB/T33024一2016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蓄电池检测规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