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013-2018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指南(试行).pdf

T/CAGHP-013-2018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指南(试行).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AGHP-013-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1 M
标准类别:地质矿产标准
资源ID:276946
VIP资源

T/CAGHP-013-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AGHP-013-2018地质灾害InSAR监测技术指南(试行).pdf

地质灾害InSAR监测主要任务如下: a)SAR数据覆盖范围内具有缓慢变形要素的多种地质灾害综合识别。 b)工作目的设定的地质灾害时空变形信息获取。 c)变形监测结果精度评价及质量控制。 d)识别和监测结果综合验证。 e)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灾害体稳定性分析

利用InSAR技术开展地质灾害监测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精度 评估、质量控制、结果分析、成果编制与提交七部分。

4.3.1.1应分析地质灾害特征和监测条件,比较各种变形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充分了解InSAR技 术对拟监测对象的适用性AQ/T 4122-2014 烟花爆竹烟火药吸湿率测定方法,提出采用InSAR技术的依据,参考附录A。 4.3.1.2应根据地质条件及SAR数据源,在工作之初明确地质灾害InSAR监测拟获取的变形信 息(如:覆盖区域、变形量、位移方向、变形范围、变形速率等)、达到的精度、成果的表达形式、最终要 解决的问题等,使其与工作目标、数据条件和成本相匹配

T/CAGHP0132018

4.3.2.1应收集监测区SAR数据存档信息,监测区在轨SAR数据参数、在轨状况和编程定制规 则,监测区光学遥感图像,监测区域数字地形图和DEM。 4.3.2.2应搜集监测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已有监测成果资料,监测区地层岩性与活动断裂,监测区及 周边的地震、降水、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等资料

4.3.3地质背景分析

4.3.3.1应根据搜集到的客类资料,分析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SAR成像特点,为1nSAR监测数据 选取、处理方法、参数确定和监测结果地质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4.3.3.2地质背景分析应考虑地质灾害的类型、时空发育特征、发育阶段、灾害发生的时间段、灾害 体的变形梯度、地形、植被、气候、地层岩性、地震和活动构造、SAR数据干涉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 因素。

4.3.4技术设计书编写

4.3.4.1开展地质灾害InSAR监测之前,应编制独立的技术设计书。 4.3.4.2技术设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4.3.4.1开展地质灾害InSAR监测之前,应编制独立的技术设计书

a)任务来源及目的、意义。 b) 监测区地质背景及InSAR技术适用性分析。 c SAR数据选择及数据处理方法。 d) 监测数据精度要求与质量控制措施。 e) 监测结果验证方式和方法。 地质灾害区域发育规律和地质稳定性分析方法。 g 人员组成、任务分工及工作进度安排。 h) 预期提交成果。 1) 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方案。 J 监测工作部署图。

4.4.1InSAR监测类型及对应的数据要求

InSAR监测精度按从低到高可分为4个级别,与之对应的SAR数据空间分辨率、数据类型、数 据量及精度宜满足下列规定: a) 灾害集中区发现(Discovery):分辨率优于40.Om,以扫描模式SAR(ScanSAR)数据模式或 递进地形扫描SAR(TOPSAR)数据模式为主,所需景数不少于2景,分米级至米级精度。 6 灾害空间分布探测(Detection):分辨率优于20.0m,以条带模式(Strip)为主,所需景数不 少于2景,厘米级至分米级精度。 灾害变形规律识别(Recognition):分辨率优于15.Om,以聚束模式(Spot)和条带模式 (Strip)为主,所需景数不少于8景/a,毫米级精度。 d)灾害发育特征确认(Identification):分辨率优于5.Om,以凝视模式(StaringSpot)和聚束模

T/CAGHP0132018

式(Spot)为主,所需景数不少于20景/a,总数不少于40景,亚毫米级精度。

4.4.2SAR数据选取基本原则

4.4.2.1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特点,结合监测区SAR数据接收情况,获取存档数据,编程定 制工作周期内的SAR数据,现有可供选择的主要星载数据源详见附录C。 4.4.2.2SAR数据选择具体考虑的因素有:灾害体变形量值、位移方向、地表变化、地形坡度、空间 范围、时序特征以及所需监测精度、监测时间长度和监测模式等。 4.4.2.3应根据监测区内最大变形量和变形梯度公式(1)换算工作区内所需SAR数据的数量、数 据幅宽、波长、重访周期、分辨率、成像模式(聚束、条带、扫描)等参数,

