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266-2014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规范.pdf

DZ/T 0266-2014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789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Z/T 0266-2014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技术规范.pdf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的工作流程为:设计编制、监测底图生产、信息提取、实地调查、成果 综合研究、成果编制等

5.1.1针对不同的工作目的和工.作内容,选用时相合适的航大、航空遥感图像、数据。航天、航空遥感 图像一股应无云覆盖、无云影,影像清晰、反差适中,像片内部和相邻像片间无明显偏光、偏色现象 1:250000工作区应选择空间分辨率优于15m的多光谱数据;1:50000工作区应选择空间分辨率优 于2.5m的遥感数据;1:10000工作区应选择最新时相的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遥感数据。光学遥感 数据难以获取的地区可以采用雷达数据, 5.1.2应收集工作区矿产资源开采申请登记表(数据库)、矿产资源勘探申请登记表(数据库)、全国省 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工作区1:250000、1:100000和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及DEM数据。 5.1.3工作中应尽可能收集工作区自然地理、人文、气候、地质环境、社会经济、交通等资料;1:10000 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和DEM数据;与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分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内容有 关的研究报告、图件、文字资料、数据表格等

5.2.1根据矿山开采方式,分析工作区不同矿种的踏勘目的、遥感监测方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5.2.2参考有关资料,初步建立工作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图斑、固体废弃物以及矿山地质灾害等的解 泽标志;拟定野外踏勘路线和踏勘内容。 5.2.3重点选择不同类型矿种分布集中区,以穿越路线进行踏勘,完善工作区遥感图像解译标志。每 个区必须有1~2条贯穿全区的踏勘路线。 5.2.4详细了解工作区的野外工作条件,为实地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民族习 俗、安全保障等背景资料

5.3.1设计书内容包括目的任务、工作区矿产资源概述、工作部署、技术路线、工作方法、精度要求、实 物工作量、预期成果、人员组织、保障措施和经费预算等。编写提纲见附录A.1。 5.3.2根据任务书要求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状况、矿产资源规划情况、矿山 地质环境问题等精心编写设计。设计书应简明扼要,技术方法先进可行;工作安排合理,部署得当,措施 有力。 5.3.3设计书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经批准的设计书是进行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质量监控及 其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设计书未经审批,项目不得实施,

5.3.1设计书内容包括目的任务、工作区矿产资源概述、工作部署、技术路线、工作方法、精度要求、实 物工作量、预期成果、人员组织、保障措施和经费预算等。编写提纲见附录A.1。 5.3.2根据任务书要求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状况、矿产资源规划情况、矿山 也质环境问题等精心编写设计。设计书应简明扼要.技术方法先进可行;工作安排合理,部署得当,措施 有力。 5.3.3设计书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经批准的设计书是进行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质量监控及 其成果评审验收的主要依据。设计书未经审批,项目不得实施DL/T 852-2016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5.3.4工作过程中,实施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编写补充设计,报请原审批单位批准

[6. 1.1数学基础

1.1.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1.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1.3影像图的投影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1.1.4影像应保持原始影像数据的最优分辨率

6.1.1.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6.1.1.2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6.1.1.3影像图的投影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6.1.1.4影像应保持原始影像数据的最优分辨率

6.1.1.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6.1.2.1制作1:250000监测底图的控制点应来源于1:10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数字影像地图、线划 地形图、数字地图和相应的DEM数据。 6.1.2.2制作1:50000监测底图的控制点应来源于1:5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线划地形图、数字地 图、数字影像地图和相应的DEM数据。 6.1.2.3制作1:10000监测底图的控制点应来源于1:10000或更大比例尺的线划地形图、数字地 图、数字影像地图和相应的DEM数据。特殊的地区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6.1.2.4经过权威机构认定的像控点数据库亦可作为控制点来源

