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pdf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7555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2087-2020 火力发电厂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导则.pdf

5.5.2湿冷机组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

0.5.2.1湿冷机组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时 应进行汽轮机低压缸通流部分改造,以适应机组高背 工况,实现乏汽热量回收。湿冷机组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见图3

图3湿冷机组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示意图

5.5.2.2湿冷机组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改造宜采用低压缸双转子方式GB/T 28123-2011 工业氦,冬季采暖期低压缸转子设计背压 应根据对应的热网循环水温度和凝汽器端差确定,夏季纯凝发电期低压缸转子设计背压应根据夏季平 均环境温度确定。当纯凝期负荷率低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可采用通用转子方式。

工况作为校核工况时,供热工况端差不大于2℃

DL/T 20872020

5.5.3.1直接空冷机组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时,应增设低温热源加热器回收乏汽热量,低压缸通流部分 是否改造可根据冬季采暖设计背压、原设计允许连续运行最高背压综合确定。直接空冷机组低真空分 级供热系统见图4。

5.5.5辅机汽动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

5.5.5.1辅机汽动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应结合主机回热系统设计,将采暖期驱动辅机的小汽轮 量用于供热,非采暖期的小汽轮机排汽热量可用于回热系统。 5.5.5.2低温热源加热器、高温热源加热器的管束、水室、阀门及凝结水、循环水公用管道阀 设计需满足最高压力要求。

5.5.6附带热泵的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

1采用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在采用低温热源加热器不能完全回收汽轮 量的情况下,可采用热泵供热方式回收剩余乏汽热量。

DL/T20872020

5.5.6.2抽汽压力不高于0.6MPa时,乏汽热量回收宜采用吸收式热泵;抽汽压力高于0.6MPa时,经 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蒸汽驱动压缩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 5.5.6.3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压力宜为0.2MPa~0.6MPa,热泵出口温度不宜高于90℃。 5.5.6.4直接空冷机组采用附带热泵的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时,空冷岛前宜增设旁路将乏汽引入低温热 源加热器和热泵。 5.5.6.5机组采用附带热泵的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时,宜采用低温热源加热器和热泵同时回收主机乏汽 热量,热网循环水回水依次进入低温 器进行梯级加热

5.7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对供热管网的一般要

5.5.7.1一级网供热参数

5.5.7.1.1新建一级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根据工程条件以及热源、供热管网、热用户系统等因 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5.7.1.2对于既有供热管网,电厂内供热加热系统的设计改造,可根据满足热用户需求的实际供热参 数确定。 5.5.7.1.3降低一级网设计回水温度时,宜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 5.5.7.1.4采用常规换热或混水供热的供热系统,一级网回水温度不宜高于55℃;采用吸收式热泵的 大温差供热系统,一级网回水温度不宜高于35℃;存在多种供热形式的供热系统,综合回水温度应根 据供热形式所占比例确定。 5.5.7.1.5供热半径及供热规模均较小的供热系统,经热源、热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后可采用直供系 统。远距离供热系统,经热源、热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后宜采用大温差供热系统。

5.5.7.2热力站设计

5.5.7.2.1热源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的供热系统,原有热力站宜相应进行降低回水温度改造。 5.5.7.2.2采用板式换热器的热力站,换热器一级网回水与二级网回水温度设计端差不应大于5℃,宜 取3℃。 5.5.7.2.3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热力站可采用混水供热形式,需充分考虑一级网与二级网互联的影响。 5.5.7.2.4热力站采用溴化锂吸收式换热机组,二级网为散热器供暖系统时,一级网设计回水温度不宜 高于35℃。二级网为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时,一级网设计回水温度不宜高于20℃

5.5.7.3二级网设计参数

5.5.7.3.1采用散热器采暖时,散热器供暖系统设计应按75℃/50℃连续供暖确定,供、回水温差不宜 小于20℃,经技术经济比较及征得热用户同意,同时保证供热品质时,可降低设计供、回水温度。 5.5.7.3.2采用地面辐射采暖时,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宜采用35℃~45℃;供、回水温差不宜大 于10℃,且不宜小于5℃。 5.5.7.3.3热源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的供热系统,适用于普通二级网,尤其是低温采暖形式

于10℃,且不宜小于5℃。 5.5.7.3.3热源采用低真空供热方式的供热系统,适用于普通二级网,尤其是低温采暖形式。 5.5.7.4热网运行调节 5.5.7.4.1热网运行调节方式应根据热源余热回收量、供热管网运行电耗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 5.5.7.4.2热力站运行考核指标应包括供热质量、换热器运行端差、二级网回水温度、耗水量、耗电 量、耗盐量等。

5.5.7.4热网运行调书

5.5.7.4.1热网运行调节方式应根据热源余热回收量、供热管网运行电耗等因素,经技术经 确定。 6.5.7.4.2热力站运行考核指标应包括供热质量、换热器运行端差、二级网回水温度、耗水量 量、耗盐量等。

6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方法

DL/T20872020

热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可采用发电煤耗率、发电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率、供热煤耗率、供热厂 用电率、综合供热煤耗、效率等指标进行评价,炳效率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计算,算例可参照附 录B。

附录A (规范性)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电联产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kJ热量所具有的拥值, 一吸、放热过程的热力学平均温度,K