式中: dmx—相邻监测点间年最大变形量; Nr—雷达在一年内最大的重复次数 入一雷达波长。

dmax = (N1)·

式中: dmx一相邻监测点间年最大变形量; N一一雷达在一年内最大的重复次数; 入一一雷达波长。 4.4.2.4当区内最大变形量超过理论最大变形梯度时,可考虑更换数据类型,采用增大雷达波长 缩短重访周期、增加像元空间分辨率等方式。 4.4.2.5当预订顺轨方向同一期的SAR数据2景及以上时,宜选择长条带数据;如果按照单景定 制,同期相邻两景影像重叠度应超过15%影像长度,跨轨数据相邻两景影像间重叠度应超过15%影 像幅宽。 4.4.2.6生成优于10mm监测精度成果,SAR数据量宜不少于8景/a,生成非线性变形监测成果, 数据量宜不少于16景/a。 4.4.2.7以1:10万比例尺图件表达InSAR变形成果宜采用分辨率优于15m的SAR数据,以 1:25万比例尺图件表达InSAR变形成果宜采用分辨率优于30m的SAR数据。 4.4.2.8雷达波入射角的选择,以雷达视线向与最大位移方向夹角最小为优,尽量避免山体阴影 叠掩、透视收缩等成像扭曲现象。 4.4.2.9首选同极化SAR数据,次选交叉极化SAR数据。

4.4.3辅助数据选择

4.4.3.1进行数据处理前,应选择适当的辅助数据,主要包括InSAR数据处理所需要的DEM、 果底图、部分SAR卫星精密轨道

4.3.1进行数据处理前,应选择适当的辅助数据,主要包括InSAR数据处理所需要的DEM、成 底图、部分SAR卫星精密轨道。 4.3.2DEM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宜选择分辨率优于SAR影像分辨率的DEM数据,在不能获取高分辨率DEM的地区可使 用SRTMDEM等中低分辨率数据。 b) DEM数据在空间上应保持一致,无跳变和空洞,如发生质量问题,当面积不超过20%时宜 用其他数据补充,当面积超过20%时宜更换数据。 选用的DEM比例尺应不低于InSAR监测成果比例尺。 d DEM数据的现垫性应与SAR数据时相接近

4.4.3.3可将地形图中高程点和等高线转换成

T/CAGHP0132018

术规定》(DD201501)。 野外实地调查检验地质灾害变形破坏特征的评估方式参见《滑坡崩塌泥石流调查技术规范 (1:5万)》(DZ/T0261—2014)、《1:5万岩溶塌陷调查规范》(DD2012—03)、《地面沉降 调查与监测规范》(DZ/T0283一2015)、《地裂缝调查规范》(DD2015一08)。 4.6.3精度验证数据宜与InSAR监测成果在时空上一致,且在空间上分布均匀,精度验证应符合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一96)。

4.7.1质量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应贯穿地质灾害InSAR监测工作全过程,包括下列内容: a)地质灾害InSAR监测方案设计审查。 b) 数据处理过程文件汇交备查。 数据处理结果精度评估。 d) 地质分析结果野外抽查。 地质灾害InSAR监测成果评审

4.7.2数据处理质量控制

4.8监测结果综合分析

4.8.1区域地质灾害及单个灾害体InSAR监测结果应与地质调查 行可靠性验证。 4.8.2应根据地质灾害的位置、规模、影响因素、灾害前兆、灾害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 稳定性验算结果等综合判定,并分析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4.8.3综合分析的要素宜包括区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活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坡度和坡向、浅 表层地下水分布和开采情况、工程活动等。 4.8.4综合分析方法宜采用彩色渣染、动态显示、空间分析、剖面线分析、等值线分析、变形面积统 计等技术。 4.8.5监测结果分析过程中应注意:InSAR位移速率主要反映垂直变形及部分近东西向变形,对南 北向变形不敏感:大气与轨道误差导致的趋势性变形误差,勿与构造变形误差混淆。