3.1影像图需严格符合技术设计和任务书的要求,满足应用的需要。 3.2图廊线尺寸、方里网、经纬度、图幅内外整饰、注记符合要求。 3.3影像图上随机抽取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0.50m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0.75mm 影像图的用途及用户需求,该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上述指标的两倍。 3.4图廓线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6.1.3.1影像图需严格符合技术设计和任务书的要求,满足应用的需要。 6.1.3.2图廊线尺寸、方里网、经纬度、图幅内外整饰、注记符合要求。 6.1.3.3影像图上随机抽取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0.50m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0.75mm。 根据影像图的用途及用户需求,该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上述指标的两倍。 6.1.3.4图廊线的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在保持是够信息单和消晰度的前 始图像中噪声和条带需进行去条带和滤波处理。 1.2对辐射度畸变较大的原始图像 止处理

6.2.2.1制作1:250000监测底图应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6°或等角圆锥投影,进行多项式纠正;制 作1:50000监测底图应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6°投影,进行正射纠正;制作1:10000监测底图应采 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3°投影,进行正射纠正。 6.2.2.2工作区跨带时,应作跨带坐标转换,可以区域大的投影带为准,相邻投影带进行换带计算,如两 个投影带所占面积大致相同,可在两带上分别选点、分别纠正,或以一带为准,另一带换带计算。 6.2.2.3控制点的选择取决于拟合多项式的次数,剔除粗差后至少应保留两个以上的多余控制点,以便 于平差计算。图像纠正一般应在8个象限内均有控制点,控制区域应尽可能大。拟合多项式一般选择 二次多项式。 6.2.2.4对于侧视角较小的平原地区的高分辨率数据,使用二次多项式法;对于侧视角较大的山区,要 求采用三角有限元法。该方法要求密集采集控制点,尤其在矿区,应加大控制点密度,以达到较好的纠 正效果。其他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控制点较易获取,可采用三角有限元法。 6.2.2.5使用纠正公式对影像逐点进行纠正,纠正误差要求不大于图上距离0.5mm,控制点拟合精度 控制在0.3mm以内

6.2.3.1融合可在同一时相的相同数据源之间进行,也可在不同时相的不同数据源之间进行,视具体目 的而定。在不同时间获取的图像间进行融合处理时,要求不同时间图像的内容没有大的变化。融合后 图像应突出目标物信息,力图使目标物与周围地物边界清晰。低分辨率图像的插值算法宜采用三次卷 积法。 6.2.3.2融合方法有HIS法、主成份分析法、小波变换法、Brovey变换线性加权乘积、加法等,不同工作 区可根据效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6.2.3.3融合后影像图带地理编码,文件名称为:监测区名称一数据类型一多光谱组合波段一融合方 法一时相.img(或其他后级)。

6.2.4.1在相邻图像重叠区内选择同名点作为镶嵌控制点,要求两景同名地物严格对准,拟合中误差控 制在1个像元以内。 6.2.4.2镶嵌图像间应进行亮度匹配,以降低灰度差异。 6.2.4.3镶嵌拼接线的选择无论是采用交互法还是自动选择,均需是一条折线或曲线;拼接点两旁应进 行灰度圆滑 6.2.4.4镶嵌后文件名:监测区名称一数据类型一时相一镶嵌.img(或其他后缀)

6.3.1.1图廓整饰的内容包括内图廓、外图廊和坐标注记。 6.3.1.2内图廊线应是曲线,东西图廊可以绘成直线,南北图廊为弧线,可以分段用折线表示。图廊线 宽度为图上0.5mm。 6.3.1.3外图廊线平行于内图席线,与内图廓线间隔为10mm,主图廊线宽度为1mm,副图廊线宽度 为图上1个像元,两者相互平行,距离为2mm。 6.3.1.4图廊线坐标注记内容是经纬度和方里网。1:250000影像图在外图廊上以经差15'、纬差10

3.1.1图廓整饰的内容包括内图廓、外图廊和坐标注记。 3.1.2内图廊线应是曲线,东西图廊可以绘成直线,南北图廊为弧线,可以分段用折线表示。图 度为图上0.5mm。 3.1.3外图廊线平行于内图席线,与内图廓线间隔为10mm,主图廊线宽度为1mm,副图廊线货 图上1个像元,两者相互平行,距离为2mm 3.1.4图廊线坐标注记内容是经纬度和方里网。1:250000影像图在外图廊上以经差15'、纬差