A.1.2单元机组热电联产分析评价方法

A.1.2.1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A.1.2.1.1锅炉效率

式中: n锅炉效率,%

工质在锅炉中吸收的热量,kJ/h; 在锅炉吸热过程中工质每吸收1kJ热量所获得的值,kJ/kJ; 锅炉消耗的标准煤量,t/h; 热力学第一定律下的锅炉效率,%; 工质在锅炉吸热时的平均热力学温度,K; 锅炉其他热损失(如锅炉排污、吹灰、化学取样、打焦、伴热等形成的热损失)占工质 锅炉吸收热量的百分比,%。

DL/T20872020

A.1.2.2汽轮发电机组技术经济指标

A.1.2.2.1汽轮机组热耗量

进入汽轮机的再热蒸汽量按式(A.7)计算:

Dam 高压缸门杆漏汽量,kg/h; Dgzf 高压缸前后轴封漏汽量,kg/h; ZD 一 一高压缸各段抽汽量之和,kg/h; D 冷段再热蒸汽用于供厂用抽汽、吹灰、伴热、再热汽化学取样等其他用汽量,kg/h; D. 高压缸漏至中压缸的漏汽量(适用于高中压合缸结构的再热机组),kg/h。

A.1.2.2.2单元机组汽轮机当量效率

元机组产生的电能、蒸汽拖动小汽轮机及背压机做功及热网循环水获得的升之和(产品) 机组热耗量所具有的(付出)的比值,按式(A.8)计算:

式中: P 一单元机组单位小时发电量,kW·h; ——汽轮机热耗量的热力学平均温度,K; Ew—蒸汽拖动小汽轮机及背压机做功,kJ/h; AE—热网循环水在供热系统中的升,kJ/h。 注:当机组采用纯凝方式运行时,△E=0。 汽轮机热耗量的热力学平均温度按式(A.9)计算:

式中: Sz——进入汽轮机的再热蒸汽比熵,kJ/(kg·K)。 热网循环水在供热系统中的升按式(A.10)计算:

式中: Gu热网循环水流量,t/h; exj———热网循环水进水比,kJ/kg。 蒸汽拖动小汽轮机及背压机做功按式(A.11)计算:

——第i台小汽轮机的第j级排汽口蒸汽比焰,kJ/kg; hai 注:不拖动发电机时,1.1。

式中: n——管道效率,%。

A.1.2.4单元机组热电联产经济技术指标

A.1.2.4.1热电厂单元机组净效率

单元机组供出的电能及热网循环水获得的升之和与锅炉消耗的燃料之间的比值,按式(A.I

——热电厂单元机组净效率,%; 一单元机组单位小时供电量,kW·h。

A.1.2.4.2单元机组厂用电率

单元机组消耗的厂用电量与单元机组发电量的比值,按式(A.14)计算:

3600P,+AEb ×100% 1000B.e

sey———单元机组厂用电率,%;

.1.2.4.3厂内供热系统

式中: ng 一厂内供热系统效率,%; AEa——热源工质(一般指蒸汽)在供热系统中的降。 热源工质(一般指蒸汽)在供热系统中的降按式(A.16)计算

Dzi——第i级热源工质流量,kg/h; ezoi—第i级热源工质入口比,kJ/kg;

1.1.3全厂热电联产分析评价方法

A.1.3.1全厂平均热电

全厂供热量与全厂供电量(换算成热量)的比值,按式(A.17)计算:

式中: β一全厂平均热电比,%; Poi 一第i台机组单位小时供电量,kW·h

A.1.3.2全厂平均净效率

ZDi (ei ez .

Z10000g ×100% 23.6P

全厂供出的电能及热网循环水在全厂获得的升之和(产品)与全厂消耗的燃料(付 比值,按式(A.18)计算:

式中: Exhi 热网循环水在第i台单元机组获得的炳升,kJ/h; 一第i台机组锅炉消耗的标准煤量,t/h。

Z(3600P+AEx) E1000B,·e x100%

A.1.3.3全厂平均厂用电率

全厂平均厂用电率按式(A.19)计算:

Z(ser·Pr) EPi

DL/T20872020

DL/T20872020

DL/T20872020

附录B (资料性)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电联产技术经济指标算例

DL/T20872020

表B.2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结果

DL/T20872020

B.2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电联产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的辅机汽动低真空分级供

某600MW超临界湿冷机组,汽轮机为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抽汽凝汽式汽轮 机,采用辅机汽动低真空分级供热系统,给水泵为汽动驱动,额定输出功率为550.658MW。单元机组 的锅炉热效率为94%、管道热效率为99%、单元机组厂用电率为5.5%。供热系统中含用于驱动引风机 的余热利用小汽轮机,供热系统中热网循环水回水经采暖抽汽疏水、引风机汽轮机乏汽、引风机汽轮 机抽汽、6段抽汽、5段抽汽、4段抽汽依次加热,最终对外供出。引风机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的驱 动汽均采用4段抽汽。热平衡数据见表B3。

DL/T20872020

QYNB 0004S-2014 云南善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辣木叶挂面DL/T20872020

DL/T20872020

DL/T2087—2020

应用式(A.1)~式(A.20)计算火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结果见表B.4

DL/T20872020

DL/T20872020

SL 547-2011 水工金属结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X射线衍射法DL/T20872020

表B.4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结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