4.9.1InSAR监测工作结束后,应编制专门的成果报告和图件并及时提交

4.9.1InSAR监测工作结束后,应编制专门的成果报告和图件并及时提

T/CAGHP0132018

InSAR监测成果应包括报告、图件、数据等

5InSAR技术作业流程及要求

InSAR技术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应用环境 率、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可参照附录E。

5. 1. 1 基本流程

5.1.2.1主影像选择和影像组合

InSAR数据处理基本流利

在满足空间基线和时间基线要求的前提下,SAR主影像的选择及影像组合生 的步操应 符合如下规定: a)计算所有影像像对的时间和空间基线,生成时间和空间基线分布图。 b)选择设计工作周期内空间基线尽量短的像对,宜选择时间早的影像作为主影像,

1.2.2影像配准和裁享

下规定: a)选择配准算法,设置配准参数,对每个像对进行配准计算。 b)主、辅影像配准时要求方位向和距离向误差均小于0.25个像元,且计算配准多项式的同名

点应在整景影像上均匀分布。 c)所有配准影像裁剪后的公共区域应大于或等于设计的监测工作范围,如有缺失应及时补充数据。

5.1.2.3DEM与SAR影像配准和裁剪

将DEM与选好的主影像进行配准,并将DEM范围裁剪成与主影像范围一致,具体步骤应符合 如下规定: 应对DEM采样成与主影像一致的分辨率。 b) 将DEM与主影像进行配准,配准精度应优于0.5个像元。 依据配准关系式,计算生成DEM坐标系到SAR影像坐标系的转换查找表。 依据转换查找表,利用多项式拟合算法,将DEM转换到SAR影像坐标系,生成影像坐标系 下的DEM

5.1.2.4干涉相位计算

对已配准主、辅影像进行前置滤波,并计算生成十涉图,具体步骤应符合如下规定: a)前置滤波。在频率域,截取主、辅影像的公共频带进行前置滤波,生成滤波后的主、辅影像。 b)干涉相位计算。对已经过前置滤波的主、辅影像像元对进行复共轭相乘,生成干涉相位值, 逐像元计算生成干涉图,

5.1.2.5相干系数计算

依据相干系数计算公式,对经过滤波的主、辅影像差分干涉像元,选择窗口大小,逐像元 干系数,生成相干图。

5.1.3差分干涉计算

5.1.3.1平地与地形相位去除

5.1.3.2差分干涉图滤波

5. 1. 3.3相位解缠

对相位缠绕的差分干涉图进行解缠,具体步骤应符合如下规定: a)宜采用空间域二维相位解缠方法,主要包括枝切法、最小费用流法等。 b)干涉图整体相干性较低时,宜采用基于不规则格网的最小费用流法,依据相干图对相干系 数大于0.4的像元进行相位解缠。 干涉图整体相干性较高时,宜采用枝切法进行相位解缠。对于不连续的“孤岛”区域,可采 用手动连接方式设定枝切线,连接解缠区域。 d 目视检查解缠结果质量。解缠后相位图的幅度值是否连续、有无跳变存在;无解缠结果区 域是否为低相干区域,水体、阴影区、叠掩区等不合理地区是否在计算差分干涉步骤中被掩 膜,且不被计算。

T/CAGHP013—2018

5.2.2.3DEM与主影像配准和裁剪。将DEM与主影像进行配准,并将DEM范围裁剪成与主影 像一致。具体步骤见5.1.2.3。 5.2.2.4干涉相位计算。将所有主、辅影像前置滤波,计算干涉相位,生成干涉图。具体步骤 见5.1.2.4.