间隔注记经纬度坐标,注记2mm长、1个像元宽的短线在主图廓与副图廊之间;贯通图面的方里网间 隔为10km。1:50000影像图在外图廊上以经差3°、纬差2'间隔注记经纬度坐标,注记2mm长、1个 象元宽的短线在主图廓与副图娜之间;贯通图面的方里网间隔为2km。 6.3.1.5图廓四角的经纬度注记标于内图廊四角的延长线两侧,字头朝上。经度注记跨经线的左右,左 注“"”.右注“"”和""”;纬度注记跨纬线的上下,上注“"”,下注""”和""”。 6.3.1.6方里网注记要求每条方里线在图廊间注出其坐标值的两位公里数,首末方里线及百公里数方 里线注记应注出完整的公里数,在南、北图廊间的两位公里数注在方里线的右侧,百位以上数字注在方 里线的左侧,东、西图廊间的两位公里数注在方里线上方。 6.3.1.7坐标注记采用宋体。注记整十公里.字高3mm,带号与整于公里,字高为2mm

6.3.2.1图面整饰要求标注图名、图幅接图表、数字比例尺和线划比例尺等。 6.3.2.2图名用横列注记在北图廊外居中位置。标准分幅的,图名下方注记图幅编号。字体采用黑体, 大小可视图幅大小确定。 6.3.2.3比例尺注记于南图廊外正中位置。应同时绘制数字比例尺和线划比例尺。其中,数字比例尺 用宋体,字高5mm;线划比例尺的注记用宋体,字高3mm。 6.3.2.4图例内容包括地理要素和专业要素。一般放置在东图廊外侧,沿外图廊线从上而下排列,上方 与北内图廓线持平。 6.3.2.5标准分幅的影像图的图幅接合表放置在北图廊外西面。接图表采用90mmX24mm大小,每 单元采用30mm×8mm大小;下沿居北图廊线外侧4mm;注记均用宋体,字高6mm。 6.3.2.6南图廊外西面注记包括所采用的遥感资料种类、时相和波段组合,控制资料等。字体用宋体, 字高为5mm。南图廊外东面注记作业单位。字体用宋体,字高为8mm。 6.3.2.7按照应用的要求注记地理名称、矢量要素、专题要素等信息。名称注记字体用宋体,字高为线 划地形图的2倍。其中,要求每40mm×36mm遥感影像图范围内,参照已有地形图,调注2~5个主 要地理名称且注记应清晰易读,不压盖主要地物

7.1.1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

7.1.1.1根据基准年和监测年度的全分辨率监测底图,分别提取矿产勘查/开采图斑位置,通过对比,判 别其存续状况(正在活动的原有勘查/开采图斑、正在活动的新增勘查/开采图斑、关停勘查/开采图斑)。 7.1.1.2通过区域采矿权数据与区域矿产资源规划数据的比对,提取与矿产资源规划不符的矿产开发 图斑(禁止开采区中的矿产勘查/开采图斑、小于规划最小开采规模的开采图斑、公路/铁路沿线一定范 围内的开采图斑等)

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监

7.1.2.1根据监测年度的最优分辨率监测底图,结合区域地质矿产图及断头路、排土场等采矿形迹的判 释,提取开采井口、口的位置,圈定露天采场、活动采区的范围,判断其开采状况(开采、停产或关闭)、 开采矿种(煤、铁);提取尾矿资源的分布范围,判断其类型,估算其体积。 7.1.2.2根据监测年度的最优分辨率监测底图,结合区域地质矿产图及探槽、探井、钻井平台、矿石堆 排土场等探矿形迹的判释,圈定矿产勘查区的范围,判断其勘查状况(正在勘查、暂停勘查或关闭)、勘查

7.1.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

7.1.3.1根据年度监测底图,按界内开采矿山、疑似违法矿山和废弃矿山,分别提取矿产勘查或开采图 斑(井口、碉口、露天采场)、矿山建筑物、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等的占地情况,包括压占、毁损的土地类 型及面积。 7.1.3.2根据年度监测底图,分别提取工作区内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患的类型、分布、规模、发生时间、发 育特征、成因等信息,判断其危险性大小、危害程度、危害对象,估计其危害范围;提取区域矿产资源开发 活动对主要交通干线、水利工程、村庄、工矿企业及其他各类建(构)筑物等的影响与破坏信息。 7.1.3.3根据年度监测底图,提取水体污染、矿尘引起的土壤污染等污染分布情况。 7.1.3.4根据年度监测底图,提取废石(渣)清理、采坑(塌陷坑)回填、护坡、覆土、复绿、造景等矿山地质 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信息,包括(对地质灾害体等)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等信息。 7.1.3.5通过多期监测底图的对比,提取矿产资源开发占地情况、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和矿山地质环 境恢复治理情况等的变化信息