5.2.2.3DEM与主影像配准和裁剪。将DEM与主影像进行配准,并将DEM范围裁剪成与主影

5.2.2.5PS点月标选取

对时间序列干涉图集的像元进行PS点目标筛选。具体步骤应符合如下规定: a)PS点目标识别。SAR数据PS点目标的识别宜采用幅度离差指数法、信噪比法等方法。 结合监测区地物类型,宜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以提高PS点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b) PS点目标干涉相位序列生成。将满足上述条件要求的点目标从干涉图集中提取出来,生 成PS点目标的于涉相位序列,

5. 2.3差分干涉计算

5.2.3.1平地和地形相位去除。对由PS点目标组成的干涉图,进行平地和地形相位的去除,具体 步骤应符合5.1.3.1的规定。 6.2.3.2空间基线改正。目视检查每景差分干涉图,若含有残余干涉条纹超过半个波长,计算空间 基线残余相位并去除。具体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利用二次曲面模型对差分干涉图进行空间基线粗估计,得到空间基线的粗估计相位;再利 用差分干涉图中差分相位减去粗估计相位,得到残余相位。 b) 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对残余相位进行估计,得到残余基线相位。 将步骤a)中空间基线粗估计相位加上步骤b)中的残余基线相位,得到改正的空间基线 相位。 d 利用改正的空间基线相位,对5.2.3.1中的平地相位去除残余平地相位,计算得到改正后 的平地相位和干涉图集

5.2.4时间/空间域变形估算

T/CAGHP 0132018

5.3.2.1SAR主影像的选择和像对组合工作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计算所有影像对间的时间和空间基线,生成时间和空间基线分布图。 6) 采用时间和空间基线均满足给定阈值的像对组合生成差分干涉图集,在满足空间基线和时 间基线要求的前提下,不应超过极限基线距的30%,C和X波段空间基线阈值宜定为 300m,L波段空间基线阅值宜定为500m;时间基线根据监测对象的变化特征而定,时间基 线越短越好,最大时间阈值不宜超过3a。 5.3.2.2所有SAR数据对一景影像进行配准、裁剪,并组合生成时间序列干涉图集,具体步骤 如下: a) 选择非夏季、时空基线尽量居中的影像作为配准参考影像,所有影像对其进行配准。配准 方法应符合5.1.2的规定。 b)将所有数据裁剪成一致的区域,剪裁要求见5.1.2.2。

T/CAGHP0132018

c)对所有配准好的十涉像对,按时间和空间基线限制条件,选择像对组合。逐像元计算十涉 相位,生成时间序列干涉图集。 5.3.2.3将DEM与配准参考影像进行配准,将DEM范围裁剪成与配准参考影像一致区域。具体 步骤应符合5.1.2.3的规定。 5.3.2.4将所有主、辅影像前置滤波,计算干涉相位,生成干涉图。具体步骤见5.1.2.4。 5.3.2.5相干系数计算。具体步骤见5.1.2.5。 5.3.2.6相干点目标选取。对时间序列干涉图集的像元进行相干点目标的筛选,具体步骤应符合 下列规定: a)相干点目标选取。相干点目标的识别可采用5.2.2.5中的PS点目标筛选方法,也可根据 时间序列相干系数统计值选取。 相干点目标干涉相位序列生成。将满足上述条件要求的辅影像与主影像进行相位干涉处 理,提取相干点目标的干涉相位序列图。

5.3.3差分干涉计算

5.3.3.1平地和地形相位去除的具体步骤应符合5.1.3.1的规定。 5.3.3.2差分干涉图滤波的具体步骤应符合5.1.3.2的规定。 5.3.3.3相位解缠的具体步骤应符合5.1.3.3的规定。

5.3.3.1平地和地形相位去除的具体步骤应符合5.1.3.1的规定

5.3.4时间/空间域变形估算

对干涉图的差分干涉相位应进行时间域的线性变形相位估计,如有特殊要求,还应进行非线性 变形相位估计,去除大气、噪声等残余相位,得到点目标的时间序列变形相位。计算步骤应符合下列 规定: a 相邻点间参数估计方法应符合5.2.4a)的规定。 b) 线性变形相位和残余高程计算方法应符合5.2.4b)的规定。 残余相位低通滤波。从差分干涉相位中减去步骤a)中两项相位分量后得到残余相位,对残 余相位进行空间域低通滤波得到滤波后的残余相位。 d 奇异值分解处理。根据短基线像对组合关系,对步骤b)得到的滤波后残余相位进行奇异 值分解(SVD)处理,求解每个影像对应时刻的大气相位和非线性变形相位。 e) 大气相位和非线性变形相位计算。对奇异值分解得到的大气相位和非线性变形相位进行 空间域高通滤波,得到大气相位,并对滤波后的相位序列进行时域低通滤波,得到非线性变 形相位。 f 时间序列变形相位计算。将步骤b)中线性变形相位和步骤e)中非线性变形相位相加,结合 时间基线参数,得到每个相干点目标的时间序列变形相位

a)CR基准点应固定在稳定且易长期保护的区域,基座和拉线亦应保持长期稳

T/CAGHP0132018

固定。 c)应保证CR的指向和方位长期不变,且拉线和基座应位于同一变形体上。

5.4.3CR安装环境要求

a)CR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距离分别不小于200m和100m,对于 容易产生多路径散射的物体,一般要远于100m。 b CR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并应远离镜面建(构)筑物、正对的坡面 强反射体。 c)CR应安置在背景反射特性较弱的地方,以便于在SAR影像中提取其位置,

5.4.4CR的设计与安装

a) CR在制作时,需根据周围地表的反射特性及雷达入射波长,合理选择制作类型和设计 尺寸。 b 应根据附录F.3计算雷达后向散射横截面,确定信号反射强度。 C CR有单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宜选择等腰直角三角形CR,边长为1m 的三面角反射器的几何结构和参数参见附录F.1。

5. 4. 5 CR的制作

CR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为实现高反射性和高反射效率,需要选择表面光滑、导电性好的材料。 b)材料宜选择铝板和镀锌铁皮双层结构,铝板厚度取3mm,外加镀锌铁皮(1mm厚)以保护 反射面(铝板),边侧加三角角钢加固。

c)确保三块金属板之间的相互垂直关系,要求角度加工公差不超过士1°。 d)CR棱边设置了三个活动关节,通过伸缩杆来调节CR的仰角。 e)在CR顶底处设置一漏水孔,使CR不至于积水影响其反射路线。 f)获得最大反射截面(RCS),应符合附录F.3的规定。 根据雷达数据轨道信息来调整角反射器的底边方位角,并使角反射器的底边与卫星飞行方 向平行,见附录F.2。 h)应注意保证CR在野外可以微调(方位角和仰角方向),并要保证其具有稳固性

T/CAGHP0132018

5.5.2.3宜选取拍摄时间早的SAR数据作为主参考景影像。

5. 5.4 变形量显示

5.5.4.1应将偏移像素值转换成以“米”为单位的距离向变形量、方位向变形量和地表变形量,用于 准确性评估和质量控制 5.5.4.2基于先验知识,判定相干性和准确性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的,应重新设定匹配窗口和计算 步长,再次计算。 5.5.4.3对于满足质量控制要求的偏移结果和匹配相干性图件进行地理编码。

5.6其他InSAR方法

5. 7. 1 变形量计算

5.7.1.1视线向变形量计算

式中: —雷达波人射角(°)

5.7.1.3视线向变形量水平向转换

依据雷达人射角,将LOS变形量△r转换为水平向变形量d,

T/CAGHP0132018

可利用DEM产品进行地理编码,具体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利用建立的坐标系查找表,完成监测成果由SAR影像坐标系到大地坐标系的变换,即对监 测成果变形量进行地理编码。 b) 集合所有地理编码后的点目标,将变形量的时间单位换算成年,生成年度变形速率,逐像元 计算生成地质灾害体速率图

ZBX73 004-1990 油浸鲅鱼罐头5.7.3变形速率基准修正

地理编码后点目标的灾害体变形速率应利用GPS、全站仪、水准等地面高精度控制点数据修正 基准,具体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a)以同期地面测量结果作为基准参考,在临近点上计算点目标变形量与实测量之间差值的平 均值,即与实测变形量之间存在的整体偏差值。 b)将上一步得到的整体偏差值加人每个点目标的变形值,修正因参考点不统一产生的InSAR 结果变形量的整体偏差,完成基准修正。

dinsARdcPS

=dinSARdLevel dLevel =VLevel cosO [] (8

T/CAGHP013—2018

O 变形中误差; 外部测量点数,应满足样本统计需要

SN/T 5166-2019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人员包机入境卫生检疫规程6.1.1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