7.2信息提取的方法和要求

7.2.1在正确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方式,在最优分 辨率影像上解译, 7.2.2所有拟定野外检查图斑的解译信息均应填写"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格式参见附 录 B的表 B.1、表 B,2

7.3.1根据提取的矿产资源规划区信息,在与工作区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对比的基础上,填制"矿产资源 见划执行情况遥感监测统计表”“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调查统计表”,格式参见表B.3、表B.4。 .3.2根据提取的矿产资源开发状况信息,在与工作区采矿权、探矿权数据对比的基础上,填制“×> 省×X县矿产卫片执法疑似违法图斑汇总表”“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统计表”和“××X工作区尾矿资源遥 感调查统计表”,格式参见表B.5、表B.6和表B.7。 7.3.3根据提取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信息,参考工作区矿产资源规划、采矿权、探矿权等数据,填制“× 《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占地统计表”"矿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统计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遥 感监测统计表”.格式参见表B.8、表B.9和表B.10

编制野外工作部署图。内容包括野外检查路线、不同类型野外检查点分布。

8.2.1验证信息提取的可靠性,实地核查有疑问的信息、界外开采图斑。

8.2.1验证信息提取的可靠性,实地核查有疑问的信息、界外开采图斑。 8.2.2完善解译标志,补充遗漏的信息、修改错提信息。 8.2.3完善“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遥感监测统计表”"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调查统计表”××省× X县矿产卫片执法疑似违法图斑汇总表”"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统计表”“××X工作区尾矿资源遥感调查 统计表”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占地统计表”"矿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统计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 治理规划遥感监测统计表”

2.1验证信息提取的可靠性,实地核查有疑问的信息、界外开采图斑。 2.2完善解译标志,补充遗漏的信息、修改错提信息。 2.3完善“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遥感监测统计表”"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调查统计表”“×× 县矿产卫片执法疑似违法图斑汇总表”"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统计表”×××工作区尾矿资源遥感 计表”“XXX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占地统计表”"矿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统计表”“矿山生态环境 理规划遥感监测统计表”

8.3实地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8.3.1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对于解译效果较好的地段以点验证为主;对于 解译效果中等的地段应布置一定代表性路线追踪验证;对于解译效果较差的地段,则以面验证为主。 3.3.2野外实地调查图斑量不小于解译图斑总量的10%。除影像上矿山开采行迹清楚的图斑外,涉及 的能源类、金属类矿产疑似违法图斑100%进行野外检查。矿山地质灾害图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图斑100%进行野外检查。有疑问的图斑应100%进行检查。 3.3.3野外检查图斑必须涵盖所有地物类型。 3.3.4所有调查图斑应填写"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野外记录表”.格式参见表B.11

9.1.1.1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9.1.1.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9.1.1.3影像应保持原始影像数据的最优分辨率

9.1.2地理底图制作

9.1.2.11:250000地理底图编制工作参考如下规范进行:《1:2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GB15944).《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91)。数据来源于全国1:250000基码 地理数据库。 9.1.2.2考虑到数据的现势性、成图的整洁性和系统的完整性,应对公路、铁路进行修编,对三角点、水 系等其他要素进行删减

9.2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图的编制

9.2.1编制方法和要求

9.2.1.1采用自由分幅,比例尺为1:250000或1:50000。 9.2.1.2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6°分带)或等角圆锥投影。 9.2.1.3以编制好的1:250000或1:50000地理底图为底图,依次叠覆区域矿产地质背景(矿源层、 控矿构造、成矿有利部位等)、矿产资源规划区界线、采矿权/探矿权界线、2期矿产资源开发图斑、矿产 资源开发占地及变化情况,形成1:250000或1:50000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图

9.2.2图件内容及表现方式

9.2.2.1底图:以编制的1:250000或1:50000地理底图为基础。标明县(区、市)行政辖区界线、镇 级以上地名、干线公路、铁路、山脉、河流、湖泊名称等。图示图例见《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 示》(GB/T14512)《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GB/T17695)《1:500000、1:1000000省 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519)等标准。图示图例参见C.1、C.2。 9.2.2.2地质要素:标明区域控矿的地层、岩体、断裂和控矿构造等。图示图例参见《区域地质图图例) (GB958)。图面长度小于1cm的线性体、面积小于4mm"的图斑不予标示。 9.2.2.3矿产资源规划要素:标明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国家规划矿区、重点矿山生态 环境恢复治理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地、矿产资源保护区等的范围和类型。矿产资

源规划要素图示参见C.3。 9.2.2.4矿产资源要素:矿区(床)规模中型以上的矿区和重要小型矿区,标明当前的开发利用状况(分 未利用、正在利用、停产或关闭)。开发现状图示参见C.4。图上面积小于4mm²的图斑均以点标示。 9.2.2.5矿山占地变化情况(矢量)信息。以实际提取的矿业活动用地图斑直接上图。图上面积小于 4mm²的图斑不予标示。图示参见C.3。 9.2.2.6采矿权(矢量)信息。标明符合规划、不符合规划的采矿权界线。图示参见C.3。 9.2.2.7数据统计表。图廊外宜放置“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统计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规划遥 感监测统计表”。一般放置在东图廊外侧,沿外图廊线从上而下排列,表头与北内图廊线持平;也可视图 面内容调整位置。表格大小根据图面整饰情况由各项目自行决定,均用宋体,字高8mm。 9.2.2.8图名、图例。图名一律用隶书,加粗,字体视图幅大小自定。按图面内容标示相关图例。 9.2.2.9责任表。放置在东图廊外侧下部。责任表示例参见C.12。

9.3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图的编制

9.3.1编制方法和要求

9.3.1.1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编制。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可编制多张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图。 9.3.1.2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9.3.1.3以编制好的最新的最优分辨率影像为底图,依次叠覆矿产资源采矿权/探矿权界线、矿产勘查 或开采图斑(井口、口、露天采场),形成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图。 9.3.1.4按县级行政区范围,对每个矿产疑似违法图斑从左到右、从上至下,从1开始顺序编号。如 406222011100005为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某图斑编号,其中,140622为该县级行政区划代码,2011为监 测年份,1为违法的英文首字母,00005为序号。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每个矿产疑似违法图斑有且只 有一个编号

9.3.2图件内容及表现方式

9.3.2.1底图:用最新的、通过色彩淡化处理的模拟真彩色最优分辨率影像作底图。 9.3.2.2开采管理状况:矿产勘查或开采图斑(井口、口、露天采场)位置及其开采管理状况。标示区 域范围内的登记矿权界线,界内勘查或开采图斑、疑似违法图斑等的界线和位置。采矿权界线以蓝色线 (0,0,255)表示;探矿权界线以青色线(0,255,255)表示;界内开采图斑以绿色线(0,255,0)表示;界内勘 查图斑以黄色线(255,255,0)表示;疑似违法图斑均以红色线(255,0,0)表示;线宽0.2mm;不标面色。 图上面积小于4mm的图斑均以相应颜色的点标示。标示疑似违法图斑编号后5位中的有效数字,如 编号后5位为000010,图上仅标示10;均用宋体,红色,字高5mm。 9.3.2.3注记:矿山名称,镇级以上地名,干线公路、铁路,山脉、河流、湖泊名称等;绘制国界、省界、地区 界、县界。图示图例及字体大小参见C.1、C.2。 9.3.2.4数据统计表:图廊外宜放置"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统计表”"×X省XX县矿产疑似违法图斑汇总 表”。一般放置在东图廊外侧,沿外图廊线从上而下排列,表头与北内图廊线持平;也可视图面内容适当 更改位置。表格大小根据图面整饰情况决定,均用宋体,字高8mm。 9.3.2.5镶图:按完整的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利用最新遥感影像编制索引图;图内各矿产疑似违法图斑 分布图制图范围以青色线(0,255,255表示,线宽0.25mm;按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用I、IⅡI等罗 马数字对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图进行编号。一般放置在东图外侧,数据统 计表下方、责任表上方。索引图宽度不小于数据统计表宽度。

9.3.2.6图名、图例、责任表。参见9.2.2.8、9.2.2

9.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图的编制

9.4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图的编制

9.4.1编制方法和要求

9.4.1.1采用自由分幅,比例尺为1:50000或1:10000。

9.4.1.1采用自由分幅,比例尺为1:50000或1:10000。 9.4.1.2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50000采用6°分带.1:10000采用3°分带。 9.4.1.3以编制好的、最新的1:50000或1:10000影像图为底图.依次叠覆矿产资源开发图斑界线、 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土地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界线、污染界线等,形成1:50000或1:10000矿山地质环 境问题遥感监测图。

9.4.2图件内容及表现方式

9.4.2.1底图:用最新的、通过色彩淡化处理的1:50000或1:10000高分辨率融合图像作底图。 9.4.2.2矿产资源开发图斑占地情况:包括矿产勘查或开采图斑(井口、碉口、露天采场)、固体废弃物、 中转场地、矿山建筑物等的占地情况。图例参见C.5。图上面积小于4mm"的图斑不予标示。 9.4.2.3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惠)内容:包括地面塌陷区(含塌陷坑、地裂缝)、不稳定边坡、滑坡、崩塌、泥 石流、煤自燃、煤研石自燃等的分布情况。图例参见C.6。图上面积小于4mm"的图斑均以点标示。 9.4.2.4污染内容: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的分布情况。图例参见C.5。图上面积小于4mm"的图 斑不标示。 9.4.2.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内容:包括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等信息。图例参见C.7。 9.4.2.6注记:内容及表现方式参见9.2.2.3。 9.4.2.7 数据统计表:图廊外宜放置“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监测统计表(当年部分)""矿区地质灾害遥 感调查统计表”。一般放置在东图廓外侧,沿外图廓线从上而下排列,表头与北内图廓线持平;也可视图 面内容调整位置。表格大小根据图面整饰情况由各项目自行决定,均用宋体,字高8mm。 9.4.2.8图名、图例、责任表。参见9.2.2.8、9.2.2.9

9.5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变化遥感监测图的编制

9.5.1编制方法和要求

9.5.1.1采用自由分幅,比例尺为1:50000或1:10000。 9.5.1.2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1:50000采用6°分带,1:10000采用3°分带。 9.5.1.3以编制好的、最新的1:50000或1:10000影像图为底图,依次叠覆基准年的矿产资源开发 图斑界线、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土地情况、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界线及其变化情况,形成 1:50000或1:10000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变化遥感监测图

9.5.2图件内容及表现方式

9.5.2.2矿产资源开发占地及变化情况:包括不同时期的矿产勘查或开采占地及变化情况。图例参见 C.8。图上面积小于4mm"的图斑不予标示。 9.5.2.3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患)内容:包括不同时期的地面塌陷区(含塌陷坑、地裂缝)、不稳定边坡、滑 坡、崩塌、泥石流(山区)、煤自燃、煤砰石自燃等分布及变化情况。图例参见C.9。图上面积小于4mm 的图斑均以点标示。 9.5.2.4污染内容: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图例参见C.11。图上面积小于 4mm的图斑不予标示。 9.5.2.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内容:包括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变化情况和治理效果等信息。图例参见

C.10。 9.5.2.6注记:内容及表现方式参见9.2.2.3。 9.5.2.7数据统计表:图廊外宜放置"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监测统计表”。表现方式参见9.3.2.6。 9.5.2.8图名、图例、责任表。参见9.2.2.8、9.2.2.9

. 9.5.2.6注记:内容及表现方式参见9.2.2.3。 9.5.2.7数据统计表:图廊外宜放置"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监测统计表”。表现方式参见9.3.2.6 9.5.2.8图名、图例、责任表。参见9.2.2.8、9.2.2.9

10.1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

10.1.1以省域、监测区为单位,按规划区类型,分别统计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的矿产资源 规划执行情况,研究矿产资源规划执行较差的主要原因(如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关系、与矿产品价格变化 之间的关系)。 10.1.2分别统计和对比各规划区不同年度的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圈定矿产资源规划监管重点区 域,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10.1.3结合区域矿产赋存规律研究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研究.为矿产资 源规划的制定提供建议

10.2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监测

0.2.1以省域、监测区为单位,分别统计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的合法开采、违规开采状况 及历年变化情况,对上一年的违规开采图斑进行动态监测.研究违规开采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与区域经 济建设的关系、与矿产品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 10.2.2针对不同矿种,分别统计不同矿种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违规比例与变化情况.研 究违规开采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与违规成本之间的关系、与市场转人制度之间的关系)。 10.2.3结合区域矿产赋存规律研究,指出违规开采可能出现的区域,指出经常出现违规开采现象的矿 种、区域,研究违规开采现象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提出相关整治建议。

10.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

10.3.1以省域、监测区为单位,分别统计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的合法开采、违规开采的占 也情况及历年变化情况,指出开采占地比例较多的矿种及其开采方式改变的可能性:根据地表景观保护 工作的需要,提出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建议。 10.3.2综合考虑监测区重要程度、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发育、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等情况,采用 网格法,按监测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评价级别分为二级(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图例参 见C.5。网格大小一般为2cm×2cm。评价因子参见附录D。 10.3.3针对不同矿种,分别统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对区域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典型区域进行解剖,提出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建议。 10.3.4按地质灾害类型,分别统计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惠)的分布范围、规模及影响对象,圈定矿山地 质灾害集中分布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与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患)之间关系.不同矿 种、不同开采方式与矿山地质灾害(及隐患)之间的关系等的研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开发与恢复 治理建议。

1.1阶段成果报告编写

DZ/T0266—2014

测阶段成果报告。 11.1.2阶段成果报告编写必须在实地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各种资料高度综合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内容 包括工作区概况、工作完成情况、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成果、存在问题、各疑似违法图斑A4图 版等,要求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成绩和问题 阶段成果报告编写提纲见A.2。 11.1.3阶段成果报告应做到内容真实、时效性强,做到文字通顺、图文并茂、图例齐全。 11.1.4阶段成果报告应在遥感数据获取之日起40天内提交

11.2.1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成果报告的编写,应以各工作区的具体任务要求和内容丰富翔实的实 标材料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总结规律。 11.2.2报告编写必须在各种资料高度综合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内容要求全面、重点突出,既不繁琐,又 要避免简单化;既客观地反映工作区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在规划执行、矿业秩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 方面的成绩和问题,又要研究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1.2.3报告编写要有综合性、逻辑性。应做到内容真实、文字通顺、主体突出、层次清晰、图文并茂、插 图美观、图例齐全、各章节观点统一协调。 11.2.4报告编写提纲见A.3。

11.3成果验收提交的资料

成果验收应提交的资料包括: 实际材料图、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野外记录表等及相关 数据库; b)项目成果图及相关成果数据库; 各类调查成果统计表; d) 成果报告(含专题研究报告);

11.4.1.1原始资料

包: a) 项目使用的原始遥感数据、地形图资料或数据; b) 遥感数据处理中间成果数据; 区域遥感监测底图及数据; d) 实际材料图、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野外记录表与照片资 料等。 11.4.1.2成果图件。 包: a)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图(1:250000或1:50000,纸质图); b 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图(无固定比例尺,影像图); c)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图(1:50000或1:10000,影像图); d)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变化遥感监测图(1:50000或1:10000,影像图)。

包: a)项目使用的原始遥感数据、地形图资料或数据; b)遥感数据处理中间成果数据; 区域遥感监测底图及数据; 实际材料图、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野外记录表与照片资 料等。 .4.1.2成果图件。 包括:

11.4.1.2成果图件

a)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图(1:250000或1:50000,纸质图); b)矿产疑似违法图斑分布图(无固定比例尺,影像图); c)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图(1:50000或1:10000,影像图): d)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变化遥感监测图(1:50000或1:10000,影像图)

11.4.1.3成果报告。 11.4.1.4成果数据。 11.4.2成果提交要求 11.4.2.1最终成果除按规定向地质成果管理部门汇交外,还应向项目管理部门提交;不仅应提交成果 报告和相关成果图件,还应按有关规范提交成果数据、报告文字数据。 11.4.2.2成果提交一般在最终成果验收通过后2个月内完成

11.4.1.3成果报告。 11.4.1.4成果数据。 11.4.2成果提交要求 11.4.2.1最终成果除按规定向地质成果管理部门汇交外,还应向项目管理部门提交;不仅应提交成果 报告和相关成果图件,还应按有关规范提交成果数据、报告文字数据。 11.4.2.2成果提交一般在最终成果验收通过后2个月内完成

11.4.1.3成果报告。 11.4.1.4成果数据。

11.4.2成果提交要求

A.1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设计书编写提纲

A.1.1 第一章 前盲

A.1.2第二章工作区矿产资源棚

A.2.1 第一章 前言

A.2.1.1第一节工作区概况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技术文档编写提纲

包括工作进度说明、遥感数据源简介、遥感影像制作精度、信息提取方法及精度评价、实地调查情况 介绍实地调查工作概况、实地调查工作量、图斑检查情况、错判原因以及进一步的质量改进措施等)、提 交成果等。

A.2.2第二章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监测

闸述客类矿产资源开采状况,重点对疑似违法图斑进行描述,图文并茂。对全区违法走 分析

A.2.3.1第一节主要成果

A.3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成果报告编写提纲

A.3.1.1第一节项目概况 简要叙述项目来源、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年度工作任务、工作起止时间, A.3.1.2第二节工作区概况 A.3.1.3第三节 工作量完成情况 A.3.1.4第四节取得的成果与进展

A.3.2第二章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A.3.2.1第一节技术路线 A.3.2.2第二节工作方法与工作流程 A.3.2.2.1 一、遥感数据源简介 A.3.2.2.2 二、遥感影像制作 A.3.2.2.3 三、信息提取方法及精度评价 A.3.2.2.4 四、实地调查 介绍实地调查工作概况、实地调查工作量、图斑检查情况、错判原因以及进一步的质量改进措施等 A.3.2.2.5 五、成果图编制

A.3.3第三章矿产资源规划遥感监测

A.3.3.1第二节工作区矿产资源规划概况

A.3.4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监测

按不同比例尺工作区分别阐述矿产资源开采状况,按矿种重点对各种矿产疑似违法图斑进行 个绍,对合法勘查开采和疑似违法图斑进行对比分析,圈定疑似图斑集中分布区,对区域违法勘查 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A.3.5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遥感监测

A.3.5.1第一节矿产资源开发占地情况

A.3.5.2第二节矿区地质灾害 按灾害类型JB/T 10236-2014 滚动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振动(速度) 技术条件,先面后点分别编写;圈定地质灾害隐患区。 A.3.5.3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

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与对策,

A.3.7 第七章 结语

A.3.7.1第一节取得的成果 包括调查成果、技术研究成果和成果应用情况。 A.3.7.2第二节存在问题与建议

A.3.7.1第一节取得的成果

A.3.7.1第一节取得的成果 包括调查成果、技术研究成果和成果应用情况 A.3.7.2 第二节存在间题与建议

GB/T 31026-2014 机动车发动机润滑系清洗液表B.1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开发状况) 表B.2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表B.3 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遥感监测统计表 表B.4 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调查统计表 表B.5 XX省XX县矿产卫片执法疑似违法图斑汇总表 表B.6 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统计表 表B.7 XX×工作区尾矿资源遥感调查统计表 表B.8 XXX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占地统计表 表B.9 矿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统计表 表B.10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遥感监测统计表 表B.11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野外记录表

表B.1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开发状况) 表B.2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解译记录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表B.3 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遥感监测统计表 表B.4 矿产资源开发占地遥感调查统计表 表B.5 XX省XX县矿产卫片执法疑似违法图斑汇总表 表B.6 矿产疑似违法图斑统计表 表B.7 XXX工作区尾矿资源遥感调查统计表 表B.8 XXX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占地统计表 表B.9 矿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统计表 表B.10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遥感监测统计表 表B.11 矿产资源开发遥感监测野外记录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